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邢肃芝:藏滇茶马古道纪行 | 雪域求法记续编

邢肃芝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2022-07-21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雪域求法记续编》为2003年三联书店出版的《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的续篇。作者邢肃芝,法号碧松法师,藏名洛桑珍珠,在当时的在藏汉人中,他是深入西藏第一人,他的人生横跨汉藏两地,身份涵盖僧俗两界。《续篇》记录了作者当年走遍康藏、印藏、藏南、藏西北和中印边境等广大地方,访求大德、朝拜圣山、考察后藏、访问尼泊尔等经历,所到之处不忘考察当地风俗民情、地理历史,并予详细记录,为后人了解西藏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文章节选自《雪域求法记(续编)》(邢肃芝 著 三联书店2022-5)








1945 年藏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到达丽江


藏滇茶马古道纪行,一九四五年(节选)

文 | 邢肃芝(洛桑珍珠)

一 川滇商人来西藏寻求商机


一九四五年是我入藏的第八年,哲蚌寺的学经已告一段落,通过在摄政王面前的格西辩论,获得了三大寺拉然巴格西学位。当年由太虚大师推荐,作为国民政府交流学者,派遣我赴藏学习的五年期限已过,于是准备束装返川。遇有滇商友人相邀,决定跟随骡帮取道云南,循茶马古道而行。所有经书法物乃托好友吴三立君,先便道运返四川。时值中国抗战期间,对外交通被日军封锁,国内物资匮乏,许多川滇商人长途跋涉来西藏寻求商机。西藏密迩印度,当时印度工业相对发达,盛产棉纱、布匹及各种民用物资。拉萨有康、滇及京商行多家,如“马铸记”“张筱舟”“赖家昌”“桑都昌”“邦达昌”等,多以买卖茶叶为主要业务。又如北京商行“文发隆”“兴记”“德茂永”“裕盛永”等,以销售内地的丝绸、瓷器为主。其中“兴记”资本较雄厚,兼做西藏出口到印度的羊毛生意。


从一九四二年起,拉萨市区又增加了不少新来的川滇商行,如“永昌祥”“茂恒”“仁和昌”“华家昌”等,专门从印度购进棉纱、布匹等民生物资,经拉萨销至内地云南。他们在印度噶伦堡先将大件货物改成小件,每件约五十公斤,由骡马或牦牛驮运至拉萨,路程仅需十余日,因路程短无须防水包装。再由拉萨运到云南丽江,路途遥远,途中需三至五个月,每件货物须用生牛皮包装外面,以防途中被雨水淋湿。


当时每驮棉纱的运费(每驮牛或马限载重一百公斤),从拉萨运到云南丽江算,大约需藏银五百两左右,折合印度卢比约四百五十盾。因商人对藏银需求增大,藏银供应量有限,故每盾印币仅兑藏银一两五不到。


我认识的云南商人中,有三人值得一提。


第一是茂恒公司的经理李和仁先生。他是云南腾冲县人,在参加茂恒公司前,原在腾冲任教书先生,学养甚好。入藏经商后,欲租拉萨望德兴街的房子,此房为功德林寺的产业,而我与功德林活佛系哲蚌寺果芒扎仓同窗,功德林活佛便对李和仁说,必须由我做担保人方予出租。于是我爽快答应为李做担保,并陪同去功德林签约,由此他与我便成了好朋友。


第二是永昌祥的杨汉臣先生。永昌祥是闻名云南的大商行,在各县均设有分行,老板是云南省商会会长严协成,并有云南王龙云的投资,故其资本很雄厚。自从中缅公路被切断后,杨汉臣先生受总行派遣至拉萨,从印度购入棉纱、棉布等物资,运销云南,以供内地民生急需。杨汉臣是云南大理喜洲人,自幼经商,信誉卓著,为人诚恳。他的祖先是明洪武年间由南京迁移南方,闻听我是南京人,故有同乡之情。我每次从哲蚌寺去拉萨,都受他热情招待,有时也在他的商行小住数日,帮他处理文书,彼此很信任。他关照说,若去云南,不必带现金,最好把现金买成卡其布,带到云南可赚数倍之利,能解决你的生活费用。


