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真的集齐五福了吗?我可能集了假五福......

2017-01-26 刁品熙 青春儒学


“五福临门”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这个成语,过年时很多人家的春联上都写着这四个字,窗花红包上也往往有五只蝙蝠以喻“五福”。可是很少人知道这里的“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它的内涵明白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五福,出自六经之一的《书经·洪范篇》,原文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孔颖达《尚书正义》注解道:“五福者,谓人蒙福祐有五事也。一曰寿,年得长也。二曰富,家丰财货也。三曰康宁,无疾病也。四曰攸好德,性所好者美德也。五曰考终命,成终长短之命,不横夭也。”

简单来说也就是:“寿”是能长存人世,“富”是能物用足备,“康宁”是身体健康,“攸好德”是德行美好,“考终命”是享尽天年。

那么,如何才算达成这五福呢?

五福中最为今世追求的似乎就是第二项“富”了,在今日这个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真可谓“天下熙熙,皆爲利来;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然而“逐利”真的就是通往“富”的道路吗?

《论语》中孔子赞美他最优秀的弟子——复圣颜子有一段著名的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是说在他人不堪忍受的物质非常贫乏的情况下,颜子也能不改变自己快乐的心态,这才是贤者啊!今日形容极度贫困的成语“箪食瓢饮”就出自此处。作为华夏先圣的颜子难道是无福之人吗?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说自己的一段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也是说人生之乐完全可以寓于物质的贫乏之中。至圣先师孔子难道也乐于无福吗?再看老子隐遁山林,庄子为漆园小吏,还有墨子“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他的弟子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作为华夏先贤的他们难道都没有福吗?

让我们回到孔颖达注:“二曰富,家豐财货也。”“家”和“财货”都好理解,关键就落在了“豐”这个字上。《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从豆,象形。”“豐”字是个象形字,它的下半部是一个“豆”,这是一种盛物的器皿,上半部则是堆积如“山”的“豐”,“豐”则象玉串或者谷穗之形。“豐”字的本义是“豆盛满了物品”。于是“家豐财货”的意思便是“家中盛满了财货”。因此,“富”即是“非常有财”的意思。

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作为容器的“豆”固然可以实际的“盛满”了物品,然而作为生活起居场所的“家”为的可以实际的“盛满”了财货吗?那岂不成了仓库了?显然不是如此。所以“家中盛满了财货”中的“盛满”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意思,不是真的在家中堆满金银财宝。这里的“满”应该是“满足”“够用”之义。也就是说“家丰财货”应当理解为“家中的财货足够备用”的意思。这样的解释恰恰也符合了《说文》对“富”的解释:“富,备也。”富的本义也正是“足备”。

既然“富”不仅仅是“非常有财”,更重要的是“财货足够备用”,那这就成了一个因人而异的标准了。这世间,有人堆金积玉、乘坚策肥,犹不满足,还觉得不够用,如商纣之实鹿台之钱,盈巨桥之粟,犹以爲不足;有人衣敝缊袍、裋褐跣足也不以为耻,如陶渊明之带月荷锄,刘梦得之陋室德馨,也能怡然自得,不阿权贵。可见,所谓“富”,归根结底在于知足常乐。知足常乐,便是家徒四壁也不可谓陋。反之若是贪得无厌,就算富可敌国,同样患得患失,无福消受。

今日天下芸芸,大多数人都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家徒四壁毕竟是少数。只要能知足常乐,自然得享“富”之福。何谓知足呢?《礼记》中有四个字说得好:“称家有无。”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来施行,家里有的、能承担的便用,没有的、承担不起的便不用,不奢求,不攀比,这便是“知足”了。这样一来,财货多则多用,少则少用,自然都“够用”,都是“富”。否则,有所谓“欲壑难填”,就算富甲天下,若是填不满自身的欲望,始终觉得达不到“足备”,又哪里算得上眞正的“富”呢?

所以想要富,归根结底是要懂得约束自己对财货的欲望。当年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有了多余的财货便散给需要的人,而不自私占有,这便是知足。太史公称赞曰:“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五福中的第三、第四两项非常好理解,教人要善于养生和养德,今日也在被广泛提倡。而稍加思考容易令人疑惑的则是第一和第五两项。有人也许会说:第一项“寿”难道不就是长生的意思吗?有什么令人疑惑的呢?要理解这里面的问题需要先理解第五项“考终命”。

孔颖达注解“考终命”的意思是“成终长短之命,不横夭也”。这是何谓呢?就是说每个人的天命有长有短,都要去成就它,都要善始善终,不横死,不早夭。华夏先民早就懂得了天地万物有生必有死的道理,卽便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也有殒命倒下的一天。所以我们的先祖自古并不追求什么“永恒”“不死”之类(后来道教受外来宗教影响追求长生不老则另当别论),而是把死看做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去坦然的面对。

