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公布 | 乡村振兴,要为农民办这些贴心事
引言
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文件全文一万六千多字,其中不乏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到贴心的诸多重要举措,人民日报摘编了部分内容,供大家交流学习。
一、产业兴旺是重点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做大做强民族奶业。
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
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
二、生态宜居是关键
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
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
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三、乡风文明是保障
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
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四、治理有效是基础
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
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
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
集中清理上级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
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
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
五、生活富裕是根本
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
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
推进北方地区农村散煤替代,有条件的地方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
六、摆脱贫困是前提
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主要投向深度贫困地区。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和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
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
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
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
七、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
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八、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
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九、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不得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加大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
十、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
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
排版 / 陈程
注:本内容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要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