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惊喜——美术馆街指南
家乡带给人们的,除了重要的亲情,还有熟悉的乡味。离家百里,想带上一份打包好的饭菜,千里万里之后,能带走的只有与食物有关的记忆。记录当下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时候手机相机摄像机成为了无法离手的记事工具,但也还有人执着于用手和画笔,描写来自于日常和回忆中的家乡味道。“构成味觉记忆的关键或许不是食物,而是在某一段时光中人们的日常生活”。
「1000小食」计划发起人
公众号:放羊姑娘
小样:小样是初中开始被人这样叫的,是大名的谐音梗(福建人挺喜欢谐音梗)。现在觉得这名字挺好的,好记。我是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0年的福州人。创作身份是编辑和插画师,曾从事互联网及连锁餐饮的品牌营销、精神文化产品的用户研究工作,现专注于本土饮食研究及文化传播,正在推进“1000小食”计划——希望通过本土饮食建立人与家乡的连接,为本土饮食文化的传承探索新的传播方式。编辑作品有北京独立书店杂志《YAN SELECTION》、从本土饮食出发的 newsletter《1000小食报》;福建本土文化杂志《Homeland家园》撰稿人、公众号“放羊姑娘”作者。持续通过新媒体、出版物、订阅邮件及插画等形式传播根植于本土食材、本地味型(味型,算是烹饪里面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各地的口味)、家庭记忆中的本土饮食文化。
Local本地:为什么会想要开通“放羊姑娘”这个公众号?小样:开通公众号是在2014年9月,和现在编辑 newsletter 的时机蛮像的,都诞生于自己处在两地(福州和北京)徘徊的时点。2014 年正值大四,当时还未决定读研所以在考虑就业的城市,加上公众号那时还算个“前沿”的表达方式,就想以此为触角做些来自本土的表达。时隔 7 年,在经历读研、工作之后,我回到家乡待了一个月,一方面是依循好奇去挖掘本土饮食,另一方面我仍然在想自己的选择。回想起来很有意思,这两次展开本土表达的契机都源于自己的阶段更替,而最后我都选择了“离开”,公众号也好,newsletter也好,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的“家书”。Local本地:关于家乡福州,迄今为止你都做过哪些与它有关的饮食、在地项目?小样:很多时候是因为个人“冲动”而做的事情,我可能不会用逻辑缜密的“项目”去代指。先是 2012 年趁大一暑假,在福州拉着一帮高中同学,拍摄了一部关于福州早点文化的纪录片《没有虾的虾酥》。2017 年研究生毕业,花了 20 天的时间一个人从闽南到闽北,编辑成一份福建饮食速写《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发起了“1000小食”计划,从征集家庭食谱开始持续记录具有味觉记忆的本土食物;2021年7月,在福州本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饮食观察和田野走访,编辑成《1000小食报》,目前更新了三期。1000小食报 第二期
Local本地:属于你的老福州记忆和老福州味道是什么?小样:我很难用一种食物去概括我心中的“老福州”,脑海中关于老福州的味觉记忆最鲜明的就是“家宴”——小学以前的记忆还不完整,但也保留下爷爷老宅时期全家人协作米粿的片段;每逢长辈生日、亲戚结婚的酒楼家宴,过年时在爷爷家客厅的家宴;再后来就是离家上学后回到家父亲做的菜,三口人的小家宴。构成味觉记忆的关键或许不是食物,而是在某一段时光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宴记忆
在北京的小家宴
在北京的小家宴 菜单
福州甜食 小样创作
Local本地:为什么会对食物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小样: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吧。虽然是普通人家,但从爷爷开始就对吃食有要求,他倒不是追求燕鲍鱼翅,而是对食材新鲜度、料理方式还有餐桌礼数有要求。这也直接影响到我父亲。从我小时候开始,家里的晚餐就都是我父亲做,他还提到过以前家里办桌请厨师来,他就在一旁学习。而真正对食物产生浓厚兴趣,是我意识到它所承载的关系变化和身份认同。是“离开”和“失去”唤起了这种自觉,一次是从我离开家北上求学,进入差异极大的北方饮食环境,另一次是爷爷的过世,大家变小家,餐桌成了家人间维系关系的唯一场合。
