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听到了两个大消息。
一个是有关疫情的,北京新发地又爆发了新一轮疫情,刚刚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
另一件大事是环保行业的,6月14日晚间,博天环境(603603)公告称,复星创富拟向青岛融控转让所持公司不低于5%的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西海岸新区国资局。
详细看了一遍公告,大致意思如下:汇金聚合目前占博天环境股本35.48%,复兴创富占股本5.62%。
复兴创富拟向青岛融控转让不低于5%的股权,转让价格以上市公司整体估值不超过36亿元为限。
同时,待上述股份转让完成过户后,汇金聚合同意将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20%股权的表决权全权委托给青岛融控行使。
上述整体交易完成后,青岛融控合计拥有上市公司不低于25%的表决权,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关于转让的原因,博天环境在公告中说了,是由于金融去杠杆等宏观政策的影响,不少民营企业因为融资难导致经营困难,公司也面临流动性资金紧张、偿债压力等困难。转让的影响,若后续本次交易得以实施,双方将致力于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机制优势,引入国有企业的系统性风险管理,继续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等,加快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青岛融控可为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在后续融资、增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纾解公司偿债压力等困难,同时将进一步支持公司业务发展建设,共同努力把公司发展成为领先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协议只是初步意向性框架约定。30个工作日后,如果尚未达成正式协议,则该框架协议终止。事实上,关于博天环境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传闻,早在去年就开始了。2019年11月27日晚间,博天环境公告,公司与中国诚通生态有限公司友好协商,双方有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业务领域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引进诚通生态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积极探索在公司治理、产业协同和升级优化、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开展合作。此前,还有传闻称,博天环境正在与三峡、国投等商谈收购事宜,但最终都没有下文。02
公开资料显示,博天环境的前身——北京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0年8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5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博天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2012年11月,公司整体变更为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9月,汇金聚合(宁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5.48%。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曾经表示,博天环境是一家“善于把握机会和及时变化”的公司。1995年,博天环境主做屠宰废水处理,因为当时搞“菜篮子工程”;1998-1999年,青岛啤酒率先发起啤酒行业的并购热潮,由此带来啤酒行业废水处理的很多机会;2004年,乳制品行业又成为博天环境的大客户,因为蒙牛、伊利在全国范围大肆扩张;2008年开始,煤化工废水处理兴起,博天环境的收入中有56%都来自于工业;到了2014年,煤化工产业的周期到了,博天环境转而在市政、工业园区领域进行布局。2017年2月17日,博天环境在上交所正式挂牌,开盘当日就涨幅44%,随后又一连出现了17个涨停板,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宠儿。用E20研究院院长傅涛的话说,博天环境做了20年,市值才做到20个亿。但只用了20天,就把市值做到了200多个亿。正因为如此,2017年3月23日,赵笠钧在2017第十五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发言时,有听众提问,请他分享一下最近一两年的心路历程。
赵笠钧回答说:
我今天一坐下来就坐在我们行业的“颜值担当”(注:指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旁边,他说你爽吗?我说还在高潮呢。这就是心路历程。这一年5月,与中国环博会同期举行的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赵笠钧做了以《风正一帆悬》为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提到当下环保产业的发展态势,想用一句唐诗来描述,就是“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正是扬帆远航的好时机。因此,他期待中国环博会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博览会,中国也能出现世界级的环境企业。早在2011年,博天环境还是个年收入只有2.6亿元的“小公司”。赵笠钧就提出,未来十年,博天环境的收入要达到100亿。具体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营收达到20亿;第二步,从2016年到2020年,涨五倍,到100亿。事实上,直到2017年以前,他的计划也都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博天环境的营业收入由3.55亿元增长至19.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89%。第二个五年,借助上市的东风,博天环境也一度冲到了市值200多亿元的巅峰。在接受《中国民商》采访时,赵笠钧曾经表示,2020年实现百亿目标是一个“确定性的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节能环保产业到2020年要有50家收入百亿的企业,“相信到那个时候博天环境一定位列其中。”在E20第五期CEO特训班走进博天的活动中,赵笠钧还透露出博天环境的雄心: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成为全球化的世界级环保企业。他表示,威立雅和苏伊士的成功,证明了环保企业营收可以过千亿。而中国有最大的环境市场,最复杂的环境问题,理应出现最伟大的环保企业。03
