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茶回顾】高密度校园中的人性场所营造
在当前学位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深圳迎来了中小学校园的建设大潮。“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提出“学校不应是‘教育容器’,而应是教育理想的物质体现”。面对深圳大部分校园用地紧缺的难题,在高密度集约化设计模式下,如何营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校园空间?
2020年1月3日下午,第144期酷茶会——高密度校园中的人性场所营造在规划大厦818如期举行。以下内容根据速记资料整理。
采编:吴晗
嘉宾分享
何健翔
高密度校园的城市机制
今天我们用“校园”作为一个切入进行探讨。我想没有人会不认同学校要体现人性这个主题,因为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校园建设应该要恢复到一个人性化的营造,尤其在深圳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南方高密度城市,如何在校园中寻求建筑学的一些基本观念跟生存空间。
我们做项目的时候并没有把学校当成一个特定的方向来做。不管什么项目,我们都希望在场地、建筑里达到一种人性化恢复,因为很多时候城市快速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有机状态。比如我们从前上学的时候都是在街巷,都是很自由去上学、放学,城市和校园之间好像没有一个必然的分割或者隔阂。现在城市发展道路变宽了、社区变大了,学校跟社区、跟家或者跟街道、跟城市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联系。如何重构一个微型的具有人性情感交织的场所,是我们给自己定的一个主题。
明德学院
该学校在艺象园区里面,中间部分已经做了一个艺术区,剩下大概十来栋松散的厂房。我们就思考如何将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营建一套学习、交流的空间系统,同时这个空间系统能够渗透到建筑里面。我们希望能在一种非常机械的城市状态里面植入新的公共性,让人跟生活空间重新建立一种连接。
我们一直贯彻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整个设计包括它的呈现、建成之后的使用都看作一个过程。相比图像,我们更注重现场的行走体验。我们沿着山边建了几栋宿舍楼,所有现场植被都被完整保留,我们企图在人跟自然之间寻求一种重建的关系。建造物在这种情况下未必是那么强大的事情,树会生长在这个房子里面,现场可能很多东西又会被自然重新接纳,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左滑查看 依次为:明德学院宿舍楼、明德学院运动场、明德学院教学楼 © 源计划
这是大教学楼的一角,我们把公共系统连接到内部,把它做成类似生物状态的空间系统,让建筑物成为一个新的校园生命体。
明德学院教学楼一角 © 源计划
这个学校最后形成了一个我们一开始所设想的,原有的时间、历史、场地不被太过强烈地打破,我们只是在上面层叠,甚至人的活动散去之后,这个场地还在那里。我们非常希望在深圳这个快速成长的城市里面有一部分类似于西方遗址的美学,把这种遗址的美学至少在一两个点上呈现出来,让这个城市本身更加多元、城市的涂层更多。
该学校位于福田中心区安托山地带,是一个采石场采完以后留下的一小块山。学校用地约10000平方米,周边为新建高密度住宅。
安托山有点像传说中古巴比伦王国所建的“通天塔”,但他们是互为逆向的:一个是汇集举国之力的正向堆叠,另一个是开发之后的负向遗存。
这个场地,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希望在容积率超过3的情况下还保持一个水平,即多层水平的状态。因为我们认为6-12岁的学生一定需要在一个能够足够自由行走、奔跑、游戏这样一个场地里面,才能形成对土地、对自然,甚至对身体的感知。
我们设计上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家,生物学”,就是班级空间本身的塑造,它是一个可以变、可以伸缩、可以膨胀、可以跟外界交流的状态,跟传统框架是完全不同的。
红岭实验小学教室 © 源计划
第二个层次就是水平的建筑学, 12个班级的水平设置,正好是两个年级,可以促进交流互动,同时解决空气、微气候等问题。
红岭实验小学班级水平设置 © 源计划
最后一个层次是地理学。整个首层是汇集运动、文艺、游乐等项目的地景公园,我们设想未来是可以开放给整个社区的。这三个层面叠加之后出现了生物学、建筑学和地理学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南方建筑学的机制。
我们通过对校内体育场馆的改造,希望能够把城市编织的理念叠加到校园中。我们把这个山体自然重新引入到校园中心,再延伸出去,把校园再校园化。最终,它会给整个学校带来一个新的微缩城市。
红岭中学艺体中心 © 源计划
最后,我就以一张我非常喜欢的,六七十年代的情境主义运动作为结尾。西方城市历经无限扩张之后,人们开始对城市的扩张和对人的统治进行反思,构想了场地、自然、人之间直接联系的关系,是一场空间城市设计上的运动。希望我们的城市、校园也是这样。
