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故事:千年越秀山,半部广州史
本文来自 广州市情
越秀山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西北部,是白云山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余脉,由7个石英砂岩丘陵组成,南北长1.1千米,宽1千米,主峰海拔68米。
据清道光年间《白云越秀二山合志》记载:“越秀山在会城北为省会主山,由白云山逶迤而西,跨郡而耸起,东西延袤三里余,俯视三城,下临万井,为南武之镇山。”越秀区即因辖内的越秀山而得名。
越秀山(来源: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
历史上,越秀山有许多名称。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名称是“越王山”,概因赵佗在今广州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王,并在山上筑越王台,故后人称为“越王山”。因“越”“粤”相通,也称“粤王山”。两晋时期称越井冈(越井岗),简称越冈(越岗),后来又称天井冈(天井岗)。粤秀山(越秀山)名最早出现在宋诗中,但直至明代之前,其名基本不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都指挥使花英在山顶筑观音阁,故又称观音山。此后越秀山名渐流行,尤其是在明天顺五年(1461年)编成的《大明一统志》明确记载“越秀山”后,越秀山、粤秀山、观音山三名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越秀山、越秀公园名,其余二名渐废。
越秀山山清水秀。
古时,越秀山地域有天然湖泊。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记载:“番禺县北有三湖,一曰沉夜(湖),二曰莼湖,三曰芝兰湖。”沉夜湖与莼湖早已消失,但芝兰湖遗址仍在,即今流花湖一带,属古代越秀山西部湖泊。越秀山西北—东南走向的谷地有甘溪流经,并在越秀山贮积成湖,称为菊湖。越秀山也是驷马涌、六脉渠的流经地。20世纪50年代,越秀公园利用谷地开凿了3个人工湖,并分别以其所在方位命名为北秀湖、东秀湖和南秀湖。
越秀山上的古树名木以木棉、细叶榕、大叶榕、白兰为主,其中以木棉最为著名。春日之时,越秀山上木棉竞相绽放,枝头延展,挂满花蕾,越秀山的春天因红棉增添了勃勃生气。
越秀公园于2023年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显示,区域内拥有维管束植物122科365属502种,野生鸟类11目47科146种。
越秀山植被茂密(摄影:志与)
越秀山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游览越秀山,就像翻阅广州的历史文化画卷。据传,远在2800多年前的周夷王时期,此处建有“楚庭”。今南坡的“古之楚庭”牌坊,是清顺治元年(1644年)修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
据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东周惠王(前676年—前652年)时,广州一带的越人臣服于楚,在越秀山建“楚庭”以示臣服。清代时楚庭被认为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名字,故建此牌坊纪念。
“古之楚亭”牌坊为两柱一间一楼的花岗石牌坊,宽2.7米,高5.2米。坊额东面刻“粤秀奇峰”,西面刻“古之楚庭”,均为古隶体。因近越秀山最高峰,由此可眺望市区。2002年9月,广州市文化局公布“古之楚庭”牌坊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古之楚亭(摄影:岳思文)
西汉初年,南越王赵佗在越秀山上筑越王台、朝汉台,在山麓开凿粤王井。越王台、朝汉台早已湮没,只有粤王井历经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留存至今。
该井始建于秦汉年间,坐北朝南,井身全部用石砌筑,直径2.2米,九孔,又名九眼井。南汉主刘龑曾独占此井,称玉龙泉。宋番禺县令丁伯桂加九孔石井盖,可同时从各孔汲水,不相抵触。至清初,平南王府霸占此井达10年,并在井四周建围墙,派兵把守,并出告示曰“有私汲井水者鞭笞四十”。如今井底已淤积深达7米,位于越秀区连新路171号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内。198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粤王井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粤王井(来源: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
越秀山上最雄伟壮观的建筑当属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兴建的镇海楼。当时珠江水面宽阔,登楼远望,碧波荡漾,颇为壮观,故名“望海楼”,后取雄镇海疆之意,改称镇海楼。明成化年间重修,后毁于火,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完成重建。1928年重修时,把原来楼内的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砌筑的外墙基本上为明代旧物。镇海楼楼高5层,坐北朝南,俗称五层楼。楼平面呈长方形,为五层的楼阁式建筑,高28米,歇山顶,红砂岩墙身,绿琉璃瓦,楼身各层有平座腰檐。
镇海楼整体保存状况良好,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现为广州市博物馆,楼内是陈列展览,楼西侧有明嘉靖年间《镇海楼记》碑及1928年的《重修镇海楼记》碑,是记录此楼兴衰史的重要文物。2013年,国务院公布镇海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楼(摄影:志与)
