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州节丨看我“72变”!
1950年11月24日,新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2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康巴儿女翻身作主,步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征程,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甘孜的资源优势和阶段发展特征,专注发展定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甘孜特点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古老而神奇的康巴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
构建立体交通网
为民生铺就“幸福路”
“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誓把公路修到那西藏……”7月中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70多岁的曲艺人汤怀明又唱起《歌唱二郎山》,这首雄浑激荡的歌曲,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70多年前。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经甘孜向西藏挺进,开启了和平解放西藏、完成民主改革的征程,也为甘孜带来了第一条公路——川藏公路。这条从成都通往拉萨的国道,绵延数千公里,自此成为穿越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交通要道。
“那时,甘孜只有土石路和羊肠小道。”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脚下,德格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高杨兵告诉记者,十八军将士进藏时,用钢钎铁锤等最原始的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尤其在修建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雀儿山路段时,平均每公里便有7名战士牺牲。
“驻地海拔5000米高度,睡觉地方斜坡30度,水的沸点只有70摄氏度。”高杨兵用几个数字讲述十八军将士修筑川藏公路雀儿山路段时的艰苦。而2017年9月,在四川交通建设者5年多的艰辛努力下,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10多分钟就能穿越天险雀儿山,川藏公路进一步“缩短”。
甘孜州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如今该州包括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乡村公路在内的公路网总里程已超3.4万公里,位居四川省第一。其中2018年底建成通车的雅叶高速公路雅康段,标志着高原“天路”进入“高速时代”,甘孜也接入了全国高速路网。
如今,飞架在大渡河上的雅叶高速公路雅康段标志性工程——泸定大渡河大桥,像一条哈达飞跨峡谷,与两岸青山一齐倒映在河谷碧波上,十分壮观和显眼。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陶齐宇透露,这座被誉为“川藏第一桥”的悬索桥,全长1411米,主桥长1100米,总投资超10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中国涉藏地区规模最大的桥梁。
陶齐宇说,为攻克高烈度地震区混凝土桥塔设计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他们在桥塔上创新设计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横梁;为克服大渡河峡谷复杂的风场环境,他们还将当地缩尺地形模型搬进风洞实验室,采用上下稳定板保证大桥的抗风性能。
通车几年来,高速公路惠泽大渡河两岸,泸定县泸桥镇咱里村村民王春全对此感受很深。“以前交通不方便,到成都要七八个小时,高速公路通车后,从家门口上高速,到成都时间缩短了一半。”他说,因高速公路通车,村里的蔬菜销售更广,种植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70多年前,十八军将士不但修建了川康公路,更是在海拔3500多米的甘孜县城修建了一座碎石跑道的高原机场。如今的机场旧址附近,密密麻麻的窑洞群掩映在雪山之下,那是将士们当年的栖身之所。而这个遗址,也被不少人看作甘孜人“飞机梦”的起点。
甘孜“天路”的巨变,同样体现在民用航空的飞速发展上。2008年10月,康定机场通航,标志着甘孜州有了第一个民用机场。2013年9月,海拔4411米的稻城亚丁机场通航,这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2019年9月,甘孜格萨尔机场通航,最偏远的甘孜州从此成为四川省唯一拥有三座民用机场的市(州)。
数据显示,甘孜三座民用机场近3年来平均年吞吐量约30万人次,航线通达成都、重庆、杭州、广州、西安、拉萨、珠海、厦门、泸州等多个省内外城市。
“甘孜的‘天路’巨变仍在继续。”甘孜州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待途经甘孜的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甘孜通达四海的“铁公机”“天路”,将补上最后一块拼图。
深耕民族教育35年 见证甘孜教育跨越发展
康定中学高三英语老师程远友毕业后就来到甘孜,已在这片高原深耕民族教育35年,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条适合甘孜的网课教学模式,为其他民族地区实行远程网课教学提供了优质样板。
程远友是四川犍为人。1987年,从乐山师范英语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康定中学支边。
高原虽然壮美,但考验也更加严峻。“那个时候从雅安到康定要翻二郎山,如果遇到大雪封山,两天都到不了。”到达康定中学后,艰苦的教学环境也让程远友至今都记忆犹新:全校只有一栋教学楼,10来间教室,总共就500多名学生。而且,学校运动场还是炭渣铺成的,一下雨就到处是水坑,教职员工的住宿条件也很差。
环境的艰苦,并没有打消程远友的工作热情,他一直坚持了下来。针对孩子们英语基础薄弱、理解不深入、不会活学活用的问题,程远友在对同学们进行暖心鼓励的同时,也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创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除了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外,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以及情感投入和语言素质训练,努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最有效地得到全面提高。
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程远友先后教出了13名甘孜州中、高考英语单科高分考生,还指导了近20位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并获奖,为甘孜州培养了10多位高考文理科高分考生和大批优秀学子。
民族地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改善这一状况,2000年,四川省启动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通过引进和使用网络课程,让民族地区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2004年,程远友开始负责并执教、探索与管理康定中学与成都七中同步教学的网络直播班工作。
最初,推进远程直播教育并不容易。“远程直播教学要求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但当时硬件、软件都跟不上。”程远友说,教学时间冲突、学情把握不清、思想认识不足……种种困难都让远程教育模式推行困难重重。但程远友深知,能有这么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即使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克服。
教学时间不同步,直播班就放弃休息调整时间;学生跟不上,就提前预习夯实基础;下雪时网速不行,就去扫雪保持传输通畅……经过3年坚持,2007年,程远友教学的直播班75人全部考上了本科。在直播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程远友还带动各科教师组建团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如何更科学地使用网课资源。经过网课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网课教育结出了硕果:高2012届、高2018届网课班都有一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网课教育班的数量,也从2002年全校一个年级1个班,增长到现在的三个年级21个班。
18年的坚守与探索,网课教学已经成为康定中学的品牌、甘孜基础教育的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声誉,康定中学的网课教学,也成为了我国中西部10多个省市300多所学校的典范。
在任教35年的岁月里,程远友见证了康定中学、甘孜教育等各方面的变化。“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甘孜州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程远友说,“首先交通条件大大改善,现在从康定到雅安就一个小时,到乐山、成都均3个小时左右。”不仅如此,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配有塑胶运动场和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更留得下老师了。