the naked city
谢菁
新沙小学的设计——“打开盒子”
首先来分享我们在2019年做的一个极小尺度的人性场所的项目。我们在玉田村设置了五个不同造型的景观小品,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读或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使用它们。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景观小品这样一个人性尺度的细节在城市里面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以及形成一个比较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景观小品:城中村捉迷藏 © 一十一建筑
新沙小学
这是2018年新沙小学设计竞赛时我们提交的一张图纸,我们相信是这张图打动了评委,一位评委在交流会上对我们说:“从你们的设计,感到了你们对孩子的爱。”这是新沙小学主入口的局部透视,它没有传统的庄严大台阶或雄伟门牌坊,而是通过动态造型和多样的材料颜色,增加入口的亲切感。放学后孩子们能面带笑容,从这个坡道上开开心心地跑下来。
新沙小学入口 © 一十一建筑
我们的设计是想用“打开盒子”这个主题来回应高密度校园的现状,因为我们认为在学校里面学习的知识是和外界紧密相连的,所以希望校园不要有围墙,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校园;教室也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盒子,应该把它们都打开来。
如何做到不要围墙呢?传统学校会以首层作为校园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但是我们把它抬高了一层,做到二层平台上了。
新沙小学:抬高一层的校园 © 一十一建筑
我们利用这个高差,让校园有一个安全又便于管理的环境,同时真正做到了没有围墙。沿着街道是一圈骑楼,我们说服了学校(骑楼空间是学校红线以内),校方也很开明,主动把这一部分的骑楼空间拿出来和整个社区共享,它可以为经过的市民和来接送孩子的学生家长遮阳和挡雨。
左滑查看 新沙小学校园边界与骑楼 © 一十一建筑
有大量架空层的二层平台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流动性的校园,不同景观特色的活动场所相互联系。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天性是在游戏中交流和成长,因此我们设置了不同主题的游乐场一样的活动空间给孩子们去探索,而这些主题是通过空间设计实现的。例如小屋平台,上面有四栋小房子,里面是实践活动教室和陶艺教室。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结合平台进行教学。房子之间形成了巷弄空间,这是城市里面的孩子难得体验到的中国传统老城的街景。
左滑查看 新沙小学主题乐园 © 一十一建筑
我们在教学楼不同层做了退台,把建筑体量消解掉,获得更亲切的尺度关系。教室的设计也是“打开盒子”,通过设计阳台,我们窗台压低到只有0.5米高,教室有更大的开口与是室外相连,小学生坐在座位上也能看到窗外的阳台和远处的都市。
新沙小学教室 © 一十一建筑
我们尽量把建筑边界做得柔软、模糊,让它变成一个活动的平台以承载最多的活动场地。我们认为这样的柔软和开放的建筑可以为城市带来很多有趣的散步空间、一些人性化的场所。
其他人性化场所营造的项目分享:
双月湾景观栈桥
通过弧度、引桥,以及一些微空间的设计,试图打破原有桥面的对称性,以丰富在桥上行走的体验。
双月湾景观栈桥 © 一十一建筑
众创空间思微3.0厂房改造
通过不同高度的连续景观环道、内街道、室外材料延伸到室内、特别造型的浮台等元素,营造人性化办公空间。
左滑查看 众创空间思微3.0厂房改造 © 一十一建筑
邓文华
福田中心区高密度校园公共空间的营造
何健翔老师设计了红岭小学,红岭高中,土木石非常幸运打破了何老师垄断的红岭系设计权,拿到了初中部。(爆笑)
红岭中学初中部
学校周边是高密度住宅,我们的任务是在原有校区的运动场上进行扩建。项目场地原本是老校区的风雨操场及田径场,拆除后,新增四栋教学楼。新楼延续旧楼的鱼骨式布局是常用的设计手法。毕竟是竞赛,我们还是想要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就把其中一栋扭了一下,让校园空间更有趣一点。四栋教学楼由南向北依次为三、四、五、六层。体量化最大,又保证日照。梯田式绿化屋面,使得每个平台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方便的绿化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鸟瞰图 © 土木石设计
篮球场、羽毛球馆、报告厅放在地下,上面再覆盖一个足球场。抬高10米的球场该如何回应这个城市空间?我们设计了一个市民广场,通过小山丘,周边居民可以从路面到达屋顶,节假日或者晚上的时候可以完全对市民开放。在山丘表面上设置了金属网,上面种上一些爬行植物。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它带给城市的不仅仅是一个广场,更是一个随季节交替变化的立面空间。
市民广场 © 土木石设计