第三是华家昌的华寄天先生,云南鹤庆人,曾当过康定县县长,后弃政从商,来拉萨经商。一九三八年行政院办事处负责人张威白邀请华先生任其秘书,协助日常事务。那年我在德格求法,第二年与谭兴沛、颜俊三人一起进入拉萨。他俩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当时拉萨的汉人屈指可数,大家便都相互认识。


一九三九年,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来藏,主持第十四辈达赖坐床大典,办事处才正式成为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由孔庆宗任处长。成立初期因国民政府颁发的关防未到,华寄天请我篆刻一方驻藏办事处的印鉴,以备临时替用。当时著名的北风社诗人曹穰蘅先生,亦随同吴忠信委员长来藏,并与我隔墙而住。他是安徽人,是诗人又是文学家,曾任贵州省民政厅厅长、新疆民政厅厅长。闲暇时我们在一起畅聊佛学,不久他返回内地,临别赠我诗云:


隔壁朗朗梵呗音,

因君促我出尘心。

太虚弟子知名久,

佛国相会证禅机。


二 随永宁总管骡队从拉萨出发


永宁是云南木里附近的一个乡名,其地的头人叫总管,还不能称土司,因土司管辖的地区还要大。永宁总管此次从云南来拉萨做生意,随带骡子九十余匹、骡夫随从数十人,为永昌祥运百多驮棉纱、布匹到丽江去,据闻运费就可赚印币五万多盾。杨汉臣先生特地介绍我与永宁总管认识,并建议跟随他的骡队同去云南,一路上互相有个照应,也可体验藏滇茶马古道上骡帮们的生活,此是不可多得之机会,于是我欣然应诺。


出发前各事皆备,乃去各方辞行。先去摄政王达隆扎活佛处,摄政王书写了一封信,托交蒋委员长,并赠送一尊鎏金长寿佛为他祝寿,嘱咐我带去重庆面交。


次去功德林活佛处辞行,活佛赠我咕噜咕哩佛母像一尊、文殊菩萨金像一尊、胜乐金刚密宗古铜佛像一尊,总重约三十公斤。我的朋友詹东公子命人为我编织了羊毛藏毯及毛毯,以备云南途中御寒之用。噶厦首相索康汪钦,也送我西藏坐垫两件,这些礼物我准备一起带往重庆。


邢肃芝当年在西藏随身佩戴的噶乌(护身符),大盒内装有功德林活佛赠送的咕噜咕哩护法像,小盒内装的是绿度母佛像


藏历八月三十一日(国历七月十三日)晨,跟随永宁总管的骡队从仁和昌出发,经过望德兴街,适值早市,观者如堵。来送行的人很多,有云南商人杨汉臣、李和仁、李子芳、王子光、张秋圃、杨绍如、杨正辉、牛正昆及驻藏办事处的同事刘桂楠、吴三立,电台工作人员颜俊,还有梦参法师等二十余人。大家直送到拉萨河边,摄影留念。


时值夏季,河水漫涨,拉萨河两岸距离宽阔,所有人与货物皆由牛皮船载渡过河,骡马习水,则泅水而渡。骡队中有永宁总管及总管的随从、兄弟,还有同行喇嘛、骡夫等总共二十余人,携骡马九十余匹,当日行至蔡里。


晚住宿于蔡里扎仓。蔡里近拉萨,是来往必经之路,曾记一九三八年进拉萨时即宿于蔡里,去年朝杂日山时也宿于蔡里,此为第三次宿蔡里。此地草料甚贵,乃将骡马放牧。从蔡里远望布达拉宫十分清楚,三大寺亦隐约可见。蔡里居民不多,而差税甚重。当地的西藏贵族有古桑子、薛刚,还有上下密院、喇嘛向寺。以一小小蔡里乡,负担如此重之差税,真担忧百姓的不易啊。西藏的土地,大部分为贵族所有,一部分为各大小寺庙所有,一部分为政府所有,剩最小一部分才为自耕农民所有。


夜里十一时下了大雨,直至天明始止。晨起整理行装,骡夫们熟练地把货物驮子安于牲口背上,固定系稳,一切准备妥当,总管发令起程,于是骡队出发。

三 滇康藏大道骡队络绎不绝


近年因国内抗日战争,滇康藏大道上内运的货物络绎不绝,尤以运往云南的激增,故沿途经济呈活跃繁荣状。计每年由拉萨运丽江之棉纱、布匹,约有三千驮至五千驮。若每驮运费以印币五百盾计,达二百万盾之多。云南商人不能随身携带如此多资金,大多由云南经黑市汇往印度,每盾印币官价仅五元法币,黑市则高达五百元法币。西藏发行的纸币不多,因求过于供,故藏币币值节节上涨。中印之间并无政府规定汇率,全由民间兑换决定。


