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迪士尼帝国是如何打造而成

2016-07-17 爱普斯坦 虹膜

2011年末,妖灵妖老师推荐了2011年出版的十本华语电影好书,其中就有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大银幕后:好莱坞的权钱秘辛》。


此书原名《The Big Picture: Money and Power in Hollywood》,首版于2000年,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被《娱乐周刊》评为A+的年度好书,理应成为大部分中国电影从业人员对好莱坞重新认识的主要参考读物。


此书揭露这百多年来,好莱坞如何走到现时现地这一步的,现在的好莱坞游戏规则是什么?它究竟是靠什么来赚钱的?


举例来说,迪士尼公司出品的《极速60秒》(安吉丽娜·茱莉和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飞车动作片),为何这部大片光是在电影院发行这一块,就亏损1.6亿美元?



《极速60秒》(2000)


钱到底进了谁的腰包?主演们真的可以从票房里按照合同规定的比例拿到分红?或者这只是一个诱人的谎言?


迪士尼真正通过这部电影盈利靠的是什么?这些不是从票房赚来的钱又去了哪儿?明星们为何心甘情愿视若无睹地参与这个谎言游戏?


观众是如何夸大其辞的宣传所被欺骗的?电影院的经理为何根本不在乎票房?




围绕着这些令人想要迫不及待知道答案的问题,全书揭示出了一个你看似熟悉但其实已完全陌生的好莱坞。


好莱坞真的不是我们的报刊上所写的那样,它背后有严谨的意识形态、全新的商业逻辑以及无限的创意人才,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016年6月,此书的大陆简体字版由台海出版社出版,更名为《制造大片:金钱、权力与好莱坞的秘密》。


我们节选了此书的其中一个关于迪士尼的章节,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本书的魅力与特色。





华特·迪士尼,一九○一年十二月五日生于芝加哥一户中产阶级的新教人家。四岁大时随父母移居密苏里州马瑟林(Marceline)的一座农场,自此迷上了农庄里的动物。九岁时,全家又再搬到堪萨斯市(Kansas City),沃尔特·迪士尼就在堪萨斯市送报纸、念小学,礼拜六再到堪萨斯市立艺术学院(Kansas City Art Institute)上素描课。



华特·迪士尼


美国于一九一七年和德国开战不久,十六岁的迪士尼发挥他的绘画天分,将身份证明上的出生年月日偷偷改掉,就这样从军去了。他先在法国待了一年,帮红十字会开救护车,后于一九一九年回到堪萨斯市,在一家广告公司当过短短一阵子的画师,期间认识了乌布·伊沃克斯(Ub Iwerks,1901—1971),伊沃克斯是荷兰裔的出色卡通画家。


两人决定一起创业,接地方电影院播的诙谐预告片来画;这些片子叫作《小欢乐》(Laugh-O-Grams)。只是,两人没一个对做生意有兴趣,以致创业没多久钱就用完了。




迪士尼乃于一九二三年前往加州投靠大哥罗伊(Roy Disney,1893—1971)。迪士尼没有工作,没有推荐函,没有存款,但脑子里有新鲜的点子:他要让卡通动起来变成电影。罗伊虽然自己经济也很拮据,但还是硬把二十一岁的小弟需要的五十块美金给凑了出来,让小弟可以开创他的动画事业。


有了这一笔钱,一九二三年十月,华特·迪士尼的小工作室就在好莱坞的京士威尔大道(Kingswell Avenue)开张了。工作室的租金是一个月十块美金。迪士尼再买下一具二手摄影机,用捡回来的废弃木板钉了一张动画工作台,就正式开张营业,做起了实境演出和动画结合的短片。纯粹的一人公司。脚本他自己写,图他自己画,再自己一张张拍下来,剪接成最后的成品。




不眠不休工作两个月后,迪士尼终于完成他的第一部影片,《爱丽斯海上游》(Alice’s Day at Sea),全长十一分钟,讲一个小女孩爱丽斯梦到海里的鱼。爱丽斯由一个小女孩出饰,鱼则是动画。十二月,迪士尼把片子卖给一家小发行商,“温克勒影业”(Winkler Films),售价一千五百美元。“迪士尼”就这样上路了。


