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7年由谢环亲手制作的《杏园雅集图》是一幅内涵丰富、显中有隐,而且十分出色的政治绘画。同时,《杏园雅集图》也是历史上少见的隐匿了真实主题和深层含意的现实绘画。其效果类似《红楼梦》“将真事隐去”的主观设计。这是否就是陈廷焯(1853—1892)在《白雨斋词话》中所说的“若隐若见, 欲露不露, 反复缠绵, 终不许一语道破”的艺术表现呢?
*文章节选自《知识生成的图像史》(尹吉男 著 三联书店2022-6)“第三章 政治还是娱乐——杏园雅集和《杏园雅集图》新解“
必须指出,《杏园雅集图》本身是图像而非历史。所呈现的景象并非纪实摄影,实际的雅集场景要转化到传统书画的长卷形式中。因此,它是卷轴的图像表达。真实的雅集场景不会一字排开,形成一幅从右至左展开的长长的狭地。立体空间被调整在横幅的平面的画幅中,画面有如电影长镜头的延伸和展开。使观者置于“游观”的状态,透过视觉和头脑将平行展开的场景修复成原本的空间影像。长卷即一个舞台,人物犹如演员。戏剧性的效果洋溢在画面中。画中的罗汉床、桌椅,包括香具、茶具、酒具、文具等物品应该是事先布置好的,这些物品并不适于长期陈放在露天的室外,应该是从室内移到室外的,亦可理解为绘画的要求使然。最适合长期放置室外的多是石头材质的物品,如石桌石椅。将室内的器具摆放在室外,雅集的庄重性和戏剧感同时呈现。室外的植物、动物、流水、石屏、小桥等物象具有私家花园的特色。抛开人物服饰,单看这些元素并不能确定主人是隐士还是官员。满园的“章服”文官就顿时确定了花园的性质。镇江本《杏园雅集图》(局部) 陈设场景 镇江博物馆藏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考察,杨荣的杏园究竟地处北京的何处?翁方纲考出大致的方位在北京东城。杨荣被称为“东杨”,自然居于东城。翁方纲说:“而是卷内有‘东城地佳丽’之句,则建安杨公杏园当在城之东隅。”清代的孙承泽所写的《春明梦余录》中说:“杨文敏(杨荣)杏园:文敏随驾北来,赐第王府街,植杏第旁,久之成林。”王府街的具体位置,晚清的学者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中考据的结果是在台基厂。在明代应该属于南薰坊。杨荣曾多次随驾北征,不知杏园是明成祖朱棣何年所赐。画面中的文官分为三组,中间一组人物是这幅卷轴画的核心部分,而这一组的中心人物便是荣禄大夫、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杨士奇是本次雅集最尊贵的客人,杨的左边是园主人、荣禄大夫、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的杨荣。杨士奇和杨荣皆是从一品的文官,但杨士奇当时是内阁首辅。杨士奇的右边是正四品官詹事府少詹事王直。杨士奇从永乐十九年(1421)起即住在北京西城的金城坊,他家离长安门往西有五六里。另据王直的《移居唱和诗序》说:“而杨先生士奇则居西城之金城坊。”王直自永乐二十一年(1423)住在杨士奇的对门。杨士奇居所的对门住的是刑部员外郎汪麓,在永乐二十一年拜陕西参议离开北京,同年六月二日王直搬至汪麓的旧宅,与杨士奇对门而居。后来杨士奇和王直都搬离了金城坊,到了澄清坊。王直曾说:“自予官京师二十年,……功载兄功叙为翰林编修,与予同居澄清坊,相去甚迩。”杨士奇在宣德年间从金城坊迁居到了澄清坊,这是翁方纲没有考据出来的,他还是把杨士奇的住处定在永乐末期的金城坊。王直在《送李通判复任序》中说:“久之,杨先生进拜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徙居澄清坊。恂如为越府长史,大用为应天府通判,朝宗去为九江教授,宗儒以老病归。予与时彦、宗琏则迁职春坊,学夔、习礼皆进用在翰林。一时同处之士各东西散去。最后功叙亦徙而东,凡其所居皆已易主。”杨士奇与王直一直有日常来往,宣德四年(1429)正月十五日两人同到街市观灯,杨士奇还带上了他的两个儿子杨秫和杨道,当时次子杨道只有九岁。可以推测,而今杨士奇与王直是一起来到杨荣的杏园的。镇江本《杏园雅集图》中间部分 从左至右为杨荣、杨士奇、王直左边的第二组人物分别是 “正四品”文官王英(1376—1449),“正二品”的大宗伯、礼部尚书杨溥(1372—1446)和“从五品”的侍读学士钱习礼(1373—1461)。杨溥居中,王英、钱习礼分别侍坐在左右两边。杨溥的具体住所不详,他被称作“南杨”,应该居住在南城。杨溥在宣德初年与陈循共事,估计此时即住在南薰坊。王英和钱习礼在初来北京时都住在西城的金城坊,与杨士奇是邻居。王直住东城因而被称作“东王”,王英被称为“西王”,或许王英此时还住在金城坊。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断,王英、钱习礼应该也是一起来到杏园的。镇江本《杏园雅集图》第二组人物 从左至右为王英、杨溥、钱习礼第三组人物分别是周述(?—1439)、李时勉(1374—1450)和陈循(1385—1462),共三人。