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里原资深架构师:《周子真经》给了马云什么启示?

2017-06-18 子茂 青春儒学


前段时间,有个自由搏击与太极拳的约架炒得沸沸扬扬,连马云马大师也不甘寂寞,趁着飞机时差敲了个长长的博文,为他所钟爱的太极辨护。

你看马大师的博文,那手笔,行云流水,真的是立马跪拜,不服不行。

其太极同门也立马大赞不绝,直言马云是文太极九段。你看阿里巴巴这个事业,马大师长袖善舞,深得太极精髓,这评价可谓实至名归。

太极精髓何在?诸位看官,可绝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阴阳鱼太极图哟。

马云呀,他其实有本秘而不宣的太极秘笈,叫周子真经,全文很短,仅仅二百余字。这比郭靖那个《九阴真经》可是短多了吧。郭靖是个大脑袋呀,如果是马云那根本背不下来。

所以马大师很聪明,他选个短的,没想到却歪打正着,修成正果呢。

    

这个周子真经呢,原名叫《太极图说》,宋朝的周敦颐写的,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宇宙发生、发展论刚。

朱熹那个集大成的儒学体系,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朱子专门为此写了一篇“太极图说解”。


当然,今天时代背景不同,我们读朱子的解释恐怕也很难懂。那就到马云那里去取经吧,马大师自己取得真经以后就到处布道,且影响甚广,被名之曰互联网思维,其实呢,就是新瓶装真经呢。 

01

无极而太极。

开篇显体。有三重含义:

1)无中生有。

2)整体思维。

3) 第一性原理。

首先,是无中生有,言事物创生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不是有本书叫《从0到1》么,说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就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指一个事物创生的过程,就是无极而太极的过程。

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对这个从0到1的说法还不甚满意,他认为对于创新最难的是第一步孕育的过程。

所以,他又提出了一个概念:从0~0.1,这是一个模糊的试错过程,我说不清楚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要朝这个方向走。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引导公司向前走的是vision(愿景和方向),最需要找到的关注点是尽快找到切入点。然后到0.1~1阶段,到了这个第二阶段,需要一个新的能力,是结构化思考的能力,把第一个阶段看到的方向和亮点聚合起来,避免混乱,让共识成为公司向前发展的指导工具,这个时候需要找到引爆点,快速规模化发展。

你看,在每个不同的创新阶段,其主线、风格、重点都不一样。

人类历史也是这么一个过程。

春秋公羊家有张三世之微言,即把春秋的历史按治世的原则,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



与今天我们的互联网用语类比,据乱世就是0~0.1的阶段,升平世便是从0.1~1的阶段,太平世则自然是从1~N的阶段了。

笔者前不久刚写个一篇谈一带一路的文章,就指出西式全球化惠及的只是全球20%的人口,故而开启的只是一个0~0.1阶段的据乱世时代。这正是康有为的洞见。

康有为曾经指出,就全球总体而言,西方物质文明虽丰富,但敝俗甚多,中国与西方皆未能超越据乱世。这个洞见非常令人叹服。

你看这世界什么时候太平过?即便苏联解体以后,恐怖活动与中东乱局皆是一幕接一幕。直到中国人和平崛起,依靠一带一路与中国经验正式开启0.1~1阶段的新现代化,我们这个星球的升平时代才冉冉升起。

显而易见,周子开篇就用这5个字点题呢,它点明了宇宙发生发展的总纲: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0到1,无极而太极的过程。

其次,是整体思维,奠定贯穿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整全视角。

所谓整体思维大至类似系统思维,它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事物。譬如对这无极而太极,就无中生有这么简单么?

