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立华:心灵的自我实现,不萌于见闻,也不离于见闻 | 附"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讲座及书目

杨立华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2019-05-16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如何在延续中国固有哲学的精神的基础上,面对当代世界展开新的思考,是中国哲学研究应该面对的问题。杨立华新著《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即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我们借此组织了“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的系列讨论,邀请了数位中青年学人围绕当代中国哲学的问题、形态、语言等论域中的主题,在深入的阐发和对话中开启新的思想可能。

中国哲学传统中,有很多根本性的观念和思想。“生生”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论题,甚至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哲学的宇宙观的基础。系列讨论的第一场,与谈人杨立华、陈少明、赵汀阳、丁耘、吴飞,主持人李猛,“生生不已: 当代汉语笔下的中国哲学传统”为题,既是对中国哲学固有问题的延续、固有品格的彰显,也是对中国哲学内在生命力的期许。(后附活动信息及推荐书目)


*文章节选自《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杨立华 著 三联书店2018-3)。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节选)


文 | 杨立华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张载《正蒙》


经验中的时间和空间


感官的分辨根源于与各种质料性形式的相互作用。分辨的具体内容就是感官经验。以为所有的经验都根源于心灵和感官的分别作用,所谓“万象唯心所现”,其最大的困难即在于当下的经验显然不是个体的心灵和感官所能完全左右的,换言之,其中总有不能化约为个体的心灵的内容。任何一个限定的经验范围内,都有无法用在此有限范围内的经验内容解释的经验现象。比如某个人的一生,他所经历的一切就一定有其自己的有限经验无法解释的,其中很多都是父辈的遗存。也就是说,总有超出个别存有的心灵和感官之外的东西。


我们在第二章讨论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时曾经指出,对于中国哲学来说,时空不是变化的条件,相反,变化才是时空的基础。在那一节的讨论中,由于没有引入人的心灵、感官和经验,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还无从谈起。中国哲学基本上不抽象地讨论时空问题,这一态度本身就透露出其对时空的领会:世界只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生生变化,时间和空间则是对这一无限过程的经验和揭示。


事实上,生生变化的无限性的真正含义,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在哲学上给出恰当的解释。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曾经指出,所谓的无限,其真正含义是:永远无法确定和最终完成的。这样一来,变化的无限性同时也就意味着变化是不可重复的。换言之,任何曾经出现过的存有状态都不可能再次出现。

 

生生变化的不可重复性在心灵和感官的经验中,被经验为时间和空间的单向性。对时间来说,所谓的过去就是曾经出现过的、不可能再重复的存有状态。而现在和未来则是指正在展开的和尚未展开的。日常经验的时间观念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都是感官经验当中的。事物在时间中的存有,其实质意义就是事物经历的不可重复的变化。


在此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检讨前面的部分论证和分析,因为在这些论证当中,已经混入了日常经验中的时间理解。我们在论证生生变化的世界无始无终的时候,就用到了经验中的时间观念。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的论证:我们强调无限时间里,凡有可能的,就必然会发生。而既然我们已经证明了世界没有开端,那也就意味着在我们之前有无限时间。如果世界终结是有可能的,那么,在此前的无限时间里就应该已经发生过了。换言之,世界应该早已终结了。而事实上,生生变化的世界还延续着。由此可知,世界终结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在这一论证里,我们显然用到了经验的或流俗的时间观念。当然,并不是说这一论证是完全无效的。因为世界有无开端和终结的问题本身就根源于经验的时间观念。当然,以经验的时间观念为基础,来思考世界终始的问题,其实是得不到最终解决的。其中的要害在于:既然生生变化的世界是没有开端的,那么,世界是如何跨越我们之前的无限时间的?如果无法跨越无限时间,那么,我们此时的存有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一无解的情况,其实只证明了时间经验在理解生生变化的世界时的局限。时间和空间经验中的无限,是抽象的无限,而非具体的无限。生生变化的世界的无限性,体现为它的不可重复性。世界只是这样永不重复地变化着 。