Local本地:可以讲讲你发起的1000小食计划吗?小样:1000小食计划是2016年4月发起的。要长期坚持一件事很不容易,最开始提出“1000小食”完全是为了督促刚开始画画的自己好好坚持,画满1000种食物——这也是名字的来源。
再后来做硕士毕业论文,一边在思考自媒体上饮食书写存在的问题,另一边还受到身边朋友的触动启发,决定要以“1000小食”做家庭食谱众筹,保留独特的家庭味觉记忆,这也是“1000小食”第一次作为媒体计划的名字出现。后来也在插画风格、记录对象上陆续做过一些变化和尝试。
现在在做的应该算是第三个阶段,还是立足本土的饮食文化,将“1000小食”做成能够整合媒体内容、产品、空间体验的独立出版品牌——通过食物建立人与家乡的连接,为本土饮食文化的传承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于个人而言的重要变化,就是把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投入其中。这个阶段的开端应该是一个月前在福州的田野调查,最开始的预期是能从中找到一些产品思路或线索,回北京后创办一份新的 newsletter《1000小食报》,将田调记录梳理出来,也作为督促自己推进项目的方式。
下一步要做产品和空间体验上的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逐渐把这个阶段的“1000小食”计划完善下去。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到能一起做这件事的伙伴。
Local本地:十年来,你对食物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对本土饮食的认识是否发生了变化?小样:整体认知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只觉得越来越重要,留给本土饮食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2011年我刚来北京时,感受到的生活“剧变”不是成为大学生后的独立生活,而是北方食物的口味。一个人能从不吃辣到欣赏辣的变化,确是人生添一味的惊喜。如果辣是种隐喻,它对从小生活在南方沿海城市的我来说,是外来者的角色,象征着冒险。而离家北上,对辣的接受实质也是开启自我冒险的心理暗示。初到北京,我一边热衷尝试着从未体验过的饮食风味,一边也产生了对家乡的本土饮食进行深入探寻的想法。当眼前的海水骤然宽阔,人的本能是把船桨握得更紧。
2012年的暑假,我召集了一个小团队策划完成了一部关于家乡福州饮食的微纪录片《没有虾的虾酥》,内容是从早餐类型窥见城市生活的变奏;2013年的小学期,和同班同学记录下5位校园周边餐饮人的北京故事,拍成短片《从残街到北京》,四年过去,现在仍驻守在残街被访者的只剩下1位。
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繁盛时期。那年自己一边上着互联网产品课,一边在一家科技媒体类的互联网初创实习。记得那会儿自己在做关于“下厨房”这款App的产品分析报告,借由工作需要采访应用开发者的机会,和同事拜访了当时还在回龙观别墅里办公的下厨房创始人 Tony。
聊到用户,Tony给出非常清晰的用户画像和他们使用产品的场景,让我印象尤深的是,Tony提到搭建产品内社区的洞察时说“厨房里的人其实是很孤独的”。这个洞察,在现实中的依据是传统住所中的封闭式厨房和长期固定的家庭分工。这一年,亦是微信自媒体“最好的时代”。个人的话语表达还不至屈从于“标题”,热点是自造的,而不是摩肩接踵追逐着的。微信用户也还处在快速增量的阶段,所以这年自媒体的早期进入者也赚得盆满钵满。2014年9月,我也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起初是将这一亩三分自留地作为延续本土文化记录的试验田。2015年,我进入了第二家互联网公司实习。这份实习最大的收获,除了把“大众点评”搜索功能用得门清之外,就是建立了一种对一线城市饮食消费需求的认知途径。那段时间的工作是每天按着关键词搜索北京餐饮店,创建产品内的“流行标签”,诸如“独立咖啡店”、“露台餐厅”、“24小时”、“牛油果”等。
创建一个好的标签,就是发现一种能快速建立消费联系的适用场景。工作中的意外之喜,是和一家台湾私房菜馆老板娘的私人情谊,在见证一家餐厅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明星商铺的过程中,自己最珍视的还是一碗红豆汤的人情温暖。这一年也因为保研缘故突然失去了就业压力,很偶然地开始尝试用手机画插画。
