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IS共同城市

其他

2023 Vicente Guallart 低碳建造主题讲座——社会住宅与低碳建造

经济适用房的缺乏在世界各地日益严重,正如历史所发生的那样。我们思考如何运用当代的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一挑战。目前,全球正在出现一种新的建筑方式,它使用工业化的生态建材,如层压木材或混合结构,自供能并融合自然,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新型混合社区与城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尝试积极应对社会住宅紧缺等社会问题,以及气候变化问题。我院联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邀请巴塞罗那前首席建筑师、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学院创始人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正式公告 | 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优化国际咨询

由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宝安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联合承办,深规院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促进中心和城市设计研究所(udr)联合策划组织的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优化国际咨询已启动,欢迎境内外设计机构踊跃参赛!主办方: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承办方:深圳市宝安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组织服务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电话:闫工:0755-29996972华工:0755-83899237联系邮箱:public@upr.cnHost:People's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低碳”理念下,城市更新设计或许可以这样做

当前我国气候问题凸显,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建设低碳绿色城市,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外,我国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上述目标,城市必须做到低碳可持续发展。城市作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资源消耗的主要区域,如何建设“低碳城市”是规划领域需要探索研究的内容。△
2021年12月3日
其他

竞赛招募:以城市科技展望社区未来 – “社区2050”国际设计竞赛

参与团队需依据专业水平和技能,选择两个竞赛组别中的一个进行报名。每个组别对参赛的交付成果和设计深度都有特定的要求。每个参赛团队都需要为设计竞赛所选定的两个基地的其中一个提交参赛方案:基地1:
2021年11月5日
其他

内涝之下,规划作为?

01.这雨下得有多大?自2021年7月17日,从太行山东麓到南阳盆地,河南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大暴雨、特大暴雨等强降雨天气。郑州、焦作、新乡、洛阳、南阳、平顶山、济源、安阳、鹤壁、许昌等地都出现了特大暴雨。嵩山、偃师、新密、伊川、登封等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突破建站以来日降水量、3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其中,
2021年7月23日
其他