 

时间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是显见的。空间的不可重复性则尚待解说。在日常经验里,空间位置似乎是可重复的。比如,我们总是离家又回家,家的空间位置似乎是不变的。但这只是一种错觉。从学校到家这同一段路,去的时候顺风,回的时候逆风,距离虽然相同,但要克服的阻力却是不同的。具体的空间总是因围绕着它的各种存有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同样是不可重复的。

 

我们在第二章中曾经指出,时间和空间的最大区别之一是:空间具有排他性,而时间则可以为所有事物共享。空间不是抽象的几何学位置,而是具体存有的自身同一性的体现。时间则是具体存有的不可重复的变化的经验。每个事物都在维持其自身同一性,其空间的体量其实就是其自身同一性的范围。同时,每个事物又总在不断变化,不断产生出差异来,这种变化的不可重复性就体现为时间的单向性。所有的事物都在不可重复地变化着,所以,都体现出单向的时间性。这在我们的经验中,就是时间可以为所有事情共享。



出于建立共同体生活的必要,人们建立起了共同的时空尺度。这样的时空尺度,必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客观性,否则就无法真正成为共同体生活的基础。因此,就必须抽空所有具体的变化内容。时间经验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在任何一个共同体当中,个体的时空经验都是被规范的。可以说,个体的时空经验的规范是共同体生活的起点。


我们看到的一切过去的遗存其实都在正在展开的变化状态当中。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遗存去追溯曾经发生过的、不可能再重复的某种变化的形态。这种追溯当然不可能让我们回到过去,而只是对现在的存有状态当中过去的影响的辨认。一切过去的变化都包含在现在当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过去还“活”着。


由这种时间上的追溯,才有了线性的、抽象的无限时间的观念。空间上的抽象无限性的产生与此类似,只不过它源自对周围具体存有的体量的测度。基于这样的抽象的无限观念,世界在时间上是否有开端和空间上是否有穷尽的问题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显露出人的经验的限度。


经验知识的确定性


对于生存境域中的任一具体存有而言,感觉经验都是没有普遍性的。以颜色为例。当人们共同说某个物体是红色的时候,其实并不意味着人们眼中的红色是相同的。每个人眼中的红色的经验,其实都是无法相互传达和彼此印证的。可传达的只是某种颜色与其他颜色的相互关系。换言之,人们通过语言彼此交流对某一物体颜色的认识,交流的其实是自己眼中的某种颜色在众多相互对比的颜色差异中的位置。当然,由此出发而走向不可知论,无疑是思想过分简单的表现。事实上,感性经验的无法穷尽的细微差别,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知识的内容。知识之为知识,就在于将不具普遍性和确定性的感性经验纳入到可以确定也可以传达的关系当中。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将时间与空间理解为人对永不重复地变化着的世界的经验。因此,在经验世界里,一切存有的关系都体现为时空的关系。由于中国哲学不是将时间和空间理解为变化的条件,而是将变化理解为时空的基础,所以,作为变化的本质的同一基础上差异的不断产生也就构成了一切具体存有间关系的实质内涵。换言之,同一与差异这对范畴所涵括的生生变化的过程,是不能完全收摄入时空经验当中的。经验知识面对的是经验世界中诸存有的同一与差异或者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对经验世界中各种存有现象的变与不变的描述及其条件的揭示,构成经验知识的基本内容。

正如我们前面指出的,时间和空间经验都源于对变化的不可重复性的经验把握,而由于一切存有都在不可重复地变化着,所以时空经验是普遍和确定的。时空经验是一切经验现象的基础。经验世界里一切存有现象的关系,都在时空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并只有通过时空经验才能获得理解。在具体的时空经验里,存有的现象的同一与差异或变与不变的条件是无限多样的,因此,严格说来,经验现象之间的关联只有程度不同的或然性。将某种经验现象理解为另一经验现象的条件,由此形成的因果观念其实也是概率意义上的。当然,由于时间和空间经验的普遍性和确定性,各种存有的现象间能够体现具体的时空关系的相互作用也就具备了经验世界中最高的普遍性和确定性,比如引力。


