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铺的没落,看城市空间秩序的颠覆
文|孙不熟
因为做购房咨询,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某某城市的商铺还能不能买?对此,我的回答一直是:商铺,别买,任何城市都别买。
我们先不讲数据,先分享生活中的几个小见闻。
移动互联网出现后的这几年,我发现我的日常消费和临街商铺的关系越来越少了。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湖北菜馆,菜做得不错,但一般人找不到,因为它开在一个小区里,因为不沿街,那里几乎没有散客,基本上都是熟客,还有一些是通过团购网站找过来的。
我常去的一个理发店,是租住在一个公寓楼里,那里也几乎没有散客,基本上都是熟客,还有就是通过团购网站找过来的。不同于沿街的理发店,公寓的租金很低,老板的经营压力小,所以不要求店员搞推销,所以整个服务的过程是安静和友好的,而且价格比沿街理发店便宜。
还有,最近两年我发现我们小区的一些别墅多了许多生活气息,那些别墅因为入住率低,所以杂草丛生,接近废弃的状态,但最近两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荒废的别墅,现在变身为民宿、homeparty、小健身房、美容院、小茶馆、培训班、艺术工作室,业态非常的丰富,前来消费的顾客也基本上都是时髦男女。跟前面说的餐厅和理发店一样,这些小店几乎没有散客,完全靠熟客和团购网站导流。
看到没,沿街商铺的敌人,不仅仅是淘宝啊,还有公寓和住宅,而且后者的冲击更大。老实说,电商对商铺的冲击不大的,因为大部分沿街商铺还是体验经济业态的,真正对商铺形成毁灭性冲击的可能是公寓和住宅。
公寓和住宅为什么能打败沿街商铺?租金低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寓和住宅可以提供更好的体验。沿街商铺的优势是人流量大,劣势是不能提供精准的、个性的、有情趣的服务,但公寓和住宅可以,它们的租金低,不需要很大的客流量也能生存,可以从容地为一小部分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保持用户粘性。
所以,本文的中心思想是:移动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秩序。
城市是有着严格的有空间秩序的,从宏观层面看,分为中心区、次中心区、外围区,从微观层面看,分为十字路口、沿街旺地、内街小巷。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你想开个铺面,必须得服从一个城市、一个片区的空间秩序,否则你的商铺就没有生意可做。
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一下子打乱了这个经典的空间秩序,犄角旮旯的内街小巷里也可能会冒出一个生意爆棚的商店,核心区装修豪华的沿街铺面可能无人问津。从世界城市发展史的纬度看,这是一次伟大的空间平权!
城市的空间平权之后,会带来哪些显而易见的改变呢?城市会变得多中心,甚至去中心化,乃至碎片化,投资不动产的逻辑也随之发生变化:沿街商铺对传统空间秩序的依赖度最高,所以它率先没落;公寓的依赖度稍低一点,所以投资价值还在;住宅对传统空间秩序的依赖度最低,受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也最小,投资价值也最大。
说到这里,我想起向我咨询商铺的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吃过商铺的亏的,他们的普遍感受是,商铺最近5年,涨幅很小,而且租客流动性大,很难找到长租的店主。他们在微观层面的感受是正确的,这里随便挑几个城市的宏观数据:
这是高力国际统计的杭州购物中心商铺租金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高力国际
这是高力国际统计的上海购物中心商铺租金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高力国际
可以看到,上海和杭州都是非常欣欣向荣的城市,其商铺租金最近三年的整体走势是小幅下跌,远远跟不上住宅与公寓的行情。还有,之所以不是大幅下跌,那是因为选取的统计样本是购物中心商铺,如果统计的是普通沿街商铺,那数据只会更差。
未来,商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会越来越低,特别是一些沿街商铺会变得可有可无,能优质运营的只有购物中心商铺。我暂时想不到那些租金昂贵、转手费惊人的临街商铺,除了开便利店、水果店和五金店,未来还能做点什么?
欢迎购买孙不熟的买房课:有兴趣的读者可扫描以下二维码购买我与分答联合制作的一期买房课,只卖9块9,不到一杯咖啡的价钱,却可能收获到价值一百万的知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次买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