在赵笠钧看来,全球最伟大的环境企业应该是“千亿元级别”的。不过,以现在的业务模式,还不足以支撑起千亿元的目标,因此博天环境又做了一些延伸。2017年,博天环境的发展战略是:立足原有优势,深耕工业水系统治理领域,继续坚持“专注、极致、持续”的发展基因,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形成“横向扩展无边界、纵向术业有精专”的布局。横向扩展无边界,包含地域及业务两方面的拓展;纵向术业有精专,则是指细分领域优势地位的确立。在地域边界上:
赵笠钧认为,大公司不是只在国内就能做成的,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为这些国家提供环境服务,就像当年威立雅伴随着全球生产转移进入中国一样。
在业务边界上:
过去,博天环境主要围绕水务主业不断补全产业链,将业务延伸至监测、土壤、膜组件等领域。未来,赵笠钧则将目光投向了环保之外,如健康、生态旅游、环水农业等。
而对于企业的纵向精专:
赵笠钧则提出“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要求。无论业务怎么扩展,如果没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就没有地位。
博天环境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了团队的扩张,从2010年的116人,到2015年的1673人,5年间员工数量激增。博天环境建立了5大区域中心、22个分公司,后来增加到了80多个子公司,打造了8大业务平台。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赵笠钧表示,博天环境一直坚持为未来花钱,坚定投资布局新业务,甚至能占到某些年份利润的50%以上。“一个不为未来花钱的公司是不会有未来的。”事实上,早在2017年6月,赵笠钧就已经意识到了快速扩张带来的风险问题。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就像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样,现在的PPP资产就是“毒资产”,这个毒迟早是会发出来的,将来谁有“解毒良药”,谁就会占尽先机。彼时,PPP项目正烽火燎原,用苏伊士新创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的话说,20亿的只能算个小项目,50-60亿的还行,100多亿的才叫大项目。“你要说你做1个亿的PPP,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04
时间转眼进入2018年,国家打响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PPP踩刹车,金融领域去杠杆。此前在一片形势大好中被放大了的杠杆骤然紧缩,民营环保企业遭遇到“精准打击”。进入2018年以后,有关民营环保股暴跌、退市、“卖身”的消息就一直不绝于耳。3月,神雾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引入金沙江资本、湖北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光大集团等战略投资者。5月,盛运环保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开晓胜拟以协议转让等方式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份(13.69%)转让给川能集团。6月,三聚环保又与海淀区国资中心签署合作协议,由对方受让三聚环保60亿-80亿元的债权及应收账款。5月21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原本计划发行10亿元的公司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为5000万元。这一消息随后被媒体解读为发债“流标”,并称之为债券发行史上的“最惨失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东方园林是环保行业的龙头,所以“东方园林发债事件”的影响迅速蔓延到其他民营环保企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透露,“一开始还以为是个别现象,直到有一天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开会,企业家们纷纷反映融资困难,我们才知道这是个普遍情况。”作为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博天环境也难免受到波及。银行授信额度收紧,PPP项目专项贷款困难,企业发债难度加大,资本市场直接募资又有18个月的限制……使得博天环境无法进行正常提取贷款或竞价提款,给企业经营造成了非常大的资金成本压力。这一年9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赵笠钧已经开始提出“没有优势的机会就是陷阱”。
他表示:
我们预计未来1到2年,环保产业会迎来新一轮洗牌并加速整合。不过,彼时赵笠钧似乎还没有考虑“国有化”。他表示,如果只是在中国,的确是国企、央企大行其道,民企举步维艰。但如果把场景放到世界舞台上看,情况就不一样了,国企、央企“走出去”可能会受到某种限制,比如中兴。
05
事实上,早在2017年年底,博天环境就预判到2018年的市场资金会比较紧张,并提前做了资金储备。但令赵笠钧没想到的是,实际情况竟然如此恶化。2018年,民营经济“离场论”尘嚣甚上。这年1月,求是网《旗帜》栏目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题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的文章,点名批判当今中国社会的“自由主义私有化思潮”,引发很大争议。随后,多家民营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链危机,相继传出股权转让的消息。7月,民企融资难现象引发高层关注,7月17日,银保监会召开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座谈会。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也与全国工商联共同召开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在会上,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说出了这样的心声,引发全场哄堂大笑。紧张的资金链刚刚有所缓解,一篇突如其来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文章却使民营企业脆弱的信心再次遭受打击。9月12日,一篇题为《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作者吴小平表示,国与国的竞争态势开始倒退向百年前的重商主义,此时,如果不能集中国家力量,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压力和阻力,已经取得的优势和成果也可能逐步丧失。挥之不去的资金链危机,叠加“民营经济离场论”的恐慌,让民营企业经历了水深火热的煎熬。直到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才给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意识形态的问题虽然解决,但民营企业的资金饥渴依旧严重。2018年11月,博天环境刚刚获批1亿元纾困贷款,就遭遇到5%以上大股东减持的风波。进入2019年,博天环境再次出现业绩亏损、担保诉讼、账户冻结、股权甩卖、评级下调等多种状况。