且慢,倘若以此去混江湖,搞不好就是裘千丈,这点江湖把戏若不幸碰上古灵精怪的黄蓉,那下场就有点惨了。

所以,要掌握真经,还得有点哲学式的追问。周子太极真经既然开篇谈事物的发生发展,那何谓事物呢,无极和太极,是一个事物还是二个事物?瞧,倘若碰上黄蓉,她一定会这么问的,她那靖哥哥就只能“嗯啊”“嗯啊”了。

黄蓉的问题,别看简单,但非大师不能解。所以,这里就需要请朱子出场了。


朱子像

朱子有个解释说:“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也就是说,无极和太极不是二个东西。

以黄蓉的聪明,这个时候就一定能体悟到了,无极和太极其实是一个东西,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过程而已。你若把它们理解为有二个物事,那是大错特错了。

当我们谈一个事物时,其最初的意蕴是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感觉这是一个与其它事物不同的独立存在。这个时候,我们对这个事物仅仅是一个整体的混沌的感觉,这便是无极了。

然后呢,当我们对这个事物的创生过程,对它的0到1有了更多的理解,这个事物也更丰富更感性,这便是太极了。

故而,无极和太极其实只是事物创生的二个状态,以其初创而混沌是谓无极,以其成长而勃发是谓太极。

当然,“事物”这个说法在周子真经里是隐含的,直到朱子说“物物一太极”才把它点了出来,朱子的这个“物物”,就是说每一个“事物”。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事物就是一个使用日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

通常,我们指着任何东西都会说:这个事物如何如何。可见,我们通常谈“事物”,其实是一个泛指,这天底下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一个物事。

因此,事物这个指称是非常抽象的,古人造字,多依托象形之物,比如嘴巴张开是为口,而事物既然如此抽象,用什么符号来指称好呢?

古人是聪明绝顶的,用了一个圆圈来指称,“太极无相,以圆相表之”。所以,在周子太极图中,无极和太极都是一个圆圈。

只是,无极因其仅是一个整体的混沌,除了圆圈本身,实在没有任何东西了。而太极因其创生而更丰富,故可以在圆圈里添加更多的内容表达。如那个最为著名的阴阳鱼太极图,就是这样添加了阴、阳二气。

既然这样,为什么需要无极呢?在儒家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争论了,甚至还有认为周子是道家而差点被逐出儒门,所幸有赖朱熹力鼎,周子的儒门正宗才稳如泰山。

究其实,这个圆圈首先代表的是事物的整体,我们思考任何事物,首先是要从事物的整全角度来把握。你看易经,其实满篇就是这种整体思维。

与西方人的那种善长局部分析不同,中国式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全,概括,所以很少象西方人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所以,你看,无极没有多大作用,但也是最大的作用,它奠定了整体性思维的模式,这便是庄子所说的无用即大用了。

故而,除非特别强调无中生有这个过程,通常只提太极就够了。你看,朱子朱大师正是这么做的,他通常只谈太极,在他看来,所谓事物就是太极,“物物一太极也”。

那太极又是什么呢,朱子说太极是理,从无到有的创生就是这么一个理,天地之间也只是这么个理在。朱子这个讲法,才是问题的关健。不明了这个点,就好比欧阳锋背九阴真经,一切白塔了。

所以,第三,太极是理,也即当下时髦的第一性原理。

为什么说太极是理?你看古人用这个极字,是很有深义的。极者,极至也。我们理解和把握事物,总是需要正如此这般的推到极致,这个极致所呈现出来的内在逻辑,便是理。

看官可知,这不正是最近互联网界流行的“第一性原理”么。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就有一个专集讲第一性原理,值得一听。李善友教授6月份就有一个认知升级的大课,讲的也是这个第一性原理。经他们的推动,这个并非新出现的提法最近在国内创投圈里又非常热闹了起来。

有一位被称为当今地球上最“猛”的创业者叫埃隆·马斯克,他卖掉Paypal后经营着三家公司:特斯拉(电动汽车)、SpaceX(太空探索与旅游)、SolarCity(太阳能)。

他在总结自己无畏的创业生涯时,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思考。这样,你会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找到其底层的真理,问“我们能确定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然后由此出发进行推演。

举个例子,电池为什么这么昂贵?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的话,你就会问:“电池的物理组件主要包括哪些部分?这些物理组件的市价究竟是多少?”

