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永远有多远,还有94天的距离。
永远有多远。
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项目 II
THE SHAPES OF IMMORTALITY
DISCOURSE BEYOND ANTIQUITY AND ART II
2020年9月12日—2020年12月13日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及二楼特展厅
(拱墅区小河路334号)
藏品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浙江省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黄岩区博物馆、慈溪市博物馆、绍兴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博物馆、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
丁世伟、徐龙森、裴丽、许翔、蒋志、冯且、田晓磊、周岩、龚旭、周先锋/汤国、郭城、林欣、李山、范勃、徐文恺、邵文欢、石玩玩、微软小冰、UFO媒体实验室、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萌-态-奇”艺术家小组、曾晨|鲜榨无责艺术公司
主办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学术支持
当代艺术调查局
“永远有多远。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II”围绕“永恒•永在•永生”,对不同时空、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生命观”进行梳理,着重呈现古今之间关于“生命观”的认知与表达、实践与想象内容的交织展演,希望通过“博物馆之物”和“当代艺术之思”让观者找到对“生命观”的个人意义或时代价值。
序篇
第1章“世俗寄托与祈求”∞“信仰抒写与追求”:一种“精神诉求”的实现
第2章“地下王国” ∞“虚拟世界”:一种“延续并行”的实现
第3章“飞升上天” ∞“异体替代”:一种“非人状态”的实现
第4章“修炼成仙” ∞“物种进化”:一种“主体进化”的实现
尾声
(以下仅为部分展示文物藏品与艺术作品,
所有图片来源于
借展博物馆与参展艺术家提供的资料图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汉八乳规矩神兽纹铜镜 金华市博物馆藏
《源 The Oldest TV》 丁世伟 2019
历史文物
古人推崇“天命说”,认为天是一种有目的、意志和智力的至高存在,全能而无形,永恒并永在。它通过祥瑞或灾异给人以引导,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形式,包括奇异的兽禽、草木和器物,来展示它的存在和意志。由此,各种祥瑞图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视觉表现中一个重要的序列,并在历史推演的过程中成为一般性象征,外化为各种装饰性符号。各类长寿吉祥的图案与图式,成为世俗文化中对美好生活朴素、宽泛且最传统的表达。
无法摆脱死亡这一既定事实的现世中,对内在精神永恒与永在的祈求,成为实现生命延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既体现在对已逝故人的纪念与追思,也体现在艺术传统被不断地继承与追崇上。
清福寿刺绣屏风 周峰藏
当代艺术
这一类的生命观态度,在艺术家的创造力下沿袭的更多来自人类一直以来精神信仰构建方式。对于肉身欲望的放弃和对精神永固传递的追求,形成的是超脱生命个体时间性的追求。那些代表人类永恒的精神思想是真正人类“永生”意义上的正解。
在这个方向上,许多艺术家通过具有生命思想永恒符号化的表达完成他们的信仰抒写,如文人山水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的一部分艺术家则是通过不断推演历史上的精神文本来做到一种对信仰的注解,如依托老庄思想来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还有部分人则是以人类情感作为切入口,把欲望和伦理通过作品铸就成为某种永恒的思想期许抒发出来,这是一种世俗化的感知,也是人类生命永恒的出口。
水墨装置 徐龙森 2020
《情书》 蒋志 2011
构建一个不受现世空间/日常世界法则所束缚的、被“扭曲”的虚构空间,“死亡”/“肉体的消亡”作为一个过渡状态,是有限的“生命体”得以转化到那个虚构空间的途径与方式,并在那里实现“永恒”。
历史文物
中国的墓葬习俗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生命观,“入土为安”,并为死者建造一个死后可以继续生活的空间。与现世、此岸对应的“黄泉”“彼岸”,不受日常生活世界的法则所束缚,是一个在地下的、虚构的“王国”。
虽然“生死有别”,但是“事死如生”,专为死者制造在那个世界各种物品与构建各种理想生活的场景。在这个超验的空间,一个没有时间的“理想家园”中,只有永恒的欢乐与美德。