到了一九二四年春,迪士尼已经又再制作出四部爱丽斯的影片。这时,他也说动了启蒙师傅乌布·伊沃克斯,到好莱坞来一起发展,在他创立的“迪士尼影业”(Walt Disney Films)里面当首席动画师。


一九二八年,伊沃克斯以迪士尼的点子为本,画出一只拟人的啮齿动物,这一只拟人的啮齿动物就此名存青史。迪士尼很快就为这一只老鼠想出“米老鼠”的名号:这样的名字一打出去,马上就激起大众莫大的兴趣。




为了帮他的新主角打稳基础,迪士尼也将当时的配音技术发挥到极致。那时动画和配音同步比起实境拍摄要简单不少,人工化的感觉也比较少,所以迪士尼推出的新卡通看起来特别生动,戏院争相租片回去,向观众展示新科技的成就。不出一年,“米老鼠”的有声片(talkie),已经在全美好几千家戏院里面放映,极为轰动。


“米老鼠”卡通为迪士尼带来了汹涌的钱潮,有了这些钱,他大可跟当时的大片厂一样走他们的路。他有几部半动画的短片已经用上了演员和摄影组,例如“爱丽斯”系列的短片。


这时候资金源源不绝涌进,他当然有本钱和演员签长约,坐拥一批明星,也可以买下豪华戏院,自组旗下的发行网。他这时候绝对有本钱和大片厂在戏院的票房里面一较高下,抢戏院里的观众,也可以设立齐备的片厂。但他选择不加入片厂制,他连电影协会都不肯加入。




迪士尼觉得维持他圈外人的身份比较好。他的出身是美国中西部的新教人家,因此,流行于好莱坞大片厂的犹太移民文化,还有那些影业大亨本尊,于他都很难拉得上关系或感觉到亲和力;说起他们那一帮人,他的称呼往往是“那些犹太人”这几个字。


不仅如此,明星、制作人、导演、经纪人、剧作家等等,这些形成好莱坞殖民地的族群,他也没有什么来往。他和阿道夫·朱克、路易·梅耶、杰克·华纳等等片厂大亨不同,他没有生意人锐利的眼光、精明的习性,没办法用装配线的流程推出粗制滥造的影片。




除此之外,另有一点也同样重要,迪士尼要的控制权甚至远大于片厂大亨,而且是再严苛的合约也找不到、没办法用在真人身上的控制权。反之,动画就能给他几近乎绝对的主宰,他也尽情施展这样的控制权,要手下的画家一画再画,一直画到卡通里的角色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为止。


世事难料,迪士尼绕过好莱坞的片厂体制,选择走自己的路,虽然他自己也没想到,但他这一条路后来不仅创造的财富连好莱坞大亨的财富全加起来也比不上,到头来,连片厂也被他这一条路线取代。




有了“米老鼠”,迪士尼等于是挖到了天大的财富之源,绝非美国的票房所能比拟—也就是:世界各地在家、在玩耍的儿童,都是他的财富之源。他将他在电影里面创造的角色抽出来,授权予其他产业运用,以此模式开始汲取这一财富源。


早在一九三一年,迪士尼就已经把“米老鼠”授权给表厂了—米老鼠伸出一只戴着皮手套的手,为人指出时间—接着是出版社、服装公司、玩具厂商,一家家加入。


角色授权的实惠也不仅止于美国,由于拟人化的动物就算需要再作言语表达也不会太多,因此,轻易即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线。像“米老鼠”在日本就变成了Miki Kuchi,在日本的人气排行榜位居第二(仅次于日本的天皇);在法国变成Michel Souris;在西班牙则变成Miguel Ratoncito;诸如此类,到后来,连“米老鼠”产品的影迷俱乐部也冒出来了,总共有三十多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影友会组织。




