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5”城市试点一年,“无废城市”带来哪些商机?

言午 环保圈 2022-07-08

 01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无废城市”?
未来的城市长什么样?
想象中,它应该是智慧的、5G的,包含很多“黑科技”。它还应该是环境友好的,节能、环保、绿色,其中就包含“无废城市”。
作为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达100多亿吨。在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都陷入“垃圾围城”之中,1/4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
在此背景下,“无废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被定义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着力于“生产-产品-废物-利用”的物质流管理,以源头预防为第一要务,强调问题解决的“全周期、全系统性”,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瓶颈。 
由此可见,“无废城市”将是一座极具未来感的城市,承载着新时代的重大使命。

02 

一城一策:“11+5”种无废探索
方案已有,试点先行。
2019年4月30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8个单位,甄选出“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成为建设“无废城市”的先行者。
这“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分别是:深圳市、包头市、铜陵市、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绍兴市、三亚市、许昌市、徐州市、盘锦市、西宁市,以及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光泽县、瑞金市。
这16个城市和地区,区域各异,发展阶段不一,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趋势也各有不同,就是为了充分探索“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无废城市”建设思路,为未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如今,试点已有1年,环境部也相继公布了16个地方的试点经验,《环保圈》在此一一为您盘点:
1.广东省深圳市—生活垃圾全面分类管理
  • 对标国际,生活垃圾实施全面分类管理,原生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和趋零填埋

  • 危险废物收运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扩能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 市政污泥实现厂内干化减容减量,推进电厂燃煤掺烧污泥综合利用

  • 汽车拆解能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显著提高,快递包装废物减排效果显著

  • 大固废智慧监管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初步实现各类固废数据互联互通和统筹监管


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积极建立“飞地”园区
  • 着力调整重点产业布局,积极建立“飞地”园区,努力促进转型升级

  •  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

  • 制定地方标准,依托大数据提升监管水平,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

  • 重点开展“无废细胞”及绿色快递建设,持续提升绿色建筑比例


3.山东省威海市—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工作
  • 与“精致城市”定位规划相融合,强化顶层设计、深挖海洋经济和旅游方面特色优势

  • 启动“无废航区”标准制定工作,构建船舶污染防治体系,推广多层次生态立体养殖

  • 以多个固废处置项目建设为支撑,需求与能力匹配、平常与应急兼顾,优化营商环境

  • 引导公众自觉践行无废理念,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探索无废景区建设模式


4.重庆市(主城区)—跨区域协同联防联控
  • 发挥直辖市地方立法优势,创新建立协同高效的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

  • 建立完善的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固体废物联防联控协作管理新模式

  • 构建城市固体废物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打造智慧型固体废物全链条循环利用新模式

  • 聚焦地区产业特色,构建工业固废循环产业链


5.浙江省绍兴市—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清洁生产
  • 首创“1+4+7”特色试点方案体系,构建“22+22+9”指标体系

  • 按“整体、智治”理念构建数字化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模式

  • 组建本地技术专家团队,探索固废领域利用技术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强化园区循环化改造和企业清洁生产,培育企业集群,服务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 多方联动,强化资金保障,建立支持和鼓励绿色投融资的激励措施


6.海南省三亚市—中国首个WWF全球“净塑城市”
  • 聚焦城市特色和发展方向,编制印发多套配套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成为中国首个加入WWF全球“净塑城市”倡议的城市

  • 全面启动“无废城市”细胞工程建设,制定游客指南和使命指导手册

  • 通过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和信用评价制度加强危废监管能力


7.河南省许昌市—构建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 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动煤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构建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 实施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统一清运并进行综合利用

  • 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城乡一体化智慧环卫管理中心,建设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

  • 制定奖励政策,推动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提升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


8.江苏省徐州市—生态修复“徐州标准”国际化
  • 关闭退出“两断三清”产废企业,对园区进行绿色循环化改造

  • 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举办“城市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发布生态修复相关标准

  • 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推广秸秆收储利用经纪人模式

  • 利用大数据持续推动各地区垃圾分类落地实施,“全量焚烧、零填埋”

  • 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资源循环利用新兴产业集群


9.安徽省铜陵市—大数据助力绿色升级
  • 推动重点工业企业能源资源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入选2019数博会优秀案例

  • 试点推进农业投入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回收处理

  • 构建全链条闭合管理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体系

  • 实施资源循环利用智慧互联工程,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10.辽宁省盘锦市—“链长制”+“产业基地”
  • 以“链长制”+“产业基地”为带动,推动主导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

  • 促进主动农业废弃物高效收运和高值化利用,构建种养结合型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 完善城乡一体化大环卫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 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大力推进危废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11.青海省西宁市—“养殖-资源化-种植”生态牧场
  • 以国家级循环化建设示范试点园区为基础,重点推进固废综合利用项目

  • 推进“清洁田园”行动,建立“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种植业”的生态牧场模式

  • 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西宁模式”持续领跑全国,积极推进扩容升级项目建设

  • 积极“两网融合”,构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全覆盖体系


12.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入专业运营公司
  • 鼓励绿色工厂建设,探索试点经营性产业园区集中管理模式