总管仅有骡马九十余匹,何能载运永昌祥一百余驮之货物,其办法就是沿途增雇当地骡马,故给沿途村民带来一些生意。相比起数年前,我初由西康来拉萨时所见之萧索冷落,现在平添了不少生机。


中午行抵德庆,是离拉萨最近之县,临近拉萨河,水陆交通均畅。行至此地,回望不见了布达拉宫,不禁伫立河边久久,心中祈祷:愿藏传佛教弘扬光大、利益众生,愿布达拉宫、三大寺,护持佛法、永久昌盛!忆去年来德庆时正值藏历正月,遍地白雪。时光飞逝,瞬息变化,我多年前入藏时,曾在此健足,今离藏又在此健足,不觉往事如昨矣。


骡马过拉萨河


途中遇见由云南而来的滇茶驮队,绵延数里,约有数百驮。闻听西藏每年需进康滇之茶数千驮,滇茶又名驮茶,为西藏的大众所喜饮,康茶为富有的西藏人所偏爱。西藏经营康茶者极多,因获利最稳。康茶经牛皮包装后可贮存数年不坏,且越久越香。而滇茶不同康茶,并不需牛皮包装,滇茶由缅甸经印度运至西藏,因缅甸邻近云南,故运费较低。近年因滇缅公路被日军阻断,于是滇茶多由西康运藏,运费虽高些,商人仍有利可赚。

下午二时,行至八角溯西边之大草原休息,大家先将骡马放牧,然后四处找寻牛粪,准备炊食。西藏牛粪有两种:一种是牦牛粪,个儿大、火力强,是藏人最喜欢的燃料。另一种是犏牛粪,烧起来有味,火力也不强。拉萨附近村民将犏牛粪运到三大寺出售,每袋可售七两五钱藏币。


用石头垒起做灶,中间用树枝架个铁锅,于是煮水烧茶,香喷喷的酥油茶拌着糌粑,这是高原旅行中最方便、最受欢迎的饮食。饭后大家便去搭帐篷,以便歇宿过夜。永宁总管是个瘾君子,鸦片烟灯需要避风,故独占一帐篷,其他人则分住各帐篷。不料晚间大雨,我的帐篷被雨水冲塌了,只得卷起半湿的被褥,搬入他人帐篷避雨。


闻听在西藏旅行常会遇盗,匪徒多在夜间趁人熟睡时行刺抢劫,但仅发生在荒无人烟之地,邻近拉萨倒不易发生。故凡在荒原行走,骡队中必携带武器自保。总管在永宁也属一位豪强,在他随行中有三只藏獒护卫左右,还有几个神枪手。听说他打过很多次仗,树敌不少,现正有一帮土匪,伺机在藏滇途中要暗害他。他将此事告诉了我,又提醒大家,一路上要警惕,多提防。

四 骑骡瘸腿,衣履湿尽


九月二日,天已大亮仍未有起程消息。听骡夫说,因昨夜大雨骡马背上湿漉未干,如果驮上货物,行走时货物与骡背摩擦,必致骡背脱皮肉烂,故候至十一时乃起程。


乘等候空隙,步行至八角溯村,翻一山嘴至甘丹寺背后,见有一个西藏邮站。所谓西藏邮站,不过是一个很狭小之石室,内可藏邮件而已,常置于路旁,邮差将信或邮件投放在内,无须任何安全措施。


行过三个山嘴,所骑的骡子一步一瘸,行走艰难,不忍见其痛苦,乃下骡步行。总管见我步行很久,让我乘其从印度所购之马,我知此马来自印度美军剩余物资,是准备送予云南王龙主席的,便婉言谢绝了。坚持步行至桑都小村后,查知骡之瘸腿,皆因后腿未钉掌之故。高原长途驮运的骡子必钉马掌鞋,并且每行数十里马掌鞋还需更换,否则骡蹄破裂,便无法行走。