在这里,我们将数学这样的知识理解为根源于时间和空间经验的知识。数学知识之所以拥有一般经验科学不具备的最高确定性,实际上是因为数学的基础是抽象化了的时间和空间经验。各种经验科学借助数学获得了有更高确定性的形式,并由此产生了僭越的冲动:试图提供关于这个生生变化的世界的终极知识。这种僭越的冲动以及随之而来的虚妄承诺,甚至成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的最后希望。


心灵的自我实现与德性之知


与无生命的存有总是保持在某种直接的自身同一性当中不同,心灵作为理本体在个体层面的最高实现有着无法完成的无限性。心灵是与自身同一性的直接实现最远的,从而也是最难被质料化的,而且从根本上讲,心灵是不可能被完全质料化的。我们也可以将心灵的自我实现理解为理本体的无限性在有限的感性经验中的具体化。因此,心灵的自我实现就不得不努力避免两种倾向:停留于抽象的无限性或沦落为有限的具体材料。


要摆脱抽象的无限性,心灵就不能停留在自我认知上,而是要在生存境域的各种有限的具体存有中去经历和塑造,通过将它们的有限性纳入到自身的无限性中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化。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的认知,把握的都只是其有限性的一个方面。这种片断、孤立的认知,如果不能纳入到心灵的自我实现的无限性中,就会迅速湮灭在无限的变化当中。只有当对事物的有限性的某个方面的认知被收摄入心灵无限的自我实现过程,才可能获得某种程度的确定性。



在生存境域中去经历和塑造,又常常会让心灵固着在某个有限的具体存有之上;心灵丧失了其自身的无限性,沉沦为有限的质料性存有。比如,一个醉心于某种收藏的人,会完全沉溺于某件藏品的得失。这种沉沦总是伴随着强烈的好恶之情。


心灵的自我实现过程,同时也就是其内在固有的肯定同时又否定的创造和赋予的本质倾向的具体实现。而这种创造和赋予的本性,是一切德性的基础。《易传》所说“继之者善也”,强调的正是对天地生生之理的接续和发扬。而这种接续和发扬就体现在自主性心灵的创造和赋予的本性的充分实现当中。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种种冥行妄作、淡漠疏离,错在未能真正克服其抽象性;而种种痴缠陷溺和穷欲热衷,则病于自囿为有限质料。孔子说:“过犹不及”,岂虚言哉。


德性之知的内容就是两宋道学所说的“天理”。而在朱子那里,天理其实就是所当然的具体化,是必然、能然、自然和当然的完整展开。德性之知所了解的当然,一定是以对生生变化的世界的理解为基础的。离开了对必然如何和可能如何的体知,所当然就会沦为抽象的想当然。而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的那样,经验现象之间的具体关联总是或然的,换言之,总是某种不确定的可能性。真正普遍和确定的必然并不根源于经验世界。作为德性之知的内容的所当然,其实就是心灵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必然与能然的充分展开。这样的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当然也不离于见闻。





“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之一

生生不已:当代汉语笔下的中国哲学传统


与谈人: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丁耘(复旦大学哲学系)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


主持人:李猛(北京大学哲学系)


时间:6月25日(周一)19:00-21:30

地点: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1

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哲学研究所

协办:云南士恒教育基金会


一百多年来各种不同层面的“译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思想的语境。撇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世界的变迁不谈,仅西方经典的格义和诠释,就已经极大地拓展了汉语表达的疆界。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回到“纯净”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语境,恐怕只是一种无助的“乡愁”。当代汉语的丰富性,蕴涵着新的哲学可能。如何在延续中国固有哲学的精神的基础上,面对当代世界展开新的思考,是中国哲学研究应该面对的问题。杨立华新著《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即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我们借此组织了“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的系列讨论,邀请了数位中青年学人围绕当代中国哲学的问题、形态、语言等论域中的主题,在深入的阐发和对话中开启新的思想可能。


