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大钊和高君宇:播种“天火”,燎原“火花”

于丹 中国青年杂志 2023-03-27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编者按: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组织的基础植根于青年。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青团的缔造者、领导者,是中国青年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国青年走上正确与光明之路的引路人。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中国青年》杂志特别推出《百年韶华 青春心向党》系列微视频,聚焦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红色起点,讲述党领导青年运动的早期故事。
当年,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指派21岁的俞秀松担任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在李大钊的介绍下,高君宇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发起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那么在陈独秀与俞秀松,李大钊与高君宇之间,有着怎样的历史交往和革命友谊?
毛泽东在创建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组织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找真同志”;周恩来在漫漫留学路上,参与创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们是如何从革命“后浪”中找到最追求进步的青年?
穿越百年,让我们共同追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先辈情谊,回望属于中国青年的“觉醒年代”。
“百年韶华 青春心向党”系列微视频


李大钊和高君宇:播种“天火”,燎原“火花”

                        @文/本刊记者 于丹


相识:暗室之光

1896年10月22日,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一个殷实的家庭,父母为其取名为“高尚德”,从小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他,在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学习。来自小县城的青年在北大校园的文化浸润下,心中理想被李大钊那篇慷慨激昂的《青春》点燃。1918年5月,在参与组织的总统府请愿斗争以后,高君宇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革命导师李大钊。


后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高君宇等北大爱国学生组织了学生救国会(初名“爱国会”)。后采取自行捐款的方式,集资创办了《国民》杂志社,出版具有反帝爱国色彩的《国民》刊物。

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的高君宇  
供图/山西省娄烦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当高君宇从北大红楼李大钊办公室里第一次了解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这名有志青年仿佛囚于暗室的囚徒看见了一丝光明,而这丝光明也即将在革命大潮的风雨历练中,成为一道迅疾的闪电。

1919年5月1日,高君宇等人获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丧权辱国,群情激愤,高君宇在参加了当天下午国民社召开的紧急会议后,立即和邓中夏等人奔走呼号,迅速把李大钊当天发表的《五一节杂感》中又一次明确提出的“直接行动”传播到北京各校。

5月4日,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学生队伍在高君宇、邓中夏等青年领袖的率领下举行了示威游行,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读书人身上的斯文替代为青年爱国之心的熊熊烈火。

从那时起,高君宇全身心投入革命斗争,并立志救国,取“均分寰宇”之意自号“君宇”。

“宇之志益坚,宇之猛烈益甚”,一名觉醒青年在沸腾的青春中迈开了革命的步伐……

指引:莫逆于心

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批外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高君宇等19名北大学生于 1920 年3月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之一。

1921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合影(前排右一为高君宇) 
供图/山西省娄烦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一年后,该研究会公开成立,会员人数急剧增加。高君宇与同学们自筹资金,设立了一个附属该会的小型图书馆——“亢慕义斋”,建立了以翻译和编印马克思主义著作为任务的翻译室。在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同时,高君宇积极响应李大钊发出的“要打起精神来,寻着那苦痛悲惨的声音走”的号召,和邓中夏筹备组织了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的第一次乡村讲演活动,成为北大革命青年走向工农大众的首次尝试。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亢幕义斋”外景  
供图/山西省娄烦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早在1920 年初,李大钊和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等革命青年就讨论过建党的问题。同年10月,李大钊组建了北京共产党小组,不久改名为北京共产党支部,高君宇为该支部最早成员之一。

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部分创立者(视频截图)

同时,在李大钊的帮助引导下,高君宇、邓中夏、张国焘等人创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高君宇被推选为书记,肩负起领导北方地区青年革命运动的重任。在高君宇的直接领导下,该团通过各校学生会组织进步学生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读互助团、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并组织部分青年赴苏联参加会议、学习参观。为了壮大团组织的力量,高君宇受李大钊的指派,回到山西创建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

而这一切活动,无不受到李大钊的悉心指导。

为了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革命活动,1920年10月,高君宇加入了李大钊、王光祈等共同发起组织和主持的进步社团——少年中国学会。从此,陶然亭湖畔,常见一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碰撞着思想火花,谈论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并肩:拳拳在念

在一系列的革命斗争的历练中,久经考验的高君宇逐渐成为一位成熟的共产党人。李大钊亦对这位后辈青眼有加。

当中国共产党决定组织代表团参加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李大钊将高君宇列入代表团人选名单。

由苏归国后,高君宇与李大钊并肩战斗,将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由上海迁到北京,高君宇受李大钊的指派,和邓中夏深入到以长辛店为中心的京汉铁路沿线开展活动,领导了北方早期工人运动。

“二七”惨案发生后,李大钊颇为愤慨,但不便公开发表言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向导》记者、编辑的高君宇挺身而出,撰写并发表了《勖军阀残民之总统命令》《全国商界的好榜样》等战斗檄文,并和罗章龙合编了《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 揭露军阀暴行,号召人民继续战斗。在斗争中不断成长的高君宇,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

同时,在忙碌的斗争生涯中,他也遇到了自己的革命伴侣——有“民国四大才女”之称的石评梅。在两人的通信中,高君宇曾写下这样一段话,革命伉俪的心志可见一斑:“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

光阴如电,急景凋年。在长期繁重的革命工作中,高君宇的身体不堪重负,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倒下了——1925年3月6日凌晨,29岁的共产主义战士高君宇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遗嘱,人们把他安葬在北京陶然亭湖畔。

1925年5月8日,高君宇棺椁由法华寺安葬于陶然亭。1928年,石评梅病逝后亦安葬于此。图为高君宇“烈士之墓”、石评梅之墓(现位于北京陶然亭公园)  
供图/山西省娄烦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如果说李大钊是为中国引来“天火”马克思主义的“播种者”,那么高君宇就是最绚烂的火花之一。他们的师生情谊、革命传承永远镌刻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


“百年韶华 青春心向党”系列微视频

双秀之谊:追寻青年团的起点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tamak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