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深入欧洲思想谱系底层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
20世纪90年代,三联书店与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出版了“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十余年间出版包括福柯、德里达、雷蒙·阿隆等名家名作近30种,开一时风气之先。时隔20余年,中国的人文学术面貌已发生极大改变,2017年起三联书店与北大再度携手,重启丛书出版。新丛书延续强思想性风格,立足汉语学界迫切需求,关注全球法语区思想动向,注重学术价值、强调翻译品质,力求将更多优秀的法语学术作品高质量地引入汉语世界。目前新书系已出版10种,并将陆续推出包括布尔迪厄、保罗·利科、弗朗茨·法农、安托万·孔帕尼翁等人作品在内的新一批社科经典。
【丛书书目】
《内在经验》
[法]乔治·巴塔耶 著 程小牧 译
《文艺杂谈》
[法]保罗·瓦莱里 著 段映虹 译
《梦想的诗学》
[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 刘自强 译
《成人之年》
[法]米歇尔·莱里斯 著 王彦慧 译
《异域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
[法]安托万·贝尔曼 著 章文 译
《罗兰·巴特论戏剧》2021新书
[法]罗兰·巴特 著 罗湉 译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2021新书
[法]勒内·基拉尔 著 罗芃 译
《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 2021新书
[法]加埃坦·皮康 著 周皓 译
《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
[法]皮埃尔·帕谢 著 苑宁 译
《祭牲与成神》
[法]勒内·基拉尔 著 周莽 译
《文学第三共和国 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2022即出)
[法]安托万·贡巴尼翁 著 龚觅 译
《保罗·利科论翻译 附:本雅明<译者的任务>》(2022即出)
[法]保罗·利科 著 章文 译
《论国家:法兰西公学院课程1989—1992》 (2022即出)
[法]布尔迪厄 著 贾云 译
《细节:一部离作品更近的绘画史》(2022即出)
[法国]达尼埃尔·阿拉斯 著 马跃溪 译
————————————————
《犹太精神的回归》(待出)
[法]伊丽莎白·卢迪奈斯库 著 张祖建 译
《人与神圣》(待出)
[法]罗杰·卡卢瓦 著 赵天舒 译
---
祭牲与圣神
初民社会的秩序
[法]勒内·基拉尔 著 周莽 译
神圣的祭祀为何总与暴力相关?痛打“替罪羊”何以维护社会内部的稳定?本书是一部综合人类学、精神分析、哲学的跨学科研究典范,基于对列维-斯特劳斯、罗杰·凯卢瓦等人有关人类早期祭祀活动的调查,探究了初民社会普遍存在“活祭”的原因:暴力并非宗教自身的产物,而是族群化解内部矛盾的需求。杀死“替罪羊”即可将对内的暴力隐患释放到族群之外,从而保全族群内部的和平稳定。作者用“攀比摹仿论”超越“俄狄浦斯情节”,探索社会稳定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弗洛伊德之后又一种人类隐秘欲望模型的假说。本书被认为是勒内·基拉尔最重要的作品。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
[法]勒内·基拉尔 著 罗芃 译
欲望源于“浪漫”的本能,还是与他人的攀比?通过对《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的分析,本书为读者展示出一种欲望模式的“同构性”:欲望无法自发生成,主体始终摹仿着第三者的欲望。在主体和他的第三者之间,混杂着羡慕与嫉恨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基拉尔的欲望理论及其附属概念“攀附”逐渐被后来发展起来的实验心理学所证实,成为一种影响深远并得到公认的人类心理学模型。
【作者简介】勒内·基拉尔(1923—2015),法国当代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作品还有《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欲望几何学》等。其代表学说“摹仿-欲望”说在文学批评、哲学、实验心理学领域留下深刻影响。
---
罗兰·巴特论戏剧
[法]罗兰·巴特 著 罗湉 译
20世纪50年代,罗兰·巴特创办《民众戏剧》杂志,并发表大量戏剧批评。作为当时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的领袖,巴特的剧评对彼时流行的“中产戏剧”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并提出自己的先锋戏剧理想:低廉的票价、敞开式的演出场所和与观众保持审美距离的表演方式——古典悲剧传统的庄严感与净化作用将在先锋戏剧质朴、极简和充满暗示性的技巧中得到传承。本书共收录罗兰·巴特剧评52篇,呈现出巴特戏剧美学观的发展,阅读这些性格鲜明的文字,耳畔仿佛回荡起阵阵狂呼呐喊,把人带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奔腾年代。
【作者简介】罗兰·巴特(1915—1980)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承前启后,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恋人絮语》《写作的零度》等。
---
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
[法]加埃坦·皮康 著 周皓 译
1863年,法兰西美术学院的官方画展拒绝了大部分报名参展作品,引发艺术界强烈不满。拿破仑三世为安抚民众举办“落选者沙龙”,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横空出世,引发19世纪西方艺术史一场巨大争议,“现代绘画”从此粉墨登场,“印象派”这个影响一个世纪美学观念的艺术团体也由此诞生,“落选者沙龙”因此成为一个划时代事件。本书正是对这一事件的一次历史性还原,兼论它的源流与影响。作者灵动的笔法赋予历史书写强烈的故事性,近百幅彩色世界名画插图更令人仿佛置身一座纸上美术馆。
【作者简介】加埃坦·皮康(1915—1976),20世纪法国文化界的一位多面手,曾任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司司长,也是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倡导者。其批评文字风格独特,影响数代法国人,尤其是《马尔罗》《令人赞赏的时间地震》以及本书《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
---
