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鸡,没有人能比过山东人

李海涛 有意思报告 2021-07-24


过来人都懂,没有一对情侣能笑着过完年。


争吵随时都可能发生,有时候导火索仅仅是一只鸡的吃法。


广东一女生第一次去男友山东老家过年,她托人精挑细选了一只清远鸡,一路精心呵护至山东,准备做白切鸡露一手。


可等她一觉醒来,鸡被男友家人做成了蛾子炖鸡。


她气不打一处来,认为这样做鸡是对食材的“糟蹋”,蛾子炖鸡是“看不出鸡样的酱油色黑暗料理”,况且没有经过她同意就直接煮鸡极为不尊重人。


图源豆瓣@花花世界


她上网发帖吐槽,表达怒气之余还对其他鸡的吃法表示了不屑。这也引起了网友们激烈的讨论,由一只鸡的吃法衍生到生活习俗、择偶标准、待客礼仪,甚至一些地域之争。


图片来源:豆瓣


但这,可能只是一次饮食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如果因此就认为山东人做的鸡不好吃,还给山东人扣上一顶不尊重人的帽子,山东人也太冤枉了。



吃鸡,山东人是认真的


广东白切鸡出名,但如果要说山东人不会吃鸡,他们一定不会同意。


德州扒鸡和黄焖鸡米饭名声在外,还有流传在山东各地的炒鸡,哪一个拿出来山东人都可以讲半天。


试问,在中国坐过火车的人,谁会没有听说过德州扒鸡?每年卖出近十亿只的销量,哪只鸡可与之相提并论?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只如今在现代人看来只是普通速食的扒鸡,做法却极为讲究:从宰杀、清洗、上型到最后的油炸、焖煮共要经过十一道工序,熬制时需要搭配十六味中药与调料。


正宗的德州扒鸡鸡型完整、表皮金黄、肉质酥烂、香味透骨,“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


漫长的旅途中德州扒鸡是最佳伴侣,走亲访友时德州扒鸡是拿得出手的礼品,旅游归来时德州扒鸡是送给同事们的礼物。每一个场景里,德州扒鸡都能拥有足够的位置。


如果说德州扒鸡是山东的一张名片,黄焖鸡米饭则是山东人撒向全国的种子。


香菇与鸡肉的味道充分融合,辅之以尖椒的辣味,汤汁经过收汁后香味浓郁,是真正的米饭杀手。


此前,黄焖鸡只是黄焖鸡,米饭也只是米饭,可当山东人想到将黄焖鸡与米饭搭配起来时,一道席卷全国各地的小吃就诞生了。


凭借独特的香味与可快速制作的优势,黄焖鸡米饭迅速坐上“国民第一小吃”的宝座。


哪怕一次都没有吃过,你也一定在某个外卖APP的首页,看到过黄焖鸡米饭的影子;哪怕一次都没有进过店,你也一定在某个街头巷尾,看看到过黄焖鸡米饭的招牌。


在无数个饥肠辘辘的中午和晚上,黄焖鸡米饭都在微中特辣之间填饱着打工人的胃。


只要拿出德州扒鸡和黄焖鸡米饭,山东人就足以在全国各地的吃鸡排行榜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在山东人眼里,自家做的小炒鸡才是真正的王者。


小炒鸡流传于山东民间,以沂蒙山小炒鸡最为出名。只要在小炒鸡前加上一个山东地名,都可以成为当地的代表性美食,颜色可能看起来一样,但味道一定各有千秋。



被楼主吐槽的“蛾子炖鸡”,确实是山东一道名菜,但也可将其归类到炒鸡中。蛾子不是虫子,而是一种菇类。吃过蛾子炖鸡的人,称其可与另一道名菜小鸡炖蘑菇媲美。


山东人对小炒鸡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这种热爱,体现在开店中,也体现在家庭里。


在山东潍坊的一些地方,一些饭店以小炒鸡为生,只卖这一道菜而不用担心经营状况。


具体到家庭中,年夜饭必有小炒鸡,接风洗尘必有小炒鸡,游子离家送别必有小炒鸡。


我的山东同事说,每年过完除夕春节,初二三他们就会去附近的村子找养鸡人,当场抓鸡带回家。为了保证鸡肉的新鲜,洗净后不焯水直接炒。从家里走的时候,要用保温饭盒装炒鸡,只为了在火车上尝一口家乡的味道;吃完鸡肉后,汤底也不能倒,无论用来泡面还是泡饼,又会是一顿让人迷醉的佳肴。