镇海楼东侧为仲元楼,建于1930年,原为仲元图书馆,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
仲元楼总面积7600平方米,门楼建在正面小山岗前,立柱采用水磨青砖砌建,铁门和柱顶融合中西建筑装饰风格。为仿中国传统建筑,绿琉璃瓦,庞殿层顶,造水泥结构的斗拱和飞檐,额饰有彩绘,水磨青砖砌墙,花岗石墙裙,雕花门框,水泥洗石米台基和月台。
仲元楼1957年后作为广州美术馆,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美术博物馆之一。2000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在越秀区麓湖路13号建成开馆,原广州美术馆藏品全部移交广州艺术博物院,原广州美术馆馆址交广州博物馆,故现为广州博物馆仲元楼展区。202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仲元图书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仲元楼(来源: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
现越秀山上仍保留有明代城墙,是广州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段明代城墙。
越秀山段明城墙用青灰色大砖砌筑,红砂岩石块砌基,现存总长1137米,除镇海楼外的明城墙保存相对完整外,其余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残垣。1987年,镇海楼后面连同东、西两侧的城墙修缮复原,长180米,雉堞严整,恢复旧观。除镇海楼侧的城墙外,镇海路上还有一段长1000米左右的城墙。2013年,国务院公布广州明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明城墙(摄影:志与)
民国早期,为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越秀山顶竖立了雄伟庄严的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碑坐北朝南,高37米,由花岗岩石砌成,呈方锥形,下大上小,尖顶。碑身正南面镌刻《总理遗嘱》,碑座刻“中华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孙中山先生纪念碑经始筹备建筑委员会李济深等立石”“建筑师吕彦直,承造人林佐”。碑座平台四周筑有石栏杆,正南面有一圆拱门,进入碑内,沿着平坦斜坡式的盘旋梯而上可达碑顶。2001年,国务院公布中山纪念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碑(来源: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
从中山纪念碑沿着百步梯往下,在半山坡上还有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此处是孙中山于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曾和宋庆龄居住过的“粤秀楼”遗址所在地。
纪念碑坐北向南,碑身高5.5米,碑脚2.28米,呈尖顶方柱形,台座宽6.2米,高0.76米。碑的正面镌刻“孙先生读书治事处”,背面镶嵌高1米、宽0.6米的连州青石,上刻《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记载61名总统府卫士与陈炯明叛军浴血奋战的情形。200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来源:广州市越秀公园公众号)
越秀山西侧的木壳岗上屹立着五羊石雕。广州因神话传说中五仙骑五羊降临广州而得名“羊城”,五羊石雕便是根据五羊神话于1960年雕成。
石雕坐北向南,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由130多块花岗岩石雕刻组砌而成。中有一只大山羊,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其余四羊或吃草、或嬉戏,形态可爱,栩栩如生。五羊石雕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视为广州市的形象象征。202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五羊石雕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羊石雕(来源: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
越秀山历代遗留的名胜古迹甚多,除了以上列举的外,还有清真先贤古墓、回教坟场、海员亭、四方炮台、观音山战斗遗址、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等,有些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有些仍能窥见一二。
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秀美的自然风貌使得越秀山在历代羊城八景评选上均榜上有名。
宋代的“菊湖云影”描绘的是越秀山东南麓开凿的人工湖景色;元代的“粤台秋月”,展示的是月明风清的秋夜,古越王台上迷离、斑驳的画面;明代的“粤秀松涛”“象山樵歌”以林木繁翳之势取胜;清代的“粤秀连峰”“镇海层楼”是因冈峦起伏的自然风貌和镇海雄楼的人文景观成为当时广州城的翘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先后在1962年、1985年、2002年三次评选“羊城新八景”,越秀山景色分别以“越秀远眺”“越秀层楼”“越秀新晖”入选。
推荐阅读
▼
栏目索引 | 广东印记[视频][图文] | 粤故事[视频][图文] | 志鉴览粤 | 走进广东 | 方志月历 | 大湾区漫游 | 舌尖上的岭南四季 | 方志VLOG | 趣味方志 | 广东好物 | 节气 | 广东乡村非遗 | 广东美食地图 | 红棉花照英雄城 | 粤鉴话你知
供稿: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