周述曾经住在金城坊,与杨士奇比邻而居,而此时的住所不详。李时勉此时的住所亦不详。陈循从宣德初年即住在玉河桥西,属南薰坊,又搬家到玉河桥西往南一点,接近南城墙,两个住处皆为明宣宗所赐。从画面上看,至少周述是与李时勉、陈循同时进入杏园,给人一种相约而来的视觉印象。左庶子周述、侍读学士李时勉和侍讲学士陈循,他们分别是“正五品”和“从五品”的文官,同时供职于翰林院,联系起来更方便。镇江本《杏园雅集图》第三组人物 从左至右为周述、李时勉、陈循从可考的住处看,画面中有五人曾经住在北京的金城坊,都是杨士奇的邻居。曾经住在金城坊的杨士奇、王直、王英、钱习礼、周述这几位馆阁诸公,他们有过很长时间的交往。尽管此时未必都住在一起,但相约来到杨荣的杏园的可能性更大。前一天朝会即可与杨荣约定前来雅集。杏园雅集参与者在永乐二十一年的居住位置图(邵军制作)画家谢环独立于三组之外。按杨荣的说法,谢环是最后到来的。谢环曾经住在昭回坊。胡俨《乐静斋记》称谢环“今扈从寓北京之昭回坊”,也就是今天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的东侧,西侧即靖恭坊。胡俨关于“昭回坊”的说法沿袭的是元朝旧说。明初已经将昭回坊和靖恭坊合为一个坊,即昭回靖恭坊。由图像得知,杏园雅集的参与者中没有一位是来自中国北方,诸如北直隶、山东、山西和河南地区的文官。1499年的《竹园寿集图》上的人物有来自山东、山西和河南的文官。尽管明成祖朱棣在1403年以后开始打击南方地主集团,但1437年的这次北京聚会还是清一色的来自中国南方地区的文官。而在南方人中,没有来自属于今天的浙江、安徽和江苏地区的文官,除了园主杨荣是福建建安(今属建瓯市)人,另外的八位参与者中,杨溥是湖广的石首人,其余全部是江西人:杨士奇,江西泰和县人。
王直,江西泰和县人。
陈循,江西泰和县人。
王英,江西金溪县人。
钱习礼,江西吉水县人。
李时勉,江西安福县人。
周述,江西吉水县人。
这个组合引起我的兴趣。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馆阁诸公的雅集活动。翁方纲在镇江本的《杏园雅集图》的题跋里的诗中有“七贤济济尽江西”句。《冬青馆乙集》的作者张鉴在《明锦衣千户谢廷循画杏园雅集图记》中敏锐地指出,“九人者,其七皆江西,又多同年,而三杨二杨又以同年为同官,雅集诚非泛然者”。假如谢环所绘的《杏园雅集图》的主题人物是来自混合省籍的话,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这是一般朝臣的假日雅集。比如1499年由吕文英和吕纪所绘《竹园寿集图》中的朝臣,周经(1440—1510)来自山西,屠滽(1440—1512)和闵珪(1430—1511)来自浙江,侣钟(1440—1511)来自山东,许进(1437—1510)、李孟旸(1432—1509)、王继(生卒年不详)来自河南,顾佐(1443—1509)和秦民悦(1436—1512)来自安徽,吴宽来自南直隶的苏州府。同样,作于1503年的另一幅雅集图《十同年图》所表现的人物也是来自不同省籍。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来自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1437—1505)来自江西浮梁(今属景德镇市),兵部尚书刘大夏(1436—1516年)来自湖广华容(今属湖南),刑部尚书闵珪来自浙江乌程(今吴兴),工部尚书曾鉴(1434—1507)来自湖广桂阳(今属湖南),南京户部尚书王轼(1439—1506)来自湖广公安(今属湖北),吏部左侍郎焦芳(1435—1517)来自河南泌阳,户部右侍郎陈清(1438—1521)来自山东益都,礼部右侍郎谢铎(1435—1510)来自浙江太平(今属温岭市大溪镇),工部右侍郎张达(1432—1505)来自江西泰和。十人均为英宗天顺八年(1464)甲申科进士,即同年。其中李东阳等九人在北京供职,王轼则在南京供职。弘治十六年(1503)三月二十五日,适逢王轼来朝,十人在闵珪宅第聚会。
明人《十同年图》 故宫博物院藏
不仅如此,《杏园雅集图》中的江西文官来自更为集中的地域。参加杏园雅集的江西文官除了王英来自与吉安府相邻的抚州府,其余六位皆来自吉安府,集中在泰和县、吉水县和安福县。
