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旅行】遇见你,一建钟情

透过建筑

感悟独特的海派文化

在魔都的建筑中

渴望遇见每一个温暖的你

文化微旅行

建筑篇

11月19日

13:30-17:30

光影交错下的沪上建筑

以及Ta的微笑

都在我们的镜头里

~绽放~

~季遇•济遇~

遇“建”不一样的上海初冬


破冰游戏


破冰游戏


比赛获胜,分发奖品


路线:

虹口SOHO→1913洋行→创意园里的半层书店→1933老场坊

1

上海虹口SOHO


上海虹口SOHO

上海虹口SOHO主要功能为办公楼,其楼下拥有一个共享空间供办公用。

建筑一侧面开放并与城市连接。建筑师温和的处理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了对立面和公共空间的处理上。

在立面上,建筑师用18mm宽的铝条设计了褶皱型的分隔,在形状上类似女人裙子上的编织花边

褶皱在一天不同角度,强度,色彩的阳光照耀下,立面会渐变出不同的效果。

建筑公共空间的内部装饰像是生物的皮肤,室内石头材质和铝条的穿拆搭配使用创造出了一种与传统“硬”建筑完全不同的氛围。

虹口SOHO旁的上海传统民居 

      对于上海的居住文化,木心曾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描述。上海人用自己特有的智慧,让几家十几家居民挤在小小的空间里,便有了“螺蛳壳里做道场”这种说法。

      现代化的SOHO与一旁的上海传统民居并存,你,看了又是什么感觉?

2

1913洋行

1913洋行,原来的上海兵工厂

“老洋行1913”的前身,最早是英商“和记洋行”。从1843年,上海滩出现第一家洋行,到20世纪三十年代,洋行林立,外商云集,洋行,创造并掌握着这座城市的金融、贸易等所有重要行业,也自此缔造了上海“远东第一”的繁华。

现今的“老洋行1913”,延续了建筑本身的欧洲风尚与英伦格调,广阔的公共休闲区域释放创意的灵感,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五重临水平台,从河岸层叠到建筑最高处。

沿着各层平台进入建筑内部,推门而入便是宽敞的空间,悉心保留百年前风格迥异的英式钢柱,素简的水泥立柱和地面。透过现代气息的大幅玻璃窗门穿越历史,找寻古老印记,品味时光流转。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

创意园的半层书店



半层书店

    建筑与书店的相遇

窗外秋风萧瑟,街道清冷

窗内橘灯数盏,书香氤氲

复旦大学法学硕士与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一同创办了“半层书店”。当走进书店,跃入读者眼帘的,首先是一个由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组合而成的“半层”字样。然后,可能是一种由好感、吸引、探寻次第推进的心理模式。

这里除了有建筑类书籍外,还囊括了其他诸如人文科学类、艺术设计类等书籍,形成了一种有选择的“混搭”。

沿途中

工作人员在向我们的外国朋友作介绍


4

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

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1933老场坊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

1933老场坊

近景建筑构造

     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

1933老场坊

讲解及拍照留念


奖品篇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这次的文化【微旅行】建筑篇也在夕阳中落下了帷幕,大家似乎对这一切都意犹未尽...那!我们约好了,下次再聚!

建筑篇小分队全员剧照

文化微旅行全员照片



丁酉年的初冬

我们遇见彼此

邂逅不一样的上海

下一季我们在等你

你还会来嘛

~季遇·济遇~


最后

感谢2345.com

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图文|高媛(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编辑|高媛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近期活动

【投票】小楼昨夜又东风 手帐Party投票中

【舞会】九点的尾声——结束更是开始

【活动】文化微旅行·暖心预告篇

【导师风采】“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篇(四)

【活动】文化微旅行·暖心预告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