电池就是由钴、镍、铝、碳、一些聚合物以及密封装置组成的,将其分解到材料层面你会发现其实并不贵,贵的是协作与交易的成本。哪就好了,美国人力成本高就到中国去嘛。

所以,你所要做的只是通过聪明的方式去找到这些材料并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你就能得到便宜到超出所有人想象的电池了。

所以,“第一性原理”就是让我们把目光从那些别人做的事上挪开,不管做什么选择,都以最根本的那个原则为参照点,直奔目标,并不断用那个参照点为自己纠偏。这正是今天创新先驱们的切身体验,运用第一性原理进行思考,是形成出色而实用的心智模式的最佳路径。朱子之“理”的真实意蕴即在此。

马云深谙此道。他最近在2017年数博会上说,由于大数据,让计划和预判成为了可能。

比如过去下海捞鱼只能靠老船长的经验判断天气,今天则可以靠气象台的气象数据,更准确的预判下午2点45分有暴风雨。加入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所有数据都会有的时候,我们对很多昨天困境的认识要进行重新定义。因此,他说我们人类在进入重新定义很多事情的世界。

他有个最被大家诟病的观点,说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未来三十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将会被重新定义。国内多数经济学家几乎一致批判这是胡说八道。但马云的出发点很简单,市场经济既然有一只无形的手,但有了大数据能让你摸到这只无形的手,你愿意做计划吗?

在大数据时代,特别是万物互联(lOT)的时代,人类获得数据的能力远远超过大家想象,人类取得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以及处理的速度的能力也远远超过大家预期,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马云给出的结论是,大数据让市场变得更加聪明。

其实,淘宝不就是这种新的市场吗?张五常教授在其经济解释中就用了很多的篇幅来讲市场的寻价和觅价,他始终把交易成本或制度成本作为核心问题。

但是,你看,在淘宝这种由大数据控制的交易市场里,一切是不是显得简单多了吗?马云显然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经济运行是号脉了的,他并不是简简单单满嘴跑火车。

而且,你注意到没有,马云他始终是基于一种整体性思维,是站在月球上鸟瞰地球的。他居于其内又出乎其外,始终是以一种体贴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我们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他的自信在于,他洞见了这个变化之理。

马云显然是取得了真经的。在周子那里,在朱子那里,理是看待世界的根本方式。朱子所谓的太极即理,这个“即”不是静态的定义,而是显理之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回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个事物的内在逻辑便是朱子说的理了。

今人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往往偏好从一个静态的概念来把握朱子之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也。从一个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这才是朱子谓“太极即理”的方法论意义。而这个过程,便是“无极而太极”了。

因此,周子开篇言“无极而太极”的真义的是,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生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有一个所谓的极至之理或第一性原理在指引着。这正是宇宙发生、发展的基本法则。

02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是体,动静是用,从体起用。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演绎法,亦有三重含义:

1) 天命流行。

2) 气分阴阳。

3) 阳变阴合。

解读完这三点,本节最后,我们会以此讨论一个案例,即“中国经验”这个时髦的话题。

首先,是天命流行,这是朱子的说法,他说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

这个动静,便是言万事万物的气化过程。何谓气化?有一首很著名的词是这样写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便是我们说的气化流行。因此,所谓气化,乃是指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万物化育的天道之运行。

我们前面提到朱子之理即第一性原理,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脱离了天地间万物并育的勃勃生机,即朱子谓之气的东西,理这个内在逻辑便是死寂的没什么用的。

所以,我们把握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需要综合理气这二个维度来把握。

如何理解朱子的理与气?对于时下的人们,这还真是个比较深奥的课题。故而,我们先借用李善友的一个讲法,他使用了内容和通道这二个词,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观察。

内容是看得见的,通道是看不见的,而内容往往是被通道预先决定的。比如,生物进化里,所有看得见的因素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但蛋白质的演化是由看不到的基因决定的。蛋白质就是内容,基因就是通道。

为什么物种会灭绝?有人说,因为物种能力下降,不能适应环境了。

其实恰恰相反,每一个物种走到后期,能力是不降反升的。但能力上升,将物种固化在原有的通道里,是物种灭绝的原因所在。

企业也有看得见的内容和看不见的通道,后者决定了前者。每个人都喜欢在主流里,但任何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一旦开始步入主流,就是开始衰丧的时候。

大家都希望做百年企业,但这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一个梦。有本书叫《基业常青》,里面有18家标杆性的企业,到今天为止,活着的只有IBM、惠普、索尼。