  • 以补链招商、应用场景孵化为出发点,选择性引进节能环保产业

  • 立足区内实际,探索生物医药危废第三方服务模式

  • 搭建“工业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全流程管理

  • 引入专业运营公司,探索搭建生活垃圾市场服务体系


13. 河北省雄安新区—探索“以废治污”新途径
  • 全面构建“无废社区”,实现垃圾源头分类率,全员参与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建设全周期信息监控系统平台,全品类固废全过程动态监管可追溯

  • 建设国际领先的垃圾综合处理设施,最大程度实现废弃物协同处理

  • 探索“以废治污”新途径,率先在国内实现遗存工业固废全量化处理

  • 试点园林有机废弃物堆肥细胞工程,打造“无废乡村”示范


14.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创国际合作新模式
  • 与新加坡建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对接机制,完成指标体系获住建部批复

  • 创建精品小区,实行垃圾投放实名制;探索计量收费,倒逼源头产生减量化

  • 搭建无废信息化平台,与现有环卫、固废管理平台高效整合利用

  • 立足实际,充分链接内外部资源,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处置

  • 推进区内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协同资源化利用


15.福建省光泽县—“无废农村”+“厕所革命”
  • 提高农业种养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广生产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

  • 构建“农资企业收集、县转运仓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 培植多个“无废农业”种养产品,对外打响品牌知名度

  • 围绕“无废农村”,建立垃圾分类智慧信息平台,推进“厕所革命”

  •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固废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


16.江西省瑞金市—打造无废红色旅游生态圈
  • 打造无废红色旅游生态圈,整体升级景区软硬件,创新旅游废弃物回收机制

  • 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开展蔬菜、脐橙等特色产业绿色生态有机种植示范

  • 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机肥厂、餐厨垃圾综合处理等项目,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



03 

“无废城市”带来哪些商机?
纵观16个城市和地区的试点经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过,各个地区也有一些共同的理念和经验,比如补齐短板、练好“内功”、激励与约束并举,做好协同推进等,从中可以看出未来“无废城市”推行的大趋势。 
这些共识包括:

1.强化顶层设计,宣传先行 

多个地方都将已有改革成果制度化、法制化,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创建广泛参与的宣传体系。

例如:威海市着力引导公众自觉践行无废理念,无废社区的建设活动被评为山东城最佳公众参与案例;三亚市也结合城市特点,在市民和游客中积极推广绿色生活的环保理念,成为中国首个加入WWF全球“净塑城市”倡议的城市。

2.源头减量,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源头减量,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建设,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和循环利用,同时逐步解决工业固体废物的历史遗留问题。

例如:徐州市培育了40多家固废协同处理利用、处置的骨干型企业,形成了国内领先的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铜陵市当地化工企业在阿里云合作工业大脑项目中,通过提高磷肥生产中资源回收率,每年可节约磷矿石资源6000吨,减少磷石膏产生量10000吨。 

3.推行农业绿色生产,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 

以建立“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为核心,逐步实现畜禽废物就近就地综合利用,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的原则,推动区域主要农业废弃物的全量利用。

例如:威海市新建成730万方生物燃气项目,日处理浒苔、畜禽废物、秸秆等有机废物达500吨;光泽县和瑞金市通过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和有机肥的使用推广,培植出多个有机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品牌,对外打响了知名度。

4.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培育“新时尚”

在中长期的尺度下,全国推广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增空间将突破至640亿元。因此,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绿色包装应用,探索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建筑垃圾治理新模式,积极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将成为未来经济和生活的“新时尚”。

例如:深圳7753个住宅区、机关、学校等单位实现垃圾分类管理,回收量达到9500吨/天,垃圾焚烧处置量由2万吨/天下降到1.6万吨/天。

5.严控风险,危险废物重点管控

做好危险废物的减量、识别,夯实危废过程管理链条,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确保安全利用处置。

例如:盘锦市围绕危险废物监管“三个能力”建设,开发了危险废物智能监控系统,对60家重点产废单位、8家经营单位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北京经发区也通过集中收集、贮存、转运中小微生物医药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切实解决园区企业危险废物无处贮存、转运周期长且处置费用高的问题。

6.产业带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将产生大量的投融资需求,借助资本之力,固废产业链将得以加速扩张,进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例如:绍兴市已形成“以政府资助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资金为补充”的资金保障体系,积极落实相关补贴、奖励政策,建立支持和鼓励绿色投融资的激励措施,同时,也开始探索研究发行“无废城市”专项债。 

在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促使当地新建了日处理能力1050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建成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年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3.7万吨;建成730万方生物燃气项目,日处理浒苔、畜禽废物、秸秆等有机废物500吨;建成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处理利用项目,日处理建筑垃圾2500吨;建成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处理秸秆、林木废弃物30万吨。
相关分析认为,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固废行业投资有望超过3.5万亿。到了2030年,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产值规模更有可能超过8万亿,带动5000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无废城市”建设有望成为固废产业发展的又一个强力引擎,为广大环保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中国环博会

疫情过后,环保产业亟需抓住一个新机遇,追回过去浪费的几个月,重整未来的下半年。作为亚洲旗舰环保盛会,第21届中国环博会将于8月13-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在疫情冲击下,环博会将携手2000+环保企业,在15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中,全力促进环保产业商贸交流、品牌推广、资讯分享和复工复产,她不仅仅只是一场展会,更是给行业以信心、以力量、以希望。

预登记门票全免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刻登记

点亮在看,帮小编涨0.001工资!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