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说这是去年香港最牛逼的一部电影,现在你信了吧

2016-04-30 magasa 虹膜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文 | magasa


之前说过,去年最牛的香港电影,有且只有一部,那就是《踏血寻梅》。这两天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看到了这部影片,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了。

 

大家看到的是较短的院线版,长98分钟,还有一个12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但在我看来,出自金牌剪刀张叔平的院线版并不比导演版弱,反而它改善了后者略微拖沓的毛病,所以不用太遗憾。

 



《踏血寻梅》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一句话总结,它是关于香港这座城市里失败的年轻人。

 

其实在这部电影里失败的不仅是年轻人,而是几乎所有人。

 

这当然不是一部明确的政治电影,但政治在这部电影里,是遥遥存在的背景和底色,我们看不到政治,但能嗅到它的气息。

 



《踏血寻梅》的导演翁子光,应该不是特别多人熟悉,先介绍他。

 


翁子光


如果香港电影金像奖像NBA一样设置最快进步奖的话,那今年应该就是翁子光的囊中之物。

 

翁子光是影评人和电台主持出身,电影作品迄今只有三部,《明媚时光》《微交少女》和《踏血寻梅》,此外《僵尸》和《救火英雄》也是他的编剧作品。

 


《微交少女》(2014)


《明媚时光》我未看过,但看过他的第二部《微交少女》,影片以少女援交为题,我从中只看到他对这个题材的剥削和猎奇,说是烂片也不为过(翁子光似乎有援交情结,总离不开这个素材)。

 

所以在我看到《踏血寻梅》的时候,真的非常惊讶,这部电影还是以援交为主要情节,但和《微交少女》相比,有天壤之别。

 



《踏血寻梅》改编自2008年轰动香港的王嘉梅命案。王嘉梅原籍湖南,因母亲改嫁港人,随之迁居香港,一家生活困窘,不得不以援交赚取报酬,被嫖客杀死后碎尸,年仅十七岁。

 



翁子光在电影里借用了案件的大体框架和经过,但重构了所有的人物关系,为他们分别赋予不同的心理和性格,再用自己的逻辑把人物和事件重新理顺,本来也许是偶然的刑事案件于是有了新的意义。

 

香港电影传统上有一种类型叫做「奇案片」,改编自轰动全城的特大罪案,如「雨夜屠夫」、「屯门色魔」这些真实案子都被拍过相应的电影。

 


《香港奇案之雾夜屠夫》(1991)


《踏血寻梅》和奇案片的区别在于,它并不渲染案情本身的扑朔迷离,警察查找线索、推理破案的过程亦非重点,凶手是谁是摆在明面上的,他自己很早就去了警局自首。

 



影片对暴力和性的元素点到为止,它着意描绘的是,受害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凶手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凶手要杀害她?嗑了药?抢钱?有私仇?

 

负责此案的警察又是个什么样的人?警察和凶手,以及受害者家属建立起怎样的私人关系?

 



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犯罪电影,根本目的是以谋杀案件的破解(或未能破解)来展开对社会图卷的精细描绘。

 

在亚洲范围内,一般可以追溯到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最早的影响,该片表面上讲的是1960年代发生在台湾的一起少年情杀案,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紧张压抑的社会氛围和激烈冲撞的价值观。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之后又有韩国电影《杀人回忆》,通过八十年代几起悬而未破的女性强奸案,展示人在沉闷的体制环境之中的无能为力。

 


《杀人回忆》(2003)


《踏血寻梅》从根本上讲的是孤独和贫乏所导致的人生失败。

 

导演甚至把「孤独」二字写进了章节名,点题过于直白了。

 

片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活得非常孤独,凶手丁子聪少时失学,后来失业,从未走出自幼丧母的阴影,他渴望爱情但一直找不到真爱,所以不得不从援交女处寻找温暖。

 



被杀害的援交女王佳梅和身边所有人都相处得不好,她心里唯一记挂着的大概只有远在湖南的爸爸,她希望过更好的生活,但身无所长,只好偷偷在网上援交挣钱。

 



丁子聪和王佳梅以肉体交换片刻欢愉,仿佛在某个瞬间,他们以为自己理解了彼此,但其实只是顾影自怜。

 

郭富城演的警察臧sir一心投入工作,疏远了家人,浑身邋遢不堪,和同事也相处不睦,他通过对这起案件的研究,把自己注入到丁子聪和王佳梅的人生中,发现自己特别能理解对方的孤独。他对案件的痴迷超出了警察的职责,明明已经结案,他还要继续探索更深层的动机,并和受害人的家属保持了超过必要的私人往来。

 



「贫乏」更是一目了然,三位主角,也包括好几位他们身边的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乏善可陈。「贫乏」并不是指贫穷,它比贫穷更可怕。

 



贫穷是指个人财富无法满足生活所需,而贫乏是生活中缺少选项和方向,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会慢慢消磨掉一个人生存的激情。丁子聪杀人,王佳梅被杀,好像是他们之间无言的默契和对贫乏的对抗。

 

于是我们可以将援交、杀人、破案分别理解为三位主角为摆脱所处贫乏生活的挣扎手段。在「生活贫乏」这个意义上,杀人犯、妓女和警察,其实并无分别。

 



更重要的是,影片说的不是刑事个案。它对人的刻画最后都触及到香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

 

王佳梅的「堕落」一方面是她自己性格有问题,但也是因为她没有办法融入主流社会,而归根结底,是如今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死局,没有办法为青年人提供足够的机会和出路,才使得新移民沦落到以性工作者为业。

 

丁子聪其实境况差不多,并不比王佳梅好多少。

 



翁子光这次的进步值得赞赏,他应该要感谢麾下厚实的工作班底,包括杜可风、张叔平、廖庆松、杜笃之,这几乎是台湾和香港艺术电影圈子里最豪华的阵容。

 

看《踏血寻梅》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想到近期的其他一些香港电影,比如《寻找心中的你》《哪一天我们会飞》。

 


《哪一天我们会飞》(2015)


它们的片名风格已经暗示了区别,《踏血寻梅》暴力、双关、多义,而后者片名带有矫揉造作的文艺腔,可以称为港式小清新电影。

 

这些港式小清新电影其实骨子里并不是只想谈情说爱,它们都是对香港这座城市有话说的,但选择了和《踏血寻梅》不同的方式。它们想表达的是,现在的香港太糟糕了,让我们回到美好的「九七」前吧!但「九七」前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影片其实并不在意。

 

这种鸵鸟心态已经成了当下香港电影非常突出的一种创作立场,值得注意。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踏血寻梅》的态度,至少它对待社会症结诚实得多。这部电影仿佛在说,社会就是没有希望,年轻人就是活得孤独,能摆脱孤独的只有死亡,但活着就比死了更好吗?

 


影片最后一组镜头,郭富城拉开房间的窗帘,只见人们在街上走来走去,一如往常般正常生活,曾经发生在这座城市的血案,好像和他们并无太大关系。镜头反打,郭富城面前是一排铁栅栏,将他和窗外的世界分割开来。




广而告之:虹膜开设有多个读者微信群,每天都在热烈地讨论电影,希望加入的请先加微信个人服务号:mgshongmo。


往期精彩内容

我有创业idea,连程序员都不需要,照样上纳斯达克

导演和演员的工作关系,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

这部讲援交和碎尸的《踏血寻梅》,无愧去年最佳港片


这是广告,虹膜会因你的点击获得收入酷的生活是可以买来的。长按上图二维码进入亚文化市集「黑市」,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买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东西。编辑:夏夏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