显而易见,这个看不见的通道其实就是理,看得见的内容则是气化流行的东西。正是理决定了事物气化流行的通道。理是就主宰言,气是就流行言。

因此,理与气是一体二面,有是理,必有是气;有是气,必有是理。我们后人往往割裂理、气来谈朱子,实在是,用白鹿原的话说,羞先人呐。

故而,我们把握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或所谓的“道”,必须理、气并重,离气言理,或离理谈气,皆失之东隅。朱子曰:

“道须是合理、气看。理是虚底物事,无那气质,则此理无安顿处。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便兼理与气而言。阴阳,气也;一阴一阳则是理矣。”

用我们今天的说来说,我们要把握事物的规律(道),必须综合理与气这二个维度来看。

作为事物内在逻辑的理是虚寂的无形的通道,它依赖于气化流行方可显现。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正是这样综合理与气来讲的。阴阳即是气,而所谓一阴一阳则是讲阴阳和合之理。

这透露了二层意思:一是说气分阴阳,即有二种气,阴和阳;另一是说,所谓的理其实就是阴阳和合的逻辑。气分阴阳,朱子谓动静者所乘之机也。

而动静这个所乘之机,正是受理这种无形的通道型塑的。和合的意思,就是说阴阳二气在其大化流行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这个通道的轨迹,并且遵循这个通道轨迹的引导和约束。

好像有点绕是不?换句简单的说法,谈清楚了阴阳和合,其实就谈清楚了理与气。阴阳是气,和合是理。

第二,现代我们来谈气分阴阳,气到底指什么,又如何区分为阴、阳呢?

如易经那样设卦观象,古人用词多是取象表意。所以这个气,就是取自我们天天做饭的蒸汽,或日常常见的水蒸汽。

但切忌,千万不要用现代科学的物质概念来理解气,这个气绝不是空气之类的物质。

非要如此作对标式的理解的话,这个气倒更类似于能量的概念,是指事物发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势能。

我们通常讲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就是你生存的能量,能量没了,你也便魂飞魄散了。

所以,任何事物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便是这个势能,便是这个气。

易经乾卦指出,事物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元亨利贞的过程。

元是万物的开端,亨是万物的生长,利是万物的顺遂,贞是万物的成固。

有意思的是,坤卦说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不同的是,乾以刚健为贞,而坤以柔顺为贞。

也就是说,万物化育的这个过程,依赖于二种不同特征的势能或气,一刚健而勃发,一柔顺而涵养。

所谓刚健而勃发,就如春天的毛竹簌簌急长,势不可挡;所谓柔顺而涵养,则颇类毛竹种下的前几年,表面看它丝毫不长,实则在向地下深扎下“博大精深”的根系,为几年后的长高打下坚实基础。

这刚健而勃发之势能,我们称之为阳气;柔顺而涵养的势能,则称之为阴气。

传统武术深谙此种阴阳之道,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太极拳的套路以意念为主绵绵不绝,它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来练涵养劲,练阴气。

这个练习的过程与毛竹前几年的潜伏扎根极为相似,注重的是培本固元,故而今天流行为健身的重要方式。只是在高级阶段练推手、发力,进而实战,这个过程才是阳气迸发。

而形意拳则相反,其五行拳一开始练的是发力,练的是阳气,当然它同时也有桩功来涵养劲力,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同样,现代搏击虽然杀伤力强,阳气迸发,但亦需要各种调理保健手段来涵养,否则阴阳失调,机体会衰老很快。

阿里巴巴的马云,就非常酷爱太极拳,他在企业治理上的斐然成就,显然与其对太极拳理的精到把握密切相关。

你看阿里巴巴这个企业,与一般的企业只重视业绩重视利润不同,其比较独特的地方就是其企业文化。

如果你去过阿里巴巴,就会有切身的感受,文化就是一种气场,阿里巴巴这个企业的气场,与你去传统制造业,去大型国企,或者去政府衙门,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年初网上有一篇文章比较流行,说展会也是生产力, 华为可以向阿里巴巴的云栖大会学什么?