产业集群网络——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空间发展模式

引言以深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分布与联系为例,产业集群网络是区域(或市域)制造业体系的一种重要空间发展形态。各集群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无论创新能力强弱、大型企业占比高低,每个集群都是网络中有机且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随着产业体系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产业集群网络在空间中不断拓展、联合、演进,支撑起区域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产业集群网络示意图前言深圳是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通过分析当前深圳市在营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可发现企业呈现出在数个片区集聚分布的空间形态。以街道为基本单元,结合深圳市相关产业空间规划的组团划分,可在空间上对深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划分为九大集聚区。本文以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区为基本单元,对企业工商注册数据进行分析,向内看不同集聚区的构成特点,向外看各个集聚区之间的联系及各集聚区在集群网络中的位置。通过数据的刻画与分析,呈现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空间的整体网络图景。一、深圳市有九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区,宝安区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地以深圳市当前在营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为依据,以街道为基本单元,结合相关产业空间规划的组团划分,将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划分为九大集聚区。其中,宝安的两个集聚片区——宝安中心组团和深圳西部工业组团,企业总量上最为突出。关内高新园、华强北、车公庙片区企业集聚度高,但在总量上不占优势。深圳市当前在营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热力图及九大集聚片区划分九大集聚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总量分布二、各集聚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从核心向外围演化发展华强北、车公庙的非在营企业(包括迁出、注销和吊销的企业)较当前在营企业占比多,近期新注册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占比较少,处于成熟-转型期。高新区在营与非在营企业占比相当,近期仍保有新注册企业活跃度,处于成熟-活跃期。宝安中心组团、深圳西部工业组团、宝安石岩街道、龙华区集聚区、坂雪岗片区在营企业占比高于非在营企业占比,且近阶段新注册企业活跃度高,处于成长-成熟期。光明集聚区非在营企业数占比最少,且最近阶段新注册企业占比均明显高于其他片区,处于成长期。市域内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整体呈现从南向北、从核心圈层向外部圈层逐次推进的空间演化进程。深圳市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片区注册企业非在营企业及不同时间注册的在营企业占比三、各集聚片区均包含“材料——元器件——零部件——整机”完备供应链环节,整体呈现“兄弟集群”的特征对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关键词分析,以企业所涉及的最基础生产环节划分企业所处的生产环节,并进行集聚区企业构成分析。九片区整体呈现以整机(如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广播电视设备、音响设备、雷达设备等)带动元器件(如电子真空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显示器件、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等)、零部件(如硬盘、电源、镜头、机芯、键盘等)、材料(如晶片、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生产的发展特征。华强北、车公庙、高新园等处于成熟-转型期或成熟-活跃期的集聚区,基础生产环节为整机的企业占比超过50%。宝安中心组团、深圳西部工业组团、宝安石岩街道、龙华坂田街道等处于成长-成熟期的集聚区,基础生产环节为零部件的企业占比较关内集聚片区大。处于成长期的光明区,基础生产环节为零部件的企业占比进一步扩大。各集聚区内部相对完整的供应链结构,支撑起集聚区内部的整体“运行”与“创新”活动。空间演进与生产技术提升两方面力量叠合,造就了当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区位的集聚区生产环节构成有所不同的整体面貌。深圳市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片区企业生产环节构成分析四、各集聚片区以大量不具有专利的“弱创新企业”为支撑,以拥有专利的“强创新企业”为引领,构成创新发展体系以发明专利为创新活动的显性表征,将具有发明专利的企业定义为“强创新企业”,对各集聚片区的“有专利企业”和“无专利企业”进行统计,可见各片区均存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创新活动”。其中高新园“强创新企业”占比最高,其次为宝安区石岩街道。这两个片区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总数上均不占优势,但在创新能力上表现突出。在制造业的创新活动中,除了以“专利”形式固化的创新成果,还有更多在生产过程中渐进性的、过程性、协同性的“创新活动”。大量的不具有专利的企业和无法通过“专利”形式体现的“隐形创新”活动,推动着深圳市整体电子信息制造体系的发展,它们也为具有专利的“强创新企业”提供了整体发展的环境。深圳市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片区“有专利企业”及“无专利企业”构成分析五、各集聚片区以大量一般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为支撑,以极少数头部企业为带领,构成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体系以各集聚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中深圳五百强企业数的占比,表征大型企业在集聚片区中的构成情况。在高新园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位于深圳五百强的占比最高,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五百强企业“密度”最高的片区。其次为坂雪岗集聚区,坂雪岗片区在企业总量上不占优势,但五百强企业占比较高,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更多地由大型强企业作为支撑。而即使在五百强企业占比最高的高新园及坂雪岗片区,大约一千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中才有数家深圳五百强企业。在其他片区,上万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中才有数家深圳五百强企业。从整体数据上看,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头部企业仅为极少数,大量中小微企业是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集聚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中深圳五百强企业占比六、以总部分支关系和企业投资联系为表征,各集聚区间构成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联系网络,其中高新园片区显示出突出的控制地位在统计中,以总部分支关联权重为1,投资联系权重为0.8,并在标准化处理后将联系强度以分位数法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呈现整体网络联系图景。在以管理与资本联系为刻度的集群网络图景中,高新园片区显示出突出的控制力。高新园片区对深圳西部的宝安中心组团、深圳西部工业组团、宝安石岩街道片区、光明区集聚片区存在最为明显的以总部分支、企业投资联系为联结的联系。坂雪岗、华强北、车公庙、龙华区集聚区在九片区网络中的独立性较高,但也有可能这些集聚区对九片区以外的地区存在较强的联系,比如与深圳市内其他片区、深莞惠其他地区、湾区内其他地区、全国其他城市、甚至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的联系。这是有待探索的问题,在本次以九大集聚区为范围的数据中未能将此进行分析呈现。深圳市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联系情况(注:以企业之间是否产生总部分支或投资联系确定关联值为0或者1。如:企业A在另一个集聚区设立分支机构B计为1个总部分支关联;企业A对位于另一个集聚区的企业C进行投资计为1个投资联系关联)七、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电子信息服务业企业间的投资联系为刻画,高新园片区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软硬件融合发展的核心支点”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出以整机生产带动发展的特征,可想软硬件的结合对深圳市整体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支撑。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间的投资联系为刻画,我们可以感知到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状况及其在空间上的表现。在信息制造业企业对制造业企业进行投资输出网络中,高新园片区是明显的“输出核心”。而在制造业企业对信息制造业进行投资输出,高新区是明显的投资“汇集枢纽”。等权重融合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电子信息服务业相互投资的两个网络,计算各节点在网络中的度中心性,显著表明高新区是为九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提供软件技术支持的“核心支点”。深圳市九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片区电子信息服务业向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投资输出(注:以企业之间是否产生投资联系确定关联值为0或者1)深圳市九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片区各电子信息制造业向电子信息服务业的投资输出(注:以企业之间是否产生投资联系确定关联值为0或者1)八、以产业集群网络为支撑的深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图景上文以企业工商注册数据为基础,对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九大集聚片区的发展阶段、生产环节构成特点、创新企业构成特点、企业规模构成特点、空间联系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这些集聚片区中,有以较多大型企业和强创新企业为支撑、对外输出管理与资本控制、承担软硬件融合关键点角色的高新园片区,也有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基地、接受高新园管理与资本输出联系的深圳西部工业组团、宝安中心组团。有企业数量不多但以百强企业构成强大支撑的坂雪岗片区,数量不多但强创新占比仅次于高新园的宝安石岩街道片区,也有更多以一般大型企业和大量中小微企业为支撑,通过市场动力成长起来的车公庙片区和龙华片区。有历经风霜仍然保有较完整供应链构成、对外新城输出联系的华强北片区,也有接受输入新生成长在材料和零部件生产环节见长的光明片区。南山高新园片区,显示出了在深圳市域内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产业集群网络各集聚区发展特点
2021年4月2日
其他

碧道规划的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以深圳坪山区为例

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创造性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万里碧水清流的“碧道”概念正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本文以深圳坪山区为例,从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坪山区自然水系、生态本底、滨水空间等现状的分析,结合坪山区城市规划要求及各片区发展定位,针对坪山区水安全、水文化、水景观、游憩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划策略,为下一步碧道规划的实施指出了方向。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全面贯彻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广东万里碧水清流的碧道,形成‘绿道’和‘碧道’交相呼应的生态廊道”。碧道规划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创新实践,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广东省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举措。形成“绿道”和“碧道”交相呼应的生态廊道(图片来源:作者拍摄)目前国内关于河道整治工作,要么是侧重于对水体净化、防洪安全、污染治理、岸线景观等方面[1-3],要么只是针对现有滨水空间的整合与提升[4-6],缺少对水中、水岸、水上三者统筹融合的系统性考虑。碧道建设就是基于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的思想,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统筹水中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水岸风貌优化与景观提升、水上文化升华与产业升级,实现水、城、产三者共治的建设理念。一
2021年2月19日
其他

