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⑳ | 陆舜:潜心创新疗法,造福“肺”凡人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这个伟大时代发出的铿锵之音!在2021年8月19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医师报》主动承担行业媒体责任,发起主办“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活动,同心共筑中国梦。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当天,北京、上海、广州同时开出4列“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专列,在一个月时间里与当地数千万乘客一起,传递社会正能量。并制作成宣传片,在北京地铁1、2、5、8、10、13号线和八通线的13000台地铁电视,进行为期10天,每天多次同步播放。希望以此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大家一起携手同行,为健康中国聚力。
回望历史,它记载着发展的印记。展望未来,我们正书写着新时代的伟大征程。让我们搭乘“健康中国”专列,向着未来出发!
1988年,陆舜毕业后进入上海胸科医院肿瘤科,从“没有成就感,每天都很沮丧”的年轻医生,到如今成长为我国肿瘤领域的顶级专家。 在33年的行医经历中,陆舜见证并推进了我国肺肿瘤诊疗的发展。早在本世纪初,陆舜就提出了肺癌“延长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并重”的观点,与如今肿瘤慢病化管理理念不谋而合。从化疗时代到精准时代再到免疫时代,陆舜认为“肺癌已经真正有可能成为慢性病,新药物为以前无法治疗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我们距离‘控制肺癌’并不遥远。”
超前理念推进肿瘤
治疗进入慢病时代
1988年陆舜毕业后到上海胸科医院,那时转移性肺癌几乎等于死亡,医生手里的“武器”只有化疗药物。化疗的副反应很大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患者在一年之内就过世了。那时陆舜目睹患者“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只能和他们做“一年的朋友”。“没有成就感,每天都很沮丧”,陆舜至今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在化疗时代,肿瘤治疗遵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但陆舜不这样认为。早在1996年,陆舜获得公费资助到以色列留学,在此期间他进行了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分析研究”课题研究,提出了肿瘤治疗“两个并重”的观点,即“延长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并重”,这一提法引起了肿瘤界的关注。事实证明陆舜的理念是超前的,之后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研发在显著延长生存期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今,晚期癌症患者“带癌生存”已成为医学界共识。
2004年,陆舜公派去德州大学癌症中心学习,在那里找到了被陆舜形容为癌症治疗“开锁钥匙”的靶向治疗。之后,陆舜带领团队基于肺癌诊治的关键靶点,开展了“肺癌的液体活检”、“肺癌靶向治疗新探索”、“肺癌耐药机制探索”等转化医学研究,获得或内外众多首次科研成果,改变了目前肺癌诊治的标准与模式。
然而靶向治疗还是有局限性,一直到2015至2016年间,免疫治疗进入临床,陆舜带领团队率先开展免疫前沿治疗,逐步实现晚期胸部肿瘤“慢病化”,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方案给病人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
“根据WHO的定义,中位生存活过5年就是慢性病。现在,肺癌对于一部分患者而言已经成为‘慢性病’。”陆舜说,“比如默沙东帕博利珠单抗在治疗PD-L1大于50%的病人当中,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31.9%。对比以前转移性肺癌5年生存率大概在5%左右,现在这部分人群能够在30%以上,证明有一部分病人可以通过免疫治疗长期获益。”
同道交流应对医疗挑战
投身科普促进大众健康
身为我国肿瘤领域的领军人物,陆舜不仅时刻关注着业界的前沿动态,也不忘从医的初心,积极地与同道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共同面对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挑战,比如医疗服务均质化的问题。
陆舜在国内最早组织启动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让患者得到最合理的治疗,使局限晚期肺癌患者的根治率达到50%。目前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已经成为主流,陆舜敏锐地意识到,医疗机构各有所长,在国际竞争体系下,实力雄厚大医院的“天花板”还需要不断攀升,同时“后面的队伍”也要帮他们跟上来,“陆舜教授周二见”在线病例讨论会在这样的设想下应运而生。
陆舜遍邀业内专家,每期讨论的病例均为来自基层医院的真实病例,这里不仅有被陆舜称为“阳春白雪”的学科前沿讨论,更多的则是为基层医疗机构探索“能落地”的具体方案。如今“陆舜教授周二见”已经坚持了整整5年,得到了同道的高度认可和踊跃参与,大家在这里获得了宝贵经验,也得到很多启发,大大推动了学科发展和各地的临床水平。
作为专家的责任感也让陆舜在繁忙的临床科研工作中,抽时间做了很多服务大众的科普工作。陆舜的目的简单明确:提高民众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让老百姓少走弯路。患者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知,就医时更容易和医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减少诊疗的沟通成本。