2019年11月15日,博天环境公告称,控股股东汇金聚合所持1.48亿股博天环境股份中,1.36亿股因相关诉讼被司法轮候冻结。冻结股份占其所持博天环境股份的91.43%,占博天环境总股本的32.44%。
11月21日,博天环境公告称,因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借款纠纷一案,法院将博天环境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中的5133.88万元执行扣划,用于偿还其包括贷款本金、罚息、复利及违约金等费用。
12月9日,新世纪评级将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BBB级,评级展望为“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维持“G16博天”AAA级债项信用等级。
12月17日,博天环境3.5亿元收购案信披违规遭北京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要求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在二级市场上,博天环境的股价也从2017年5月最高时的53.64元/股,下跌到6.15元/股,跌幅惨烈。进入2020年,情况仍在继续。1月2日早间,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6500万元募集资金尚未归还至募集资金银行专户。公司不能按期归还。这一时期,赵笠钧对“国有化”的看法也悄然发生改变。2019年3月,在“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他表示,企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首先要去内观自己的问题,如果一味归咎于外部环境和政策的不公平,会让企业错失对自我的完善和提高,不利于企业发展。他表示,看问题的时候要减少国有、外资、民企的标签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06
一步步走来,博天环境之所以出现今天的状况,既有外因的影响,也有内因的作用。外部环境上,启迪桑德原董秘马勒思归纳得非常清楚。他表示,民营环保企业是被短融“一剑封喉”的。2016、2017年债市扩容,民营环保企业都发行了大量的短融和超短融,大大拓展了债券融资通道。可到了2018年“去扛杆”,钱袋子一下子收紧了,这些债券到期又必须刚性兑付,否则一纸公告就意味着向全市场宣告,公司没钱还债,陷入了财务危机。但是,巨额的兑付又需要发新债还旧债,要“滚动起来”,但市场上民企的评级都是AA级,这样的债不管利率多少,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如此一来,选择央企入主,就成为解决债务困境的必然选择。央企控股后,公司的债券评级可以直接从原来的AA上调到AAA,公司的债券可以滚动发行,债券的违约风险可以解除,这是最主要、也是最现实的考虑。
马勒思表示:
在西方发达国家,环保行业属性是环境服务业,而我们把环保玩成了建筑业,玩成了一个严重依赖投资,融资、建设的重资产行业。当一个企业轻易拿到很多钱时,这个企业距离死亡将不远,不论钱的出处有何不同。这个魔咒背后,依然是不变的人性。而在内因方面,原博天环境高级副总裁缪冬塬也有深刻的思考。他认为,类似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收入陷阱”,企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个“中等规模陷阱”。他认为,环保企业达到中等规模大致的收入为5亿元-20亿元/年,利润为2000万元-2亿元/年,员工为150人-1000人左右。进入这一阶段,有点企业就开始出现组织管理复杂、战略迷失、文化散失、效率降低等问题。组织管理方面:
规模小的时候,组织管理简单,效率也相对高;但人和业务多起来了,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法,效率会降得很低。
战略方面:
企业初级阶段,一般会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服务,发展的方向清晰,执行力强;但进入中等规模后,具有了一定的实力,这时反而会迷失了发展战略,似乎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要做,不仅分散了力量,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企业文化方面:
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时,企业文化鲜明,同时生存发展压力大,大家很容易拧成一股绳干工作;随着企业进入中等规模,人员迅速扩张,这时原有的企业文化很容易被冲淡变味。文化的散失还会导致原有核心团队人员的流失,企业的发展失速。
竞争力上:
企业进入中等规模后,组织层级变多,管理流程变长,辅助人员和机构增多,如果没有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技术创新降低直接成本,必然造成整体成本升高,竞争力减弱。
在机制上:
企业初级阶段,考核与激励机制灵活务实;进入中等规模后,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个人和小团队的“作战”编制,考核和激励机制必须改变,但如何能够与原有的机制实现顺滑变革,也是一个挑战。
归根结底,“中等规模陷阱”还是效率的降低,管理效率、技术创新效率降低,导致企业走向停滞和萎缩。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在参与《环保圈》直播时也表示,过去两年,虽然环保行业遭遇到全行业困难,但也有一些企业活得不错,说明企业自身的心态和定位很重要。只有心态平稳、定位正确,才能安全、理性地制定具体打法,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动作,从而抵御风险。PPP刚开始推行的时候,很多企业家也意识到里面有风险,但眼看着其他企业跑马圈地,最终还是“被裹挟”了,其实核心原因还是自身。不过,纵观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或是明星企业,走过一段弯路其实不见得是坏事,只有经历过困难,才能让自己更清醒、更理性。对于企业来讲,未来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自己的“硬核能力”,就是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核心服务能力。只有拥有了“独门绝技”,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有未来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