中国哲学传统中,有很多根本性的观念和思想。“生生”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论题,甚至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哲学的宇宙观的基础。近几年,中国哲学界围绕“生生”这一主题,有多重的尝试和努力。这些探索性的工作,往往既根源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又指向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作为系列讨论的第一场,以“生生不已”为题,既是对中国哲学固有问题的延续、固有品格的彰显,也是对中国哲学内在生命力的期许。我们相信,只有通过诚实的思的努力,当代汉语的思想潜能才能凝结成塑造未来的、有真实力量的哲学现实。




| 扩 | 展 | 阅 | 读 |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杨立华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3


本书是对朱子理学思想体系的当代阐释和重构。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学术方向。既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的丰厚积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奠定了基础。当然,如何用现代汉语的哲学概念,接续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深度、重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辨内涵,将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转变成当代意义上的活的思想,而不是以现代汉语梳理传统哲学的文本脉络、概念关联,通过“翻译”和解释将“理”、“气”等传统哲学概念嵌入到现代汉语的哲学文本当中,始终是一个有待克服的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在语言和写作范式两个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


在结构安排上,本书基本依照《太极图说》的论述次第展开。第一至第三章关注的是本体论问题,第四至第六章是有关心性问题的讨论,第七至第九章则着眼于儒家价值的现代阐释和论证。最后一章“一本”,是对理一元论体系建构中的要点的疏释和总结。


作为对两宋道学思理的接续,本书对于北宋五子及朱子的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实体与生生、理气关系、心性关系、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仁包四德等,都以当代汉语的习见概念做了解析性的阐发和论证性的思考。而理一元论的取向,则是基于对朱子《太极图说解》的体系化思考的深入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可以被看作对朱子的《太极图说解》的现代转写。出于理一元论体系的完整性的要求,本书关注的只是作为体系的必要环节的关键问题,至于相关问题的更为充分的展开,则不在这一写作的考虑当中。


理一元论体系的建构,当然是哲学上的努力。但作为接续两宋儒家哲学的思考的努力,它同时也是哲学史的写作。由于体系化写作并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形式,所以,即使像朱子这样的伟大哲学家,也不可避免地在某些重要的体系环节有语焉不详的地方。这一状况使得本书在某些问题的讨论上,引入了其他哲学家、甚至是非儒家传统的哲学家的论证和思考,以补足体系建构的某些缺失的环节。当然,这些表面上看并非儒家哲学的思想要素的引入,并不能影响本书的儒家哲学的基本取向。事实上,为儒家价值找寻当代哲学的表达形态和理论基础,正是本书的立言宗旨。


【相关专题】

以思辨的方式为中国价值重建形上学基础



《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陈少明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5


如书名所示, 本书的主旨是“做中国哲学”。这个表达结构是维特根斯坦的“ 做哲学”(dophilosophy)的衍生形式。它强调的重点,一是区别于只述不作的哲学史论述,一是追求“做”出它的中国特色。“中国哲学”有经典哲学与当代哲学两层含义,前者就其包含经典文化与思想经验而言,后者则是时间概念,前者也包含在后者中。因此,经典中国哲学是否有力量,还取决于它与其他当代哲学(来自西方的,或意识形态)的竞争能力。至少它得令人信服地显示,经典思想对现代精神文化具有独特的解释与塑造功能。

【相关专题】

"做中国哲学",首先不是面对思想,而是面对生活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赵汀阳 著中信出版社 2016-5


本书深入探寻了中国古代自周朝以来“天下”制度的内涵、外延和实践,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挖掘其在当前世界现实中的价值。由中国周朝创制的天下体系对于古代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而言过于超前了,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制度优势。而当今世界面对的是互联网技术主导的全球化趋势,这意味着人们正在经历某种意义上的开端时刻和条件——新的规则和制度正在形成,这正是讨论“天下的当代性”的意义和必要性。