西汉墓葬出土人物陶俑一组 徐州博物馆藏
当代艺术
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让存在主义者的思考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和依托计算机文明所向往的人工智能不同,一类人的判断并不强调人作为物种的完全被替代化,而是建造一个平行世界让人作为个体穿行与两者之间。人的行为和意识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平行并发生生命的意义。当物理空间的人走向个体消亡的时候,其所平行世界中的那个个体“生命”还将依托历史行为完成它的未来“永生”。这就是平行世界下的人类“双重奏”。
在这里,艺术家们通过虚拟新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中的虚拟现实中完成他们的创作,这些类型的作品反思人的“定义”,并尝试界定虚拟现实中人和时空的重新关系。艺术家们在那里消解了历史、此在和未来的线形历史性中(才能)把握的肉身经验与道德伦理,双重个体之间的相互重叠与角逐让自我的存在变得更加现实。经验主义的及时行乐在平行世界里获得了永恒的可能。
《未来超立方体》 田晓磊 2017
第3章
“飞升上天” ∞“异体替代”:
一种“非人状态”的实现
灵魂与意志的转化,通过转移与传输到某种高于人本身的外在与他者,才能脱离“此在”的状态实现“永在”。
历史文物
古人认为“天上”“世外”存在一个永恒的空间,一个神人、仙人所居住的不朽的世界,高于并主宰人世间。人有“魂魄”,并在死后经过一次特殊的旅程后,由生到死,由死进入天界亦或是天上的仙境。在“死后升仙”的叙事中,死亡,成为灵魂幻化得以实现永生的途径。
汉马王堆T形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藏
当代艺术
好莱坞式的科幻电影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完整的构建一种奇观式的未来观。但其中比较具有反思性的“副产品”来自《黑客帝国》。这样一部让人类重新思考自我可能性,怀疑人的感知系统和历史系统。互联网技术随后的飞速发展应证了黑客帝国的某些构想,我们再次回到文本中去,思考人所存在的载体会在未来是什么。
和“进化论”支持者的未来观不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拥护者,相信人类的智慧面对新的物种出现时将接受巨大挑战。人类永久生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将智慧的能量转向AI的载体。其中,许多艺术家将大数据下的互联网作为新“人性”的创作内容,另一些艺术家们则依托科技智能技术将智能化的现象赋予观念,形成“非人”的镜像,反思人类的未来行为。两者都以客体替换的方式为人类找到永恒的归宿。艺术家们在这里仿佛找到了突破人类创造边界的新领域。
在这里艺术的本体需要重新被界定,而人的重新被定义以及它所带来的生命和时间的关系将推动人类对异化未来的观念探索。
《静物面具系列》 郭城 2017
第4章
“修炼成仙” ∞“物种进化”:
一种“主体进化”的实现
相信在人自身的主体自治下,通过对物质性的身体进行再加工,延续有限、获得“永生”。
历史文物
古人相信通过对“身体”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殊处理,可以延续生命甚而获得永生。一种,相信死亡是可以被逃避与克服的。信仰“在有生之年成仙”,通过“修炼”,对“肉身”进行“净化”,如以道家为例而言,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真人”状态,得以无限地延长生命。另一种,认为对死后身体进行某种“转化”从而获得“永生”。如汉墓中大量用玉这种象征永恒的材料保护尸身,以求尸身不腐、灵魂永存,到制作完全包裹的“玉人”,亦或是佛教中通过火化实现身体净化而解脱凡胎肉身,都是这种观念的实践。
西汉金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藏
当代艺术
达尔文的进化论建构了人类的一种生物历史观的逻辑。在追溯我们如何成为后现代人种的同时,我们想要以这种“进化”式的方法论呈现一种对未来的期渴。那么围绕人的生物性改造的尝试从科学学科开始就一直不断发展。值得当下所提及的几类方向上的尝试来自于如“基因改造”、“克隆科学”等。
当代艺术的实验创作也在尝试在科学技术的探究性发展中,从文化反思的角度讨论人的生命观的价值存在。这是一种从人的主体改造作为出发点的角度,艺术家们所相信的是人类自我进化和改造的未来将完成人生命的延续乃至永恒的物种存在。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表达。一个方向主要来自生物技术科学的拓展,让艺术和生物跨界,形成“生物艺术”的新艺术形式。第二种则是将艺术和智能机器融合,达到一种生命体的外延器官概念,作为“新媒介身体艺术”的创作方向。无论是二者中的哪一种,它们都承认人本思想的自治,相信人作为物种的优越性。人将成为“神”的接替者,完成主宰世界的进化使命。
《偏离》 李山 2017