桑都小村仅居民七八户,总管派人去打前站,安排住宿地。离开桑都不远天又降大雨,衣履尽湿,十分狼狈。我的英国马靴从不漏水,亦为雨水所浸,买自印度的洋雨衣毫不挡雨,狂风一吹已将它撕成数片。在西藏高原旅行,尤逢夏秋雨季,天气变化无常,忽晴、忽雨、忽下冰雹,只有穿青海出产的毡衣及毡帽,才能防雨又防冰雹,因宽大的毡衣能连人带坐骑都披盖上,实是西藏旅行必备之物。多年来我也积累了一些旅行经验:将毡衣及毡帽卷起来装在布袋中,布袋约一公尺大小挂在马后,用时十分便利。雨伞一柄套于步袋中背在身后,其他如风镜、手表、不易摔破的水瓶等都是极需要的。拍摄后的胶片最好能自己冲洗,否则要行数月后到了印度、成都或昆明才能冲洗,所耽搁的时间太久。可惜我的好些底片因途中淋湿,结果都报废了。


邢老1945 年藏滇茶马古道途中所写的日记


夜里继降大雨,不久即停止。在高原见每次降大雨之前,天空先显白练一条,由天至地犹如巨蟒,旋即下雨,百验不爽。总管派去打前站的人,因天黑风雨交加未能赶回,故失去联系,经打听悉知是我们队伍中一位色拉寺僧人矣。

五 骡群印象


次晨早餐后,乃将马鞍子备好准备起程,忽然小雨霏霏,候至九时小雨始止。


行往高山上为骡群摄一影。见骡马鱼贯而行,走在最前面的是头骡,耳旁竖有一面小旗,随风飘扬为开路先锋,颈间挂一大铃铛,为同伴们发出指令。头骡并不负重物,在其后面跟随背负重物的骡群,一步一行以头骡为领导。西藏骡群少则十几匹,多则数百匹,均有一领队的头骡。如遇虎豹野兽来侵袭,骡群会将其围在圈中,群起以后腿攻击之,因而虎豹无不害怕。而牦牛则不如骡群,牦牛驮着货物漫山遍野地走,如遇石隙,喜寻两石之间挤;如见树林,专选两树之间钻,故所驮货物容易损坏。但牦牛有一特点,若翻雪山骑牦牛最为妥当,因牦牛腿短,足蹄呈裂开状,故踩雪不滑,无有断腿之虑。如遇河流,牦牛也能泅水而行。


在藏滇高原,用骡子运货更受马帮们的欢迎,故骡子的价钱要贵过牦牛许多,此系高原旅行的常识。


行过墨竹工卡后天渐晴朗,转而烈日当空。墨竹除产泥茶壶、花盆外,能烧制绿色琉璃瓦,如拉萨之“宇托桥”及布达拉宫乾隆御碑亭,均在清代由墨竹烧制,墨竹附近还建有几座古代汉式建筑。


行走四小时过了江龙雪噶,骡队还未打尖(休息),骡夫们乃呛声打前站者,为何走得如此之远。打前站者说,因为这一带都不见草地,又无售草料之村庄,人走累了不要紧,骡子可不能没有草料吃。故高原旅行者,总以考虑骡马草料来选择打尖或驻息地。


永宁总管从云南带来一百五十匹骡子,他的骡子买自四川建昌,个儿大且体健耐劳,但较之青海出产的骡子又差一级。青海的骡子个头高大适宜骑乘,西藏人极为喜欢,故每家都有两匹。总管到藏后卖掉了数十匹骡子,现在只剩下九十余匹,总管叹曰,若是本钱小,实没法做驮运生意。


藏滇道上的运商队,1945年


下午行至一个小村庄休息,向村民购得鸡蛋数十只,以慰劳大家。这些鸡蛋存放时间已很久,估计村民们舍不得吃,蛋白均已蒸发,仅剩下蛋黄。


村庄主人牵来两头骡子说要出售,询问价钱,说每匹要藏银四十二平(藏银每平是五十两,此是清朝旧制),四十二平藏银则合两千一百两,合印币一千四百盾,实在太贵,买卖没成。总管说,我有骡子九十余匹,若以此价计算,岂不拥有十余万印币了。