兴趣也好,自觉也罢,一开始画的就是食物。从刚开始为消磨时间画,渐渐想为“表达”而画,一边画一边在思考插画这种视觉媒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虽然至今仍是“零基础”的背景,但确实有感于插画给自己多了种可能性。真正开始产生将“饮食传播”或“美食内容”列入工作范畴的想法,是从2016年年末开始。在此之前接手过两份兼职,一个是帮一家国际旅游点评网站做社交媒体的内容营销,其中关键的体会是美食类选题在旅行频道下炽手可热。另一份兼职是负责一家生活消费媒体的市场活动策划执行,这份经历的关键在于真正参与生活方式倡导者的幕后工作。2017年,开始策划并实践个人的编辑计划——“1000小食”计划。这项计划的酝酿过程恰好与自己的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同步,所以二者也互相启发思考。通过对美食类自媒体传播的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饮食文化性的消弭及公共价值的缺失,加之此前对个人原生家庭的影响分析,自己更明确了“1000小食”计划所具备的价值。饮食是自觉,传播是专业。“饮食传播”或许是更贴近自己大学学习和实践经历的说法。回顾这6年,竟然也慢慢积攒了在文化内容生产、媒体、互联网、出版甚至餐饮营销领域的细碎体验,从食欲到食育,后者不仅让我通过食物更加了解自己,食物也成为个人生活方式中的重要表达载体。而1000小食计划2.0,将是个人进行“食育”实验的起点。2017-2019 年我在一家主张高品质内容的互联网产品公司工作,工作内容从内容运营转向品牌营销。在这家公司里我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老师”和挚友。这三年工作中形成的两个意识,也对后续我决定从事“饮食传播”产生了影响。一个是在任何事情中都要抱着“创作”的心态,另一个是“看见个体的价值”,个体是自己是他者。
2020年疫情年,我加入了北京一家连锁餐饮负责品牌营销工作,最初抱着想从消费者视角转换到生产经营视角去理解一个品牌的愿望和心态。这段工作经历也确实让我第一次让我“落地”,看到了食物在送到顾客手里之前,要在研发会议、中央工厂、配送体系、门店运营系统中经历的种种。虽然只是负责一个品类下的一个品牌,也让我提前窥见食物作为产品、商品不同阶段会经历到的险阻。
面包店工作日常
从去年年底开始以更自我的状态去接触工作,积攒能量。此前做的用户研究中会与 20-30岁的年轻人进行深度访谈,有的项目也会涉及研究他们日常饮食和食品消费的行为——一手的访谈会更容易让人产生深入的理解,也构成了饮食传播中重要的研究内容。Local本地:为什么选择并坚持以纸本形式、自己的手绘作为表达方式?
小样:选择纸本、手绘的方式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对这种媒介更感到亲近。创造的冲动、创作的原点主要来自生活日常,是每天途经的“附近”,也是每一次人和人之间的对话。要一直保持创作的高昂状态其实蛮累的,保持对日常的记录就显得容易一些。时间会给记录以价值。
Local本地:介绍一下今年自己出的小作品集吧,《心里有洞的人》。小样:这是给自己做的第一本画册。也是今年前四个月里画的 40 幅黑白小画的集合。画册以实体相册的方式呈现,还有一套「胶卷盲盒」,每个胶卷里都可以拉出来一则小故事。我画下生活里我所珍视的澄净时刻、画身边人的羁绊和陪伴、画因为生活波动而产生的丰沛情绪——对我来说,画画是比拍照更能完整记录下这些的方式。说是画册,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日记。
Local本地:可以谈谈今年上半年你与北京的YAN BOOKS合作编辑第二期杂志《YAN SELECTION》时的感受吗?
小样:首先是在采访阶段,每一次都会受到来自不同领域创作者的能量,不断激发起自己内在的共鸣,每一次都会感叹每一场对话的珍贵。
另外一个珍贵的感受是来自和 YAN BOOKS 主理人闫、设计师劳密集协作的那段时间,感受到彼此作为一类人的默契。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理想又艰难的事情时都是孤独的,但在这样的时间中,你看到有人跟你一样,给你鼓励,就会觉得可以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YAN SELECTION》工作中
Local本地:可以讲讲你向订阅用户推送的newsletter电子小报吗?