整个校园的首层是架空的,刮风下雨的时候,学生们仍然可以进行户外活动。每一层我们都设置了一个小盒子——自由教室。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前提下,与交通连廊相结合的空中教室是一种在自然中学习的新空间。多个空中教室在不同高度上互相连接,形成一条通往屋顶花园的路径。这也是竞赛的时候的评委评价较高的地方。现在初中生和老师的压力都不小,小盒子可以给学生或老师提供更加轻松、自由的交流空间。
自由教室 © 土木石设计
通过下沉庭院,我们可以进入到三个篮球场大小的篮球馆,上面顶着一个足球场。无柱的大空间非常震撼,同时还满足36个班的开学及毕业典礼的场地需求。
篮球场空间 © 土木石设计
深圳夏季比较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抵抗得住炎热的太阳,我们观察到体育老师安排学生们在树荫下的消防车道跑步。我们延续了这样的需求,在10米净高的体育馆里,做了一个夹层围绕篮球馆和羽毛球馆一圈,形成室内环形跑道,可全天候使用。体育比赛的时候,学生们还可以站在跑道上观看比赛。
空中跑道 © 土木石设计
图书馆在校园建筑中被誉为知识殿堂。我们在图书馆大斜屋面上开设了一个巨大圆形天窗,营造这种氛围。环绕着天窗布置了许多书架和桌椅,在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光线照射下来,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效果。
图书馆 © 土木石设计
经过两年的准备,去年双12,项目正式开工。也期待两年后,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建造的过程。
吴林寿
通性及差异性——两所学校分析
我在2012年设计了一个低密度的学校,2016年设计了一个高密度的梅丽小学。一个在北方的县城,一个在南方的一线城市深圳;一个是低密度,一个是高容积率;一个建成,一个在建。差异性明显分析其通性是有意义的。
两个月前我在家楼下偶然发现了一张被清理掉的椅子。图片上解读它有一点点功能错位和时间上的压缩,有“废墟”的意味。我们通过这张椅子也可以解读到使用者的曾经存在,以及器物的使用痕迹,虽然他不在场。时间被压缩,物件却可以让人感受到存在者的存在。器物能让人在情感上达到感同身受,我认为空间上也会有这方面的诉求在里面。
椅子 © 吴林寿
说到共性,我想分成两个主题:其一:教育永恒性与青春好动性;其二:在地性。我小时候在宗祠学堂里长大,日常空间跟非日常空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小学生永远只关注到两米以下的空间,以上的空间是属于技术的空间。
120师学校我们用了青砖、大台阶。我们也许会对这种尺度空间带有指向性,但是在室内,我们尽可能设计得轻松一点,色彩点缀,包括一些温暖的木台阶。
山西兴县120师学校 © WAU建筑
梅丽小学也有片墙的序列,以及所产生庭院。同时,试图在小孩子视角上,把室外内的界面打开,在1.5米空间设计得更符合学生的尺度,让未来教育有各种可能性。
梅丽小学庭院空间 © WAU建筑
虽然两所学校面对问题不一样,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一样,但通性为在地性为出发点,此为第二个通性。有别于深圳,山西县城稀缺的不是学位,而是老师和生源,政府需要把生源整合起来到一个大的学校里面,让他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深圳则是学位的需求。
120师学校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想清楚,六个小时把模型做出来,再花三年时间把它建成。我们希望学校有山峦起伏的感觉,有在地性,跟周围的地理环境形成呼应。斜屋顶借鉴了窑洞的智慧,让学生能方便使用下一层的屋面作为户外活动平台。青砖复合墙体则向当地传统民居致敬。
左滑查看 120师学校概念模型/照片 © WAU建筑
梅丽小学不太一样,它在城市里面,用地只有八千平米,但要建三万平米的建筑,只有一条市政路与其连接。我们可以看到周边的城中村还是比较拥挤,但是其屋顶均有露台花园。因为学校为高密度,也想把它稍微打碎一点点,形成一个立体院落空间,有点城中村的感觉。
梅丽小学院落空间 © WAU建筑
另外一点是关于课室布置的思考,六个班一个年级,我们希望做了夹层的概念,使六个班级联通成组团式的,让儿童在空中有归属感,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共同的活动区域。这样在内部空间学校的体量感不再是6层楼,而是两层的可感知空间的叠加。
左滑查看 梅丽小学夹层教室 © WAU建筑
作为题外话,120师学校建成后给我一些意外的反馈。我们保留了场地的6棵树在学校的入口广场,因为市政道路比原始标高高1.5米,树在下沉庭院内,我们顺势做了台阶及坡道围绕着树展开漫步空间。冬天的时候,枯枝的影子投在白墙上的时候,我们站在广场看过去,很难分清哪个是树枝哪是影子,当我们眯着眼睛试图分辨的时候,我们有瞬间的抽离感。
120师学校树影 © WAU建筑
此外,工地是永远令人兴奋的,它有废墟感:功能转换以及室内外界限的模糊……这个感觉会让我们在后面的设计里面试图进一步发掘。
陈泽涛
未来教育的可能性
我的演讲主题是未来教育的可能性,我们更多项目是跟开发商(主要是万科)合作,不只是设计,还涉及开发模式、运营模式以及商业逻辑等。
云上塾
