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八战略”在身边·微观“小单元”④丨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定海山 定海山 2023-08-10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小沙街道庙桥村,三毛文化公园内作家三毛的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片的花海在阳光的沐浴下摇曳生姿;走进弄堂深处的三毛祖居,倾听一曲舒缓深情的《橄榄树》,感受三毛思乡之情;推门进入白墙黑瓦间的三毛书屋,拿上一本《万水千山走遍》,跟着三毛的脚步,来一次纸上的旅行……


说起小沙街道庙桥村,总绕不开当代作家三毛,这个充满“三毛”元素的村落是三毛的祖籍地,近年来,庙桥村深入挖掘三毛文化元素,持续精耕三毛文化IP,不断推动“三毛文化村”项目建设,让美丽乡愁在这里触手可及,让村民的美好生活从梦想照进现实。


文旅融合 擦亮乡村发展底色

7月末,一个普通工作日,记者走进庙桥村三毛祖居,这里展陈着与三毛有关的相关物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参观。三毛祖居讲解员王荣和往常一样接待着前来参观的各地游客。王荣从2015年应聘成为三毛祖居解说员至今,经历了三毛祖居从昔日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人潮涌动,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借助人文优势及文化ip植入,给小山村带来的勃勃生机。


三毛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2016年起,定海每两年举办一届全球范围的“三毛散文奖”,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也吸引了阿来、徐剑等国内文坛名家参加,“三毛散文奖”不仅成为全国文坛重要奖项,也成为定海对外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同时,三毛品读会、海峡两岸三毛文学论坛等活动的举行、也让“三毛”名人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跟着三毛的脚步来到小沙的人络绎不绝,让这个村庄声名鹊起。


“我刚从事讲解员工作时,三毛祖居每个月来参观的游客大概只有几百人,主要以三毛粉丝为主,现在游客来自全国各地,今年最多的一个月客流量已经达到1.2万人次左右。”王荣介绍说,从等游客,到游客需要排队预约讲解,如今,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三毛祖居讲解员也从原先的1人增加至3人,遇上重大节假日,各地前来旅游的车辆更是停满了房前屋后,三毛祖居也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依托人文优势及自然环境,近年来,庙桥村围绕“三毛”等名人文化做起了文章,修缮新建了一批文化地标,三毛文化公园、三毛书屋、三毛散文奖展陈馆、三毛散文奖作家林、缪燧纪念馆等,文化阵地的建成,已形成了以三毛祖居为核心的乡村文旅集聚地。


环境的改变不仅让游客纷至沓来,更是改变着周边村民的生活。来自山东的鲁诚在“长宏国际”工作,看中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他把“家”搬到了庙桥村。只要一有空,他和家人都会带着孩子到三毛儿童公园嬉戏玩耍。

鲁诚



现在感觉农村住着很舒坦,环境也好,购物也方便,感觉不比城里差。

这处占地约1000平方米三毛儿童公园,内设秋千、沙驰、滑梯等设施,成了当地孩子的乐园。


今年,庙桥村还借着东海百里文廊小沙段建设东风,连点成线,拓展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全面展示乡村人文历史及乡村形象,真正实现宜居宜业幸福至,和美乡村入画来。


以文促产 乡村发展势头足

坐落在庙桥村的三毛梦里茶社日前开始试运营,这也是小沙街道引进的又一新业态。走进该茶社小院,一侧竹林、绿植等环绕,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茶社内,投影下的三毛剪影、部分以“三毛”作品命名的茶品……“三毛”元素的融入给茶社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坐在洋溢着幽幽茶香的茶社内,泡上一壶茶、摊开一本杂志,细细品茗,静静感受“三毛”文化,享受宁静小院带来的惬意时光。


“之前也看过一些‘三毛’书籍,《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我都很喜欢,把茶社取名‘三毛梦里茶社’,灵感也是来自于《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说起在庙桥村开设这家与“三毛”有关的主题茶社,三毛梦里茶社主理人张惠娟告诉记者,除了自己是“三毛”粉丝外,庙桥村浓郁的人文情怀与文艺气息深深打动着她。


前几年因为经常到小沙这边来进行工作上的交流,每一次到这里我都感觉因为“三毛”文化元素的融入打造,给整个村庄带来了新变化,游客量逐年增加,也加快了我在小沙开设一间茶社的进程。

张惠娟说,自己希望将中国茶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也希望通过“三毛”文化延长游客在小沙的停留时间。“后续我们会在氛围布置、‘三毛’元素体现等方面,适当做一些调整,丰富产品内容、增加与游客的互动,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三毛’文化内涵。”张惠娟说。