尾声
“画家”小冰
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产品。她依托236位人类艺术史上的艺术家作品风格进行学习,能够通过文字交流内容来创作。
观众在出口输入关于主题的一句话,小冰根据文字创作图像,不同输入不断变化。
永远有多远:生是死的注释,死是生的序章。
对“生命观”的体现最终将会落在承载物上。在中国墓葬文化中被大量留存的历史遗物,是人们在对“生死观”进行表达、想象的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物”。 它们有图像、各种不同的器物、文献等,乃至整个建筑空间。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与阐释实践中(尤以博物馆展览为例),它们更多是作为对古代物质文化或是地域文明的颂扬而存在,它们对于“生死”的原生文化涵义往往被剥离。回到历史情境中,这些物件都是古人在面对死亡所构建的一套生命观的“物语”体系。——“天界”“黄泉”“仙山”的三重宇宙,“魂魄”“修炼”,“养生”“长寿”。它们是人类思想史的一部分,其相关的社会链接也推进了文明史中多个板块的发展。这些物的“遗迹”替代了古人幻想的永在的愿望,存续到今天,并势必在某一时刻,过去和未来相互交织,提供一个重新思考生命价值的坐标。
科技的进步也使得“生命观”的讨论进入了不同的维度。近些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AI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让学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关于人及生命新伦理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重新回到了一个启点让整个艺术界领域得以思考。所以,这方面的相关作品、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层出不穷。当代艺术所建构的关于人的生命观问题意识主要的解决方法来自几个方面的方法论,涉及人类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及生物学等。他们从这些角度切入,无非以新的跨知识领域的方法来解构人类所定义的三样东西:人本、时间、空间。生物学和科学对人本体的讨论居多,艺术家则随之注入伦理和社会学的思考,提出观念创作。虚拟世界和大数据算法等方法则是改变时空观对于人类新的边界。无论人们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关于人的“生命观”都成为未来性的一部分。在当代艺术领域中,艺术家们运用新技术手段也将自己的思考进入“永在”话题,艺术是否成为人类退守“人”性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哪一种方法方式,我们在当代艺术的思维逻辑中只是打开了问题的可能性,这是找寻答案的开始。或许回答的面貌还要反向于人类历史的经验中来寻找蜘丝马迹。在与历史的遭遇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生命观”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也从未停止过实践。当我们拉平时间,让当下和历史在同一个空间并置,形成在一个时间维度上的时候,当代艺术的观念表达将获得一种厚重的呈现。那些提出和解构问题的方法,或许能在历史物的叙事中得到回应。
“山外山,人非人”:“博物馆之物”和“当代艺术之思”的跨界展演。展览围绕“山外山,人非人”的主题,展开对生命观的主题阐释。“山外山”以“寿比南山”这句谚语作为发散点,暗示人类追求生命超越时间的愿望;“人非人”则是在追求这种愿望之后,人作为主体“进化和改造”的现实情境,最终人和“非人”的界限已经消失不见。整个展览将以一个虚构的文本出发,它将以古籍寓言、科幻文本为基础,通过策展编撰形成新的故事链,每一件文物和当代艺术作品都将在这个故事论述中完成重新的意义解放,成为这个文本的某种注脚。在虚构的文本中,我们将描绘出东方人生命观中重要的发展脉络,即从先古信仰到墓葬习俗、世俗伦理,到现世寄托、信仰追求,再到如今的科技崇拜和赛博格文化。在这些语境中,文物和艺术作品有着互解的情境,其背后的相互意义更加紧密。展览将成为一部具有“混响”性的寓言小说。
了解更多“当代艺术@博物馆系列”话题
项目团队
————
总策划:王英翔
总策展人:许潇笑、宋振熙
执行策展人:徐虹、姚樱
策展助理:田丰源、陈淑雯、杜蕊君、包晗雨
学术顾问:查永玲
媒体宣传:陈晶
教育策划/英文翻译:柯宁
安全保障:郑涛
文创组织协调:黄意
战略合作媒体:雅昌艺术头条、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特别鸣谢:蜂巢艺术中心、微软亚洲研究院
魔金石空间,周峰
————
视觉传达(洲际品牌顾问)
展陈空间设计(GAO DESIGN)
展陈搭建(金展桥展示)
照明设计(入想-复雅)
影像记录(真人摄)、印刷(影天)、出版发行(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