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 | 致转载者们:什么是CC协议,为什么要遵守CC协议?

2016-12-07 防骗大数据




防骗大数据自开通以来,在文章底部都会标注“请遵守CC协议”,那么这个CC协议是啥?什么玩意儿?很多转载者都会感觉有些陌生,今天我们来科普下什么是CC协议!(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网易、新浪等视频网站上的公开课您一定不会陌生,在我们自由享受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乐趣时,我们是否注意到了页面最下方的一行文字——“本平台所有视频作品采用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新浪公开课首页),这就是我们的CC协议,一个鼓励知识共享的协议。



什么是CC协议?


CC协议的全称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是由一个名为“Creative Commons”的非盈利性组织发起的一种共享协议。首个2.5版中国大陆CC系列许可协议于2006年3月29日在北京正式发布,并确定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作为其正式的中文译名。目前,中国大陆的最高版本是CC协议的“3.0中国大陆许可协议”。(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看到“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译名,我们应该可以猜测到,CC协议鼓励知识共享,推崇一种“使用私有权利去创造公共产品”的理念。CC协议为创作人广泛传播其作品提供便捷方式的同时,也允许创作人自由选择其希望保留的权利——权利人通过使用公认的CC协议条款,在自由选定的条件下将部分权利授予公共领域内的使用者。CC协议根据不同的条件组合成以下6种协议,并针对不同协议文本配合有相应的标识:

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 (by-nc-nd)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by-nc)

署名—禁止演绎 (by-nd)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by-sa)

署名 (by)


我们常见的网络公开课一般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的CC协议发布,即:(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1. 依照权利人指定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署名;

  2. 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

  3. 采用与本作品采用的相同的CC协议发布基于本作品创作的演绎作品(如翻译作品)。


公开课被采用CC协议发布后,其他人便可以自由复制、发行或者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相关作品,无需再联系权利人以获得授权许可。权利人也可以通过使用公共领域捐献协议完全放弃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权。要注意的是,CC协议的有效期和著作权的保护期等长,且不得撤销。


软件、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等领域,由于产品迭代更新极快,代码资源的分享使用更符合行业的创新发展需求,CC协议也因此被广泛使用。权利人通过使用CC协议,向公众开放其作品的源代码,允许他人通过修改、继续开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开源”(Open Source)。安卓(Android)系统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开源系统,小米的MIUI系统便是基于对安卓系统的优化、定制和开发建立起来的。



法律赋予了著作权人保护其作品不受他人擅自使用的权利,而CC协议鼓励的却是分享,二者之间是否有冲突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称“著作权法”)第九条列举了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四项作者权利在内的16种著作权类型,以及其他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除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合理使用外,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不得随意使用权利人的作品。


在保护权利不受他人侵犯的同时,法律也允许著作权人通过授权许可他人以约定的方式、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其作品。权利人基于其自由意愿,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是对自己权利的处分,与著作权法对他的保护不相冲突——法律对一个权利的消极保护,便是对其行使不加限制。CC协议所提倡的知识共享,也是基于对权利人自由处分其权利的尊重,即,权利人自由选用CC协议中提供的不同组合条款,来表达自己对其权利的处分意愿。


许多权利人希望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最方便的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作品,而传统的一对一的授权许可模式并不是其实现该目的的最佳方式。CC协议为这类权利人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使他人通过作品后缀的图标即可了解权利人对其作品作了哪些保留,自己可以如何使用该作品。(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不论是网络课件开放,还是软件开源的开发模式,其与CC协议的配合,均秉承了共同开放共享的精神,使得资源分享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作为使用人,我们应当严格尊重权利人对于公开范围的选择,严格遵守原作品采用的CC协议,让分享得以长久持续。


所以综上所述,任何转载请保留转载来源是对作者和作品最大的支持!


延伸阅读:

通过以下视频,您能直观的了解CC协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0JhdWJEvLE/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官网:

http://creativecommons.net.cn/



自觉维护协议录,共享知识需保护。

严格执行促发展,转载注明要记住!

来源:知识共享中国大陆官网,特此鸣谢!

本文由防骗大数据团队小白毛编辑整理

【请遵守CC协议,转载不注明来源上黑名单】

🔥特别关注


🔥近期热点


您好!这里是防骗大数据,防骗云数据库,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防骗大数据现已入驻微信平台、QQ平台、腾讯新闻、天天快报,每天推送4篇精选内容,全平台同步更新。

责任心铸就公信力,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



举报邮箱:JuBao@FPData.CC


转发,传递正能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