说的是去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在杭州召开了互联网范的云栖大会,华为进行了全程跟踪,并对标一个月前华为在上海的云技术盛会,大家一致的感受是阿里办会风格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年轻、开放、平等、分享和乐活精神,更吸引年轻人,VIP客户也不反感、很接受(他们认为自己也是年轻人),同时办会成本也低。

虽然也有VIP,但并不严格区分身份的三六九等,接待上都比较简单,即便对政府客户也如此;有限服务原则,包括餐饮要收费等。开发者之夜、夜跑、云栖音乐会,让参与者玩得很High,马云还出来唱唱歌,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也是大会气氛很好的调剂和传播话题。


大家突然发现,原来技术公司展会还可以这么办!这完全颠覆了大家以前对科技展会的认知:聚光灯下官员与专家西装革履指点江山,观众席上听众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马云善于造势善于成势。故而,阿里巴巴这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也不仅仅是营收和税收,他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商业文化。

坤卦讲厚德载物,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行坤道,与企业的业绩增长一阴一阳,一个伟大的令人嘱目的阿里巴巴就是这样如耀眼星星。

所以,当马云每次在业绩增长的强光环下介绍经验时,他反复布道的都是他的文化与价值观。可见,马云深谙乾坤之道。

第三,乾坤之道就是阳变阴合之道,所以下面我们来谈阳变阴合。

太极动而生阳,开启大化流行,这便是阳变。所谓阳变,是无极的混沌状态渐隐,事物元亨利贞的过程凸显。用互联网的说法,0-0.1是混沌状态渐隐,0.1-1是元亨过程凸显。

一个创新企业,通过探索试错打磨商业模式,逐步形成业绩增长和赢利能力,于是,我们对这个新生事物不再说不清道不明了,可以逐步看清其成长脉络了。故阳变的意蕴,就是言阳气勃发,万物生长。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这段经文讲阴合,光有阳气是不够的,至刚之体易折,需要阴气之涵养固本,事物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元亨利贞。这个阴合,也需要从二个方面来理解:

一个是体位,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事物总是有刚健勃发与柔顺涵养二种势能。

故这个动极而静,以及静极复动,皆不是言时间的先后,这个极是指背后的那个极至处。

就是说,阳气勃发的背后有个静态的支撑,是阴这个势能;而这个静态的支撑,其相对的另一端则是动,也即是阳气这个势能。

所以,阴阳二气处于不同的体位,就像拧蔴花,是一个对偶,是一体二面,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

另一个是时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个所谓的互根,也即互为根据、互为因果。上面说到,动极而静,以及静极复动,皆不是言时间的先后,而只是言阴阳二气对偶性的存在,但中间一句静而生阴,这个生便是时间性的过程态了。

所谓动极而静,这个静之阴这个势能,还是与动这个势能处在同一个时点,但静而生阴,生出了下一个时点的阴,于是便又促成了这下一个时点的动这个势能对偶性的出现,故不说静极而动,而说静极复动,这个复表达的就是下一个时点的动。

这就好比练太拳,你推手或实战发力,这是动而生阳。但这个阳之势能明显太弱,说明背后的阴这个固本的势能练得也非常不够。于是听师傅教导继续苦练太极招式,意念合一行云流水,经过一段时间大有起色,这便是静而生阴。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在新的时点上发力实战,明显让人感觉,这个复动比上一次那个动,功夫大为见长呢。

所以,阳变阴合,阴与阳互为其根,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成长的过程。在任何一个时点,阴这个势能都起着支撑作用,支撑阳气的迸发,才有了万物的勃勃生机。而且,正是阴这个势能的不断累积,不断涵养固本,才促成事物向下一个时点的跃迁,实现更高阶段的成长。

记得08年金融危机,马云就在飞机上写下了给全体员工的信,强调过冬,强调休养生息。实际上,马云经常这么干,快跑之后,扩张很快,阿里巴巴都会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这个“休养生息”政策的核心是不再过分强调业绩指标,而是强调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强调业务流程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强调公司员工的培训,以及将各地分公司的员工拉回到杭州“回炉”。这便是一个固本涵养的过程,为下一次的腾飞打下扎实的根基。

马云的太极炉火纯青,阳变与阴合,何时该放何时该收,这分寸这时机,皆拿捏得十分到位。他在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时点,几乎都能清晰地通过把握第一性原理来从容谋局,呈现一个元亨利贞,阴阳和合的大好生态。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个更复杂的阳变阴合的案例,给中国经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中国的改革,自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成为国策,这阳变与阴合之道,便也是拿捏得十分得体。

