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广夜听 | 国学经典《论语》赏析:学而篇(第一讲)
3月14日 | 周六 | 晴 | 4℃—18℃
3月15日 | 周日 | 阴 | 8℃—19℃
主讲嘉宾:李乐观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焦作市诗词学会秘书长,焦作大学客座教授,组织开展“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研究与推广。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付诸实践,这不是令人愉悦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正是共谋论道之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气度吗?”
【评析】
本章是《学而》篇的第一章,其中表达的学习、交友和立身处事,可看做《论语》整部书的总纲。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另一种是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人的尊称。
(2)说:同“悦”,愉悦的意思。
(3)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也可认为一起求学的人称之为朋,志同道合的人称之为友。
(4)愠:指怨恨。
本章的三句话,作为整部《论语》的开篇,并非随意为之,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微言大义。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学”、“习”是指从“学”到“习”的两个阶段。夫子最为好学,一个“学”字贯穿他的一生。《公冶长·第五》篇里,夫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求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对于自己究竟好学到什么程度,夫子也有描述。《述而·第七》篇里,他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记了,学习的快乐,把忧愁都遗忘了,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夫子就是这样的好学之人,他认为除了学文献典籍,掌握六艺,还要学格局、学境界,学价值承担。只是“学”不足以成为君子,更重要的是“习”。这里的“习”不是温习,而是一种实践过程。古代繁体的“习”字上面是两个“羽”,代表一双鸟儿的翅膀,《说文解字》里说:“习,数飞也。”是指小鸟反复多次的练习飞翔。所以“习”就是要找机会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有所领悟和收获,只有到这个时候内心才是愉悦的。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夫子一生遇到了太多“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统治者,遇到了无数志不同道不合的当政者,也遇到了一些嘲讽、奚落他的隐逸者。但是夫子心中也有他的朋友圈,如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卫国的籧伯玉、陈国的司城贞子等,这些都是夫子内心敬重愿意与之做朋友的人。当然,这里的“朋”也指那些来自四面八方、志向笃定、心念虔诚的孔门弟子,比较突出的有四科十哲、七十二贤。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第三种快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也许这才是夫子真正忘我的快乐。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有着夫子“忠恕”的思想在里面。子贡曾问老师,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夫子告诉他就是“恕”,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反观夫子本人,他的仁政主张多被误解,周游列国时数次遭遇无端的诋毁和生命的威胁,但他从不怨恨,而是始终秉持理想,坚定地走在仁义的大道上。这不正是君子的胸怀吗?
总结下来,本章三句话中的前两句,实际是给《论语》定下了一个基调,从愉悦到快乐都体现在一个“乐”字,而读《论语》也注定在读一部快乐之书,找到了这一点,对理解《论语》将会大有裨益。最后一句着眼于一个“恕”字,宽恕是夫子一生的道德修养与处事原则,也是教给今天我们所有人最美最好的生活哲理。
小贴士
《焦广夜听》的听众朋友,大家好,夜听专栏推出以来,受到了网友们的喜爱和关注。每周,我们推出粉丝“夜听”专栏!欢迎大家积极投稿,让更多人听见你的才华吧!
投稿邮箱:jgyeting@163.com
内容:完整声音作品(音频请以问候焦广夜听的网友和自我介绍开篇,别忘记附文字稿和个人照片哦!)
大家都在听↓↓↓
焦广夜听丨女神节话女神焦广夜听丨一头老牛的惊人之举焦广夜听丨石子的意义焦广夜听丨总要一个人面对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焦作广播电视台(ID:jztv0391)”官方微信即可收听!!!
焦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 辑:贾雪玲 冯 莉 崔海坤
责 编:朱 虹 辛秋莲
监 制:李 明
总监制:王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