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侯会:一名老读者的《经典常谈》阅读笔记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经典常谈
(详注讲解本)

朱自清 著  侯会 编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9

ISBN:9787108076182 定价:59.00元

【内容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八十多年前写成的,用十三篇简练平易的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侯会教授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对《经典常谈》进行条分缕析的题解、评介和注释,并遴选经典原文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朱自清其他论著等,编为“参考资料”,酌加注释或译文,为读者厘清文章脉络,扫清阅读障碍。

【作者简介】

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撰有专著《〈水浒〉源流新证》《〈水浒〉〈西游〉探源》《食货〈金瓶梅〉》《物欲〈红楼梦〉》《银字〈水浒传〉》等。20世纪90年代,作者面向青少年读者推出学术普及读物“文学五千年”系列,后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此后又陆续出版了《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和《侯会给孩子讲古典文学名著》等,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

编者的话

书总是越读越薄——大多数书都是如此;但也有越读越厚的,如《老子》《论语》《孟子》等经典,再如摆在眼前的这本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初读此书是在四十年前,一看书名就十分喜欢:“经典常谈”的意思,就是聊聊经典吧。翻开目录:五经四书,史汉诸子,辞赋诗文,全都是急需“充电”的内容。书中的语言又是那么平易亲切,把你引入经典的殿堂,却让你毫无畏难心、陌生感……
以前只知道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大家,拜读过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背影》;其实他还是成就很高的诗人,写新诗也写旧体诗,后者的数量甚至比前者还要多些。
当然,朱先生还是学者、教育家,教大学之前曾教过中学和师范,对国文(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和深入的思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正是语文教育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文言文面临着被语体文全面取代的局面,一直延伸到“五四”以后的“读经”教育,也听到了下课的钟声。
当此之际,朱先生高瞻远瞩,大声疾呼:“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当时的语文改革讨论中,有一种普遍论调,即“大学国文”……主要的是一种语文训练”。朱先生则认为:“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也就是……‘深一层’的‘立本’。”(《论大学国文选目》)——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朱先生的主张含蕴深刻。
今天,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仍保留着相当数量的文言文,不能不说与朱自清等学者当年的力争与坚持有关。在那场语文学科建设与改革的讨论中,朱先生是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他的意见最终得到尊重和采纳。他的主张不是空泛的,《经典常谈》便是他随后交出的一篇“古典训练”的教学大纲。
我初读《经典常谈》时,总以为这本读起来很轻松的“小册子”,作者写起来一定也很轻松,说不定一个暑假就搞定了。然而我想错了。
作者早就想为年轻人写一本经典入门书,为此做了长期而充分的准备。1940年夏至1941年夏,按照西南联大的规定,作者获得了为期一年的学术假,于是携全家临时迁居到物价较低的四川成都,开始了《经典常谈》的写作。
据日记记载,作者在1940年年底已写好部分书稿,并拿给同在成都的叶圣陶先生征询意见;但全稿的最终完成以及序言的撰写,已是1942年的1月。直到当年5月,作者的日记中还记录着书稿修改的消息。该书于当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首次刊出;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又由上海文光书店再版,传播益广。
两年后,朱自清先生病故,中华文化界为之痛悼。在成百上千的挽联中,有一副挽联这样写道:“经典常谈雅俗共赏为文坛确立了标准与尺度;荷塘仍在月色失辉教我辈怎觅得背影和踪迹。”侧面记录了《经典常谈》在当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有位学者把《经典常谈》称作“一些古书‘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也有学者评价说:“一副冲淡夷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最繁复的理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还有学者指出:“作为文学的散文,朱先生努力运用语言文字而得其自然;作为国学的著作,他对运用语言文字亦非常努力,这一点我们应当特别指出。”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文字上“切实浅明”“冲淡夷旷”“轻盈生动”“得其自然”,这本“小册子”本质上却是一部华夏数千年文化的“浓缩版”。书中依次介绍经史子集的代表作,其中经、史采取逐书讲解的方式,而诸子、诗、文等因作品繁多,不能一一列举,只能概述源流,略陈演变之迹。有位学者由衷赞叹:“……说一点自己的偏见,即这本书中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乃是‘诗’‘文’的两部分,抵得上一部清晰精到的文学史,甚至比那些粗制滥造的整部文学史还好!”对一般读者而言,仅这两部分,若结合作品细细咀嚼理解,已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况且,此书毕竟是八十年前的作品,当时的学生,不但能读文言文,有的还能写上几笔。朱先生为当时的学生所写的书,八十年后的读者来读,就不能不感到吃力——难点不一定是文字上的,可能是表述习惯上的、文化背景上的,以及词汇术语方面的。
对这样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我作为一名老读者,能不能为今天的年轻读者做一点“扶轮”的工作呢? 
譬如,朱先生的文字简练平易,深入浅出;但简练的文字与密集的知识点又是“孪生兄弟”。而且书中所叙内容毕竟是学术性的,层次细密,颇多转折;没有一定的学术基础,读起来难免感到费劲。
我的做法,是在各节开篇撰写二三百字的“题解”,对本节内容做出扼要介绍,让读者对将要接触的新话题做到心中有数。而阅读正文时,我又在每个(或几个)自然段结束时,用几句简单明了的话,对前述内容做出总结提示;你把这看作一名老读者所作的读书笔记也无妨。年轻读者在不熟悉的语境中埋头阅读,难免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待读至段尾,看到老读者写下的笔记,再回顾原文,没准本来拿不准的地方,会忽有所悟;对原文固有的逻辑线索,会看得更清楚一些。这也算是新老读者的一种交流吧!对于初学者,这样的交流还是需要的。