这个项目是今年入围世界建筑节的六个项目之一,位于广州天河万科广场。它是用商业地块做的一个MALL,以教育属性来开发的。我们起名“云上塾”,寓意为在天空中的学校。它位于MALL六层以上的空间,是一个以高中为主的国际学校。这也是我们最早跟万科教育合作的项目。
云上塾 © 坊城设计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觉得是一个成长过程:学习、探索、产生疑惑、思考……在这过程中收获和成长。它更是一个内心的自我成长,教育是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找到内心的原动力。
我们为什么要把学校做在商场上面?最早有一个洞察,学校通常周一到周五是满的,周末是空的,周一到五晚上也是空的,培训机构刚好相反。教育很多时候是需要课外培训机构的。我们就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在一个地方解决,产生这么一种可能性,是一种全新的模型,是全周期的、全年龄段的,全方位的学习。
在这个项目里面,六层以上是学校,因为它比较安静,可以比较独立地存在。四五层是培训空间,一二三层包括地下一层是MALL的正常形态。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是没有相互干扰的。
该项目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五万平方米,容积率接近6.0,算是高密度。但地下是有地铁通过的。我们把校舍做成了U字形,希望它有更好的通风和采光。
左滑查看 U字型国际学校 © 坊城设计
我们相信学生在一个MALL里面接受教育,可以跟城市有更好的融合,让学校,培训,商业复合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型,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效果。
林中学堂
这个案例也是在探讨未来学校的一个可能性。我们在做这个学校的时候也做了很多讨论,如何设计一所面向未来教育的学校建筑?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技能,如何面向未来的挑战?我们认为他们应该具备跨界的能力、多元的视野,最好能有沉浸式自主学习的、能激发他们探索的学习环境。学校同时还应兼顾老师、家长、后勤等等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可以解决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
空间的复合使用是新学校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一个公共性、私密性的十字轴划分了整个空间。综合服务组团包含图书阅览等设置在路边,方便对校外共享,教师联合办公、剧场和泳池等位于校园中间,可以更好地共享资源。
最后我们植入了一个灰空间,我们希望对着操场可以有一个人文、活动、交流的界面,提供一个非正式教学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互动和停留。树阵底下,我们也置入了一些特色空间:舞蹈教室、音乐教室,户外剧场等,这个项目叫林中学堂,创造一种在森林中探索的路径。
左滑查看 交流空间 © 坊城设计
交流环节
陈泽涛:我们今天在谈教育建筑,我觉得教育不只是建筑的问题。我想请各位嘉宾描述下教育这件事情,比如上学时的某个事件,可以对你们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
就我自己而言,我大二的时候遇到一个美术老师,在这之前我基本没有受过传统的训练,但这位老师把我的画拎到台上说在这幅画里面看到了智慧,从此点亮了我,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教育这事情一句话的鼓励,它真的有可能会改变很大的事情,点亮一个人的状态。
邓文华:在国内学习建筑,老师都会手把手地教学生。在荷兰求学,老师总会说:“这是你的设计,你应该告诉我你想怎么做。” 在荷兰工作时,设计一栋别墅,客户说那栋别墅不错,我要做一个跟它不一样。而国内,客户通常会拿参考图片给设计师。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两种文化比较中,我们在国内的设计氛围里面,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可能性会比较少一点。
谢菁:我分享一个幼儿园的,大概上大班的时候,我为了抗议上幼儿园就爬到球型网架顶上,那个设施大概有两三米高。我就没有在任何一个现在的幼儿园里看到那样大胆的设施。其实适当的挑战和受伤在成长中应该是被鼓励的。相比日本、挪威,我们的孩子被保护过度了,当他们走出校园面对社会时,容易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陈泽涛:设计了四百多个幼儿园的日本建筑师日比野拓,他最近做的一个演讲就是说我们空间都太安全了,还是需要有这种冒险的。
吴林寿:我小学的经历挺“野性”的,在非保姆式安全的空间里,室内外分隔也没有那么绝对,功能也没定义得那么明确的情况下,反而更加容易激发小孩子对空间的独特体验。我认为设计师应该保留更多空间的可能性,而不是什么都很安全。
陈泽涛: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学校是校长、校方主导的。你们在跟校方互动过程中,认为自己跟校方是什么样的关系?