于是,新中国前三十年的那种大跃进那种大伤元气的折腾便得到了遏制。

于是,中国的经济也便一日千里,成就斐然。

如何理解中国经验?这无疑是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我们下面简单地谈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一个经济体也需要从阴阳二个维度来把握,是一个阴阳互根的过程。

中国的经验,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从重视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来促进和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来促进它的运行和交易。

这个基础设施,就是一种静态的结构的维度,是阴;而经济体的运行和交易(供给与需求的供应链),显然是一个动态的维度,是阳。

所以,根据中式智慧,一个经济体总是可以从阴阳二个维度来把握。

基础设施包括硬件(有形的)基础设施和软件(无形的)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的例子包括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信系统、电网和其他公共设施等。软件基础设施包括制度、条例、社会资本、价值体系,以及其他社会和经济安排等。

古典经济学通常讲一国的禀赋是由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本)构成。但在林毅夫教授看来,也应将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经济的禀赋的一部分。

基础设施影响每个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收益,是一个经济体健康成长必需的支撑力量。

中国经济今天的成就与勃发,与过去几十年对基础设施的重视与投入高度相关,要致富先修路嘛。

显然,基础设施所形成的支撑势能,是涵养一个经济体壮大的阴气。

但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却对此视而不见。他们热衷于对西方这个发达经济体的运行和交易进行数据建模,进行精致的描绘与总结。

换句话说,他们仅仅只是从阳的维度对经济体的动态过程进行研究,而其背后所依赖的基础设施支撑却隐而未显。

所以,他们眼中始终只有市场、产品、竞争、企业,他们给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药方也总是基于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而全然不顾当地的基础设施体系能否支撑。

故而,为什么休克疗法是个闹剧,而类似的闹剧还层出不穷?根源就在这里。

因此,把握一个经济体的决定因素和动态发展过程需要一种阴阳互根的中式智慧。


笔者前不久写的那篇谈一带一路、中国经验与儒家文明的文章,就是试图从这个阳变阴合的角度,这个被马云马大师玩得轻车熟路,但却不被主流思想界重视的独特视角,来思考和反思新中国梦与新全球化。故本文其实是那个文章的姊妹篇,为那篇文章提供方法论说明。

在那篇文章中,我说一带一路其实是亚投行与马云二个人的双簧。为什么这么说呢?

亚投行是着眼于基础设施投资,马云则是到处推销阿里的数字贸易平台。这种格局显然不是政府起初提一带一路时计划好的,马云是凭着企业家的创新与开拓精神钻进来的。

但马云的出场很重要。最近流行一个“新四大发明”的说法: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说是由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的。

高铁当然是基础设施建设,其它三个都与马云的数字供应链平台相关。毫无疑问,马云的出场,让亚投行摆脱了到处建死城、空城的骂名,避免了底特律式的破产,让基础设施活了起来。一带一路不再只是钢筋混凝土了,而是血肉丰满的鲜活经济体。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实质是在输出阴阳互根的中国经验,带动后进国家共同造就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经济体。这个新的经济体从何而来?这便是从0到1的过程,是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是个无极而太极的过程。

这个过程,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当然也不是通常说的“穷”与“富”(或“发展中”与“工业化”)二分这么简单。林毅夫教授指出,这是一条从低收入的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的后工业化经济的连续谱,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都是这条连续谱上的一点。

而在这个点,在这个时点,其基础设施与供应链,这一阴一阳二股势能,有其特定的禀赋,有其发展阶段的烙印,故其阳变阴合自有其内在逻辑,而不能简单作跨越式嫁接。

因此,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改善的目标,未必就是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状况。中国的改革就是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盲从西方,基于本国实际情况,一心一意改善和提升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当然,如果我们今天还想去看上海这种大都市上世纪九十年代那种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场面,恐怕只能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静极复动,中国经济在新一代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已经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经济这个阴阳互根的过程,始终都是受市场这个无形的通道引导和约束的。

最近看到网上有个讨论,把一带一路与当初对越南的经济援助联想在一起,担心一带一路国家未来也会象越南一样当白眼狼。这个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当然也无需过度担心。因为中国经验,只是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的多样性,中国经验始终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