杨士奇、王直、陈循、周述、钱习礼、李时勉共六位是江西吉安府同乡。王直、陈循与杨士奇一样,都是吉安府泰和县的小同乡。王直的家族和杨士奇的家族世代交好,“杨氏居泰和四百年,两家门户相埒,代有交游婚姻之好”。陈循的从叔陈一敬与杨士奇为同门。永乐皇帝朱棣北征,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黄淮、杨士奇、王直留在翰林辅导皇太子。因此他们都属于“太子派系”的文官,积累了深厚的政治基础。陈循并非永乐二年(1404)的进士,他是永乐十三年(1415)的进士,而且殿试名列第一。当年会试的主考官正是杨士奇的姻亲、翰林修撰梁潜,同样是吉安府泰和县人。陈循后来成为明成祖朱棣的侍从。杏园雅集时,他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是本次雅集最年轻的文官,时年五十三岁。在“杏园雅集”中,王英、王直、李时勉、周述年龄相近,他们不仅是江西人,而且是永乐二年的同科进士(同年),关系非常密切。这一年会试的主考官是解缙和黄淮,杨士奇是读卷官。周述、王英、王直、李时勉等二十九位进士于永乐三年(1405)正月进入文渊阁读书,被称为“二十八宿”(后来增补了周忱,实为29人)。到永乐五年(1407),王直、王英被授官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洪熙元年(1425)二月,王直提到,王英是左春坊大学士(正五品),王直是右春坊右庶子(正五品),周述为左春坊左谕德(从五品),李时勉为侍读(正六品)。〔19〕正统二年(1437)的王直、王英他们已经是正四品的文官——詹事府少詹事。此时的周述是左庶子(正五品),李时勉是侍读学士(从五品)。杨士奇与周述、王英、王直、李时勉四位构成了紧密的师生关系。王英虽然不是杨士奇的吉安府同乡,但他是大同乡,关键他与杨士奇的关系是“门生”与准“恩师”的关系。自1402年燕王朱棣打败建文帝朱允炆(1377—?)并攻占南京以后,文官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江西文官集团逐渐代替了浙江文官集团。朱元璋统治时期,武人用的主要是安徽系,文人主要用的是浙江系。江苏系(当时的苏、松地区)的文人地主因为张士诚(1321—1367)的关系一开始就受到排斥,这种情况到了明代中晚期才发生改变。清代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有所涉及。浙江文官集团以宋濂(1310—1381)、刘基(1311—1375)为代表,后来浙江系的文官受到冲击,但到了建文帝朱允炆时期(1398—1402),宋濂的学生方孝孺(1357—1402)被建文帝起用,成为文官的精神领袖。在1403年以后的内阁中,除了黄淮是浙江人、杨荣是福建人,其余五人如解缙、胡广、杨士奇、金幼孜、胡俨都是江西人。从1403年到杨士奇去世的1444年的41年之间,其中除了杨荣做过6年的首辅,其他时间都是由解缙、胡广和杨士奇这三位江西人分别担任内阁的首辅。可以这么说,在朱棣执政以来的文官格局中,以江西系文官为主导,有微弱的闽浙成分(黄淮代表浙江,杨荣代表福建)。江西文官集团从永乐时期(1403—1424)开始逐渐取得政治优势,同时也取得了文学上的优势。所谓“台阁体”文学正是以杨士奇为代表的江西派文学。但江西文官集团并没有取得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绝对优势。相对而言,北宋后期的苏轼(1037—1101)等文官集团虽然没有取得政治上的优势,但在文学、书法和绘画上都取得了被后世认可的绝对优势。1503年的《五同会图》反映的是明代中期江苏地区文官集团的部分优势,但仍然不能和1437年的《杏园雅集图》所表现的江西文官集团的绝对优势相提并论。《杏园雅集图》正好显示出江西文官在宫廷的强势地位。在以前的《香山九老图》和《西园雅集图》中,“九老”和文官的地域色彩十分混杂,并不像《杏园雅集图》这么清晰而突出,这是以江西文官为核心的雅集。早在1422年,在北京的“西城宴集”同样是以江西翰林文官为核心的雅集,参加 “西城宴集”的人有17位,除了杨士奇,基本上是永乐二年的进士群体。参加这次雅集的有曾棨、王英、余学夔、钱习礼、张宗琏、陈循、周忱、彭显仁、周叙、胡穜、刘朝宗、余正安、萧省身(以上为江西人,14人)、陈敬宗、桂宗儒、章敞(以上为浙江人,3人)。其中胡穜是阁臣胡广的儿子,于1418年入翰林院。胡广是永乐时期最早的阁臣,也是江西人,他与解缙同乡,与杨荣、杨溥都是建文二年(1400)的同科进士。胡广从永乐五年(1407)二月到十六年(1418)五月去世时是内阁的首辅。参加 “西城宴集”的杨士奇、王英、钱习礼和陈循在15年后参加了著名的“杏园雅集”。杨士奇专门为“西城宴集”写了一篇《西城宴集诗序》,收在他的《东里集》中。由于这次雅集没有画家的参与,没有任何图像传世。从中可以看出,杨士奇的江西籍文官的基础是永乐二年科举的进士群体。他们不仅参加了“西城宴集”,其中一部分人还参加了日后的“杏园雅集”。两次雅集都有江西籍1404年同科进士群体的身影。“西城宴集”的场所是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陈敬宗的私宅。陈敬宗(1377—1459)是在后来的1450年给去世的黄淮写墓志铭的人,永乐二十年时任刑部主事。他是永乐二年的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文渊阁学习,参与修订《永乐大典》。浙江人中,陈敬宗和章敞(?—1437)都是永乐二年的同科进士,桂宗儒(生卒年不详)和陈敬宗是浙江慈溪县同乡,永乐八年(1410)充贡入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后改授翰林修撰。这不可能是巧合,而是一种有意的安排。从某种意义说,这次雅集可以理解为带有隐蔽性质的“同乡聚会”,这与另一次公开的同乡聚会完全不同。约作于1503年的《五同会图》则表现的是来自苏州府的在京文官的聚会【图4.15】。吴宽、王鏊(1450—1524)、陈璚(1440—1506)、李杰(1443—1517)、吴洪(1445—1522)分别来自同属于苏州府的长洲、吴县、常熟和吴江。这是明确的同乡聚会。正如杨士奇1422年在陈敬宗的家里举行的“西城宴集”一样,十七人中有十四位江西人。另外三位是浙江人。选择的聚会地点也不是江西同乡或自己的家中,而是选择了浙江人陈敬宗的私宅。
