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刘艺文
责编:刘艺文
校对:彭其华
百万用户都在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邮箱:bwb@stcn.com
邮箱:bwb@stcn.com
中信证券:定价主力正在切换,政策共识重新凝聚
当前市场的定价主力正处于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切换的阶段,机构关注的房价和社融信号仍需观察。投资者的心态比较脆弱,在外部扰动下放大了波动。当前正处于政策空窗期,政策预期出现紊乱,但是国内政策的方向和目标明确,12月料将再次凝聚共识。
市场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等待房价和社融的发令枪。配置上,短期可以继续用部分低估值顺周期品种过渡,待信号明确后积极增配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
展望未来市场方向,首先,反映经济预期差对股市影响方向的宏观预期差指数当前维持看多观点,我们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对股市偏利好。
其次,从估值水平、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维度所构建的左侧择时指标体系当前转为中性观点,我们认为股市未来几周或以震荡为主。另一方面,本周反映指数阻力支撑相对强弱的QRS指标在跟踪的若干指数中多为看涨信号,我们认为市场或难出现大级别下跌。
最后,从量能信号的角度,多数宽基指数的成交额综合得分处于一般水平,我们认为成交量能够对市场进行一定托底。
综合宏观环境变化、指数走势结构、成交分布情况、技术指标表现等,我们认为A股当前具有一定的宏观预期支撑,微观结构偏中性,成交量能够对市场进行一定托底,未来关注结构性行情。风格轮动方面,我们目前相对看好后续大盘成长风格。
展望后市,首先决策层对于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是股市出现行情和底部抬高的坚实基础,我们预计有机会的震荡行情还会持续。其次,当前股市正在快速计入中国潜在政策的空间与特朗普关税压力的复杂性,出现了港股和A股的调整,但这对股市而言并非坏事,并为跨年反弹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内需不振与外部压力亦为2025年增量经济政策打开空间。潜在政策包括更高的赤字率、更多地向地方转移支付、更积极的促消费举措以及更大的汇率弹性,因此在12月至特朗普政府上台前,预计股市有望出现跨年反弹,但股指总体而言仍是震荡行情。从中线来看,我们仍维持N字形走势判断,股市系统性行情的出现仍需要看到进一步扩信用的举措。
主题推荐:一是并购重组。聚焦“硬科技”和国有资本整合,看好战新产业优质资产重组和传统产业行业格局优化。二是数据要素。看好网络、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和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建设。三是低空基建。产业规划落地实施加速低空航线规划/5G-A基站/起降场/空管等基础设施投资。四是自主可控。看好国产算力/半导体/高端装备。
近期市场面临阶段性回调压力,通过梳理历史上六轮牛市中跌破20日均线的情形,本轮调整的流动性冲击/盈利风险(空窗期)均可控。在未来政策积极的预期下,后续市场显著下行风险有限。
首先是12月可能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决定狭义目标赤字的基调,从而引导市场对于转年广义财政的预期,最终指引跨年行情的演绎方式。其次是每年3月两会附近,也就是春季躁动之后,到了见真章的时候,广义财政的真正规模大体可以确定,按以往经验,不少于5%的广义财政占GDP提升比例,可能最终带来ROE的上行周期,届时再判断基本面牛市的可能性。
在此之外,结构上,持续关注三个选股思路:一是困境反转(比如政策端的消费刺激、供给侧的磷酸铁锂、需求侧的军工等);二是连续12个月PB破净;三是并购重组(股权协议转让)。
11月中旬以来,A股缩量调整。我们认为,短期A股仍处于政策难以证伪,业绩验证压力小,成交量中枢较9月24日前上移的阶段,震荡市底色未变。
我们维持轻指数、重结构,哑铃型做结构的配置思路:一是低估值、低筹码且直接受益于增量政策的银行、建筑;二是小盘成长中,需求在G端、具备自主可控逻辑的军工、计算机。中期视角,继续关注两个配置线索:一是内需相对外需改善,主要对应内需消费品;二是产能周期的供需拐点,主要对应先进制造。
10月中下旬以来前期流入较多的机构资金转向净流出,市场情绪主要由散户游资、杠杆资金等支撑。近期市场交易热度回落背后或是散户等活跃资金情绪降温,11月14日以来杠杆资金净流出85亿元。以史为鉴行情短期走向关注成交、换手数据,中期行情望由基本面驱动,结构上基本面占优的科技制造及中高端制造或是中期主线。
近期市场调整是前期涨幅累积过大、政策进入真空期、企业面临业绩压力、地缘政治局势频繁变动以及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显著走强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
目前市场处于短期调整期,仍处于大级别上行行情的演化过程中,后续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发力并显现成效,有望迎来重要拐点,下一阶段可以在年末或明年年初利用政策预热期以及业绩披露期效应建仓,建议关注与稳增长相关的地产及地产链以及空间大叠加政策支持,有技术进步催化的“智安医”方向。
本周总体市场热度继续回落,余温向小盘成长风格聚焦。我们认为,调整后可以回归震荡市思维。后续还会有乐观预期容易发酵的窗口,可以积极做结构。调整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时间窗口,大概率会成为A股市场反弹的契机。这波反弹,顺周期资产借政策预期修复是基本盘,高弹性的方向可能仍是小盘成长主题。
现阶段,不少行业的未来投资机会,都依赖于潜在的财政持续发力。但目前能提前反映财政刺激有效的行业并不多。从投入产出关系看各行业财政拉动和贸易摩擦冲击的相对弹性:生活性消费更多反映总量经济方向,是国内外政策对冲后的结果。核心消费是当前A股最重要的顺周期资产,股市反映财政刺激效果,需等待国内外政策相对力量验证。
中期结构推荐方向不变:新能源(供给压力缓和进程快)、科创(25年创投市场拐点,一二级联动机会增加)、港股互联网(基本面拐点已确立的核心资产)。跨年行情偏弱,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力量再发力,彼时A500可能有超额收益。
预期改善驱动的市场其行情起伏明显,但历史来看,市场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趋势。当前,市场预期主要受政策、增量资金、外部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若未来政策加力出台、增量资金超预期流入以及市场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担忧缓解,或将推动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有望重拾升势,关注重要的会议时点或事件。
行业配置方面,中长期建议关注盈利修复及高风险偏好品种两条主线。盈利修复主线重点关注内需偏消费方向,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社会服务等;高风险偏好品种主线关注高贝塔行业补涨(医药、餐饮、基础化工、有色等)、高盈利预期行业(TMT、军工等)及主题投资(政策支持类主题,如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科技类主题,如AI产业链、自主可控)三大方向。
本轮“新质牛”行情步入健康调整,一是投资者对“特朗普交易”和美联储降息节奏重新定价;二是A股积累的前期获利盘有所了结,市场交易情绪自然降温。
展望后市,阶段性震荡巩固有利于行情走得更稳、更长。一方面,证监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近期A500 ETF相关产品建仓有望带来增量资金;另一方面,12月或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对明年经济政策进行定调,投资者政策预期仍会对风险偏好形成支撑。
责编:刘艺文
校对:彭其华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