深规院 | 三十而立

1990年6月,红荔飘香的繁夏,深规院在园岭新村八角楼成立了。深圳经济特区走过了十年的艰苦创业,步入了城市高速发展的阶段。面对城市高速建设时期土地、经济、制度等的诸多挑战,肩负着“先锋”使命的深圳组建起一支本土规划队伍,深规院应运而生。从此,深规院踏上了在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之中破风前行的探索之路。三十年间,深规院见证、参与了深圳的建设奇迹,并带着深圳经验走向全国,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球,以持续的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不断适应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书写着一页又一页崭新的篇章。1991深规院从罗湖区草埔村旧村改造规划起步,逐步承担深圳的规划设计和咨询任务。建院短短两年间,深规院承担了近50项特区内重要规划设计、工程设计类项目。其中,《深圳市中部次区域规划》是借鉴香港经验、探索深圳次区域规划编制办法的首次尝试,为随后开展的《深圳市东北部次区域规划》及全市规划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深圳湾分区发展规划》则借鉴了香港分区计划大纲图的做法,在构思和成果表达方式上都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圳市中部次区域规划(1989—2010)1992深圳市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将规划、国土职能合并,初步形成了“规土合一”的管理架构。1993年,深圳市规划国土管理体系进一步改革为市——区——镇三级垂直管理模式,以加强城市发展管控和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统筹协调。“规土合一”由此成为深圳管理体制的亮点。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996—2010)延伸阅读:深圳原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路径深圳土地整备政策的突围1993宝安撤县建区后,深圳的次区域划分从6个调整为特区、宝安、龙岗3个,新一轮次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深规院承担编制《龙岗次区域规划》。“分区”的规划为谋划城市扩张和增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深圳市龙岗区次区域规划(1996—2010)1994深圳市规划主管部门委托深规院编制了《福田中心区城市设计》,开启了深圳市中心区后续长达十年的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帷幕。务实解决城市问题,并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有特色的风貌、有传承的环境,是深圳城市设计的新探索。时至今日,深规院在全国范围内承担了大量的城市设计工作,借助过往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寄希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中国城市品质的提升提供务实且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福田中心区延伸阅读:福田中心——深圳城市设计的奠基深圳经验——城市设计实施的五个维度1995深规院从八角楼迁至华强北振兴路3号建艺大厦。第一次搬家后的深规院为全员配置电脑,并引入AutoCAD等设计制图软件,实现了规划工具的第一次升级,从手工作业步入了计算机辅助制图时代。1997年,我们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了“深规院工具”,并在过往23年间不断推陈出新,由此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规划图形平台。1996深规院主持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6年12月通过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查。这是深圳第一个以全市域作为规划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其先行先试为全国积累了经验,获得了国际建筑师协会阿伯克隆比爵士提名奖。同年,深规院编制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深圳高新区正式成立后编制的首个规划,奠定了高新区发展的空间框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1997香港回归,深港迎来了互动发展的全新时期。深规院通过城市规划支撑深港双城建设:深圳湾口岸的增设和改造,使深港双城对接东、中、西城市发展轴的设想得以逐步实现;深圳又于2004年启动落马洲河套地区规划研究,并持续推动至今,促进了深港共议边境地区的融合发展。深港西部通道口岸建成鸟瞰图延伸阅读:深港双城,岂曰无衣深港之间有形的线1998《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颁布实施,正式确立了深圳以法制化管理为导向、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的三层次五阶段规划体系。同年9月,由深规院承担的市中心区等第一批11项试点法定图则进行公示。法定图则制度由此踏上了历史舞台。深圳市蛇口地区法定图则延伸阅读:法定图则,且行且善法定图则,何去何从1999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开启了深圳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的帷幕。深圳轨道交通规划坚持轨道交通与城市结构、土地利用、空间景观协调发展,在多层次、分阶段、全流程的轨道交通设计体系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规划方法。深规院承担的《深圳市地铁二期工程详细规划》《深圳市福田站综合规划》等工作奠定了深圳公交导向城市开发的基本框架。深圳地铁二期工程综合规划策划研究延伸阅读:路在何方——深圳的轨道交通规划2000深规院于2000年编制《深圳经济特区地下空间发展规划》,使深圳成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地下空间规划的城市。同时,在这建院的第十个年头,深规院迈出了从深圳走向全国的第一步。此后的二十年间,深规院先后设立了上海分院、重庆分院、雄安分院、东莞分院。深规院规划师们踏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规划足迹遍布国内外近300个地区。华强北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延伸阅读:深圳——面向需求的地下空间资源利用2001深规院启动《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探索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与实施机制。结合深规院2005年受托开展的《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深圳独特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逐步成形。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2002为了对法定图则制度形成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深规院于2002年先后开展了“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和“深圳市土地使用相容性研究”两项课题,历经12年推动密度分区和土地混合使用从策略研究转化为技术标准,建立了刚弹兼备的规划管控机制,为步入存量开发建设时代后的深圳土地利用和空间组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公共政策支撑。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密度分区指引图2003为了强化和探索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路径,深规院于2003年编制完成了深圳历史上第一个近期建设规划,并于此后完成和实施了三轮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划实施机制,通过多层次多规衔接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重点地区规划指引图延伸阅读:近期建设规划:以五年规划适应五年规划2004深规院牵头完成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第二次全面修订工作。作为全国最早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技术规范,《深标》一直不断主动适应深圳的城市发展进程,成为深圳规划技术规范体系的核心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记录了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规划技术理念和管理思路的与时俱进。2005为了主动应对“四个难以为继”,加强生态保护,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危及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深圳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占全市总用地面积50%
2020年6月19日
其他

浅谈《车公庙城市更新统筹规划》:城市更新统筹规划提升城市品质的探索

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海绵城市、绿色低碳等城市发展理念,综合片区发展特征,为保障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性,片区城市更新统筹规划最终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019年8月30日
其他

乡镇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探索(下篇)

规划更需要关注城镇的近期建设发展,明确新河镇近期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建设项目,制定近期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目标,明确镇区近期城市更新引导片区和内容,高效指导城镇走向合理的发展轨道,提出城镇近期发展目标。
2019年8月9日
其他

乡镇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探索(上篇)

乡镇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实现乡镇全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载体,应当以树立发展战略、统筹全域管控作用为目的。
2019年8月9日
其他

今天,你迟到了么?