从馆阁诸公的诗文里看不出此次雅集的发起人是谁。后来的翁方纲认定发起人是杨荣。因为杨荣是园主人,自然被认为是雅集的发起人。所谓“馆阁诸公过予”似乎可以理解为馆阁诸公相约来到杨荣的杏园,并未透露杨荣主动邀请馆阁诸公的信息。去杨荣家聚会的公开理由:1.此时正是杏花开放的时节,杨荣的杏园以杏树成林而闻名,是欣赏红杏花的最好去处;2.杨荣的杏园在长安门往东一点的台基厂附近,位置相对居中,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参与者都很方便。可以理解,这次杏园雅集杨士奇借助杨荣(福建人)的私家花园——杏园,并约上杨溥,举行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朝廷文官大臣的假日聚会,而是带有隐蔽色彩的江西文官集团的同乡聚会。七位江西人和两位非江西籍的阁臣共同举办了杏园雅集。而江西文官集团的实际领袖是杨士奇。这张画凸显了当时明代政治的地域特性。在《杏园雅集图》的三个段落中突出了中心段落,而在中心段落中突出了杨士奇。杨士奇虽然此时与杨荣同属“从一品”文官,由于杨士奇是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曾经的老师,长年陪侍着这两位当时的皇太子父子留守南京,关系非常密切,杨士奇于1424年至1444年成为内阁实际上的首辅大臣。1437年,杨士奇的政治生活处在巅峰状态。此时的明英宗朱祁镇只有十岁,整个国家在仁宗张皇后和以杨士奇为领袖的文官集团的掌控之下。因此这次雅集的召集人可能就是坐在中心位置、地位最高(首辅)、年纪最大(七十三岁)的杨士奇。杨士奇有借别人私宅举办雅集活动的习惯,1422年和1437年这两次带有“江西文官集团”色彩的“雅集”都不是在杨士奇家举办的,而是在来自浙江的陈敬宗和来自福建的杨荣的私宅举办的。更重要的是,这两次重要“雅集”都没有安排在任何一位来自江西的文官的私宅举行,可见杨士奇用心极深。
《明仁宗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文本上看,杨士奇和杨荣的序文都凸显了政治意味。杨士奇一开头就说:“古之君子,其闲居未尝一日而忘天下国家也。”杨荣在结尾处说:“感上恩而图报称,因宴乐而戒怠荒,予虽老,尚愿从诸公之后而加勉焉!”一头一尾,都是政治性的表达。从每一首诗中都能读出同样的意思。从图像上看,似乎版画本的《杏园雅集图》人物服饰更符合杨荣的序文中的描述,所谓“十人者,皆衣冠伟然,华发交映”。衣冠常常和官僚制度相联系,代表人物的政治社会关系和地位。在道光时期的白描本上仍保持着“衣冠伟然”的模式。而在杨荣的《杏园雅集图后序》中特别强调每个人的官职——大宗伯南郡杨公,少詹事临川王公,侍读学士文江钱公,左庶子吉水周公,侍读学士安成李公,侍讲学士㤗和陈公,最后至者谢君其官锦衣卫千户。如此等级森严,似乎这不是朋友的序列而是官场的序列。这与会昌九老的不序官阶只序年齿的成例不同,而是刻意强调他们的在职状态,凸显的是:这不是退隐的雅集,而是在职文官政事之余的假日雅集。雅集的命名类似“西园雅集”,雅集的人数和月份都类似“香山九老会”,雅集的主体是以杨士奇为首的“江西文官集团”和另外两位重要文官,所有参与者都是在职的馆阁大臣。
章服、便服对比
一个“江西文官集团”的聚会为何采取了这样隐蔽的形式?什么样的政治形势导致了这种隐蔽的状态?通过表现馆阁大臣而遮蔽了江西色彩,难道是躲避同乡“结党”的弹劾吗?在“杏园雅集”和《杏园雅集图》的历史和图像中除了隐蔽的“江西文官集团”还隐蔽了什么?▼
尹吉男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6
ISBN:9787108073037 定价:128元
◎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原创系列首作
◎ 清理习见,改变思考古代图像史的方法
◎ 集二十余年精粹,呈现总结“知识生成”研究路径与思想源流
