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政山东:聊城葫芦村暴露了一些问题

关注焦点,反映民意。微信公众号山东头条news ,由中新社山东分社主办。

《问政山东》23日晚播出第60期,直播问政聊城市。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正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不过,在提升和发展中,也有一些短板和问题亟需解决。


《问政山东》首先关注了聊城的营商环境。位于东昌府区的葫芦产业是聊城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之一。而这里的堂邑镇路庄村被誉为“中国葫芦第一村”。不过,路庄村的村民却向问政记者反映,镇上连一个葫芦专业市场都没有。



在堂邑镇路庄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葫芦,一亩收入可达万元以上。葫芦种植的规模有了,但买卖葫芦的专业市场却没有 。由于没有一个正规的市场,村民只能选择在大街上沿街售卖,堵车、事故、纠纷经常发生。


2013年,政府出资,在紧邻路庄村的乔庄村建成一个占地3600平米的葫芦交易及加工展览市场。2016年,堂邑镇政府采取招投标方式,“路庄葫芦园旅游专业合作社”以每年五万一千元的租赁费中标。但中标后,企业却在交付使用、进场验收等过程中,屡屡遇挫。


标也招了,合同也签了,还出现无法进场的情况。政府工作人员给出了一种说法:这里政府有责任,跟他村没有协调好。



对片中合作社负责人的遭遇,聊城市市长李长萍表示:“让我觉得很汗颜,这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如果我是这个客商或者投资人会怎么想,这确实暴露出基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里,大家没有换位思考,所以基层工作人员在营商环境上还欠缺、不作为,没有从企业出发,没有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帮。”


看完这期问政栏目,许多观众和读者在社交和媒体平台上留言反映了这样三个问题:


1、质疑地方存在懒政情况,本期节目揭示的聊城葫芦村情况,令人感觉地方基层工作存在一定懒政现象。


2、葫芦村所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诚信和契约精神的问题,是营商环境仍待改善的问题。客商和投资人已经交纳租金、签订合同,却被关于门外。改善营商环境,必须拿出具体的措施和工作思路。


3、产业引导不力,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葫芦、买卖葫芦,竟然没有一个专门的交易市场。葫芦产业的发展应该要有所引导,否则村民和产业寻找出路都没有方向感。



来源:问政山东栏目、网友和读者留言

综合、编排:赵晓



  济南力推“出彩型干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南都评论:“山东遭遇负面舆情”,坦诚直面才是该有的态度
  17年后重新定义的济南发展格局有何不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