《儒家与启蒙 : 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

丁耘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9


本书之所以名为“儒家与启蒙”,实有志于探究晚清以来互为表里的古今中西问题。本书分为三编,启蒙、儒学、哲学各据其一。而其要旨,则是从不同方面与层面观察考辨古今一中西问题。启蒙编总论这三十年思想变迁大势以及可能的出路,将古今问题转并中西问题。儒学编则试图从新一轮古今之争的处境中,在启蒙之后的时代里重新激发儒家新的可能性。



《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

吴飞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4


一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伦,在20世纪中国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时西方学界也出现了对人伦的反省,创造了三个“学术神话”:母系社会、乱伦禁忌、弑父弑君,其中第一个还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国思想。本书考察了这三个命题在西方古今形质论哲学传统中的根源,尝试探索在中国文质论传统中反思人伦问题的可能。


本书的写作缘于作者对近代以来社会人伦关系发生深刻变迁的的长期关注与思考,以人类学、哲学和社会理论为基本学科框架,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来聚焦西方形质论(形式/质料)思想传统影响下的人伦问题及其现代处境,尤其从现代人伦思考中的几个比较极端且充满论争的理论与命题,如母权社会、乱伦禁忌和弑父弑君入手,细密梳理和分析了从达尔文、巴霍芬、摩尔根、涂尔干到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理论与思考,并追问了人伦问题背后的形质论哲学根源(亚里士多德),尤其是西方人性自然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张力关系。作者认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现代文明语境中的人伦都面临着全面解体的危险,与之伴随的便是对家国的虚无与焦虑;而中国源远流长的“文质论”传统或许为我们重建人伦与道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关专题】

现代人并没有从人伦关系中彻底解放出来

父权衰落是现代性的必然,但随之导致的问题有很多可谈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5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冯友兰先生于1946年至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访问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整理后形成本书。本书有各种语言译本,是西方人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在西方影响很大。作者以一本短小精炼的哲学小书,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间充盈着睿智与洞见。本版主要采取赵复三译本,同时参考涂又光译本作少量修改。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5


李泽厚先生思想史论三部曲的第一部,乃其代表作。作者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面展现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内部精神。


本书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先秦儒学讲稿》

陈来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陈来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讲课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是对先秦儒学思想极佳的入门导读。全书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线, 并穿插了郭店楚简出土儒书和《乐记》中的思想,将先秦儒学的思想来源、核心观点和传承脉络等做了概要的梳理与申说,尤其对孔子的“学论”、孟子的仁义原则高于皇权原则的的儒家左翼思想、儒学与德性伦理学的比较以及对荀子的理解等有新颖独到的阐释 。

【相关专题】

陈来:为什么《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

陈来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4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不求面面俱到,在结构上以“文化观”、“心物论”、“形上学”为骨架;在写作上,是以当代中国文化的视野和中西哲学的融合前景作为研究和观照的出发点,探索20世纪现代中国哲学家在发展具有中国性的哲学方面的经验,以作为21世纪中国哲学建设的参考。由此可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的书名“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其中的重点在“中国”。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的各章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写成的,其中不少已先期发表于学术刊物上,不过,虽然各章的写作时间早晚不同,而且往往借助于参加学术会议的机缘,但思路和问题意识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前言“现代中的传统”是参加200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现代性与传统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借助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的区分,致力讨论建构“现代的”、“中国的”哲学的理据和途径。


《仁学本体论》

陈来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6


本书是作者论述其儒学本体论的哲学著作。作者继承和展开了古典儒学的仁论、道体论等,批判地吸收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本体论,在综合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将儒学的仁论演为一仁学的本体论。其哲学建构既是对儒家古典仁学的传承,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接续与回应,是当代儒家哲学的综合创新之作。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选购书目



—END—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微信公众号:sdx_bulletin



「近期专题」

三联书讯 | 2018年5月


 点击图片阅读


能为我们战胜的,只有渺小,而这胜利本身将使我们渺小。那永恒的和非凡的,不肯被我们战胜。——里尔克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选购书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