比如《庄子·至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好友惠子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在击打着盆子唱歌,惠子大爲不满。庄子说到:人其实本来是无所谓生的,旣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在天地变化中拥有了气息、凝聚了形体,于是有了生命,今日死去重新化散,不过是复归本眞而已,这中间的死生之变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自然,我若噭噭而哭便是不通命理了啊。

不去空想什么天堂或彼岸,也不求在世间的苟延残喘,而是坦然地直面生死,努力在有限的生命中踏实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我们华夏的精神。太史公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重量。让每一天都过得有分量,最终能享尽天年、寿终正寝,不要因疾病或罪过而丢失生命导致横死或早夭。这就是“考终命”的意思。而豫防疾病和罪过的要旨其实便是前两项:养生以豫防疾病,养德以豫防罪过。

问题就来了:旣然“考终命”旨在说“生命义在重量而不在长度,不要追求命中不当有的年岁”,爲何还要有“寿”这一项呢?

孔颖达解“寿”爲:“年得长也。”表面上看说的是年龄,一个人生年长久固然可以谓之“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人生在世终究不过百十年而已,与漫长的历史相较依然只是短暂的一瞬。

《庄子·逍遥游》中说:“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爲春,五百岁爲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爲春,八千岁爲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不亦悲乎”又何“福”之有呢?但深入地想一想,这个解释其实并没有强调这个“年”一定是“生年”。《老子》有云:“死而不亡者寿。”原来一个人死后依然是可以有“寿”的。

如何才是“死而不亡”?王辅嗣的注中说是“身没而道犹存”。也就是说一个人应当修道弘道,传道于后世,这样虽然自己身死,但是声名能与道长存,这才是“死而不亡”。就如《孝经》中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一般。因此,“寿”不仅是要能长生久视,更是要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所以一个人能“合于道”才是眞正的“与天地同寿”。

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毕竟只是历史中的极少数圣贤英杰,那对普通人来说又如何才能得享此福呢?其实我们的先祖早已给出了答案。华夏是一个重历史传承的文明,国有春秋太庙,家有族谱宗祠。我们每个人都是家族的一员,有朝一日都会在自家的族谱中留下自己的篇章,在自家的宗祠中获得自己的位置。我们若能爲祖宗和子孙承前启后,所作所爲能无愧于列祖列宗,能将家族的血脉发扬光大,自能永享子孙的奉祀。这样虽不及圣贤英杰们能爲万姓仰望而“寿与天齐”,但只要自家香火不断,也能长寿不亡。

因此,所谓“寿”,是要求一个人上能够孝敬父母,下能教育子女,中能端正自身。如此方能继往开来使家族绵延不绝,方是“寿”。这其中自然包含了自身年岁长久的意味,但绝不仅止于此。自身年岁长久固然有利于爲家族兴旺做出更多的贡献,但若只是苟延残喘乃至爲害一方,那卽便黄发期颐也算不得眞正的“寿”;而若虽然生命短暂,但能功勛卓著,同样可以谓之“寿”。

“五福”是先王之教喻,教人要能立身行道,能知足常乐,能爱惜身体,能崇德修心,能安天尽命。这五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能做到如此,方可谓眞正的“五福临门”。


作者简介

刁品熙,字子曦。姑苏人氏。幼好读书。涉猎繁杂。不求甚解。长追文正公之志。故自号忧乐斋。后游于艺。躭读玩乐。长而颇喜西学。后觉不能辨宗无以自立。方归于华夏古道。时客居长安。尝为赞礼以化民成俗。且以为果腹之艺。其间与朋友切磋琢磨。蒙师长箴规砥砺。始治经典。即解多年之惑。久而欲罢不能。志欲遍习群贤。唯恐泥于偏狭。故游学四方。求访明师。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以自省。



原文标题:说五福

来源:微信公众号:袭明学社

作者:刁品熙



小编也祝大家五福早日集齐,召唤“神龙”哦~



本期主编:雅晴

责任编辑:子虚




往期精彩推荐

1、过年倒计时! 小年到正月十五的过年习俗大放送!

2、古人回家被逼婚的可能性到底有多高?看呆了......

3、国家正朔非同儿戏,应该把立春复正为春节

4、年味都去哪儿了?带你回到宋朝,体验一下八百年前的年味!

5、吃死喝死娱乐至死鞭炮炸死……咋还没年味呢?知名作家一语道破天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