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你全身上下的信息可能都在骗子手里!央视起底个人信息买卖黑链条!
今年4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截至日前,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已累计查破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缴获信息290余亿条。然而,在这些巨大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条个人信息交易的黑色产业链条。
不法分子猖狂 一天卖千条信息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山东菏泽网安部门侦破了一起重大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了在个人信息买卖圈中颇具影响力的犯罪嫌疑人楼某。据民警介绍,楼某的网名为“天天”,在圈中很有名。他活跃于十几个QQ群,交易量巨大且种类繁多,一天就能贩卖上千条信息。为逃避警方视线,楼某离开浙江老家远赴广西,以一套假的身份信息“改头换面”,并经常更换手机号码,这也加大了警方抓捕的难度。(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021k1k5f1&width=500&height=375&auto=0
办案民警说,“天天”的落网引发圈内不小的震动,甚至直接导致了其他中间商、下家的生意陷入瘫痪状态。
△网名“天天”的楼某(右)被抓获
“内鬼”—中间人—骗子 黑链条层次清晰
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是各行业中掌握着大量客户信息的工作人员,他们也被形象地称为“内鬼”。这些“内鬼”的存在于金融、电信、教育、医疗、工商、房产等诸多行业中,可轻易利用职务之便获得大量的个人信息并将其转卖。包括个人学历、征信、快递信息、航班信息、房产信息甚至计划生育信息等都可能经由这些“内鬼”流入到中间商手中。(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在银行工作的甄某利用职务之便私查个人信息
中间商在信息贩卖链条中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他们从行业“内鬼”以及网络黑客处购买各种个人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加价转卖。据悉,由于遭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涉及领域广泛,共计40余类,中间商甚至能根据买家的要求,实现各种“私人订制”的数据信息组合。
△中间商与“内鬼”间的微信聊天内容
专业从事诈骗的骗子位于这条黑色产业链条的末端。他们购买个人信息的过程相当方便快捷:买家在交易群里找到销售对象,提交已知的个人信息,半小时之内,中间商就能给予反馈。例如,买家知道某个人的手机号,想要他的快递信息,只要将手机号发至群里,中间商很快就可以查到该人的快递信息。如果和中间商建立起信任关系,还能够“货到付款”。据了解,不仅仅是骗子非常青睐这些信息,就连一些律师和私家侦探也通过中间商了解特定目标的个人数据资料。(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利益驱使+监管缺失助长黑链条
为什么本该保密的个人信息,如此容易就流入不法分子手中?利益的驱使与监管的缺失是两大主要因素。
快递员王某从事快递工作已有5年多时间。从今年5月开始,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公司内部系统大量复制客户个人信息进行售卖。这些个人信息涉及到客户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家庭或单位详细地址。据王某交代,他做售卖信息的生意仅仅两个月左右,就获利两、三万。生意红火时,他一天光靠卖信息就能挣到1000元。
目前,像王某这种私查个人信息的行为,多数公司在监管层面也未能严格把关。虽然涉案的公司、单位内部均有相关规定,严禁泄漏客户个人信息。但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实际上没人管,完全靠自觉。”
△王某在利益驱使下走上犯罪道路
公安部门将继续严打
《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中国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亲身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也成为了公安部门的严打对象。(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重点打击贩卖、窃取以及非法利用个人信息。同时将督促容易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各个环节,加大自查自纠的力度。
网友热评
来源:央视新闻,特此鸣谢!
本文由防骗大数据团队小白毛编辑整理
【请遵守CC协议,转载需注明来自本平台】
🔥特别关注
🔥近期热点
您好!这里是防骗大数据,防骗云数据库,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防骗大数据现已入驻微信平台、QQ平台、腾讯新闻、天天快报,每天推送4篇精选内容,全平台同步更新。
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
举报邮箱:jubao@fpdata.cc
转发,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