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人的指尖艺术
俗话说
“瑶山有女皆会绣”
瑶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刺绣是记录生活和历史的方式之一
时至今日
瑶族刺绣仍在瑶族妇女间代代相传
在“世界过山瑶之乡”
乳源瑶族自治县
瑶族刺绣主要流传于
必背、游溪、东坪镇农村
及乳城、桂头镇部分地区
瑶族刺绣仍在瑶族妇女间代代相传
盘瓠毛五彩
瑶族刺绣的确切产生年代已无从考证,其历史渊源,相传与瑶族先祖的传说有密切关系:“盘瓠毛五彩,故今瑶姎徒衣服斑斓。”(清代《广东新语》)
盘王
乳源瑶族刺绣色彩绚丽,以黑色、蓝色、白色布料为底布,以红、绿、黄、黑、白五种色线作线绣,其中以红、黄为主,广泛用于衣服、头帕、围裙、角帽、脚绑等服饰,以及挎包、伞袋等日用品的装饰。
当地瑶胞几乎从头到脚,都以五彩斑斓的绣色装扮,格外美观精神。
反面挑花正面看
乳源瑶族刺绣手法独特,不需画底稿,采用反面挑花正面看的“反面刺绣”技艺,看着布的反面进行刺绣,必要时才翻转过来,检查正面。常用技法有反面交叉、直行挑压和斜绣,以对角线、垂直线和平行线为主,没有弧线。
反面挑花
正面看
刺绣时,一般按不同布色先用黑线或白线,依着布纹绣出一行行方格,然后在方格中绣出各种由三角形、齿状形、城堞形等不同形状缀合起来的形纹,再经组合,成为各类物品上的完整装饰图案。
常用技法有反面交叉、直行挑压和斜绣
瑶族活文字
乳源瑶族刺绣图案配色组合多样,但基本形纹样式固定。
目前,形纹样式共有男女、佛手、唐王印章、文字、龙身、兽蹄、鹿、蜘蛛、鱼骨、锯齿、碎花、单花蕊、组合花蕊、大花蕊、梧桐花、莲尾花、凤仙花、松果、大松果、大八角、豆腐格、万字、中八角花、十一节碎花、盘王印、兵王印章等26种以上。
这些形纹样式大致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图形纹、象征纹、祭祀纹等类型,囊括天地万物。而且每一种形纹都含有特定的语言内涵,或代表某一个物种,或代表某一个典故,或代表某一种思想,或代表某一种生活,体现着瑶族同胞朴素的自然崇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基本形纹样式
由不同形纹组合而成的各种刺绣图案,奇异古拙、结构复杂,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瑶族历史、文化、民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印记,反映了瑶族同胞丰富的想象力和朴素的宇宙观、自然观、宗教观、人生观。
因此,瑶族刺绣被称为“瑶族活文字”。
瑶族刺绣服装
让世界看到瑶绣之美
2013年建成的世界过山瑶博物馆,位于乳源瑶族风情园,建筑面积4089平方米。馆内陈列着丰富的瑶族生产生活用具、文化艺术、宗教法器等瑶族民俗文物及乳源当地出土的文物。
其中,巨幅刺绣作品《瑶岭长歌——过山瑶历史文化百米刺绣长卷》,长100米,宽1米,以乳源过山瑶男性头巾为艺术元素,由战神盘瓠、渡海神话、刀耕火种、营田守隘、十月朝节、瑶岭新歌六个篇章组成。不仅展现了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让世界看到了瑶绣之美。
《瑶岭长歌——过山瑶历史文化百米刺绣长卷》
瑶族刺绣以其独特的绣法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得人们的喜爱,是民族特色文创产品常用的元素之一。精美雅致的瑶绣饰品、工艺精湛的瑶绣摆件、匠心独运的瑶绣提包以及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各类日用文创产品,无不展示着乳源的多彩文化和风情魅力。
瑶族刺绣,已成为传播乳源声音、展示乳源形象的重要载体。瑶族刺绣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瑶族刺绣文创产品
《广东印记》之《乳源瑶族刺绣》
将带你走进乳源
在飞针走线间
一探瑶族历史
领略瑶乡风情
推荐阅读
▼
栏目索引 | 广东印记[视频][图文] | 粤故事[视频][图文] | 志鉴览粤 | 走进广东 | 方志月历 | 大湾区漫游 | 舌尖上的岭南四季 | 方志VLOG | 趣味方志 | 广东好物 | 节气 | 广东乡村非遗 | 广东美食地图 | 红棉花照英雄城 | 粤鉴话你知
图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韶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乳源瑶族自治县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