小样:newsletter电子小报是今年8月10日开始做的,每周二向订阅用户推送一期内容,主要是关注本土饮食文化,内容版块有寻找本土料理人、屋台手记、书籍摘录分享、声音与影像分享、公众号分享、播客等等。开始做 newsletter 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做媒体的预期,而是自我整理、学习、输出的工具,相当于每周给自己布置的作业。所以在发送给订阅用户的邮件中我也写到:
请将它视作一种“笔记”或者“剪贴报”——所记录和采集的完全是由我个人视角捕捉到的感受、产生了共鸣的素材、以及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上的线索。将其编辑为“小报”以分享,也完全是出于督促自己的目的,如果在这个过程能与有相似想法的人建立连接,于我而言就是一份惊喜了。
在内容上的定位就如 newsletter 的简介所说:这是一份关注本土饮食文化、从个体经验和好奇出发的田野日志。一部分内容会以个体视角来整理本土饮食故事;另一部分内容是由当周的项目内容、阅读素材所决定。这周收到一位订阅者的来信,询问 newsletter 的内容筛选标准,我是这样回复的:关于在编辑 newsletter 时如何筛选内容,可能我很难说有“筛选标准”,但可以跟你分享下编辑前两期newsletter 的过程:1. 我会对当周阅读、收听、收看的和饮食类相关的信息做一个关键词罗列(这个过程也是回顾自己这周的项目进展);
2. 我会把我有摘录、mark (标记)的部分挑出来,把觉得可以说两句的内容挑出来(这个过程中我会想一想所选择的内容是否也能给他人以启发);
3. 我会做一个聚类,将我当周特别关注的议题、着重搜集的信息点找出来、梳理输出,可能在编写的过程中还会再进行资料搜集、引用;
4. 编辑完文稿后,会以读者视角感受一下这份 newsletter 的信息价值,再调整篇幅和信息点。
虽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所选定的内容也会有些限制条件。比如能反映当周思考的、不做为了“全面系统”的文献综述、警惕自己陷入“他人想看什么”“我应该推荐别人不了解的内容”的想法。一定要说标准的话,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自己,是否对自己有用,有启发,有表达欲。每周一期的 newsletter 确实挺有压力的。根据前两期的编辑时间来看,单纯完成每期的素材汇总、笔记梳理、内容撰写、插画绘制、排版整个发布流程,就要 2-3 天的时间。这还不包括前期采写、走访、阅读、观影的时间。但既然定下这个学习节奏,就只能督促自己规划好时间,可以预见的是之后每期都如履薄冰。Local本地:有了解世界各国的的食育文化吗?
小样:这部分还未展开了解。在《从食欲到食育》的自述中所指的“食育”概念是比较宽泛的,主要想指出饮食自身具备的文化价值。国内其实不太能接触到“食育”,日常接收到的教育主要还是来自家庭——父母的絮叨,也更多集中在如何吃这件事上。对作物、食材、生态、生产、地区文化这些方面的渗透甚少。
目前就偶尔看到一些其他地区的案例,比如台湾有一个专门叫人做传统“粿”食的文化厨房“雙口呂”,还有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申利广场的一间“冲突厨房”,他们定期以一些与美国关系不太好的国家食物为主题(做过阿富汗、伊朗、古巴、朝鲜、委内瑞拉等主题),通过食物建立冲突之中的对话。
家庭食谱 粿
Local本地:观看与食物相关的书籍、电影和剧时,你从中得到了什么?
小样:像是日剧深夜食堂第六话中讲的一个猪排丼的故事:心有惴惴、天气不好、孤独感来袭、想念家的温暖,只要还能吃,可以来份猪排饭,生活就不会没有希望嘛!又像是“当我理解了芹菜,受感动的不是芹菜,而是自己:因工作产生的如鲠在喉的心理挑战,终于和芹菜一起咀嚼咽了下去。”
饮食相关的书写一直是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食物作为载体承载人的故事、情感、文化的记忆,以一种平易的方式让我能够接近不同的文化。最近在看华人米其林主厨江振诚牵头的一部纪录片(FOOD IN OUR TIME),他也讲到过去自己看更多的是食物的故事,现在看更多的是人的故事。在人的故事中去理解食物的面貌。尤其是一些日剧和日本电影,食物的存在是为了讲好人的故事。
Local本地:你觉得生活中、饮食中的“日常感”来自于何处?
小样:我觉得“日常感”其实来自“自觉”——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才会有所感受。分享最近写下的一个日常感瞬间:晚饭后从三里屯散步回家,一抹好闻的木质香调气味被风吹来,一下子又消散。我环顾四周,没有擦肩的路人,不知道风从谁身上偷来了香,四处挥洒。
胡同里的小火锅
小样:丰富“1000小食”计划的内容,尝试更多的传播形态,同时也想要探索本土饮食作为产品进行推广的商业方案。现在还没什么成熟产品,所以说要把本土饮食文化的传播作为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会有点底气不足,但心里对未来的判断是这样的。*本文内容来自受访者,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