查看原文
其他

20年后,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强奸犯

2016-05-24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教育频道
点击NYT教育频道关注我们



Rebecca Clarke

本文为时报观点文章,作者艾米莉·文斯洛(Emily Winslow)是《无名氏:我的20年寻求真相与正义之路》(Jane Doe January: My 20-Year Search for Truth and Justice)的作者。

我的强奸取证套件是在一个周六的傍晚制作的,当天是1992年1月12日,地点为匹兹堡的马吉女子医院(Magee-Womens Hospital)。从我的身体上擦、夹、梳出了许多细小的证据:其中一些属于我,还有一些,他们希望,是属于侵犯我的那个人的,他们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后者在法庭上指证他。但和当时的许多取证套件一样,它未被用于DNA检测,而是成了所谓“积压”证据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美国各地提取到的未经检测的强奸取证套件,数量至少有几万。

我是被一名陌生人强奸的。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匹兹堡邮报》(Pittsburgh Post-Gazette)1990年刊发的一篇文章称,在匹兹堡发生的强奸案中,只有“大约一半”的受害人认识袭击者。即便已经有了相关技术,他们还是没对我的证物做DNA检测,这并不是因为我的案子不值得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而是因为不知道去和谁的检测结果做比对。

直到1990年代末,联邦调查局的犯罪分子DNA样本数据库——现在叫DNA联合索引系统(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简称Codis)——才开始全面运行。那之前,在无法确定嫌疑人的强奸案中,DNA证据是没有用处的。尽管如此,它们还是被采集和保存了下来,希望有朝一日能用得上。

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每隔几年,我就要和匹兹堡警方负责性侵的部门交涉一番。最终,他们在2013年检测了我的取证套件。该检测历时数月,花了国家4000美元,但事实证明它物超所值——袭击者的DNA和一个最近在布鲁克林被捕的刑满释放人员相匹配,此人目前已经被提起诉讼。

我必须拼命争取,才能把自己的取证套件从储藏室里拿出来,对此我的确感到沮丧。但我明白,我的这桩陈年强奸案,是在和谋杀案以及新近发生的强奸案竞争的。资源有限,他们难以在不影响手头案件侦办进程的情况下为我做更多。我只是深深地庆幸,有人在案件发生之初为我制作了取证套件,而且它被保存得这么好:不仅在物理意义上相当完好,确保过了这么多年仍然可以对其进行检测,而且有着完整的保管链条,从而保全了它作为合法证据的资格。

有一种看法不无道理:未被检测的强奸取证套件大量“积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警方和当局的其他人等对强奸案冷漠以待,觉得不值得为此提起检控。但“积压”中由前Codis时代的取证套件——譬如我的套件——所组成的这部分,却是有着超前思维的警察和医务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晶,他们对强奸案极为关注,认真搜集和保存了证物,即便当时没有数据库可供比对,不可能将其呈上法庭。

2015年,联邦政府和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总共拨款7900万美元,用于对全国各地积压的取证套件进行检测。但取证套件无人理会的情况仍然很常见,年代较为久远的套件尤其如此。照外行人的理解,“积压”指的是“所有未经检测的套件”,但在某些地方,它可能特指已经被纳入犯罪实验室检测队列,但尚未被检测的套件。直接被送进储藏室的取证套件则完全被排除在外。

即便犯罪实验室打算把这些套件纳入检测队列,也未见得能轻易做到。实验室只能检测警方提交的套件。举个例子,我的套件是在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县检测的,该县去年得到25.4万美元拨款,用于“清理积压”,但在这里,证物保存牵扯到许多个不同的机构:阿勒格尼县警方、匹兹堡警方,以及管理匹兹堡之外100多个城市的那些小警署。单是对套件进行清点,阿勒格尼县的实验室就需要得到数十个不同机构的首肯。拨下来的款项为已知套件的检测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我还希望所有得到拨款的地方都能受到激励,让那些年代久远、很容易被忽视的套件重见天日。

前Codis时代的套件很多都来自过了诉讼时效的案件。现在,视具体情况不同,这些案子有的还可以起诉,有的则不然。我不能代表任何一个受害者发言,除了我自己,但对我来说,且不论随后的诉讼,单是确认袭击者本身,便是我生命中意义重大的事件。知道他是什么人,这很重要。看到警方和检察官至少在竭尽所能地办理我的案子,这很重要。有些事或许为时已晚,但关注我,尊重我,帮助我,这些永远都不会太迟。

去年,拨款“清理积压”的消息传出时,司法部长洛蕾塔·E·林奇(Loretta E. Lynch)曾说:“对任何一个因为遭遇性犯罪而感到孤立、害怕,感到被排斥、被遗忘的人而言,我们所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我们不会抛弃你。你并不孤单。”这句话对每个受害人都很重要,不仅是当局会就其案件提起指控的那些人,不仅是其案件的取证没那么困难的那些人,不仅是其案件的证据已经在犯罪实验室排队等待检测的那些人。

翻译:李琼


查阅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

 

①中国富二代移民:父辈的财富

漂亮的兰博基尼

 

②当一对美国夫妇在中国收养

一个病残孤儿

 

③镜头|四姐妹,四十张合影,

四十年的坚持

 ④结婚前必须要问的13个问题
 

⑤别让色情片成为女孩的性教育

老师

 ⑥为特朗普加油的中国人到底怎么想
 

加州霸凌案被告父亲:送子西漂是

一场大跃进

 

⑧张成泽:死在高射机枪下的朝鲜

改革派 

 

加藤嘉一:日本百姓如何看待

“爆买”的中国游客”

 

⑩日本摄影师拍摄两会:戏剧

与仪式感

纽约时报中文网


我们将每日为您精选社会热点,财经要闻,国际生活,观点评论,文化时尚等

优质内容。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络:cn.letters@nytimes.com微信号:nyted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