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分的《龙岭迷窟》还差点“内味儿”?看一线考古队长怎么说 | 书单+精品课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最近,继前作《怒晴湘西》赢得良好口碑之后,由天下霸唱小说改编的盗墓题材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又凭借着高质量的剧集和高能剧情火了一把,豆瓣评分高达8.2分。
陕西某县闹旱灾,村子里的人认为只有除掉旱魃(一种人死后变成的怪物)才会下雨。在寻找旱魃的过程中,村民们从地里挖掘出了一具栩栩如生、保存完好的女尸,棺材中还有许多陪葬的精美器物。
不仅因为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好奇,还满足了人们想探究“那些精美绝伦的宝藏背后隐藏的神秘故事”的窥私欲。
所以,无论是国产的《鬼吹灯》系列、《盗墓笔记》还是国外的《古墓丽影》《夺宝奇兵》……,盗墓一直是一个热门IP。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
夺宝奇兵4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看来,考古“不仅是发现一个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伟大的精神回归。”
考古不但是与死后世界的深入对话,同时,世人也在通过一次次的考古发现逐步解开失落文明所留下的巨大谜团。
━━━━━
书单 | 考古学研究什么?
商文明
张光直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1
ISBN: 9787108063854 定价: 82.00元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它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也用以称呼商国人民及其他同时代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还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本书从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卜甲和卜骨、考古学、理论模式这五个角度切入,依据已知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材料,力图全面呈现商文明的各个方面。
西周史:增补二版
许倬云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8
ISBN: 9787108063458 定价: 88.00元
西周以蕞尔小国取代商崛起渭上,开八百年基业,肇华夏意识端倪,创华夏文化本体,成华夏社会基石,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本书围绕“华夏国家”的形成这一中心议题,整合考古、文献、金文三方面的资料,对西周史上聚讼纷纭的议题,诸如西周的社会性质、封建的本质、商周文化嬗替的关系等等,提出了信而有征的合理解说,廓清了20世纪30年代的论战中留下的疑窦,是一部深入浅出的西周文化史。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刘莉 陈星灿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09
ISBN: 9787108059017 定价:78.00元
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了环境剧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来影响。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中国性”(Chineseness)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彻底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而且,需要研究的问题永远比答案多。这本书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
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
孙庆伟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5
ISBN:9787108061225 定价:98.00元
本书持旗帜鲜明的“信古”立场,是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作者采用“历史语境下的考古学”研究方法,既从传世文献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夏代的王世、积年、都邑、族氏和重大史事,从而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历史背景;又用“文化比较法”重点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诸遗存和二里头文化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科学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夏文化的开端和终结(即夏商分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夏文化应该包括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并通过对夏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对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属性做出新的判断,从而更为准确细致地理解夏文化的内涵。
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个便于记忆的数字。大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大河以东的晋南地区,辉煌一时的陶寺文化由盛转衰;几乎与此同时,大河之南的嵩山一带,在“逐鹿中原”的躁动中逐渐显现出区域整合的迹象,新砦集团开始“崭露头角”。显然,它的崛起,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地缘政治上,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洛阳地区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祥地。
鉴于此,公元前2000年,是中原文明史乃至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书从考古发现入手,探究中国早期文明进程,深入发掘“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环境与文化底蕴。
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许宏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5ISBN: 9787108055347 定价: 48.00元
