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主编
如果说环保产业是一个无形的战场,那中国环博会就是这个无形战场的一个有形展示。从每年4月举行的环博会上,都能看到环保产业最新的变化。
还记得去年环博会后,“环保多巴胺”写了一篇《环博会视角下的固废产业随感》,其中就很好地观察了固废领域最新的市场和技术变化。同样,今年的环博会上,也能感受到环保产业最新的风向。
央企国企多了、环保集团多了、新上市企业多了、政府客户多了、产业集中度高了、企业更加重视运营了……这些,都是今年环博会上反映出来的新风向,值得所有同行关注。
01
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从2000年就开始参加中国环博会,亲眼目睹了这些年来环博会的变化。第一次参展,当时的展馆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好像只有一两个展馆。然后每年不断地增加,从污水处理到大气再到土壤,直至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在王冰看来,如今的中国环博会已经不亚于德国的慕尼黑IFAT环保展了。以前,环博会的展商大多只是摆放一些图片、产品目录之类的,后来逐渐有了一些模型。而到现在,很多企业在现场展示的都已经是产品实物了。每家有什么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恨不得都马上就拿到展会上来展示,一方面可以宣传品牌,另一方面也可以趁这个机会与同行多进行交流,互相学习。甚至有的时候,环博会还成了企业招聘的“活广告”,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个舞台了解每家企业的实力、技术和形象,它起到的展示效果比招聘广告还要好。在环博会上,也能够感受到整个产业的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可迪尔空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田育鹏就表示,每年来参加环博会,都能看到同行中涌现出不少新面孔,但也能发现不少熟悉的竞争对手逐渐消失了。这么多年,环博会上的展商来来走走,就像整个行业不断更新换代一样。他们公司是做VOC治理的,因为VOC治理覆盖很多方面,有喷涂涂装、橡胶、电子、医药、化工等,有的企业只是做其中的一个专项,前几年市场爆发的时候生意比较好,会来参加环博会展示一下。但过两年这块细分领域饱和了,又没有新的技术迭代,下一个市场做不了,再来参加环博会就没有必要了。而像他们企业,因为技术储备比较多、“兵器库”比较全,在做VOC治理时能够不断适应新开发的市场,不断有新的增长点,所以就能经常来环博会上展示一下。从2017年开始,每届环博会都能参与。类似的感觉,英格尔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奇也有。他们公司是做监测检测的,大概从2014-2015年开始,这个市场开始爆发,一大批小企业崛起。但近两年来,由于行业竞争日趋加剧,国家对监测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再叠加疫情的影响,已经有不少小企业倒闭或者被并购了,来参加环博会的同行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前些年,来环博会参观的环保企业比较多。但是这两年来,杨宏奇明显感觉到来参观的政府单位多了。比如国家生态环境部的、各省生态环境厅的、各市生态环境局的,还有好多科研院所的,他们通过环博会这个平台来了解新的技术和趋势,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有很大帮助。同样是参加环博会,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感受。重庆享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高海燕就感觉到,环保产业从“重建设”到“重运营”的转变趋势尤其明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公司主要是做智能化运营总体解决方案的。最早,环保企业对智能化的应用只是一些小的场景,比如无人值守泵站等。如今,则已经全面深入到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数据采集、运营平台、精准曝气、智能加药、集中控制等。特别是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整个环保产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了很多,大家对智能化运营的需求都更加强烈了。在去年环博会上,他们就收获了不少新用户,比如浙江天地环保。双方通过环博会这个平台相互认识,增进了解,最终帮助享控智能中标了天地环保水务的一个环保管家平台项目。02
伊尔庚(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莉参加过8届环博会,作为一名“海归”,她感受最强烈的一点就是“本土化”。最早她来参加环博会的时候,E1、W1馆的很多展台都是外资公司,比如威立雅、苏伊士、德国琥珀等等,国内品牌基本都是“仰望”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外资品牌的展台规模越来越小,国内企业的展台规模则越来越多,很多大的展台如今都是被国内环保公司所占据,环保产业“本土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同时,张莉还注意到,一些大型国企、央企纷纷进入环保行业,她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环保是一个民生问题,需要更有实力、更有担当的企业加入进来。今年环博会,大型的环保央企、国企比往年明显增多。随便在展馆里逛一圈,就能看到很多国企的身影。比如E1馆的光大环境、北排集团、首创集团和中建三局,E2馆的中车环境,E3馆的上实环境、新苏环保,以及E4馆的三峡集团等。这其中,很多企业都是第一次来参会的,比如光大环境、三峡集团。他们之所以来参会,主要就是看中了环博会这个平台。三峡集团就表示,来参会一方面是想借助中国环博会这个高端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峡,了解共抓大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借鉴,与各方共同探讨如何把先进的理念、技术、装备运用到共抓大保护工作当中来,解决好我们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除了这些老牌国企,还有一类企业,曾经是民企,如今经历了混改,也披上了“国资”的外衣,比如航天凯天、中持股份、雪浪环境、中建环能等等。同时,大的环保集团也多了。经历了这两年的“混改潮”,很多环保企业发生了并购重组,导致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过去,环保产业是“满天星斗,不见月亮”。未来,环保产业将进一步整合提升,大型环保集团将会越来越多,单一企业的体量也会越来越大,甚至朝着“世界级环保企业”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在环博会上也能明显感觉到。比如E3馆的A02展位,这次就是“组团”来的,这里有上海实业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还有他们旗下的上实龙创和星河能源,以及前两年刚刚收购的康恒环境和粤丰环保,5家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展台,可以全面展示整个集团的业务。还有,4月22日,长江环保集团董事长赵峰、上海城投集团等一行也来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观了正在举办的第22届中国环博会,并前往长江环保、上海环境、中持股份等展台进行交流指导。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长江环保是上海环境、中持股份的重要股东。据了解,长江环保集团已经持有上海环境38,499,790股,其一致行动人三峡资本则持有上海环境18,315,508股,两者加起来占目前上海环境总股本的5.0644%。而在中持股份那边,长江环保集团的持股比例也达到24.61%,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此外,环博会上的上市环保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今年E1馆的华骐环保、盛剑环境,E2馆的万德斯,W1馆的复洁环保,就都是最近两年刚刚上市的企业。据了解,今年4月7日,盛剑环境刚刚在上交所上市。1月20日,华骐环保在深交所上市。更早些时候,去年8月18日和1月16日,复洁环保与万德斯则分别在科创板上市。众所周知,去年是环保企业IPO的一个“大年”。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12月14日,该年上市过会的环保企业已高达28家,侨银环保、万德斯、北控城市资源、玉禾田、金科环境、三峰环境等14家环保企业,先有成功挂牌上市。还有同兴环保、通源环境、太和水环境科技、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海天水务、盛剑环境、华新绿源环保、中兰环保等14家企业核准过会,准备敲钟上市。(相关链接:今年过会上市28家!深挖环企集体IPO背后)之所以如此,与“注册制”的推行有很大关系。注册制的一个特点就是“宽进严出”,上市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很多环保企业都能达到上市的准入标准,从而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发展壮大。总之,环博会这个舞台已经不单单是销售设备、展示企业品牌形象,或者同行之间业内交流的一个场所了,它已经成为了环保产业每年一次的盛会,从这里能够看出整个环保产业的风向。央企国企多了、环保集团多了、新上市企业多了、政府客户多了、产业集中度高了、企业更加重视运营了……环保产业的每一个新变化都逃不过它的法眼。不管怎么变,整个产业都是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有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入进来,有更多新的市场空间不断释放,环保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越来广。未来,相信环保产业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中国环博会也将越办越大,成为世界级的环保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