三毛梦里茶社的引入只是庙桥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庙桥村精耕“三毛”文化品牌,按照“三毛故里 人文小沙”主题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关键,不断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时光里特色产业一条街、“心忆空间”文创集市、台爸王餐厅等业态的引入,提升了小沙旅游功能的完整性。

同时,庙桥村还瞄准时机,盘活老旧闲置农房,民居院落改造成特色书屋、精品民宿,在输出三毛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村庄产业。



我们目前已经对14间店面房进行了外立面提升改造,为商家进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小沙街道庙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该村也计划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对接多家社会资本洽谈谋划特色产业一条街的业态布局,拟打造以“手作展陈空间+文化创意商店+多功能互动空间”联动主题的“共享创业”空间,并邀请非遗传承人、传统手工艺人、大学生团队等入驻,开发、展销特色文创产品。同时探索“村集体+公司”的合作路径,通过村集体投资固定资产,社会资本运营的模式,加快村级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乡村资产资源的现代化经营,以产业宣传文化,以文化带动产业,完善“三毛+”文旅产业链,并通过合理划分内部空间,形成以三毛文化为核心的商业娱乐消费中心街,衍生节庆派对、研学教育等旅游功能,提高产业价值,“一站式”搞定游客需求,带动小沙文旅品牌共建、产品共推、市场共赢。

此外,该村也计划引进一家第三方公司作为一条街项目主理人,预期招引6家以上业态,每年新增游客3万人次以上,辐射解决30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以文赋能 “共富”道路添新彩

走进位于庙桥村的“心忆空间”文创集市,一层的展示区内,各种艺术衍生品琳琅满目,尤其与三毛相关的纪念品比比皆是。在另一侧,书签、杯垫、渔民画等一件件画面清晰、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精美掐丝珐琅手工艺品也被摆放在了显眼位置。这些作品的制作者都出自庙桥村的妇女之手。


在工作区域,几名村民围坐在长桌前,只见她们将柔软的铜丝按照图案轮廓来掐丝勾边,用胶粘在托盘上,再慢慢地将不同颜色的釉料填充进花纹里,最后平铺晾干,整个制作过程动作娴熟且细致。

现年50余岁的村民方彩珍去年就在此工作,她告诉记者,原本自己不知道掐丝珐琅技艺,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练习,如今她制作的手工作品还可以销售给游客。“以前我在家里就是带带孩子,闲下来也没什么事,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景泰蓝掐丝珐琅制作、织布等手工技术。”方彩珍说,这些作品还可以寄放在“心忆空间”销售,售卖后的钱由作者和文创集市分成,想想就觉得很开心。


去年,庙桥村依托“三毛文化”品牌影响力,引入“心忆空间”文创集市入驻三毛文化村,打造本土化非遗文创产品,助力文化品牌创新和延伸。同时,依托“心忆空间”资源优势,打造“小沙女”共富工坊。

通过开设“心忆课堂”,为辖区闲赋妇女提供技能培训,提升她们的劳动经济价值,辖区约有20余名女性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近1万元。如今,这个共富工坊还成为了庙桥村文化礼堂、光华村文化礼堂的“礼堂伙伴”,时不时将各类活动送至各个礼堂,大大丰富了活动内容。


随着“三毛”名人文化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庙桥村的人文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也拉动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率,店员、厨师、保洁员、讲解员等基本都是当地村民。除了就业岗位的增加,三毛文化产业链的拉动也让村里的民居变成了“香饽饽”。

我家的房子已建造有30多年,本来打算自己整修,现在被村里租去统一打造成民宿,装修得很好,替我们省下了不少钱。 

庙桥村村民虞缀芬口中的民宿,是近年来经村里统一打造的“晓梦里”民宿集群,5套老旧的民居经过整体规划、设计、施工,将三毛元素融入其中,升级为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场所,进一步壮大了当地文旅产业。

不仅如此,村民们每年还将收获几万元的租金收益,虞缀芬说,每每提及如今的幸福生活,村民们总有止不住的笑意。人文优势发展下的乡村,也让村民的幸福生活清晰可见。



责任编辑:陆柏汝

编辑:陆滢媛

记者:胡思佳 刘攀攀

通讯员:李芬

照片:陈炳群

一审:周燕 二审:史峰

更多精彩

全面放开放宽城镇地区落户限制
台风“卡努”预计明天进入东海!路径这样走……
中共舟山市定海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卡努”路径大调整!来看专家解读
舟山人去杭州有了新路线,从宁波出发只需20元


用你聪明的手指

点亮下面的“大拇指”“圈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