马云最近大谈大数据将会重新定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究其实,他只是洞察到了大数据的预测能力会提升市场的计划性,从而可能会形成新的市场经济生态。

但市场,始终都是资源得以有效配置的基础性机制。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上,市场始终都是那个无形的通道,引导和约束基础设施和供应链这一阴一阳的和合过程。

西方主流经济学总是把市场与政府并列起来理解,其关注点是防止政府权力挤压市场空间。所以,他们总是强调政府是市场的中立的守夜人。这当然没有错。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其实是能有多种身份多种角色的。林毅夫教授指出,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以产业升级以及“硬件”和“软件”(有形的和无形的)基础设施的相应改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

这种升级和改善需要一个内在的协调机制,对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资本投资回报具有很大的外部性。这样,在市场机制外,政府就需要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的情形正是这样,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供应链层面的运作倒更贴近竞争性市场,民营企业在唱主角。你看,一带一路也是这种经验的自然延伸,政府通过亚投行搞基础设施,供应链运行方面马云在登台唱戏。

这种情形,政府其实不单是守夜人,同时还是致力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大企业主。这无疑与国资委的哪种公有制有关,政府在这里是公有制的所有人。

所以,一个经济体其实就是基础设施和供应链这一阴阳合体。这阴阳二面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呈螺旋式上升和发展。

当然,就第一性原理而言,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上,市场始终都是那个无形的通道,引导和约束这个阴阳和合过程。

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阳变阴合的气化流行有不同的特征,需要灵活实用地平衡政府与市场、公有与私有的关系,切忌照搬西人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

那种所谓的市场至上,所谓的私产神圣不可侵犯,其实与另一端的所谓计划经济,以及纯粹公有制,只是二个极端,皆非中道。这便是理解中国经验的钥匙。

显而易见,中国经验绝对不能单纯地从经济视角去理解,正是经济发展背后的中式智慧与文化背景成就了中国经验。为什么是中国,道理盖在如此。故而,当我们搞一带一路输出中国经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一点,否则便是另一种形式的休克疗法。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方面,不仅仅经济,我们这个现代化也是一个更大范围的阳变阴合。

易曰乾为刚,我们前面反复讨论的经济体,其实就是王夫之所言的一个社会的器物层面,或曰物质文明,它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刚健性格,是阳。而文化则是坤道,是阴,它柔弱顺守,厚德载物,润物细无声。

所以,一个社会,或曰一个文明体,是经济与文化的这二种势能的雌雄同体,这又是一个阳变阴合,阴阳互根。

尤瓦尔·赫拉利在其《人类简史》中,主要是使用科技与宗教这对范畴来疏理人类文明史。他理解的科技,旨在彰显科技重构现代物质文明的威力,就是指一个社会的器物层面也即经济方面的整体势能。

而赫拉利说的宗教,也是从一个更宽泛的信仰角度来理解的,不仅仅基督教、伊斯兰教之类,共产主义、自由主义之类也都是,只要是能够奠定高于一般人的合法性,就可以算是宗教。所以,他这个宗教,其实就是指文化方面的整体势能。

事实上,经济的核心聚焦点正落在科技上,而文化的核心聚焦点则落在在宗教上。故而,经济与文化其实是侧重于宽泛的处延性表达,而科技与宗教则表达更具象,内涵更聚集。

所以,虽然在表述一个社会的阴阳二面时,这二对范涛可以互换使用,都是势能的概念,但我们后面更多地使用宗教与科技这对范涛,以使讨论更快聚焦。

阳给了我们力量,而阴则提供了意义和道德判断。宗教与科技一阴一阳,互为其根,双方互相推动、互联依赖。科技之所以有求于宗教,是因为每种发明都有许多可能的应用方式,需要一种价值约束来指明方向。同样,新科技也往往开拓了新的宗教可能性。

赫拉利正是从这个思路,解释了西方现代化的成就与问题。现代化起源于科学与工业革命,但却是依托自由主义这个人文教的鼎立相助,才有今天的成就的。

但是,自由主义从它出生就有着内在的基因缺陷,它成功的时候,可能也已播下败亡的种子。过分依赖于自我体验,永无休止地满足顾客和选民的期望,很有可能会不知不觉暴露出自由主义世界观自身的不足。