到了一九三○年代中叶,迪士尼的处境大不同于好莱坞大片厂的大亨,他走的康庄大道,早就在创造通行世界的财产权—没有时间的枷锁,没有文化的壁垒,没有国族的障碍—可以授权给全世界任何以儿童为目标的企业。


一九三五年,“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迪士尼的卡通角色以权利金为他创造的利润,已经超过这些角色主演的电影(单单是迪士尼创造的这一个“米老鼠”,到后来赚进的权利金和主题游乐园的入场费,就比那十年好莱坞各家片厂的利润总和还要多)。




为了帮这些可以独立出来的电影角色壮大阵式,迪士尼开始以剧情片的长度制作动画片,一九三○年代中叶的《白雪公主》便是第一炮。由于全本电影都要一格格画出来,绝对会贵得不得了,所以,他便像以前画卡通时一样,拿画过角色不同动作的“透明片”(cels)——“赛璐珞”(celluloids)胶片的简称——来做再利用。


“迪士尼”的动画师将同一角色不同动作的透明片叠起来,就可以做出动作的变化,而不用一格格全都重新画过。这些透明片就像半世纪后才会问世的计算机软件,让美术也可以交由技术人员按表操课。




《白雪公主》原声带空前热卖——《白雪公主》一片也是史上第一张电影原声带变成唱片—也让迪士尼发现“斑衣吹笛人”的音乐魔力,确实可以为他的产品将少龄受众吸引过来。一九四○年,他再推出《幻想曲》(Fantasia)一片,将他的动画角色和古典音乐融合一气。


他还为首映典礼设计了一套音响系统,叫“立体声”(Fantasound)。这一套音响不仅首次将立体音响应用在电影上面,九十具扩大机和音响的错觉也营造出电影便环绕于观众四周的效果(这类环绕音响只是三度空间错觉的先声,这种特效后来成为迪士尼乐园的招牌)。




帝国愈来愈大,华特·迪士尼也发现单靠“雷电华”已经未足善尽发行影片的职责;“雷电华”那时也已经被千万富翁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1905—1976)买下。


“雷电华”发行“迪士尼”自然纪录长片所采取的做法,例如《沙漠奇观》(The Living Desert),尤其让迪士尼失望,以致迪士尼终于在一九五○年代初,将双方长期的合作叫停,另行成立自家的发行机构,“博伟国际”。如此这般,“迪士尼”终究还是蜕变成了全服务型的片厂。


再者,由于迪士尼公司的获利主要来自购买“迪士尼”授权产品的儿童,电视这一新兴媒体在其他大片厂眼中是大威胁,在“迪士尼”眼中则否。其实,片厂大亨将电视看成危机,迪士尼却将之看作是大好的商机:电视不正可以把“迪士尼”的授权产品直接打入成千上万的人家去吗?




所以,虽然这一项新科技那时还遭大片厂杯葛,“迪士尼”却开始拿他们制作的《米奇妙妙屋》(Mickey Mouse Club)和其他节目,向各电视网兜售。而且,电视网不仅乐意买下他供应的节目,这些节目每一分、每一秒还等于在帮“迪士尼”的授权角色做免费的广告。


一九五四年,当时三大电视网最晚成立的“美国广播公司”(ABC),也被迪士尼说动,出资和他一起为“迪士尼”卡通的角色成立更为持久的平台:两边一起在加州阿纳海姆(Anaheim)盖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


有了迪士尼乐园,大众娱乐的形式就可以超过电影、电视、连环图画的形式,让孩子可以和米老鼠、唐老鸭(Donald Duck)、小飞象(Dumbo)等一干“迪士尼”卡通角色的人偶(全由迪士尼乐园的员工出饰,也叫作“剧组演员”[cast members])互动。




阿纳海姆的迪士尼乐园占地一百六十英亩,只卖“迪士尼”授权的产品。ABC保证以四百五十万美元的贷款和五十万美元的现金投入迪士尼乐园,交换取得乐园三分之一的股权和“迪士尼”为ABC拍摄一周一集的电视影集。