六 年轻的 “古扎”庄主


昨晚休息之地名“扎巴雪喀”,村庄主人是一位年轻的“古扎”(贵族名),头顶梳有发结,但无小金佛盒,衣服也显得破旧。庄主夫妇忙于村里庶务,介绍说该村年产青稞仅三十门,这实在是很低的产量。我每年在藏生活所耗超过三十门,而且我住在寺庙中,房舍是免费的。由此而知,此村是贫困的,每见在拉萨的贵族非常阔绰,但在乡村有些虽为贵族却过得很节俭,还有不少人是借贷生活,此为我旅藏多年之见,不是凭空捏造。


入晚,庄主夫妇来我帐篷探访,见我躺在被褥上看书,羡慕地说,汉人生活真舒服也。我为他设座,并敬以纸烟,该君甚喜吸烟,连抽了三支。近年西藏政府有禁烟令,但拉萨市上仍充斥着各种纸烟,有蓝炮台、三五牌等。因贩卖纸烟利润丰厚,且西藏地处荒寒,烟民甚多,故禁烟令虽颁而不能实行。噶厦在中印边界竹摩设有一关卡,商人从印度贩进纸烟,皆向守关人贿赂,便得以放行。


该村种有莴苣、萝卜,还有鸡蛋出售,总管吩咐购买一些改善伙食。于是伙夫以云南火腿炒莴苣,鸡蛋做汤,萝卜分给骡夫们当水果享用,大家美餐了一顿。骡队每至一村,极受村民欢迎,因需购买大批马草和马料。马草便宜但马料却贵,西藏不产黄豆仅有黑豆,每门黑豆时价十一二两藏银,自藏滇公路上驮运骡队增加后,每门要藏银十五两。如果骡马没有黑豆喂养,即无力坚持长途驮运,故骡队在途运中的开支并不少。


数日来以今日早餐最为丰富,因昨日在村中购得牛奶、鸡蛋,而且还有馒头之类的食物。见馒头不禁忆起年少时江南的美味,现入乡随俗多年,已爱上了酥油茶的香醇。拉萨人早晨多数喝几杯酥油茶再外出,至中午回家才食糌粑,我也慢慢养成了此习惯。


途中住宿,搭帐篷、炊煮食物


早饭后行路五小时,途经格桑庄、巴洛庄而至仁进里。此地为入藏久经之地,曾遇德盛祥商人从云南丽江来藏经商。闻听今年入藏的滇商已达百余人,滇商分水客及住商两种,水客来藏,秋后即返;住商则会长住,拉萨有云南会馆等好几家住商的居处。西藏边境对滇商入藏并不阻拦,而对中央政府所派公务人员由西康或青海黑河来藏,却多阻挡。


今日因将骡子放牧远处,查点数目少了一匹,于是派人至远处高山上找寻,结果找到了,耽搁时间不少。总管提醒说,过崩打后查瓦绒一带尽是山地,沿途无草料可购,需将骡马放牧至很远之高山,走失骡马是途中常事,有时会因找寻骡马耽搁数日之久。


从拉萨东行,一路少见有用西藏纸币者,一百两纸币难兑换到七两五的零钱,更难以兑换到铜元。据我所知,藏政府所发行之纸币约有三百万两,大多通用于前藏、后藏和中印之间及山南等地。藏东一带则渐趋不通用了,而多用铜元、藏噶(也是银子所做)、三两或一两五之银元及汉地流通之银元、白银。尽管噶厦政府发行纸币定有严酷之法规,如若有人拒绝用纸币则被罚砍手或削足,但在藏东直至昌都,人们仍多拒用纸币。

七 歇宿荒原


数日来歇宿于荒原,走过山麓、嘛尼堆、佛塔、山寺、乡村,举目四望尽是峭拔的群山和广阔的牧野。路边有一块石头上标刻着六十七公里字样(大概是指此地与拉萨的距离),我在数年前经过时,还未见此标识。记得去年旅行后藏,从江孜归来正值冬季,孤身行走,一路担心遇盗匪,今随骡帮数十人同行,可以放心地徒步了。


入夜风雨交加,帐篷被吹得摇摇晃晃,气温突降十多度,终夜难以入眠。次晨风息雨止,红日高照,乃先步行一个时辰,待身体稍觉暖和后方骑上马。高原的早晨异常寒冷,虽穿皮裤也不能抵御,若早骑马则会冻得四肢僵硬。总管请我为他摄一影,背景是草原和骡群。旅藏多年我也从未骑在牛背上照过相,便也照了一张,以作纪念。