谢菁:我们很幸运,新沙小学的校方很支持我们。因为骑楼需要让出红线内的一部分校园面积,我们担心学校反对。跟校长和主任沟通时反而他们比较开明,说因为底层拿出面积给市民共享,楼上的教学楼就可以贴红线建设,这是双赢的。很多方面,他们都是开明的支持态度,我们觉得这非常难得。
何健翔:我觉得今天大家分享几个项目能跟平常的学校建筑不太一样,都离不开校长或者校方比较开明的态度。我们做红岭的项目也是遇到比较开明的校长。当时他们还是有一些固有观念的,比如对体育馆和球场,他们印象中就是得有一个完整的室内体育馆,但这个项目概念上是一个向户外全开放的风雨操场,虽然我们也配合做了一些设施,后来因造价的原因没有实施。校方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觉得我们想法很好。
我觉得这种弹性比较高的空间反而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那个场所不管是做活动、开校会甚至开音乐会,声效和采光通风都非常好。跟具体使用者之间的良性沟通是建筑师的一份财富,只有多跟使用方交流沟通,才有可能把很多细节做得符合使用、空间要求。
陈泽涛:最后一个问题,刚才说了一句话人点亮人,教育的本质我觉得其实更多是学生自我成就,找到更好自己的方式。我希望通过各位老师探讨一下,你们觉得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邓文华:举个例子,在荷兰九岁之前孩子是没有家庭作业,但9岁的时候会进行一次考试,考后孩子们都很伤心。孩子父母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子?老师说了两点:第一,考试的内容都不是课堂里学的,孩子们要学会自己去探索课外知识;第二,9岁孩子已经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挫败感,要让他们明白,在挫折中成长,坚强地面对未来。
何健翔:现在的城市,不只是小孩,对成人来说都是过于人工化了。最近去日本京都,看一个普通的中心公立学校开运动会,孩子们在跑的过程中要打筋斗,爬垫子,还要跨过一些绳子,有些就摔倒了,家长在旁边也习以为常。我们是否应该去想一想自己小孩的一些未来?
谢菁:我觉得现在的教育就是孩子们玩得太少了,一个好的教育应该让他们有更多玩的机会。将来在设计学校、公共场所的时候,不管任务书有没有要求,我们大家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可以给他们尽情地玩的空间呢?
吴林寿:我非常认可各位讲的,以育为重。我可能更想补充一句,其实小孩更愿意大人把他当作一个大人来看待。一旦我们转变了观念,可能我们的空间、设计还有教育理念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包括安全性。
钟中(听众):我这两年带研究生发现一个问题,越是给学生自由,他们越不知道如何钻研。如果童年没有足够机会接触泥土、放开去玩,想象力可能会被抑制住。经过考试这种教育,好像是经过了可口可乐这种标准化的生产,产品出现了问题却不会自我修复,也无法进一步学习,这是教育的悲哀所在。
刘磊:我记得有一次参加分享会,南怀瑾老师提到了另外一个词叫感化。看到各位的方案,至少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创造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我觉得我们可以慢慢感化我们的校园、孩子。
陈泽涛:感化是有一个爱在里面的,今天听到的分享中我都能感受到这点,不管是对小朋友的关爱还是对场地、对空间。今天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酷茶会
酷茶会是设计中心借鉴日本pecha kucha并加入改进的分享和讨论形式。每期邀请4-6位演讲嘉宾围绕当期的主题,为规划管理行业内外提供一个业务案例或是业余爱好的交流分享平台,为所有对设计有话说的人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