 


学会用酱油,你就是个鲁菜高手


在那个吐槽帖里,楼主把男友父母做出来的鸡描述为“酱油色黑暗料理”。尽管这个描述有些不友好,但我的山东同事们认为这体现的正是山东人做菜的一大特点:爱放酱油。


在山东,只要学会用酱油,你就可以说自己是个鲁菜高手。


有同事称在和自己山东老公谈恋爱时,他一会儿工夫就能做出六个菜,让人十分惊叹。


但当她走进厨房目睹过程后,发现做菜如此容易:大葱炝锅,加入食材,倒酱油。无论几个菜,出锅后都是一样的颜色。


很少有食材,能以自身的颜色走出山东人的厨房。哪怕是凉拌黄瓜,都会裹上一层酱油色;连炒土豆丝,也要放点酱油进去。一个六口之家,一周就能用完两升的酱油。



在他们看来,菜的颜色与味道同样重要,酱油在上色的同时还可以调味。


酱油=咸=鲜=香。


这种做法也影响着整个鲁菜系:鲁菜偏好用酱,浓油赤酱是鲁菜一大特色。九转大肠、爆炒腰花、蒜爆肉、葱爆海参、四喜丸子等这些鲁菜中的经典,都要用酱汁和食材搭配,裹上浓郁鲜香的酱汁,食材才有了灵魂。


做菜喜欢用酱油并非一时兴起。山东人自古以来就嗜咸,根据《黄帝内经》记载:“东方之域 ,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由于嗜咸,进而喜酱,做菜“重咸、重鲜、重艳”,酱和酱油在山东饮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此以来,做出来的菜确实很多都是“黑乎乎的”,但是不是都是黑暗料理,要吃过后才能下结论。

 


待客的最高礼仪,是下厨做饭


没有经过同意就直接煮鸡,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但,这恐怕又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差异。


山东,是出了名的好客。


如果你去山东人家里做客,从进门拎拖鞋到端茶倒水,每一个细节都不会让你自己动手。如果你不太习惯这种方式,你可能会以为来到了什么高级服务场所。



只要来家里,一定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献上。这种最好里,就包括山东人的厨艺。


在一些山东人那里,亲自下厨做饭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待客礼仪。这种观念,在老一辈人身上更为明显,再高级的饭店也不上家里的热闹,再有名的厨师也比不上亲自下厨做菜的诚意。


这体现的是对对方的重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来的是儿子女朋友,绝不可能让她动手做饭。


而在他们朴素的观点中,会认为对方带来的东西,一定代表着对方的诚意和用心,他们不想将这份诚意私藏,因此也会想和大家现场分享。


而每一位山东父母,可能都是一个隐藏的大厨,出于对小炒鸡的迷恋,他们心里都会有一本关于小炒鸡的菜谱,出于这种自信,他们自然而然也想把这种“最好”分享出来。


在我的山东同事看来:“这可能是一番好意,根本没往其他问题上想。”


这种直接的社交方式,体现的是山东人的热情与直爽,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情谊完全释放。


当代人的社交,大都保持着一种客气的距离,不麻烦彼此是心照不宣的社交原则,但只要和山东人处得足够久,他们就会打破这种社交距离,乐意“麻烦”与“被麻烦”:六点的聚会五点通知,能打车回去的路一定会让有车的人不顺路也要送一趟,只有这样,他们觉得彼此的关系才能更进一步。


过于客气会被认为是“关系没有处到位”,那些细枝末节,他们并不在意。

 

在这次吃鸡事件中,本该是一次皆大欢喜的回家之旅,却引发了一次由饮食文化衍生出的地域之争。但换个角度想想,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明白,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任何一个群体也都不是只有一面。在出现差异和冲突的时候,沟通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利器,尊重永远是促成理解的基础。



作者:李海涛

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辑:李海涛


一年50部,耽改剧是有“毒”吗?


Gucci最近这么野,吓得我都不敢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