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经验——现代的经验、变迁的经验,以及历史的经验?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是一部吸收西方前沿社会理论来重新阐释古典问题的现象学社会学著作。本书着力疏解现象学及社会学展开的学术传统与核心概念,并探求现代人内在隐秘而焦虑的生命处境,一反迄今现象学界较为形式化的研究方法,转入对于具体生命的关照。在这个意义上,书中对西方思想的研究深深打下了现代中国人自我认识的烙印,这是一种难得的学术追求。本期微信为读者选摘部分章节。
*文章选自《学方法论与生活世界》(孙飞宇 著 三联书店2018-12)。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节选)
文 | 孙飞宇
我们试图在讨论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的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经验——现代的经验、变迁的经验,以及历史的经验?这一问题必然涉及我们如何理解看待经验的方式即我们如何去看——社会学的方式、哲学的方式……现代的方式和看待这些方式的方式?
我们主张以素朴的现象学之看,重新面对那些我们习以为常(taken-for-granted)的理解——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理解还是学科的理解——所隐藏的预设,解冻我们赖以存在、赖以面对世界的执念,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执念还是学界的执念。
这并非是福柯式的知识考古学,尽管我们离不开福柯来讨论我们的议题,不过,福柯永远只是一种出发点——日常生活考古学与日常生活人类学出发点。就方法论而言,我们需要重新返回到胡塞尔。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学乃是一门由于其本质的特殊性而“远离自然的思想方式”的科学(胡塞尔,1996:42)。在他看来,研究者如果想要进行现象学的思维,就首先“需要一种新的、相对于经验中的自然态度和思想中的自然态度来说是完全改变了的态度方式”(胡塞尔,1996:44)。以《纯粹现象学通论》为例,在这部胡塞尔认为是概括讨论现象学的作品中,胡塞尔将现象学视为一种与一般科学不同的学科。胡塞尔说,“纯粹的或先验的现象学将不是作为事实的科学,而是作为本质的科学(作为‘艾多斯’科学)被确立;作为这样一门科学,它将专门确立无关于‘事实’的‘本质知识’”(胡塞尔,1992:45)。
这种胡塞尔式现象学先验现象学所要讨论的内容并不是实在内容。这是胡塞尔在该书一开始就强调的,也是他在现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所划出的界限。在他看来,社会科学当然也属于自然态度的科学。所以,对于舒茨来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在现象学与社会学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领域之间搭建桥梁。
Edmund Husserl
胡塞尔首先界定自然认识与经验的认识。这当然是一般人优先于所有其他认识的认识,也是近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自然人是以经验开始,并始终存在于经验之内33。”这一视野就是世界的概念,所以以自然态度为基础的科学,就是关于世界的科学。这种自然的认识,就科学来说,当然有其原初性和直观性,“原初33给予的经验就是知觉33”(胡塞尔,1992:48)。胡塞尔强调,如此这般理解的科学,其客观性依赖于行动者共同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对社会科学而言,这涉及研究对象的属性。这一点与记忆、回忆和对于未来的预期、想象、幻想等等都不一样。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有着内知觉或自我知觉,也就是对于自我身体内部的感觉和意识状态的原初经验。这是知觉的另外一部分内容。
不过,这一知觉却并不会出现在移情作用之中,不会出现在对于他人体验的知觉,而只能通过对于他人身体外在表达的知觉,来把握其体验。梅洛-庞蒂以知觉为入手点来讨论现象学,并且其现象学被认为是身体现象学,根源也在于此。对于他人身体表达与言谈的知觉,就其本身来说,是原初性的,然而就其内容来说,并不是原初性的体验了,因为这是对于他人之体验内容的再度体验与获取。然而,胡塞尔的这一说法显然并不完全,因为对于他人表达的知觉,在移情中还包括尤为重要的语言:说话与聆听。这是在他的那个时代,和现象学的发展同时所发展出来的精神分析的最重要领域。
如果我们要讨论生活世界的话,那么,“世界”是什么?对于胡塞尔来说,“世界是关于可能经验和经验性认识的对象的总和,是关于那些根据实际经验在正确理论思维中可认识的对象的总和”(胡塞尔,1992:49)。就社会学而言,既然说是经验科学,那么就离不开事实。如果将时间性考虑在内,那么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讨论的事实,包括社会事实,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占据某种位置(包括社会位置)的实在物。它可以有其物理形态,例如某个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有别的形态,例如当我们说一个社会组织的时候,我们其实未必会看到其具体的形态。然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一种实在物,都是具体的和偶然性的,并不具有普遍性。