总管说此次从拉萨去云南丽江的旅程,大约需走三个月,如骡马无损伤,即是赚了钱。为减轻骡马负重,今日在途中雇用了牦牛三头,用来驮运永昌祥之重物。一路上遇见不少云南水客的驮队,大多运载着云南沱茶。便上前询问内地的情况,他们告以内地物价暴涨、民生困苦,但人民均有信心,坚持抗战,中国必胜。还告知此番入藏经商,边卡通关顺利,藏人甚为欢迎等,听后心中甚感欣慰。滇藏关系这几年来良好发展,藏传佛教盛行于云南,木里大喇嘛寺在当地人民中享有极高威望。大喇嘛去拉萨弘法时,慷慨熬茶布施僧众,三大寺每位喇嘛均分得大洋一元。丽江、阿登子等地居有汉民与藏民,建不少藏传佛教寺庙,且信众众多。当时青海省是穆斯林当政,西康省是刘文辉当政,两地边界时有冲突发生,因此西藏政府很关注康藏和青藏两地之边防。


行六公里至乌苏江,乌苏江地处要道,差役繁重,故居民逃离甚多。下午细雨纷纷,在如多之西歇息,该地距工布巴拉山很近。此山位于拉萨与工布江达之间,山势平坦绵延十数里,光秃裸露,瘴气甚重。夜宿于荒原,突降冰雹,大如石子,气温顿降,遍地皆白霜。想起拉萨也有降冰雹,但神奇的是达赖的花园罗布林卡内,却从不见下冰雹,据说若降冰雹,护法奈宭神失责则会被革职。


冰雹停后明月当空,而夜深寒气更重,四顾萧然寂静,虽有藏獒守护,却也不闻其叫声。如此寒冷的荒野之夜,辗转难眠,胸中不免生起感叹。自我年少起结缘佛门,立志访求密法报效国家,虽路途艰辛,心不生苦乐,劳形苦心更磨炼意志,增益慈悲。今入藏学习期满,藏南藏北各地皆访遍,冀望他日弘法利生,为雪域尽献一份贡献。


……


雪域求法记续编

邢肃芝(洛桑珍珠)著 张志雯 整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5

ISBN:9787108073839 定价:59.00元


此书为2003年三联书店出版的《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的续篇。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雪域亲历记”为作者生前的创作,主要包括《略述旅藏蒙僧概况》《西藏三大寺之由来及其组织》《朝山日记,1944年》《藏滇茶马古道纪行,1945年》《热振活佛事件》《尼泊尔游记,1948年》《旧西藏的差徭制度》等文章。作者记录了当年走遍康藏、印藏、藏南、藏西北和中印边境等广大地方,访求大德、朝拜圣山、考察后藏、访问尼泊尔等经历。在当时的在藏汉人中,他是深入西藏第一人。所到之处作者都不忘考察当地风俗民情、地理历史,并予详细记录,为后人了解西藏留下了珍贵的史料。第二部分“追忆”为作者去世后,其亲友与弟子写的追念文章,从中可以领略到作者立志弘扬佛法,献身边关,报效祖国的光辉品格。

识别二维码购买

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修订本)
邢肃芝(洛桑珍珠)口述  张健飞 杨念群 笔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即出
ISBN:9787108018052 定价:34.00元


在山柔水温的江南,他叫邢肃芝;

在太虚大师身边,他叫碧松法师;

在荒寒的雪域寺院,他叫洛桑珍珠。

他是第一个获得西藏三大寺,拉然巴格西学位的汉人。

他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国立拉萨小学校长。

他的人生横跨汉藏两地,他的身份涵盖僧俗两界。

当年的游记、日记、藏品和照片与他一起走过了二十世纪。

世纪末的口述自传记录了他见证的历史

—宗教、民俗、政治、社会、文化……

一个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一个人的传奇故事。


—END—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三联图书


▼复制以下淘口令

「3fu置这个 a:/₤CEXmc9uWeYG¢回淘Ьáò」

打开手机淘宝,进入三联书店天猫旗舰店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讯 | 2022年5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