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亮“星标”↑重要内容不错过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婚姻并不能保证获得幸福。要是明白了这一点,结婚的人会增加一些吗?人是否一定要结婚?是否一定要有家庭?是否一定要生儿育女?换句话说,婚姻的意义是什么?家庭的意义是什么?生育儿女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认为造成日本社会“结婚难”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认准了“婚姻=幸福”这个公式。当下,日本的未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离婚率也在节节攀升。未来,将有二分之一的年轻人独自迎来自己的晚年。也就是说,日本正在成为一个结婚困难,并且人们很难将婚姻维持下去的社会。而在紧邻日本、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近代以后社会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相似度的中国,尤其是在日益扩张和庞大的都市空间,也出现了与日本类似的现象。很有可能,日本只是先中国一步进入了“结婚难社会”而已。这篇推文为大家介绍山田昌弘《不婚社会》一书。山田昌弘在书中分析了婚姻的本质,指出近代婚姻模式中存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个人自由选择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另一个则是近代婚姻中“经济”与“心理”两个要素导致的爱情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为我们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个体化”这一近代社会的特征如何使婚姻逐渐成为一个制度的空壳,而人们对此的不同理解与反应,导致两种类型的社会逐渐形成了:“结婚难社会”和“不婚社会”。接下来的有些观点听上去会让人感到“刺耳”,但那或许正是因为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更何况“婚姻”本身就充满各种矛盾。"三席一间狭窄小屋是我的天地,你的眼神停留在我的指尖“,辉夜姬演唱的民谣《神田川》在1970年代大为流行。这首歌唱的是一些来到大都市的青年伴侣,以及他们简朴的同居生活。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年轻人而言,虽然眼下十分清贫,但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如今很多日本的年轻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看到别人过着清贫的同居生活,心里想的是,“我一定不能这样”。这篇文章约9000字,需要你花15分钟时间去了解婚姻的真相婚姻的本质与“结婚难”社会*据《不婚社会:日本婚姻的未来走向》一书部分章节编写今天的日本社会,无论从制度上还是在人的意识里,都是一个“婚姻不可或缺社会”。然而,当我们想要结婚的时候却又发现,结婚并不那么容易。换言之,当今日本是一个“结婚难社会”。2015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年龄段在30~34岁的日本人的未婚率,男性为47.1%,女性为34.6%。而1975年的时候,男性只有14.3%,女性仅为7.7%。未婚群体增多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少子化”,这已经成为当今日本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国家问题。要解决“结婚难”带来的各种问题,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社会变成一个即便不结婚也能幸福地生活且没有经济和心理负担的社会。也就是说,将“婚姻不可或缺社会”变成“不婚社会”。事实上,西欧和美国已经先于日本开始了这一转变。在欧美国家,随着事实婚姻和非婚同居的人越来越多,不结婚也能生儿育女的制度也在日臻完善,这些国家正朝着“不婚社会”发展。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整个社会的少子化现象。那么,日本会成为欧美那样的“不婚社会”吗?一、结不结婚:近代社会的巨大矛盾·婚姻的本质在文化人类学中,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婚姻”都与两个概念密切相关:一是“排他性的性关系”(婚内双方的性关系具有特权性质的正当性),二是“婚生子女原则”(婚内双方生育的孩子具有合法的社会地位)。婚姻是“一种基于恒常性的配偶关系”。一个人一旦结婚,将会在经济和心理上同时产生好坏两方面的效应。在绝大多数社会,两个人婚后会在一起生活,不管好坏,结婚后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会大体趋于一致。这就是婚姻带来的经济效应。其次,结婚之后,夫妻会成为对方亲密的对象,既包括语言上和肢体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尽管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通常我们认为婚后“双方关系会变得亲密,同时也会让对方的性需求得到满足”。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对“经济效应”和“心理效应”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侧重。·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前近代社会,为了繁衍子孙后代,婚姻与生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婚姻对于每个人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前近代社会的结婚其实就是“家族之间交换生殖对象的活动”。在近代社会,无论从整个社会,还是国家层面看,结婚生子、抚育下一代的重要性依然没变。但是,对个人而言,“结婚是个人的事”这个意识开始在社会上普及。婚姻从家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演变为“个人欲望的满足”或“自我实现的手段”。从表面上看,结婚和生育都是自由的,但如果每个人都不结婚、不生育,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消失——这一矛盾无时无刻不在。换言之,虽说结不结婚是个人的选择,但是要想让社会有序地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让大部分人都结婚、生育。这既是个人的矛盾,又是近代社会的巨大矛盾。《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剧照二、近代婚姻:“既要又要”的矛盾除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近代婚姻中还包含了另一个矛盾,就是爱情与经济生活之间的矛盾。“个体化”是近代社会最大的特征,带给婚姻的影响则是“个人的选择”。·近代婚姻的“经济”与“心理”要素从经济层面,近代社会是一种“生活无法自然而然得到保障”的社会。在前近代社会中,维系两个不同的家庭是婚姻的主要作用。对于经济基础以农业和个体经营为主的社会而言,人们只有通过“继承”的方式,才能把家业传给下一代——所以,在前近代社会是不存在找工作这一问题的,人们的生活通过继承自然而然得到保障。而为了保证这种传承,婚姻与生育必不可少。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女性因为嫁到与自己父亲做相似职业的家庭中,所以在男方家也过着与自己母亲相似的生活,如此度过一生。进入近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家业衰退,很多人无法“子承父业”,必须自己找工作。各种企业纷纷出现,大部分人作为雇员工作。这就产生了职业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近代社会是一种“生活无法自然而然得到保障”的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食其力。很多年轻的公司职员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通过结婚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这是近代婚姻的一个基本形式。换言之,“如果男性不走出传统家庭到外面谋生的话,也就不会产生近代婚姻”。从心理层面来看,在近代社会“身份认同是无法自然而然实现的”。在前近代社会,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也就是身份认同的问题,能够通过传统宗教或在居住的社区内自然而然地得以实现。但是,到了近代社会,随着宗教和社区发挥的作用不断减弱,身份认同已经无法自然地实现。于是,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