更重要的是,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程远友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的改变,尤其是条件艰苦的边远民族地区。“扶贫先扶智,教育脱贫可谓脱贫攻坚的‘治本之计’。”近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都主动走进校园接受教育。“以前都是上门去请,现在是‘不请自来’,家长都争着抢着把娃娃送到学校来读书了。”程远友说,康定中学的学生数量从最初的几百人,到现在的数千人,就是最好的见证。“教学质量也大幅提升,网课班本科升学率能达到90%以上。”
如今的程远友,在做好英语教学和直播教学的工作外,还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领衔人,从2018年开始,程远友便带领工作室13名成员和60多名学员进行教育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而这13名成员由来自甘孜、阿坝、乐山、眉山、自贡、雅安等六个市州高中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以课堂研修为主线,以师生成长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团队行动,同伴互助,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了“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培养出“天府名师”一名、省特级教师三名、正高级教师两名、高级教师一名、教学能手十名、市县级优秀教师六名。
“这么多年,甘孜等边远地区的民族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看到学生一批一批成长,走出大山走向成功,这也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事情。”说到未来期许,程远友表示,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把工作继续做好,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全州以脱贫攻坚为农村工作重心的统揽下,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取得了较大成效,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从根本上改变我州“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住房难、增收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问题。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藏区新居、扶贫搬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广大农牧民住房条件、居住环境大幅度改善。96.1%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9平方米,随着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全州将实现户户有安全住房,人人安居乐业。住房卫生设施日趋完善,71.5%的农户建有专门的厕所。饮水更加安全,64.6%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生活环境大幅度改善,65.2%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57.4%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全州有效灌溉面积比1950年增长6.41倍;农业机械总动力比1978年增长16.1倍。农村用电量比1965年增长4396.7倍。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社会民生极大改善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我州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全州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和城乡住房地震巨灾保险。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24万人,其中离退休2.3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36万人,其中离退休2.3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4.46万人,其中领取待遇10.2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1.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25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5.1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91.95万人。全州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79万人。其中,城市低保0.96万人,农村低保15.83万人。特困救助供养人员0.96万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员1338人,农村特困人员8213人。全州城乡医疗累计救助47.63万人(次),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支付费用救助比例达到70%。
从缺医少药到全面保障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甘孜,包虫病是发病率高、危害大的重点地方病,其中石渠尤为严重。2015年11月,甘孜州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取得成果,并将石渠防治经验进行推广,累计治疗包虫病患者1.51万人。2020年8月,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评估。
脱贫奔康路上,甘孜州加快推进“健康甘孜2030”行动,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放民生保障资金36.6亿元,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等政策,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5%以内,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巩固提升环境质量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始终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创建川西北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力实施《四川涉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和《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着力保障生态安全,巩固提升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降耗工作成效突出。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扎实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大力实施沙化防治、鼠虫害草地治理、水土流失和中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全州44.6%的国土面积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甘孜行动,甘孜大地天更加蓝、水更加净、山更加青、空气更加清新,累计获批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1个、湿地公园17个,申报国际重要湿地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4.8%,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100%;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2011-2019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2%。
72年,甘孜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甘孜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殷实、从贫困迈入小康,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实践,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正确性集中体现。百万甘孜儿女将牢记党和国家恩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着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