引言——什么最能让你的同事引起羡慕嫉妒恨?——当然是“上班离家近”呀!深圳有句老话,“英雄难过梅林关,好汉难过布吉关”。作为特大型城市,深圳上班族的通勤状况是怎样的,通勤难是否也成为了深圳的一大“城市病”?在上一篇大数据告诉你,哪些人陪你一起996,“百度慧眼-深规院联合创新实验室”识别了深圳关内五大就业中心:罗湖金三角、华强北、车公庙、福田CBD和高新园,分析了它们的业态构成与功能特征。本篇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析上述就业中心内部就业人口的通勤行为特征。我们也同时选取关外两大就业次中心——宝安中心片区和华为富士康片区为样本,与关内就业中心进行比较。关内五大就业中心与关外研究样本1
2019年8月2日
其他

国土空间规划创新论坛 | 共商国家责任与务实探索

第五,无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内容、形式等如何变化,但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和开放包容等价值共识不会变。
2019年6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大数据告诉你,哪些人陪你一起996

引言在深圳,是谁和你一起赶最后一班地铁?是谁和你一起在暴雨天抢滴滴?是谁陪你度过每个加班的周末?“百度慧眼-深规院联合创新实验室”用大数据告诉你,是谁和你一起在深圳的各个就业中心打拼。本文借助百度地图慧眼提供的2019年3月深圳市就业人口数据,识别深圳的主要就业中心,并借助企业工商注册数据,解析各个就业中心的业态构成及功能特征。1、识别深圳就业中心
2019年6月7日
其他

总规创新与改革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启示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政府落实国家、区域战略的综合性规划和纲领性文件,应强化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功能,实现由技术性、专业性、编制内容繁多且面面俱到的用地规划向结构性、综合性、纲领性的公共政策转型。
2019年5月24日
其他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技术解读与思考

集成评价的结果将对应三类功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次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生态保护等级高值区应具备生态功能重要性或生态系统敏感性,承载能力高值区应具备良好的水土资源基础、生态环境本底和较低的自然灾害约束。
2019年5月10日
其他

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内涵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开发导向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线索,着眼区域协调,在开发模式方面坚持“集聚优先,点状允许”的总体导向,在建设用地供给方面坚持“减量优先,存量为主,增量严控,流量鼓励”的基本方针。
2019年5月3日
其他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全域全要素分类初探

“多规协调”研究重点关注土规与城规的用地分类衔接,部分研究甚至只机械地对城规与土规用地分类标准进行拆并,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等研究很少,而实际上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的分类重叠交叉问题十分严重。
2019年4月26日
其他

如何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二)

根据“三看法”,从中央和自然资源部两个维度分析,结果表明,底线思维、增存挂钩、美好人居应作为一般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核心抓手。对于具体市县,应结合地方领导观点和政策发力点,进一步识别地方工作重心。
2019年4月5日
其他

发展逻辑演进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到来,似乎在告知世人“保护优先”的时代已经到来,有些城市已经感到焦虑,有些城市开始陷入迷茫。本文的分析表明,发展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第一要务,其核心要义是为高质量的中高速增长保驾护航。
2019年3月15日
其他

如何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全域全要素整体布局:重点确定全域空间发展的总蓝图。在双评价基础上,综合分析评价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重大交通、重大设施、重点平台等各类要素,形成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的全域空间整体格局。
2019年3月8日
其他

为人民编规划:空间规划发展动向及启示

目前,空间规划的形成逻辑有“1+N”和“1=N”两种典型模式。“1”指空间规划,“N”指现行各类空间性规划。“1+N”模式指在现行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空间规划,作为其他空间性规划的总遵循[2,
2019年1月25日
其他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系列:湾区海城·崭新出发——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概念城市设计

本周,我们将分享“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系列”之《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概念城市设计》。同时,该项目已获2017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第十七届深圳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2018年11月9日
其他

戊戌贺年 | 日新月异雄鸡去,国泰民安瑞犬来!

立足于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打造最前沿的行业资讯互动平台,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与运营汇聚众智。
2018年2月16日
其他

精准规划在山地乡村规划中的编制与探索——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寨山坪村为例

此外,将村内西侧的特殊用地、金银沟水库及水库大坝按原用地性质表达,不划入“三大空间”,共计11.47公顷。规划结合各空间分区构成要素特点,分别提出管控及引导要求,引导村域土地合理利用和有序建设。
2018年2月9日
其他

一号文件公布 | 乡村振兴,要为农民办这些贴心事

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8年2月9日
其他

深圳推进超大城市安全发展的基础与展望

结合“天网”高清视频系统、求助报警系统和网格化管理系统,引入智能化和智慧化跟踪、分析和评估手段,建立城市层面统一的安全运营管理中枢。尽快实现对于城市安全问题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准确考核、有效改进。
2018年1月26日
其他

崤函故郡、中原绿都、丝路新中心——三门峡2057远景发展战略规划

东西方向上依托陇海超级高铁和超高速公路,全面融入郑州、西安1小时生活圈;南北方向上打通蒙西、华中地区运输大通道,促进运三一体化。随着航空科技发展,建设新机场,形成“路铁空多式联运”的枢纽城市。
2018年1月19日
其他

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总体规划评估与反思

这一系列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的情况,为潜江市城区的东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对城市发展方向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而新城区作为《规划》设想的城市建设空间主要供给平台,客观上被市场力量冷落和边缘化。
2018年1月12日
其他