不惟公众,学术界一般也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然而,这一特征并非贯串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始末,而是有鲜明的阶段性。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诞生,到汉代的两千余年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是没有大城的,“大都无城”,可以说是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
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城郭齐备的状态源远流长吗?是单线平缓“进化”,还是有重大“变异”和波动?背后的动因又如何?何为城,何为郭?都城究竟朝哪个方向?如此种种,都是关涉中国古代都城甚至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大问题。本书从考古材料出发,宏观两千余年都邑动态大势,分析思考上古历史“大都无城”时代。
这不仅是一份客观、忠实、完整的考古发掘记录,更以注释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眼见之物以外的文献和图像史料,通过细致的搜寻、鉴别、筛选、排比,作者将田野考古和文献描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原貌,为中国历史考古学开创了物质文化研究的典范。
1951年,宿白主持河南禹县白沙镇的3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发掘,并于1957年出版《白沙宋墓》报告。作为1949年后最早出版的考古报告之一,在无例可循的情况下,宿白确立了十分明确的编写体例和标准,严格区分了报告主体和编写者的研究,并在报告中展现出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文献功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1
ISBN: 9787108061935 定价: 165.00元
宿白先生是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和权威,《中国石窟寺研究》这部书正是他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三篇文章,主要是宿先生从50年代起陆续写就发表的,内容包括对克孜尔、敦煌、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龛形制、艺术风格进行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各窟的开凿年代、发展变化、阶段特征等,用语科学谨慎,论断明晰有力。
宿先生的石窟寺研究不仅长于考古方法充分、科学利用,更善于把考古事实与文献材料、历史宗教结合在一起,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开创了历史考古学的研究道路,也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和综合性。也正因如此,《中国石窟寺研究》虽然是以石窟寺为主要研究主体的,却能也在各个方面渗透出历史、文献、宗教、版本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石窟寺研究》曾于199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次三联的再版是作为“宿白集”中的一种推出,旨在向学界整体呈现宿白的学术成就,亦能满足一般爱好者对于考古知识的需求。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11ISBN: 9787108053220 定价:59.00元
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文革”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陈胜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2ISBN: 9787108059956 定价:39.00元考古学探索什么?考古学科学吗?如何理解考古学的“人文转向“?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这些问题涉及考古学最基础的内容,还涉及我们的认识论,即我们如何看过去,如何看过去遗留下来的物——考古材料。
《思考考古》即是写给有同样思考精神的人,是对考古学本身的进阶探索与反思。作者由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得到启示,探讨了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探索的对象、考古的作用、考古学理论、中国考古学的断裂与发展现状等热门问题。并以辽中京、大山前、白音长汗等耳熟能详的考古遗址作为案例,进一步阐释了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
陈胜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3ISBN: 9787108059888 定价:34.00元考古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考古学?这本书是一个学者在从事考古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对学科和对自我的归纳和梳理。作者将本书的读者定义为想要学习、即将学习和正在学习考古学,以及对考古学感兴趣的朋友们。作为一个踏入考古专业20年的人,他说自己一直是一个学习者,而这本书也是他学习考古的心得。
本书抛弃了以往“通论写法”,全书不见一个名词解释,而选择将其融入每一件具体谈论的事情里,最终让你感到考古学就是你所想象的、你所努力学习的,也可以是你所享受的学科。书中不仅对考古学理论、思想史、遗址过程等问题做简单介绍,同时还讲到“考古与盗墓”、教育中的漏洞、职业选择等目前大众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出“爱情考古”“欣赏考古”“穴居读书”等新概念,并对田野工作注意事项、论文写作方法等也给出了贴心的指导意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1ISBN: 9787108052964 定价: 128.00元
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美术的特殊物质性和视觉传统。围绕”礼仪美术”(ritual art)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扩大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交织在一起,意在呈现“时间”在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重要性。偏重探讨研究中国魏晋之后艺术史的概念和方法,关注它们在阐释历史现象、披露历史逻辑中的潜力。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
