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能令曾国藩父子都“低头一拜”?

2017-08-22 神州日知 乐儿 日知录

关注日知录(微信号:dirizi001), 读典,品典,用典; 知人,敬人,做人。合作:8911155596(微信、手机、QQ号)


神州日知 乐儿


作为大清“中兴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其事迹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

作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1864年,经过多年征战,曾国藩率湘军打赢太平天国,暂时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对于顶梁柱和救命恩人,清王朝并不吝惜它的赏赐,给了他极高的封赏,此时的曾国藩荣宠至极。

然而,站在权力的顶端,并没能给他带来多少快慰,他却有一种临深履薄的惊心。

他在一首给其弟曾国荃的诗中,道出了当时的境况和心态: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画像

诗中提到的屠羊说究竟是什么人?有什么嘉言懿行竟令声名煊赫的曾国藩对其顶礼膜拜呢?

屠羊说是《庄子》中的一个人物,话说春秋时楚昭王丧失王位,屠羊说跟随昭王逃难。

后来,昭王回国又夺得了王位,要赏赐跟随他一起逃亡的人,包括屠羊说。

赏到屠羊说,屠羊说却说:“大王丧失国土,我丧失了宰羊的工作。大王返回国家,我也回来宰羊。我宰羊的爵禄已经恢复了,又有什么可赏赐的呢。”

楚昭王说:“一定要赏他。”

屠羊说说:“大王逃离国土,不是我的罪过,所以不敢伏诛;大王返回国家,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敢受赏。”

楚昭王说:“我要见他。”

屠羊说曰:“楚国的法令规定,必有重赏大功的人而后才得接见,现在我的智慧不足以保存国家,勇敢不足以战死敌寇,吴国的军队侵入郢都,我畏惧危难而逃避敌寇,并不是有意追随大王。现在大王要不顾楚国律法的规定而接见我,这不是我所愿传闻天下的事。”

昭王说:“屠羊说身处地位卑贱而陈说义理很高明,你为我请他任卿的职位。”

屠羊说说:“卿的职位,我知道它贵于屠羊的职业;万钟的俸爵,我知道它富于屠羊的利益。但是,我怎么可以贪图爵禄而使我的君主有行赏不当的名声呢?我不敢接受这高官厚禄,还是愿意恢复返回到我宰羊的职业。”

最终,屠羊说没有接受奖赏和封官赏爵。

作为一个重义轻利的典范,屠羊说备受后人推崇,成为拒名拒利的典型。

时至晚清,政象纷纭,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常有朝不保夕之感。

1864年的曾国藩达到他人生的最高峰,然而,所谓名既大,谤亦随之。

在他享有极大极高尊崇的时候,非议之音也纷至遝来,“左列钟铭右谤书”。

此情此景,他只有把一切都看淡看轻,才能逃避和明哲保身,才能“持盈保泰”。

所以,难怪曾国藩对屠羊说如此崇拜了!

曾纪泽

无独有偶,20年后,他的儿子曾纪泽在万里之外的英伦,也写下了意象相似的诗文:

不可淹留是岁华,鬓毛斑白尚天涯。

深知恋栈空余豆,颇欲安炉去炼砂。

故国音书多懊恼,中年诗集半伤嗟。

低头一拜陶彭泽,万事乘除问酒家。

曾纪泽诗中的陶彭泽就是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因曾做过彭泽县令,故有此称谓。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津津乐道。

他曾自况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

他这种不随流俗的心境和行为在后世也深得嘉许。

《宋书》说他“少有高趣”。《旧唐书》赞颂他是“慢世逃名,放情肆志,逍遥泉石,无意于出处之间”。

宋人洪迈在他的名作《容斋随笔》里更是称誉他“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

其实,不论是深为曾国藩推重的屠羊说,还是曾纪泽心向往之的陶彭泽,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萦怀个人的名位和待遇,这就使得那些自感人生不如意的人们对其产生了心灵感应。

曾纪泽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熟悉世界政治的干才,他被遴选去从事外交事务,经过一番艰难斗争,反复辩驳,于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争回了部分权益和领土。

这是曾氏一生中最为光彩的一件事,为其生前身后赢得了美好的声名。

但是,在不久以后的中法战争和中法交涉中,他的真知灼见在中法交涉中没有发挥积极的效用,他的良苦用心遭到了一次次极为痛心的打击,深感自己的无力与无奈。

曾纪泽更因自己的主张与最高当局的决策相抵牾,先是被免掉出使法国大臣兼职,后又被召回国,在京城做着不大不小的闲官,“不得当路之助”,颇不得意,郁郁以终。

此种境况,陶彭泽闲静、淡远的人生态度自然令他心有戚戚了!

曾氏父子二人虽然都是洋务派代表之一,但毕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陶铸出来的精英,在时代潮流的冲击、影响下,他们具备了一些传统士大夫所没有的因素。

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充溢着传统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们仍属于传统的士人阶层。

在晚清诡谲的政局中,他们本能地将思维指向旧有的诗书典籍和他们心目中的名人贤士,在那里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貌似也真的是别无他法了。

推荐阅读

千年前这本书才是“世界成功学第一书”,影响了曾国藩梁启超等

这才是曾国藩蒋介石毛泽东成功真正秘诀,曾是黄埔军校教材还影响无数人

一部湮没已久的“绝学”! 曾国藩李嘉诚的“床头书”

张居正成功秘要,史上唯一官场博弈经典!曾国藩研悟:官之荣辱,尽在弈中

古代秘而不宣的为官做人之术,曾国藩赞叹:“官术第一,世之仅见!”

曾国藩志向:不做“清官”做大事

清末送礼疯狂!曾国藩如何收礼和送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