胡塞尔由此进一步讨论了在自然态度的经验科学与现象学之间的界限:即使存在某些法则,然而在他看来,这些法则也只是表明了事实性规则,而且这些规则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并不属于本质的范畴。这一点是对于舒茨努力的直接挑战。因为当社会学希望能够提供一种关于社会存在的规则性或规律性的说法的时候,往往就会落入胡塞尔的这个判断。胡塞尔所要讨论的必然性亦即本质性,与上述两个层面都不相同,然而又有直接的相关性,因为每一种偶然之物的经验性存在,必然与其本质相关,所以胡塞尔说,“当我们说,任何事实‘按其自身本质’可以是其他样子时,我们已经是在说,每一偶然事物按其意义已具有一种可被纯粹把握的本质,并因而具有一种艾多斯可被归入种种一般性等级的本质真理。”(胡塞尔,1992:50)
Alfred Schütz
这就涉及个别观看以及相应的个别直观之中,可以转化为本质直观的现象。尽管这一转化可能是不充分的,这一本质直观也可能是不充分的。然而我们的重点并不在于此。现象学的口号是“朝向事物本身”(Sachen Selbst),或者用胡塞尔本人的解释,就是“从语言和意见返回事物本身,在其自身所与性中探索事物并摆脱一切不符合事物的偏见”(胡塞尔,1992:75)。然而这一点与经验科学通常所谓的从经验出发,使得认识直接基于经验的说法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它与涂尔干的面对事实本身的讲法并不相同。这是在起点上的不同。在胡塞尔式现象学中,观看的合法性只在于原初给予的层面上(胡塞尔,1992:77)。不过我们还是从这一点上发现二者的类似之处。类似之处尤其体现在胡塞尔的如下宣称之中:这一现象学式观看的起点在于,“从先于33一切观点的东西开始:从本身被直观给予的和先于一切理论活动的东西的整个领域开始,从一切人们可直接看到和把握的东西开始——只要人们不让自己为偏见所蒙蔽以致未能考虑真正所与物的全部种类的话”(胡塞尔,1992:79)。
Emile Durkheim
胡塞尔的现象学考察首先排除了自然态度。这一排除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与舒茨的“生活世界”存在着叠合之处。何谓自然态度?不外乎是一个普通人、平常人,在其日常生活之中,用以应对生活的态度。普通人用这样的态度来做出判断、反应、想象、感觉、意愿等等,这就是日常生活之基本的现象。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这一世界的样子,是一个时间和空间都在各个方向上无限延伸与变化的。然而在知道这个世界的无限性的同时,我也会意识到,我看到这个世界、聆听这个世界、触摸这个世界,我经验到这个世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我的知觉,而我知觉这个世界的起点,就日常生活来说,具有一种在身边(vorhanden)的特征。
在胡塞尔看来,上述这一切是一个视域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具有类似的特征。舒茨后来讨论的生活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此为原型的:
所有这些在直观上清晰地或晦暗地、明显地或不明显地共同呈现的东西(它们构成了实际知觉场的一个常在的边缘域),并未穷尽一个在我觉醒时被我意识到“在身边”的世界。相反,在其存在的固定秩序中,它伸向无限。现时被知觉的东西,多多少少清晰地公在的和确定的(或至少某种程度上确定的)东西,被不确定现实的被模糊意识到的边缘域部分穿越和部分环绕着。(胡塞尔,1992:90)
行动者的注意力可以转向,可以集中到不同的区域,然而作为其背景的这一视域场,必然存在。对于胡塞尔来说,这个我当然也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胡塞尔接下来明确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尽管以描述性的口吻说出,然而对于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生活世界非常重要:“这个对我存在的世界不只是纯事物世界,而且也以同样的直接性是价值世界、善的世界和实践的世界。……那些价值特性和实践特性也在结构上属于‘在身边的’对象本身,不论我是否朝向这些特性或朝向一般对象。”(胡塞尔,1992:91)
舒茨后来所发展出来的对于自然态度的讨论,甚至包括其“至尊现实”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胡塞尔在此的概述。胡塞尔当然承认,一个自然的现实,一个日常的生活,作为自然的世界“一直对我存在,只要我继续自然地生存着”(胡塞尔,1992:92)。
在舒茨的工作中,第一人称已经变成了对于行动者的描写方式,亦即社会科学的描写方式,这是一个小小的变化,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因为这是服从于整体变化的。如果我们接着上述胡塞尔的思路来加以讨论,那么秉承着整体从现象学到社会学之变化的舒茨的讨论,其实也是为社会学的实质性讨论,即对于价值、善和实践等等的讨论,搭建起了一个框架,或者开启了一个出发的状态而已。我们如果要将舒茨的工作理解为现象学的传统之一,就必须要将其理解为永远的再出发、再反思。就此而言,舒茨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沿着他的思路不断加以发展,这才是对于现象学社会学的新发展。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孙飞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2
ISBN: 9787108064271 定价: 48.00元
━━━━━
1、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投票。
2、点击书名可查看图书详情,点击小方框可实现勾选。
3、最多可选10种,勾选后需点击“提交”方能生效。
4、投票时间为2019.6.10-2019.6.18,请及时完成投票。
5、恶意刷票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图书参选资格。
▼ 点击“阅读原文”投票
━━━━━
▲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讯 | 2019年5月
—END—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