我的目标是促进整个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这些事情很迫切。如果接下来我们着重研究中国和外部互动中的那些中间环节,以后的学术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不再是西方人提问题中国人回答,而是中国学者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并引发全球的学者回答。到那时候,中国学术的生产时期就真正到来了。
——尹吉男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汇集了尹吉男关于顾恺之、董源、谢环及《杏园雅集图》等美术史上重要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此前积累的多篇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几乎每篇都引起相当的反响,并形成了某种写作范式。作者追问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关于风格的类型标尺等问题,从图像的视角观照历史,引领艺术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在中国绘画传统的风格研究与主题研究之外,讨论了图像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由此带出了他对中国古代图像史的总体思考,即要“超越审美”“超越真伪”,尊重“物”的独特性,并且努力思考“物”的意义,别具方法论创见。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 著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美] 巫鸿 著 柳扬 岑河 译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美] 巫鸿 著 郑岩 王睿 编 郑岩 等译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 [美] 巫鸿 著 梅玫 肖铁 施杰 译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美] 巫鸿 著 施杰 译
美术史十议 [美] 巫鸿 著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德] 雷德侯 著 张总 等译 党晟 校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美] 白谦慎 著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美] 杨晓能 著 唐际根 孙亚冰 译
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美] 乔迅 著 邱士华 刘宇珍 等译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英] 杰西卡·罗森 著 邓菲 等译
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美] 孟久丽 著 何前 译
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吴欣 主编 柯律格 包华石 汪悦进 等著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 [英] 柯律格 著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英] 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大明:明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 [英]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 石守谦 著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石守谦 著
行到水穷处:班宗华画史论集 [美] 班宗华 著 白谦慎 编 刘晞仪 等译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英]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
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 [美] 包华石 著 王苏琦 译(即出)
董其昌:游弋于官宦和艺术的人生 [美] 李慧闻 著 白谦慎 译(即出)
识别二维码选购
▼复制以下淘口令
「3fu置这个 a:/₤CEXmc9uWeYG¢回淘Ьáò」
打开手机淘宝,进入三联书店天猫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