此外,困扰年轻读者的,还有不常见的术语、人名、典故等,我也替他们做一点注释的工作。书中原有注释近二百条,多半是对引文出处的提示,我们全部予以保留,并标明“原注”;需要做进一步解释和补充的,则以“编者按”的形式,将疏解文字附于原注之后。原注偶有讹误,也都做了调整修正。由于注释部分内容较多,我们特将其中涉及古今人物介绍的条目抽出,另立为“《经典常谈》人名词典”。——这是我这个老读者所做的第二项工作。

第三项工作,是结合各节原文,提供一些有助于阅读理解的参考资料,其中包括:一、相关典籍的目录(如“《尚书》篇目”、“《左传》目次”等);二、具有参考对照意义的典籍原文节录(如“《乾》卦的卦爻辞、《象》辞”,《离骚》节录等);三、与本节主题相关的朱自清其他论述(如《〈诗言志辨〉序》、《陶渊明〈饮酒〉一首》)等。——其中第二、三类资料例加“题解”;而第二类资料因涉及典籍原文,也都详加注释,并附有译文。
不得不说,第二类资料的选择,颇费踌躇,因为可选的内容太多,只好自定标准,务求合理。譬如,在“《诗经》第四”的附录中,我们选录了《关雎》《芣苢》两诗,目的是让读者通过实例了解何为“起兴”,何为“复沓”。再如,“‘《春秋》三传’第六”的原文节录,选择了《左传》和《穀梁传》对同一段经文“郑伯克段于鄢”的不同阐释,使读者通过对照阅读,了解两书的异同。类似的安排还有“《史记》《汉书》第九”,节录了两书对“鸿门宴”的不同记述。此外,“文第十三”涉及大量文体形式,不能一一举例,便挑选了不常见的“骈体”“义疏”和“语录”三种体裁,各举一例。至于奇句单行的散文,因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人们容易接触到,故略去;只选了明人归有光和清人姚鼐的文章各一篇,借以展示“唐宋派”和“桐城派”的散文面貌。
为了保持《经典常谈》原书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我们将各节附录连同“作者介绍”及“《经典常谈》人名词典”另编为《〈经典常谈〉参考资料》的小册子,作为《经典常谈》(详注讲解本)的“伴侣”书,一同发行。
以上所做的工作,无形中已让这本“薄”书“厚”了起来;然而我们的最终目的,仍是希望读者朋友能准确、深入地把握作品的精髓,再逐渐把书由“厚”读“薄”,相信有这套详注讲解本的帮助,大多数读者都不难做到。

侯会

2023年4月

识别二维码购买


—END—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三联图书

▼复制以下淘口令
「3fu置这个 a:/₤CEXmc9uWeYG¢回淘Ьáò」

打开手机淘宝,进入三联书店天猫旗舰店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讯 | 2023年9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