实际上,根源于基督教文明的特质,西人的现代化有一种普遍的二极对立之特征,政教分离、公私之争、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天赋人权与世界殖民等等,不一而足,文明成就与大规模社会灾难并存。

后发国家卷入现代化,受自身文化传统影响亦是各有千秋。而且,迄今为止,人文教都始终无法彻底颠覆传统宗教,传统宗教始终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其他传统宗教至今仍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

美国人当然迫切希望打破这个格局,成天热衷于输出革命,输出民主。最终却导致丛林法则盛行,国际秩序也只是维持了一个以霸道为基础的脆弱平衡。

西式现代化因此陷入了全球性困局。直到中国改革成效显著,直到一带一路载着中国经验,重新驶在哪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全球化的帆轮才又重新启锚。

第四个方面,一带一路能开启新全球化,得益于儒家长期的人文传统,非常有利于修补自由主义这个人文教的破漏。

历史并没有象福山说的那样被终结,现代化其实还是个未完成时。

我们看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但其实只是几百万人口的工业化,到了欧洲大陆是上千万级人口,再到美国是上亿级,这便是西式现代化的基本成就。

也就是说,迄今为止,西式现代化遵循的是二八法则,惠及的只是全球20%的人口。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0~0.1阶段的现代化。

一带一路的出场,则宣告了这个0~0.1阶段的西式现代化的终结,昭示着0.1~1阶段的新式现代化正式启航了。

如果说,西方人主导的这个0~0.1阶段现代化,它的愿景和方向就是金钱和市场,它最终成功地让全球20%的人口先富了起来。

到了今天则显然需要一种结构化思考的能力,来开启现代化的0.1~1阶段,让另外80%的人口也跟着富起来。一带一路就是这么一个切入点和引爆点。

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地接过这个现代化的大旗呢?须知西方人是老大不情愿的。究其实,显然在于儒家文明革故鼎新,兼容并包的能力。

从儒家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如何锻造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合理的民生秩序和治理秩序,如何锻造让现代社会的民众更能养成君子更有幸福感的礼乐文明,如何建立一个更为公平正义的礼乐征伐更天子(如联合国)出的万國咸宁的天下秩序。

这便打开了新全球化的视野和格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谈一带一路,总是跟着谈新全球化的缘由了。

毫无悬念的是,正是儒家长期的人文传统,非常有利于修补今天西人人文教的破漏,因此能更好地搭上下一班科技列车,引领全球化的未来。

所以,我们看,这种新全球化话语无疑极为深刻地透着中式智慧。一个社会与一个经济体一样,都是一个阳变阴合的螺旋式上升和成长的过程。一个经济体是基础设施与供应链的阴阳和合,一个社会则是文化与经济的阴阳和合。

就第一性原理而言,一个经济体是依靠市场这个通道来型塑秩序,一个社会则再也不能简单地听从内心的体验,而是要听从你内心的良知,依赖于成人之道来型塑社会秩序。

因此,在不同阶段不同时点,要灵活平衡市场与政府、私产与公有、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科学与民主、政治与宗教、选举与科举、人权与主权,等等,要有一种权变之道,要摆脱西人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促成一个健康的和谐的阳变阴合。

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一个阴阳和合、元亨利贞的新全球治理秩序了。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鸿篇巨制《历史研究》中早就预言——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于一炉。

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未来真的来了。


作者简介

陈绪平,男,字子茂,号尔雅台,西历1969年生,湖北阳新人。长期从业于互联网科技界,曾任阿里巴巴资深架构师,现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原文标题:周子真经:马云的太极秘笈(甲)

来源:作者授权

作者:子茂


往期精彩推荐

    1、互联网大咖撰文:一带一路的实质,只是两个人的双簧 ?

2、锐评 | 中国公民国外传教遇害:国家对国民的保护是无限的吗?

3、著名学者撰文:“四书”进课堂,国家设“国学”学科,刻不容缓

本期主编:子虚

执行编辑:彭幸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rujiarz@126.com

主办:儒家网

赞助:敦和基金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