张宇星:粤港澳大湾区应创造独特的空间关系资本

(2)金融服务要素共享:如“湾流基金会”。以深交所和港交所为核心,将大湾区内的优质金融平台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大幅提升国内外金融资本对湾区内各类产业的服务和支撑,帮助其最便捷地走向全球。
2017年10月27日
其他

作为“城市双修”重点工作,你需要了解的城市水系

4、城市规划应在水体周边留有足够的滨水空间。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水景观环境,打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削减面源污染负荷,防止对水体水质的污染;为城市发展留有足够空间,保证城市防洪排涝安全。
2017年4月21日
其他

张宇星:城中村是来自未来的世界遗产

从传统聚落发展到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结构状态从大家族体系向小家庭体系演变。整个社会中不同家庭之间的合作与利益共生,催生了家庭人的社会化结构,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夫妻关系、城市领域、陌生人社会。
2016年6月3日
其他

【城市梦工厂】共同城市,共同创业

作者:司马晓(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背景一: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哪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发展依然是这个国家的第一要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国企改革、PPP……总理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开出了一个个药方。梳理这些热词不难发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同属技术创新,创业创新、国企改革、PPP同属体制机制创新,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则是其中唯一的市场创新。从主流经济学的视角看,唯有市场创新(新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换句话说,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体制机制创新都属于手段创新,唯有市场创新属于目的创新,唯有市场创新可以让新技术和新机制转化为真实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以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张为表征的传统城镇化的降温,以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提升为表征的新型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内需市场。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创新的驱动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创业创新、国企改革、PPP等体制机制创新具备了协同联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背景二:今天的创业和今天的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泡沫已经隐约可见。大量以获取投资为目的的“创业”和大量以协助创业者获取投资为目的“创业孵化”无异于击鼓传花式的金融泡沫,而真正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创业却淹没其中。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不止是大众在创业,每一个锐意进取的企业都在创业,年轻的深圳也在走向全球创新城市的路上再次创业。但非常遗憾的是,长期的各自为政阻碍了三类创业之间的有效联接和互动,抑制了人才、技术、资本、渠道、市场等多种生产要素的协同创新,也造就了今天单一生产要素创业创新难以为继的僵局。政府、企业、大众三方联动的共同创业能把最强大的渠道、最强大的资本、最强大的技术和最强大的执行整合于一处,同时也要求与之匹配的巨大市场。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这样的系统级产品恰恰与这样的全要素创新是天作之合。发愿:为城市,我们可以做更多深圳作为中国大范围城镇化最重要的实验田和最成功的案例,同时具备千万级人口的市场容量、最具改革创新传统的地方政府、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本地企业和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人群。为新型城镇化时期的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提升探索共同创新的可行路径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担当。深圳规划院在2013年提出“共同城市”,并向全社会发起“为城市,我们可以做更多”的号召。在2015年开幕的“城市梦工厂”巡展上,我们启动了聚焦城市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领域共同创业和共同创新的“城市梦工厂”计划。得益于深圳独特的城市文化和高度的城市共识,ADU机构、浪尖、腾讯、华为等生于深圳、长于深圳的各行业领军企业率先达成了对“城市梦工厂”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深业集团、深能环保等市属国有企业集群更对“城市梦工厂”提供了全方位的协助;在不同行业视角和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中,“城市梦工厂”的蓝图日渐清晰。未来,在共同的城市梦想感召下,在“城市梦工厂”的平台上,政府、企业、大众将共同聚焦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提升;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也为大众创造更好的创业条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城市本底,也为企业的沉睡资源找到全新的市场;为深圳的精细城市化提供产业支撑,也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创新城市的新战略探索全要素共同创新的路径。行动:摸着石头过河的“种子计划Beta”联接政府、企业、大众的共同创业和整合多种生产要素的共同创新都是没有先例的大胆探索,唯有在行动中持续试错和持续修正才能真正有效推进。在即将于2015年11月召开的发布会上,“城市梦工厂”将以Beta版的形式启动第一期“种子计划”,作为整个共创集群的第一次共同行动,以行动驱动务实创新。“种子计划Beta”将面向全社会招募聚焦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种子项目和种子团队;并将对部分有内部创业政策的企业和有创业扶持计划的高校开放平台接口;同时将开放发布由深圳规划院编制的《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领域创业痛点报告1.0版》和由共创集群联合提供的《城市梦工厂创业加速资源清单1.0版》。“种子计划Beta”将提供为期半年的精准孵化,已邀请ADU陈阳老师担任产品战略方向首席导师、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担任智慧城市方向首席导师、同济大学杨东援教授担任智能交通与物流服务方向首席导师、深能环保李倬舸总经理担任城市能源与城市垃圾方向首席导师、浪尖集团罗成董事长担任智能硬件方向首席导师、腾讯云曾佳欣副总裁担任云计算与云安全方向首席导师、华为技术李旭成部长担任信息与通信技术方向首席导师、系统变革学院倪韵岚女士担任系统变革方向首席导师……孵化期内,导师集群将针对入围种子项目的特征和入围种子团队的需求提供定向全程辅导。“种子计划Beta”将在半年孵化期后,为通过共创集群联合评议的种子项目们举行公开路演;并根据项目发展需求定向邀请潜在共创伙伴和潜在客户;以种子团队为核心通过市场化协商与未来的共创伙伴结成下一阶段项目实施主体。原则上,种子项目实现市场化盈利是通过共创集群联合评议的必要条件。对于“城市梦工厂”而言,“种子计划Beta”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也一定会发现很多超出预期的机遇。欢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梦工厂”。欢迎社会各界共同完善“城市梦工厂”。为城市,我们可以做更多。Email:ud@upr.cn
2015年10月30日
其他

