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新场景 见证青山一步跨越60每年!
一图胜千言,
当惊江城殊。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回首来时路,眺望新征程,江城武汉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厚重人文底蕴的华中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6月,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档案馆翻开历史的相册,打开尘封的记忆,在老照片中探寻老武汉城市面貌的影像,随后依据老照片提供的影像记忆线索,历时2个月访遍武汉三镇,采用新老照片同框对比的方式进行拍摄,拍下了30余处深深烙有武汉印记的地标性场所,咱们大美青山的“青山棚户区改造”荣誉入选。
上图老照片:2007年,改造前的青山棚户区, 房屋低矮,地面上由于潮湿布满青苔。
上图新照片:2018年7月,位于青山区长江江畔的青宜居、青和居等小区是棚户区居民的新家园,幼儿园、集贸市场、社区商业等配套设施齐全。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武钢、青山热电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大批工人集聚青山,搭建了大量简易棚户住宅,常住人口达4万余人。房屋质量差,户均面积小,配套不全,当地居民热切期盼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2007年4月,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08年、2009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棚户区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2016年,青山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考察武汉期间,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感叹于原是棚户区的青和居社区几十年间“沧桑巨变,恍如隔世”。
棚户区改造后新居面貌
青山老工业棚户区,伴随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而生。1955年起,10万大军云集青山,建设“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先生产,后生活”,建设者们不讲条件,住进简易工棚。时光荏苒,这些低矮简陋的平房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渐渐老去,成为武汉市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2016年,青山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一步跨越了整整60年。
青山棚户区改造前的老街景资料图
棚户区改造前,
当地居民在简陋的平房中生活居住资料图
棚户区家门口吃饭
青山老工业棚户区主要分布于工人村、青山镇、厂前、红钢城四个街道的11个社区,占地面积6220亩,房屋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居民13709户,常住人口40310人,约占当时青山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昔日的棚户区已变身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住宅楼 记者胡九思 摄
棚改工程于2007年4月26日正式奠基启动,分为两期实施,棚改一期从2007年至2013年底,改造棚户区居民11142户,占总数的81.3%;棚改二期从2014年9月实施,改造的棚户居民2518户,占总数的18.7%;建成5个安置房小区,共计16959套(其中棚改安置房11724套、棚改租赁房4143套、大学生公寓1092套)、总面积110.81万平方米,已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居民全部实现回迁安置。
低矮棚户区蝶变栋栋高楼
青山区棚改得到了中央、省、市的大量优惠政策支持,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开行贷款和中央政策性惠民资金,不足部分由区里打包优质地块的土地收益作为补充。两期资金封闭运行,总体收支基本平衡。
在棚户区改造后建成的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青山区委宣传部和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联手打造了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这是一个群众家门口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阵地。这个展馆再现了红钢城工人村棚户区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人感知青山绿水浓浓乡愁,传递共和国老工业基地奋斗足迹;感受“咱们工人有力量、奋斗人生才幸福”的精神,激发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四点半学校 记者许魏巍 摄
现代化的钢城四小
青宜居社区好味到解决棚户区老人就餐难
棚户区,一个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却在慢慢消失。人们的生存发展权越来越受到尊重,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越来越得到认可,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越来越清晰显现。
青山棚户区一步跨越60年,正是中国城市治理向弱势人群倾斜、让无力者有力的一个标本。回望来时路,正是在一次次“以人民为中心”的棚改实践中,满足了青山棚户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又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精彩推荐】
央视《秘密大改造》走进武汉,把“中国好人”的陋室装饰一新 “草根教授”胡昇旧屋秘密换新颜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出品: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青山区媒体传播发展中心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朱可馨
投稿:qsmtzx@126.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表明来源】
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青山区媒体传播发展中心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时政解读
这里有最为新鲜的青山资讯
一起认识美丽青山吧!
▼
青山绿水红钢城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