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房挥别旧时光,千家万户圆梦在今朝
杨树浦发电厂已建成遗址公园,左侧旧区就是129、130街坊。
杨树浦路以北,海州路以南,东起贵阳路,西至隆昌路,是一大片和大烟囱几乎“同龄”的老房子,名为沈家滩、中联村。在杨浦区旧改地图上,这里标注为定海路街道129、130街坊。
129、130地块是一块停滞十多年的毛地。今年,杨浦区重新激活了这块区里最大的毛地项目,3600户居民看到了旧改的阳光。
签约率超97%,“二次征询”生效,居民们欢呼雀跃。
129、130街坊“二次征询”签约首日,上午10时,从杨浦区旧改指挥部传来好消息:签约率达到97.03%——“二次征询”生效了!苦苦期盼了几十年,终于,他们梦圆在今朝。
“马会长” 马青海
和住了五代人的老房说再见
杨树浦发电厂正对面,一排两层楼的沿街房子,人称“马会长”的马青海就住在杨树浦路2729号底楼。69岁的马青海是出生在这里的。从父亲的祖父算起,到他的儿子已经是第五代了。
正在实施旧改的定海街道129、130街坊。
马青海是一位老党员,现在是定海路街道少数民族联合会副会长。这个民间的副会长,平时做少数民族工作,居民有啥困难,他随叫随到。疫情期间,他和妻子成为第一批志愿者。尽管对老房子,对这个社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还是日日夜夜盼着旧改。
这房子有八九十年了,有煤气,没有卫生设施,整体生活配套低下。“这次旧改方案出来,我们第一批就签掉了,拿货币补偿。”马青海开心地说,家里已经大包小包打包好了,做好了搬家的准备。“儿子家在杨浦公园那里,让我们先过去住着过渡,然后在附近买一套房子。”马青海的妻子笑着补充道。
百岁老人叶金妹
以后再也用不着“拷浜”了
家住杨树浦路2569弄63号的叶金妹出生于1921年1月,虚岁100岁,除了听力略差一点,身体非常健康,生活都能自理。从20岁嫁过来,整整80年没挪过窝。叶阿婆十几岁就到三星纱厂当童工,新中国成立后进了十七棉工作,入了党,还当过细纱车间主任,管400来号人呢。退休后,她又到社区当了好几年居委干部。
叶阿婆住的房间虽是公房,但只有十来个平方米,低矮昏暗,一抬手就能摸到房顶,做饭用的是液化气,至今还要倒马桶。棚户区最苦的是夏天,闷热不通风,一下大雨就积水。街坊邻居看到她这么大年纪还拿个脸盆往外舀水,总是打趣道:“叶阿婆,你又拷浜啦?捉了几条鱼啊?”(拷浜是上海本地话,本意是把河浜里的水排干捉鱼)
百岁老人叶金妹
现在,叶阿婆和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生活起居全靠媳妇照顾。此次旧改,全家都欢天喜地,从新疆回沪的二儿子一家总算可以住新房子了,以后再也不用“拷浜”了!尽管要离开住了80年的老房子、老邻居还是有点舍不得,但这位百岁老人思路清晰:“这是国家大事,我们欢迎!”
一地一策 毛地处置加速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浦区不断推进旧区改造。然而,其间也有多幅地块因各种原因,动迁启动不久或部分动迁后,便陷入停滞,成为沉睡的毛地。
杨浦区房管局主要领导介绍说,近年来,杨浦区加大毛地的处置力度,“一地一策”探索推进新模式。作为杨浦区剩余的毛地之一,129、130街坊也于三年前被重新提上改造日程。
今年初,129、130街坊旧改重启消息传来,居民们喜出望外,奔走相告。4月15号,“一次征询”启动,一周后,意愿征询同意率达到99.32%。在一个3000多户的大基地,“一次征询”如此高比例通过,也是很少见的。
全员投入 基地来了年轻人
“这个基地体量较大,居民家庭情况复杂,私房占70%,同时又要避免人群聚集导致的疫情风险,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杨浦区第二征收事务所总经理说。为此,征收事务所此次全员投入,120人分成38组,连办公室的管理人员都扑到了基地里,日夜连轴转。
高凯梅和郑文汇是129、130基地最先完成预签约的一组经办人。高凯梅本职工作是征收事务所的财务,今年4月也来到了基地一线。她跑遍了海州路266弄和杨树浦路2639弄的70产(98户)居民。他们一次次上门,最多的一户居民上门了6次。
有户家庭共兄弟四人,为补偿款分配发生了矛盾。小高和师父就为他们当老娘舅,仅协调会就开了两次,最终几兄弟都作了一点让步,顺利签约。“我这里的居民都挺好的,他们都顾念亲情。”尽管遇到过居民发脾气、拍桌子,小高还是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思。如今,许多像高凯梅这样的90后、85后年轻人,在旧改的历练中不断成长。
定海温度 留住弄堂烟火情
要搬家了,居民们心情复杂。能够乔迁自然是大喜事,但这里毕竟居住了一辈子或大半辈子了,一口水井、几棵老树、几十年的老邻居,都让他们魂牵梦绕,依依不舍。
今年4月,一个以“弄堂烟火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这里展开。这是定海路街道党工委结合旧改工作推出的。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弄堂时光机”活动,居民只要报名,就可以有摄影师来为他们拍摄与自家老房子的合影,并免费冲印1张12寸照片留念。同时,街道还组织摄影爱好者拍摄一些特色老建筑、小巷和场景,留存弄堂生活记忆。在5月初的第一轮集中拍摄中,共为339户居民拍摄了合影,当居民拿到冲印好的大幅照片,有的流下了眼泪。
3600多户居民的集中搬迁,也带来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液化气钢瓶退还就是其中一个。那么重的钢瓶,需要自己运到燃气公司办事处办理手续,这里的居民好多都年老体弱,最近又是梅雨季节,如果用助动车运送有一定危险性。居委会把这个难题向街道反映,街道立即和区建交委联系。经过协调,燃气公司同意上门回收。
为民谋福 贯穿旧改全过程
旧改是杨浦最大的民生,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持之以恒加以推进。杨浦区委主要领导介绍说, “十三五”以来,杨浦旧改迎来了加速度,去年旧改征收首次突破1万户。截至去年年底,杨浦还有成片二级以下旧里57.03万平方米、约2.6万户居民。预计到今年年底,杨浦剩余成片旧里约38.4万平方米、居民约1.65万户。按照2022年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改造的目标任务,2021年杨浦拟安排旧改征收项目11个,面积23.2万平方米,居民1万户。
旧改不仅极大改善了民生,对于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旧区量大面广,杨浦区确定了“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聚焦成片、突出重点”的推进战略,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滨江区域通过科学改造公共空间,“工业锈带”被打造成为“生活秀带”,已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同时,对于杨浦来说,旧改也为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增添了动力、拓展了空间。位于杨浦滨江核心功能区的129、130街坊,未来就将成为一处百万平方米建设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其中包含成片的历史风貌街区、跨国公司总部办公区域、滨江公共空间和生活居住区,引入全球百强企业总部、世界顶级商业品牌等落地。
杨树浦发电厂遗址公园
(来源:新民晚报,“杨浦区区域化党建联盟”微信号,文中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