目前,陆舜还担任上海市控烟协会的理事,以专家身份呼吁民众关注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患病风险,并普及肺癌诊疗的相关知识。科普工作中的陆舜风趣幽默、金句频出,和“周二见”的风格完全不同。“知识再好,老百姓听得懂才听得进去。”陆舜解释道。
好医生要有好的身心素质
好的管理者要无为而治
从医33年,陆舜是业界出了名的精力旺盛、乐观豁达,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没有成就感,每天都很沮丧”的年轻医生。陆舜透露,自己一直保持着严格自律的健康生活习惯,每天游泳1000米;同时,他对于古典音乐、哲学等人文艺术兴趣浓厚。在他看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肿瘤医生,在诊疗能力之外,这些都有赖于首先要有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坚强的意志和不放弃的情绪控制力。“肿瘤医生必须直面不是每个患者都有很好治疗效果的事实,”陆舜说,“身体好才能心态好,才能进行高强度的临床工作的同时开展大量科研工作。”
涉猎颇丰的陆舜总结了自己的管理理念:三流管理学法家的规章制度,二流管理学儒家的仁义道德,一流管理学道家的无为而治。“一个好的科主任,要学会充分授权和信任,让大家独当一面”,陆舜打了个比方,“因为同事都有能力处理的,领导要管理好这艘船,少管比多管好,无为而治,营造一个学术自由的氛围。”
陆舜师从中国肺癌治疗领域的先驱廖美琳教授,当时上海胸科医院的肺癌研究治疗在廖教授的带领下已经达到了国内高峰。陆舜接过肿瘤科带头人的重任,培养人才、打造团队,带领学科成为我国肺癌诊治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一支力量。陆舜团队先后参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提高早期肺癌诊断准确率达95%,早期肺癌治愈率达到90%。
“在肺癌治疗的很多方面,我们已经居于国际领先地位,”陆舜说,“目前中国参与的国际新药的多中心临床实验很多都与世界同步。”据悉,陆舜团队引领的中国自主研发肺癌靶向创新药物于今年上市。
陆舜始终认为自己从事肺癌治疗研究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事,在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肺癌治疗水平突飞猛进,陆舜也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工作热情。
“现代医学的迅速进展已使癌症由原来的绝症成为一种 ‘慢性病’,”陆舜对此信心满满,“我们总有一天会让肺癌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控制,使患者长期生存,我们距离‘控制肺癌’并不遥远。”
排版:胡海燕
编辑:虞燕
审核:陈慧
更多内容请点击: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⑲|刘启发:飞速发展的血液科与被打破的“血癌”禁忌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⑱|吴志英:在源头上开展我们自己的创新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⑰|徐虹:从起点把控罕见病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 ⑯ | 潘世扬:创新诊断技术 助力健康中国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⑮ | 陈晓春:“老来糊涂”不正常,老年痴呆症能防控可避免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⑭|瓯江之滨“追毒”人 ——记周铁丽和她的“金刚”团队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 ⑬ | 陈俊:我在“宛平南路600号”筑就国人的心晴港湾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 ⑫ | 王林辉:守护患者生命,关爱医师健康,助力健康中国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 ⑪|侯凡凡院士:胸怀报国之志,常存济世之心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 ⑩ | 张抒扬:用最柔软的心暖人 披最坚硬的铠甲战斗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 ⑨ | 协和精神 协和方案 为患者筑起安全屏障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⑧ | 李涛:精神医学正在迈向大舞台 创新性研究是根基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⑦ | 郝晓柯:打造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西安模式”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⑥ | 张炜: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大有用武之地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⑤ | 罗素霞:守护肿瘤患者生命健康,是我对“健康中国”的承诺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④ | 陈忠:带领血管外科走出“麦田中的木板房”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③ | 丁向春:顺应时代发展,着力平疫结合“大感染”学科建设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同心共筑中国梦② | 朱玉龙:文化润疆,中医先行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同心共筑中国梦①|柳江:在全疆撒下“癌痛”规范化治疗的种子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