异域的考验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
[法]安托瓦纳·贝尔曼 著 章文 译
这是一次对歌德、荷尔德林等七人翻译活动的梳理:现代德语的诞生建立在路德翻译《圣经》的基础上,经由浪漫派作家对拉丁文、法文经典的译介逐渐定型。外文典籍的译介非但没有成为压制德语原创的绊脚石,相反,恰恰是翻译过程本身极大丰富了现代德语的表达法和民族气质。浪漫主义的大师是这场翻译运动的主将,他们最优秀的作品也伴随着这场运动诞生。本书向我们展示出,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重现这个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现象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
【作者简介】安托瓦纳·贝尔曼(1942—1991),法国翻译理论家、德国哲学与拉美文学翻译家、当代西方翻译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翻译思想深受施莱尔马赫、本雅明等人的影响,强调尊重并接纳他者的“异”。
---
入眠之力
文学中睡眠
[法]皮埃尔·巴谢 著 苑宁 译
本书为我们讲述了12位作家与睡眠有关的写作。睡眠,而非梦,曾被作为思考的对象吗?它是建构文学的材料吗?普里莫·莱维、兰波、菲利普·雅各泰、普拉东诺夫……批评家巴谢发现,睡眠在他们的作品中无处不在,它潜入许多文本的细节,在叙事中自主运行,塑造作品,这便是文学中的一股“入眠之力”。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书中有些作家的名字如雷贯耳,比如卡夫卡、波德莱尔;也有些相对陌生,比如穆齐尔、阿伊吉。不论曾经熟识与否,打开这本书,我们都会跟随作者在文学中找回久违的宁静与慰藉。
【作者简介】皮埃尔·巴谢(1937—2016),法籍敖德萨犹太裔学者,任法国重要文学刊物《文学半月谈》编委三十余年,曾执教于巴黎第七大学,开设著名的研讨班“感性批评”。代表作包括文学研究集《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灵魂晴雨表:日记的诞生》《一到一,文学中的个人主义》,反思冷战的作品《雅西谈话》《窥伺,关于意识与历史的札记》等。
---
内在经验
[法]乔治·巴塔耶 著 程小牧 译
本书是巴塔耶的代表作,是作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份隐秘的心灵纪录。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重创,作为亲历者的巴塔耶,于灾难中不断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欧洲启蒙传统。循着尼采的轨迹,他试图以经验和直觉的方式,探讨主体如困兽般的处境及超越界限的可能。本书的核心仍是对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批判,包含着对笛卡尔、黑格尔的反思或对尼采、兰波、普鲁斯特的解读。此书介于哲学与文学之间,分析与抒情并置,在法国知识界产生巨大争议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乔治•巴塔耶(1897-1962),20世纪上半期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后结构主义的先驱。在20世纪早期提出著名的耗费理论,相当具有先锋性。其思想上承尼采、克尔凯郭尔、萨德的批判倾向,下启20世纪后期法国诸多思潮,对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
---
文艺杂谈
[法]保罗·瓦莱里 著 段映虹 译
本书根据1957年“七星文库”的两卷本译出,所选的24篇文章,分别出自“文学研究”和“诗歌和美学理论”两个部分。在“文学研究”部分,诗人对维庸、魏尔伦、歌德、雨果、波德莱尔、马拉美等诗人、作家进行了独到而令人信服的评述。在“诗歌和美学理论”部分,诗人并没有刻意建立某种新的诗学或美学体系,而是着重对“创造行为本身,而非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瓦莱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
【作者简介】保罗·瓦莱里(1871-1945), 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作品有《年轻的命运女神》《海滨墓园》等。《文艺杂谈》是他最重要的随笔集,体现了他在诗歌理论和文艺批评领域的卓越建树,许多篇章也包含他对人类文明所面临危机的思考。
---
梦想的诗学
[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 刘自强 译
巴什拉一贯将梦想和诗的意境渗透于思想,本书以现象学方法切入梦境研究,强调想象和形象的认识论价值。为深入探索人类的心灵,他进入人类幽远的童年时代,即远在科学出现以前感性与理性合一的年代。他思考炼金术、思考关于宇宙基本元素水、火、气与土的物质想象。巴什拉的研究采用当代精神分析的成果,然而他的思想更接近荣格的深层心理学,其笔下阴柔阳刚的“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引导我们领略魅力无穷的梦想的诗学。
【作者简介】加斯东•巴什拉(1884—1962),20世纪法国重要的科学哲学家、诗人,被认为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众多哲学家,而其认识论也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推重,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火的精神分析》《梦想的诗学》《空间的诗学》等。
---
成人之年
[法]米歇尔·莱里斯 著 东门杨 译
这是一部反传统的自传,书中没有生平事迹,只有数不清的生命片断。莱里斯试图通过这种办法重新确立自己与亲人、朋友和周遭世界的关系,使之不再有任何虚伪与矫饰。纷繁的文本目标只有一个:认清自己,并通过认清自己给“人”下一个定义。这种忏悔录式的文本将作者最隐私的内心世界暴露在读者面前。对于莱里斯而言,文学更应该是一种反向的“介入”,不是让文学介入现实的世界,而是让我们自己毫无保留地介入到文学中去。
【作者简介】米歇尔·莱里斯(1901-1990),法国作家、人类学家。一战后巴黎“艺术大爆炸”的一员,见证了20世纪法国几乎所有的运动与思潮;作为一位人类学先辈,他参与了30年代著名的穿越非洲(从达喀尔到吉布提)人类学考察团,后写成“反”人类学的人类学名作《非洲幽灵》。1955 年莱里斯曾访问中国,后出版《中国日记》。苏珊•桑塔格评价:“莱里斯是个重要的诗人,20世纪20年代巴黎超现实主义一代老资格的幸存者,而且是一个相当杰出的人类学家”。
识别二维码选购
▼复制以下淘口令
「3fu置这个 a:/₤CEXmc9uWeYG¢回淘Ьáò」
打开手机淘宝,进入三联书店天猫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