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在文末留言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三联书店出版傅雷先生的著译作品始于1945年。那年傅雷完成了他的译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皇皇四册,由生活书店的分支上海骆驼书店出版,随后又出版了他翻译的《高老头》《贝多芬传》等。解放后,根据上级安排,傅雷翻译的文学作品移交至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改革开放后,傅聪第一次回国时,三联书店的负责人范用从楼适夷处了解到,傅雷生前曾写给傅聪百余封长信,内容很精彩,即从傅敏处取得原件,动员他把这批信整理发表。后摘录编成一集,约十五万字,名为《傅雷家书》。并邀傅雷老友楼适夷先生作序。楼适夷先生一气呵成,在范用还未上班的清晨,交来一篇充满深情厚谊的《读家书,想傅雷》。对于出版傅雷的家书集,他们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急不可待”。范用还说,这本书会对年轻人、老年人都有益处(怎样做父亲,怎样做儿子),三联出这样的书,很合适。三联初版《傅雷家书》三联初版《傅译传记五种》彼时,傅聪50年代去国不归的事情还没有结论,《傅雷家书》下厂排印时遇到阻力:说受书者傅聪是“叛国”,出版这部书是提倡走白专道路。范用和一众老友多方奔走,想办法请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协调,终于得到一份关于邀请傅聪回国讲学问题的批示。批示中说,傅聪出走,情有可原,出走之后,没有做损害祖国的事,他在国外刻苦钻研怀念国家,忠于艺术,对他,要体谅和爱护。他在国外生活似不甚富裕,回来演出、讲学,要给报酬。要派一个人去同他谈一谈,以表示社会主义祖国的慈母心肠。《傅雷家书》发稿单。时任总编辑的曾彦修签的终审意见是:有关材料我看了,我相信傅雷这样的都不可能讲坏话,就不看了,先印吧。《傅雷家书》终于在1981年8月出版发行,发行当天即排起长队,被抢购一空。1984-1986年间,三联书店还策划了“傅雷家书墨迹展”,分别在香港、上海和北京展出,影响甚大。彼时,这无异于一次对“文革”的否定和控诉,亦是一次大胆的思想解放的实践,更是典型的三联书店传统思想风格的体现。1986年初,“傅雷家书墨迹展”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展出。《傅雷家书》出版后持续畅销,广受好评,复于1984年5月推出增补本,包含了母亲写的信以及傅雷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英法文信(由金圣华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