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西北需要大城市,西安可以“一城独大”

2018-02-08 孙不熟 城市战争

文|孙不熟


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正式揭晓——西安。


昨天,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被认为是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该城市群跨越了陕西、山西、甘肃三个省份,国土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63万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1.59万亿元(2016年),分别占全国的1.12%、2.79%和2.14%。(据第一财经日报)



《规划》还明确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西安,并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文件共有三处提到“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自此,西安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之后的第九个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


对西安来说,终于得偿所愿。对大西北来说,则终于有机会拥有一个大城市了。



西北是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涵盖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级区划,幅员辽阔,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7.3%。然而,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上,至今缺乏一个具备中心城市效应的大城市。


西安是目前这个大区的首位城市,这从电话区号、副省级行政级别、大学与科研机构数量等方面可以看出来。不过,这个首位城市的经济体量实在是太小,2016年西安市的GDP只有6257亿元,不要说和一线城市比,就是与同为中西部的武汉、成都、郑州、长沙等省会城市相比,也存在巨大差距,大约只相当于武汉与成都的1/2,与无锡、佛山、东莞等地级市也不可同日而语。


就首位度来说,西安GDP是省内第二大城市榆林的2.25倍,而成都、武汉、长沙的这个比例分别达到6.65、3.2、2.95。这表明,西安在省内,都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中心城市效应,其对全省人口与经济的聚集效应暂不及格。


滴滴出行统计的西安市“城市星云图”。


省与省的竞争,城市群与城市群的竞争,本质上是各自核心城市、首位城市竞争,如果首位城市太差,直接影响的是整个大区域的竞争力。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当一个城市的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资源配置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话语权就会呈指数级增长。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绵阳与成都的区别,不是GDP乘以6,而可能是话语权乘以100。


所以,湖北拥有武汉、四川拥有成都,不仅仅意味着拥有一个经济规模上的大城市,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一个强有力的话语权系统——这个东西可以帮助湖北与四川在全国激烈的区域竞赛中,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事实上,在承接一些国家级的政策利好方面,四川与湖北在中西地区的确表现出一定的优先权。


再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河南与四川,论人口与GDP,二者基本相当,论区位优势,河南还更胜一筹,但四川的媒体存在感、人才吸引力、产业高级感都胜过河南。原因不复杂,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四川有成都。我们看到,很多跨国公司、互联网公司都把中西部地区的业务中心放在四川,甚至连文艺青年都对四川青睐有加,毫无疑问,这些资源都是冲着成都来的。


不过,这几年,郑州上升得很快,未来有望重塑中西部两个大省的力量格局。


对中西部地区来说,没有条件像沿海地区那种通过港口与外资实现多中心发展,最佳策略实际上就是先集全省之力把省会做大,提高全省人口与经济的集约化指数,等省会具备中心城市效应之后,然后通过一个强省会的溢出效应带动全省的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其实存在一个时差,前者只有先解决的是集约化发展的问题,然后才有条件像后者那样实现“均衡发展”,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就搞均衡发展或者平均主义。


最近两年的“国家中心城市”大扩容,国家的意图可以说明确,就是觉得目前的全国性中心城市太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亟待培养几个大城市出来。对武汉、成都、郑州、长沙、合肥、西安等省会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在此意义上,中西部省会普遍降低户籍门槛、急切招揽大学生、大搞基础建设均为应有之义。


从房产投资的角度,我个人很看好这些还处在粗放式发展的城市,因为它不矫情,对增量的兴趣大于对存量的兴趣。这类城市往往表现为:人口大量涌入、暴发户涌现、地段秩序紊乱,而且各行各业的竞争对手少,就像20年前的北上广深,充满着山寨、草莽、包容、热情的气息。


延伸阅读:

向成都学习高级感

郑州GDP进入三万亿时代?

武汉要留住百万大学生

谁是全球第一城?北京第一、东京第

纽约、伦敦谁才是全球第一城?

买房之前要看懂“城市半径”

孙不熟:地段为什么不保值?


欢迎加入孙不熟的付费社群,一对一,陪聊。

扫描以上二维码加入孙不熟的社群,读懂城市、学会买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