这影集一开始叫作《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后来改名为《迪士尼巨献》(Walt Disney Presents),再后来又改为《迪士尼彩色世界》(Walt Disney’s Wonderful World of Color)。但这样的节目,说穿了还是一个礼拜为“迪士尼”的产品播一次广告—而且是在礼拜天晚上的黄金时段—迪士尼乐园也包括在内。




迪士尼一开始就挑电视网合伙,确实是漂亮的高招:乐园开幕头一年,就有三百万名游客进场(一九六二年,ABC将他们迪士尼乐园的股份卖回去给“迪士尼”)。由于迪士尼坚持要在乐园的“美国小镇大街”(Main Street)的消防队楼上保留他自用的私人住宅—这一条美国小镇大街,是以他小时候住过的密苏里州马瑟林市的大街为蓝本盖起来的—所以,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游乐园根本就是沃尔特·迪士尼个人玩心太重,甚至还有人说迪士尼乐园是“全世界最老的小孩子玩的最大的玩具”。


但是,迪士尼乐园远非迪士尼个人的玩心、童心所能界定,而是迪士尼为了跳过好莱坞片厂、打造他自己的心灵帝国—最起码也是儿童的心灵帝国—而实行的策略的合理延伸。




游乐园高墙里的每一样设施—像是各种旅程、餐厅、停车场,连洗手间也是—设计的目的,一概在强化“迪士尼”角色于儿童脑中的烙印。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八日,迪士尼乐园开幕,迪士尼便矢言“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丝丝想象力未曾实现,迪士尼乐园就不会有完工之日”。


既然要以“迪士尼”品牌的各式旅程、展览、角色,激发儿童无穷的想象力,迪士尼公司便招募了一批永久的设计团队,叫作“幻想工程师”(Imagineers),这一支团队在他身后依然秉他的初衷,由继任者带领,继续幻想工程的大业。为此,“迪士尼”于一九六一年也买下了畅销童书《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的授权。《小熊维尼》的几个主角单单是二○○三年就创造了近六十亿的零售业绩。




好莱坞的大片厂死守电影院残存的观众,用尽手里仅剩的武器作最后的殊死战—像是制作三小时长的史诗大片《宾虚》(Ben-Hur),以“新艺综合体”(Cinema Scope)这样的技术拉宽电影院的银幕尺寸—迪士尼却因为热情迎纳电视这类新技术,而愈来愈发达,同时又将旗下的角色推送到更多儿童生活、玩耍、度假的处所。



《宾虚》(1959)


一九六六年华特·迪士尼因肺癌病逝,但卓越的眼光未随斯人消灭,他的大哥罗伊接下他的位子,继续循“迪士尼路线”发挥主题游乐园、电视节目、童书、电影的效应,打造、提升“迪士尼”角色的价值。“整合是这里的关键词,”罗伊作过解释,“不管我们做哪一线,都不会不去考虑其他的线有哪些可能的获利机会。”


纵使迈克尔·埃斯纳于一九八四年接下“迪士尼”董事长一职,还买下ABC电视网、ESPN电视网等等别的产业,大幅扩张公司,但他一样坚持迪士尼公司的“中心目标”始终如一,也就是承袭的是华特·迪士尼当年开发“强大的品牌和角色授权”的初衷。




他于二○○○年向股东保证,“一走进迪士尼乐园的大门,外在世界马上烟消云散。”到如今好莱坞—还有华尔街—也都懂了:可以推销给儿童的授权角色,可是一门很正经的大生意。


广而告之:虹膜开设有多个读者微信群,每天都在热烈地讨论电影,希望加入的请先加微信个人服务号: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演出开始了!」——迪士尼文化在中国

当年乔布斯为什么要把皮克斯卖给迪士尼?

战后日本电影界为何没有追究战争责任?



佐藤忠男四十年心血力作最完备、最翔实、最权威的日本电影通史跨越百年,填补影史空白带你走进神秘的东方光影世界《日本电影史》全三本精装版长按二维码进入
虹膜专属通道享受八折优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