【回响】张宇星:在一起,不约而同在一起

立足于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打造最前沿的行业资讯互动平台,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与运营汇聚众智。
2015年7月24日
其他

司马晓:绿道、绿网、绿城

作者:司马晓(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道,是源于“Greenway”的舶来词,指的是一种供人步行、骑行、游憩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生活区。但绿道本身却并非舶来品,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乡间小路、丛林幽径、公园步道、上班上学路上的单车道都属于绿道的范畴。也许是它太过寻常,也许是它掩映在丛林之中、绿树之下,我们常常忽略了它。广东省和深圳市建设绿道,并将绿道编织成网,链接城市与自然,串联都市与乡村,意义非凡。人类文明的发展催生了城市,人们在城市中聚集、创造、生活,谱写了辉煌灿烂的城市发展史。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时刻都在关注城市的变化。大家都会注意到一些不好的现象:在我们的街道越来越宽阔、建筑越来越漂亮的同时,城市拥堵却日益严重、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户外休闲空间越来越匮乏,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们认识到,是对待城市的价值观有问题。城市不是建筑与街道等构成的物质空间,她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她有躯体、有思想、有灵魂,她会呼吸、会成长、会生病。所以,我们应该透过物质空间,更多地思考城市的生命机能问题,这包括了城市的活力、成长性、是否健康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从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曾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恩格斯也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回顾改革开放的这30年,珠三角纵然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但反思一下,我们的城市病是不是更严重了?我们的天空是不是更灰暗了?我们的绿地是不是更少了?我们能否探索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虽然我们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目标,但目标的落脚点在哪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低碳交通的问题,研究了许多课题,深圳市还出台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编制了《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深圳特区步行系统规划》、《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等等。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希望能更好地融合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虽然建立起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但人与自然的隔膜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城市中高污染高消耗的生活方式还在延续。绿道的规划建设却能很好地起到链接城市与自然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便利,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为低碳交通出行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我们认识到,绿道建设并非平常的建设工程,而是打破人与自然隔膜、调理我们的城市机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契机!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望参与了广东省和深圳市绿道网规划与建设。深圳市绿道网布局结构图为了更好发挥绿道网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观赏休憩、建立低碳交通路径的作用,深圳市绿道网规划首先制订了“因地制宜,系统协调,特色凸显,以人为本”四个基本原则。规划详细调查了现有的村道、山道、游径、单车道,通过巧妙挖掘各种现状空间潜力,将其串联完整,形成
2015年5月29日
其他

援建规划,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刘浩(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5年5月22日
其他

【历程】深圳——面向需求的地下空间资源利用

作者:王陈平(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5年4月10日
其他

【提效】空间协调——深港前海合作区开发单元技术统筹

作者:母少辉(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是引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升级、深圳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功能区。总用地面积1492公顷,由月亮湾大道、双界河、妈湾大道和海滨岸线围合的区域。综合协调开发单元规划编制为实现前海“活力、品质、效率”的规划目标,前海开发单元技术统筹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以下简称综合规划)确定的三大片区,共二十二个开发单元为协调对象;以十三家国内外单元规划编制单位、多家开发企业、公众及规划主管部门为沟通对象。采用专题协调会、研讨会、座谈会及论坛等沟通方式,在开发单元规划编制过程中,建立单元规划共识、单元编制全流程咨询,协调单元间地上、地面与地下空间系统,协助规划管理部门决策的综合性规划技术统筹工作。建立综合协调技术团队为更好的应对技术统筹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与不可预见性,我院建立由多位规划总师与设计、规划、市政三个技术核心部门形成的协调团队,为开发单元规划提供综合技术咨询与协调服务。制定综合协调技术依据为保障各开发单元规划形成高质量的规划成果,团队不仅建立三个基本原则为技术服务依据:原则一.引导各单元规划形成技术共识;原则二.充分发挥国内外单元规划编制技术团队的特色优势;原则三.采用国际化的规划视野与开放性的沟通方式。通过编制《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单元规划控制指引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各单元地上、地面与地下空间协调,对接各专项规划;编制《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规范单元规划成果,形成“一书三图”、研究报告与街坊导控文件。三个协调层次与一个信息查询系统1.三个协调层次技术统筹根据工作阶段,以开发单元规划为对象,划分为初步与中期方案、动态编制与互动协调、完善成果与对接管理等三个阶段,制定从三大片区到二十二个开发单元的协调工作,即整体空间协调、各单元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协调、各单元规划之间的协调。1.1整体空间的协调初步与中期方案阶段:以单元规划编制单位与规划主管部门为主要沟通对象。通过梳理桂湾、前湾、妈湾三大片区整体空间框架,建立各开发单元的功能结构、开放空间、高度轮廓、特色街道及建筑簇群,通过对各单元要素位置、规模、尺度、高度的规划协调,形成适宜于前海发展的整体空间形态。以第十四、十六开发单元开放空间与周边单元协调为例技术建议:从空间的可控性和操作性考虑,应注重以公共空间为基础骨架的结构梳理,强化单元内公共空间的层次和关联性,合理组织街坊及地块间的空间关系,形成具有空间导向性和场所感的整体结构。开放空间协调前开放空间协调后1.2各单元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协调动态编制与互动协调阶段:以专项规划、单元规划编制单位、规划主管部门为主要沟通对象。在整体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与专项规划互动协调的过程,在各开发单元规划中落实包括交通系统、市政管线与设施、竖向设计、绿地系统、地下空间系统等专项规划的必要内容;另一方面,动态协调各单元边界上市政次要管线的线位、各类基础设施的规模与半径等。各单元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协调图1.3
2015年2月6日
其他

