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村民,靠养蚝发家致富
汕尾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适宜水生生物繁衍生长
沿海可供海产养殖面积达10万公顷
不少当地人以海产养殖为业
其中
就有一座村落的村民
靠养蚝发家致富
那就是城区红草镇的晨洲村
晨洲村
1
300多年养蚝历史
始建于清代的晨洲村,原名神州,为长沙湾中的一座岛村,后经围海造田,才与大陆相连,村民以黄姓为主。
据《汕尾市城区志》(2012年版)记载,今城区一带,早在明代就有人工养殖蚶、蚝和筑塭养鱼。后聚居于此的晨洲村村民,世代以养蚝、晒制蚝干及捕捞虾、蟹等水产为生,有用蚝拜祭神明的习俗。
时至今日,晨洲村已有300多年养蚝历史。
晨洲蚝
长沙湾北面汇集黄江、龙津河、大液河三江淡水,南面是面向南海的出海口,为天然咸淡水交汇处,滩涂肥沃,水质优良,浮游生物丰富。
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晨洲一带所产的蚝品质尤佳,被人们称为晨洲蚝。
晨洲蚝以鲜嫩肥美、肥硕珠圆、肚白耳黑、酥甜无粕而闻名,被称为“生蚝皇冠上的明珠”。
晒制蚝干
晨洲蚝干
2
生态立村 产业兴村
在20世纪80年代前,晨洲村村民多以石头为附着物养蚝,后来为提高产量,发展水泥柱投放、浮排吊养等养殖方式,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和效益。自90年代起,晨洲村加大浅海滩涂开发力度,实行扩大面积与提高单产并举的措施,采取养殖、增殖、护养相结合的方法,加快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步伐。
然而,缺乏整体规划、以散户为主的粗放型养殖模式,既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制约了晨洲的发展。
采蚝
2018年以来,晨洲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走上生态立村、产业兴村之路。
晨洲村把原来养鱼、养虾、养蟹的1200亩基地打造为晨洲蚝养殖大基地。现在,陆地面积0.45平方千米的晨洲村,水上养蚝面积达12平方千米。
通过整合村里规模比较大的12家蚝产品作坊,晨洲村组织了“1+12+N” (即1座生态产业园+12家蚝产品加工公司+N个养殖户)蚝养殖产业化联盟,推动传统作业向集群智能化养殖升级,以“公司+基地+股民”的产业模式,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晨洲村水上养蚝面积达12平方千米
经过专家团队进行蚝养殖技术培训后,村民逐步实现了科学育苗、绿色养殖,进一步提升了蚝的产量和品质,并建立起“晨洲供货,珠三角运营”的电商模式,将晨洲的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据2022年统计数据,人口不到2000人的晨洲村,蚝年产量达1.8万吨,年产值达5.78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4万元。
蚝雕塑
3
蚝乡风情
伴随着蚝产业规模化发展,晨洲村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并通过景观建设吸引了众多游客。
晨洲村被划分为生活居住区和湿地观光区,明确区域功能,纵横交错的村道铺砌成平整的水泥路,105处老旧危房翻新成错落有致的小楼房。
利用蚝壳修筑的蚝壳墙、蚝壳道,邀请广州美术学院绘制的“蚝乡”特色壁画,以及蚝文化长廊、蚝文化馆、钓鱼台、观鹭台、竹影蚝幽、海湾平台等景观一一落成,展示了晨洲的蚝文化与蚝乡风情。
“蚝乡”特色壁画
4
蚝乡盛宴
游客前往晨洲村,既是为了欣赏蚝田棋布、白鹭翔集的秀美风光,也为了品尝当地的美味佳肴。
凭借着晨洲蚝这一优质水产资源,汕尾城区在村中设立“粤菜师傅”晨洲村特色培训点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座谈会,带动村民主动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如今,晨洲村村民开起了一家家主打蚝食的农庄餐厅。
炭烤生蚝、冰镇生蚝、姜葱炒生蚝、腊味蒸蚝干、姜葱焗生蚝、油浸生蚝、酥炸生蚝、避风塘蒜香生蚝、酥脆蚝烙……本地厨师精心打造出上百种以晨洲蚝为食材的美味佳肴,向游客展示蚝乡的饮食魅力。
炭烧生蚝
2020年,晨洲村被评为“广东特色产业名村”。2021年,城区晨洲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3年,晨洲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广东印记》之《晨洲村》
将带你走进蚝乡
在翱翔的白鹭间把酒言欢
品尝肥蚝,共度闲暇时光
推荐阅读
▼
栏目索引 | 广东印记[视频][图文] | 粤故事[视频][图文] | 志鉴览粤 | 走进广东 | 方志月历 | 大湾区漫游 | 舌尖上的岭南四季 | 方志VLOG | 趣味方志 | 广东好物 | 节气 | 广东乡村非遗 | 广东美食地图 | 红棉花照英雄城 | 粤鉴话你知
图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汕尾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