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先锋华煜:仰望星空明方向,脚踏实地做科研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2021-05-31

编者按

为发扬我校学生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的学术精神,展示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推进良好学风和教风建设,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加强学术创新、瞄准前沿领域、服务社会发展,助力推动学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评选活动。


2020年度,共有十位优秀学子荣膺研究生“学术先锋”称号。


今天,抬头仰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煜同学的科研星空。

 华煜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直博生

师从戴晓虎教授,主要从事秸秆资源化处理处置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在读期间提前1年完成博士开题,提前2年完成全部学分要求,2019-2020学年综合排名专业第一。


共发表中英文论文13篇,其中一作/导师一作本人二作7篇,农业工程领域顶刊3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国际专利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仍有22项中外专利待进一步审查;获2020年韩国首尔国际发明展银奖(除导师外第一发明人)、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4/15)等各类奖励合计9次。


「脚踏实地做科研的心态」


得益于学校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机制,大二时一次巧合的机会,华煜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跨专业组队完成国创试验,加入到了戴晓虎教授课题组的大家庭。


华煜从本科就开始接触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在本科阶段的后两年,他基本都是白天上课晚上去实验室做试验。这段经历让他提前感受到了研究生阶段的工作节奏并且掌握了实验室的基础技能,在师兄李宁的指导下锻炼出独立思考与敢于质疑的能力。


在华煜看来,一名卓越的科研工作者应该踏踏实实做科研,做对国家有用的科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应勇于攀登品德和科学的高峰,积极地当好建设祖国的主人。


在阅读农业部十二五终期评估的数据资料时,华煜发现,超过半数的秸秆直接还田或者废弃了,大量的秸秆在田间地头无序焚烧,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浪费。


在现阶段化石能源资源量有限且2060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开发清洁的生物质能具有重要意义。而诸多生物质能的能源化利用方式中,从能量输出/输入比来看,沼气发酵技术效率最高,并且我国对此有诸多政策扶持。


秸秆沼气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受限,华煜的研究课题便是针对秸秆这种有机固废资源潜力评估周期长、超分子结构复杂及厌氧消化效率低的三大瓶颈问题展开的,从“潜力评估-底物优化-前端调控-强化转化”全链条的角度实现秸秆高效的厌氧消化调控。


仰望星空明方向,脚踏实地做科研。华煜认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来做科学研究,势必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用无数中华儿女的“个人梦”托起“中国梦”。



「追随导师的脚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继续深造,华煜坚持选择在戴晓虎教授课题组是因为他被戴老师经阅历沉淀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


戴晓虎教授自1987年国家教委公派留学德国,在德国生活工作23年,2009年作为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全职回国工作。


华煜在与戴老师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报国热情、深深的同济烙印与谦逊豁达的处世智慧,秉承家国情怀,为人师表,以实际行动带领团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华煜与导师在科研中始终保持着非常和谐平等的关系。戴老师经常参加各类大小会议,能够接触到很多最前沿的、新奇的观点。回到学校后,戴晓虎教授就会将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期望能对他们有所启发。


华煜的研究内容中,“自持气浮”的概念便是导师与他在一次次头脑风暴和畅所欲言中讨论凝练而来。


在华煜心中,导师戴晓虎教授绝对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典范,他时常陪学生们修订文本到凌晨。戴老师课题组的同学们私下也有这样的说法“铁打的戴老师,流水的学生们”,一届届的学生都毕业了,戴老师还是保持一贯的严谨作风奋斗在最前线。华煜他们似乎也慢慢习惯了戴老师这种拼命三郎的性格。


戴老师带领华煜他们高强度完成一个新项目申报后突然病倒,住院一个月,华煜才意识到——戴老师这个工作节奏连他们20多岁的小年轻都扛不住,更何况是他呢!


华煜和师兄们细数与戴老师一起拼搏的点点滴滴,不由想对戴老师说一句:


「戴老师,您太累了,您辛苦了!」


未来,华煜希望能追随戴老师的脚步,在戴老师的指导下追寻梦想,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华煜的导师 戴晓虎教授


「科研路漫漫,与好友共同前行」


华煜的一位老友仇博士,曾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觉得读博的生活很安逸,那就出问题了。」


华煜认为压力是一种动力,博士研究生阶段他始终保持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时常定一些小目标可以督促自己不那么安逸地生活,更可以让他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在博士生涯中,他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早习以为常,所以面对科研压力的第一反应不是感慨压力好大,而是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安排这些事情。


华煜结交了许多知心伙伴,他认为,和这些好朋友约顿饭、侃大山、谈谈心皆不失为一种舒缓压力,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方式。


|华煜和好友们相聚的快乐时光


在紧张快节奏的博士生活中,华煜所在课题组的小伙伴们也给了他许许多多的支持。


除了课题组的各位老师,李宁、蔡辰、杨东海、宫徽多位师兄无私地给予他许多指导,陈淑娴、李慧平、梁梓轩等多位师弟师妹也给了他诸多支持。


在点点滴滴中,华煜都能感受到课题组的温暖:早晨初进办公室的一杯咖啡、结束试验后的一杯奶茶、午休抬头后的一杯热饮……正是这些点滴的温暖鼓励着他不断前进。


|温暖有爱的课题组始终陪伴着华煜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在科研这条路上,华煜希望未来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弟学妹们做到不计眼前得失,耐住性子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厚积而薄发,水到而渠成。


他向大家推荐了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关小红教授所著的《高质量SCI论文入门:从选题到发表》,书中的很多小细节是以编辑的眼光提出的,希望它能助学弟学妹们一臂之力,在科研之路上砥砺前行。


下一步,他希望能见证自己从始至终跟着的课题顺利结题,如期毕业,迎娶美丽可爱的女朋友,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华煜与女朋友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华煜希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追求成果的落地转化,将荣誉化为动力激励自己,不断提升学识修养和工作能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追寻创新精神,守护绿水青山。



撰文|刘浏

编辑|杨余智

海报|董宇翔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近期活动学术先锋王春堯:寻找科研世界的彩蛋
学术先锋丁顺克: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学术先锋马原:从无到有,靠的是积累和认真
学术先锋吴交交:忠于自己,活得漂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