【探索】深圳原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路径

作者:陈小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引言深圳是“改革”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30多年来,其成就举世瞩目,如今踏过而立之年,迈入新一轮改革的十字路口,各项改革亟待突破,这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可谓深圳未来发展之重大战略瓶颈之一,改革之关键又突出表现在原农村土地改革领域,本文试图从国家大的改革背景出发,尝试提出适应深圳的原农村土地产权改革路径,以此抛砖引玉,共同寻找解决问题之道。一、土地“新”二元结构制约改革深圳历经1992年原特区内统征、2004年城市化转地,理论上全市土地已经全部转为国有,不存在“二元”土地制度,深圳可以理直气壮的履行国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土地市场进行有效配置,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回过头来看,当初对这一战略重大成果认识上的显然存在巨大不足,相应补偿手续并未完成,地依然为原村集体实际占有;另外,从过去城市化进程来看也显粗放,尤其是原特区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土地乱象频生,违法违章建筑遍地开花,且法不责众,日积月累形成了大量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土地资源开发无序扩张,土地资源大量被消耗,土地问题变得异常复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化,土地价值飙升,博弈越发激烈,“城中村”与“村中城”,“法内世界”与“法外世界”,名义国有的地,实质非法的房,既有土地利益格局受制于土地产权问题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缺位,原农村土地僵局打破的任务极为艰巨,“新”二元结构对改革所造成的阻力异常之大。二、深圳土地改革“新”探索深圳可供开发的未建用地近于耗尽,存量土地盘活是深圳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低效且占比极高的原农村土地成为需要激活的不二选择,但原农村问题的复杂性直接制约土地二次开发,亟需在此寻求突破。深圳在2年多来土地改革推进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新”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经验,这些经验中具有代表意义两种做法一是:城市更新“2015”①
2015年1月23日
其他