“黄泉”代指墓葬,即众生的最终归宿,唤起一种别样的暧昧,这里是人们和自己爱侣及仇敌重逢之地。鲜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本书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代表了作者所倡导的介于理论框架与个案之间的“中层研究”。
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
霍宏伟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10ISBN: 9787108059161 定价:79.00元镜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镜,不仅以之映照妆容、装饰居所,还用它来寄托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来比拟人物、譬喻德行。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可见,镜子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精神层面的特殊意义。本书挑选汉至唐代的铜镜,复原古人使用铜镜的方式和环境,将考古发现、古代文献、诗词、图像中的镜子融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精妙的镜中世界。
这是一本有关考古学的经典畅销书,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C.W.策拉姆追寻着伟大学者和冒险家的足迹, 从欧洲来到中东,又转 至中美洲。当施里曼发现特洛伊、卡特开启图坦卡蒙墓室、科尔德维挖出巴比伦城、汤普森潜水寻获玛雅宝藏,以及商博良破译埃及象形文字时,读者 宛如身临其境,亲历这些湮没已久的世界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本书首次出版于1949年。迈入21世纪以后,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对该书进行了彻底修订和多方完善,补录考古学的最新成果,插入大量精美的图片。这一译本根据2008年德文版翻译而成。
━━━━━
精品课 |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刷新认知
让文物开口说话
但你有没有想过,古时候的龙真的是这个样子吗?课程中,考古队长许宏给出的答案令人大跌眼镜——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早的“中国龙”其实是梭型眼、蒜头鼻。那么这种形象又是从何而来呢?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和铜铃
除此之外,我们的认知体系还会受到影视剧的影响。所以在提到游牧民族时,我们脑海中呈现的基本是电视上面在打仗和掠夺资源的画面。
这其实很片面,中乌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王建新却通过考古发现,提出了“古代的大月氏人不仅不爱打仗,并且喜欢经商”这种颠覆认知的观点。 这门课另一个刷新认知的地方是——文献记载的中国和“挖”出来的中国其实是两个世界。当历史文献无法作为判断依据。就让文物来开口说话。 比如震惊世界的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死后以列侯之礼下葬。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文献上关于这个短命王侯也只有零星记载,而且把他塑造成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负面形象。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这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列侯,其墓室却可以用“金玉满堂”来形容。
墓中出土的金器、玉器、简牍等文物共一万多件。里面不但包括了失传已久、1800多年前的《论语》齐论版本,还有许多儒家经典、医书以及目前我国能见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让世人得以见到2000年前的孔子尊荣。
那么刘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量的金器和简牍随葬在墓室里?在这门课中,海昏侯墓的发掘领队杨军,将通过一线的考古发掘,讲述一位真实的、活生生的、与文献记载不完全相同的刘贺的故事。
中外考古现场独家一手资料
外行也能看门道
在这门课中,每一个惊世遗迹的发现,都有考古队长深入一线,他们会将这份独家的考古一手资料以及上百张遗迹发掘现场照片,以现场1:1还原的方式向你娓娓道来。 比如距楼兰古国只有100多公里,埋藏有“一千口棺材”的小河墓地,在浩瀚的罗布泊已沉睡千年。由于沙漠的恶劣环境和风沙侵蚀,挖掘难度非常大。小河墓地正是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学者的探索和坚持下,才被发现并挖掘出来的。
但这块中西文明交融之地,所留下的谜团需要一一解开:“千年女尸”小河公主为何保存完好没有腐烂?它与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是否有什么联系?小河墓地的考古发掘领队伊弟利斯将从挖掘过程、墓葬情况,每一个陪葬品所代表的含义讲起,一层层地揭开了这块神秘之地的面纱。
伊弟利斯与小河公主的千年对话
除了独家资料,课程中也不乏有趣的历史“边角料”:
海昏侯墓中的重要简牍,在挖掘的时候差点被当作泥巴清理掉;考古队在孟加拉时,一位当地老人因为去过广州,对中国有美好的感情,听说中国要在这里修博物馆,想把自已的土地无偿捐出来。
……
当然,以上还只是课程所涵盖内容的冰山一角。关于另一个世界,你或许还有诸多疑问
为什么神秘的玛雅文化会有“世界末日”的预言之说?消逝的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是否有过交流和碰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造型为什么那么像外星人?为什么“南海一号”这艘装满宝藏的商船突然在海上沉没?…… 这些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想知道,那就来《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和《了不起的世界文明》中一起寻找吧。
↓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
▲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店历年好书回顾
▲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情2019年度文章精选
━━━━━
微信扫一扫 购买三联图书kindle版
微信扫一扫 在线阅读三联电子书
微信扫一扫 购买三联图书
—END—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三联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