【专栏】深圳土地整备政策的突围

作者:岳隽(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于2011年提出土地整备一词,这个词与土地储备相比一字之差,但可见这个词其实有了更为特别的内涵表达,通俗来讲,就是土地整备是要“整出”土地来用,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整”这个字上做足文章。为什么“整”?这个熟悉深圳情况的人大概都能了解,那就是深圳的土地产权状况复杂,比较特殊的情况主要指深圳特有的原农村土地问题,一个非常典型的数据就是深圳全市建设用地中有近40%的用地与原农村有关。在深圳快速发展的三十年过程中,政府掌握的土地基本大部分已经进行了开发建设,那些仍待优化利用的原农村土地逐渐进入了再开发的视野。然而这些土地由于受困于产权等政策性约束无法有效利用,在政府不进行引导的前提下,市场盘活的难度极大。因此,土地整备就应运而生。那怎么“整”?深圳本地又综合了多种方式,包括收回土地使用权、房屋征收、土地收购、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填海(填江)造地等方式,应该说在这些方式中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是最难拿捏的一种方式。说它难以拿捏,主要是到目前为止该采取怎样的规则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完整的政策要求,相关的政策相继难产,其背后反映出不同层次上发生着的巨大且复杂的利益博弈。如果要处理好这类问题,政策既要设计得巧妙又要得到大多层面的认可及实施,这给政府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土地整备政策该如何突围,还需要从深圳本土的实践中来寻找出路。由于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是目前深圳推进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两种主要手段,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来比对就成为正常的事情。我们还是以最棘手的原农村土地问题来看看,城市更新在处理涉及原农村土地问题时的主要做法:首先,合法用地(A)所占比例成为进入二次开发的门槛(60-40);其次,符合一定条件(主要是时间要求)的手续不完善土地(B)中20%给到政府;再次,在二次开发过程中原村集体土地(A+80%B)提供不少于15%土地贡献出来用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最后,地价按照合法和未完善手续用地所占比例分别计收,合法部分具体的计收比例根据容积率收取调节地价,未完善手续部分按照110%公告基准地价计收。从上面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基本特征:(1)城市更新中对原农村土地的二次开发有一个产权的门槛要求,这个要求其实反映出政策适用面的问题,也暗含着不符合这类条件的用地应该使用不同的调控政策;(2)在城市更新中,合法用地与不合法用地的利益分配规则不一样,其中对于合法用地,即“五类用地”,在计算改造后公共用地贡献率时采用同一标准,及达到15%的底线,而对于不合法用地其开发后贡献率要高于合法用地的;(3)合法用地给予一定的地价优惠,不合法用地给予地价上浮,主要体现地价对土地收益的调控作用。以上三点,其实反映出城市更新对涉及原农村土地二次开发利益调配的基本逻辑。这样的逻辑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更新中,具有可实施性吗?我们来看看撬动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驱动是什么。从下图可以看出,其本质在于从现状到未来的过程中,作为市场主体介入的开发商其实在规划目标下实现了其开发可行性。在利益这个天平中,最影响其平衡的是拆迁成本和地价成本的减少以及规划带来的利益空间的增加。而在原农村土地问题上,与地价成本直接相关的就是“五类用地”带来的地价优惠,这个地价优惠幅度其实非常大;与拆迁成本和合理利润空间直接相关的就是“拆建比”。对于开发商而言,在拆建比基本达到1:2的状态时,项目基本具备开发可行性,如果能争取到地价优惠,那盈利空间可以更大,因此在很多城市更新项目中,可以看到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的飞地操作。深圳涉及原农村土地实施城市更新的利益驱动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更新在原农村土地盘活方面其实非常合理地同时发挥了政府在地价调控和产权合法化方面的力量以及市场在拆迁谈判和开发建设方面的双重力量,撬动了城市更新的利益坚冰,走向了一条以可实施为目的的更新之路。当然,当前城市更新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备受争议,比如容积率超高、城市空间结构失衡、城市局部交通瓶颈等问题,但是城市更新政策中合理的内容,我们需要积极的运用在土地整备政策中来。我们上面仅仅做了一个简单分析,从城市更新政策中提取有益的做法其实还包括很多方面,而且从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来看自身已经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作为土地整备政策而言其体系的完善需要一定时日。当前,我们在土地整备政策设计中更应该把握政策配套的时序性和策略性,重点把握以下关键内容:一是正确把握土地整备与城市更新的互补作用以及平衡机制。深圳提出土地整备,不是说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互抢地盘,其实质在于互补、和谐与共生。这里,有以下几点可以进行深入思考。首先,前面已经提及,城市更新对于原农村土地是有一道门槛限制的,那不符合这个门槛的其实就可以作为土地整备的对象,至少土地整备可以有序、分步的将一部分涉及较多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农村土地纳入二次开发。换个角度来看,城市更新政策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一味的从70-30,到60-40,再到50-50,对这些不符合城市更新门槛的其他土地应作为土地整备的对象,用土地整备政策来解题。其次,关于进入土地整备的原农村用地的利益分配需要把握与城市更新相同的基本逻辑,即不合法用地开发后贡献率要高于合法用地开发后的贡献率,不合法用地计收地价的水平要高于合法用地计收地价的水平,通过利益杠杆来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因为产权基础不一样,所以利益分配格局不一样,因此不同产权条件的用地需分别进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不同的政策体系。当然,具体的贡献率以及地价计收标准都可以通过参照现有的政策予以平衡确定。再次,注意区分两个层次的利益分配关系,一个是政府、原村集体、开发商之间在土地利益方面的分配,一个是在开发范围内使用房屋和土地的实际占有者的利益分配。目前从个体拆迁补偿来看,政府基于公共基础设施实施的拆迁与进入城市更新由市场主体主导实施的拆迁在个体补偿方面的差距相距甚大,这也成为目前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巨大根源。究其原因,主要是房屋拆迁工作出现了市场乱象及政府缺位。因此,这里一方面需要制定合法产权与不合法产权拆迁补偿的指导原则,加强对产权的公平性保护和合法化处理,另一方面需要营造拆迁补偿的合理市场环境,可通过调控获利空间和一定的倒逼机制来降低过于宽松的补偿差异。二是把握土地整备利益分配政策与征转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的衔接点。由于城市更新通过设定一定门槛把涉及大量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的用地排除在外,但从城市和社区转型发展角度来看,土地整备必须面对这些复杂问题。由于深圳城市化的迅速,前后政策变化大,从目前征转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完善来看,不仅要与既往政策相衔接,又要符合当前调控方向,所以政策的衔接和协调非常不容易。从土地整备政策的完善路径来看,可以区分不同的整备类型,将当前大致相对比较明晰的政策通过试点的形式进行探索和应用,坪山“整村统筹”土地整备的探索就采取的这一路径,但是能否通过这些探索试点总结出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些可行做法,还需要大力推进。也就是说对于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可以先行在土地整备政策体系里探索,而不能一直依托市里将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清楚后再推土地整备,这是不现实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面广,政策全面覆盖后出台的难度极大,所以建议目前已经明确了的一些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的内容可以先行适用在土地整备中,土地整备首先肯定会面对的是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三是把握土地整备规划与土地整备实施工作的协调支撑。目前推进的坪山“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工作,土地整备单元规划与土地整备实施方案其实是同步关联,一起来出的。土地整备单元规划是不是控规深度,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是跟城市更新相比,城市更新在产权相关问题核查清楚后,编制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就作为法定规划实施。其实针对存量土地规划,一定要在有开发主体、或是改造意愿已经基本达成的情况下,来推进才有意义。因此,土地整备也必须考虑开发单元的大小、范围、功能、用途等,这些规划的要素都要与土地问题的解决互动起来,才能切实解决利益矛盾。在用地方面,土地整备落脚点在三大类用地的整合优化、高效利用、集约开发,区分原农村集体留用土地及拆迁安置用地、政府收回的满足公共利益需要的用地以及支持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市场需求用地,三类用地将根据改造的需要确定实施整备的具体范围。在改造方式方面,土地整备将建设用地清退(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清退、无法确权的违法建筑处理和清退)、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功能改善和飞地经营等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应用。在用地功能方面,要引导村民的收益从种“握手楼”向产业增值来转变,追求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这是人的本能需求。在深圳快速城市化历史上,这些村子基本都承担了为外来人提供住宿的角色,比如华为高管很多都住过城中村,但是当他们逐步具备条件后就会迁出。从深圳人口发展特征来看,人口密度已经很大了,不可能再出现人口更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了,这些人口在深圳沉积、成长,必然使得对城中村居住的消费不再强烈,住房品质的提升将显得更为关键。总体而言,因为土地整备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将规划与土地等相关政策进行协同,这提出了比城市更新更高的要求。当然,以上的提法仅仅从某些角度提出,还要进一步充分论证这些提法的理论根源、法理依据、政策支撑、突破程度、实施风险、效果预判等多种情况,对于可以积极予以推进的政策,尽快完善并出台。不管怎样,在当前土地整备政策研究及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两大方向:一个产权合法化,一个是市场化。通过产权规范化管理,不合法的产权经过不断的处理,基本都能清晰;通过市场化,建立产权交易的公开市场,各种合法产权的情况在市场上可以自由交易。坚持住这两个大的方向,土地整备才能持续走下去。UPDISCC原创,转载请注明并附带此图!诸位,请搜索微信号“UPDISCC”关注。投稿与建议请发至vinbox@upr.cn。选刊之后,薄酒润笔。
201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