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谢你,《生活大爆炸》!完美谢幕!

伯樵 虹膜 2019-06-12

文 | 伯樵


至少,理工宅男们都应该感谢《生活大爆炸》。


没有这部长达十二季的国民美剧,很多理工宅男可能至今仍会被贴上「直男癌」、「死理性」、「不懂情趣」、「妈宝男」等颇具歧视色彩的标签。



十二年前,这部以四个宅男和一个典型的「美国大妞」为核心的美剧,登录CBS台,立刻在小范围的观众群中引起轰动:


虽然死硬理性,但却还要在心爱的姑娘面前拙劣地营造浪漫;被同行恶搞了,要以「科学」的方式展开复仇;被肌肉男欺负了,却只能是秀才遇到兵……理工宅——这个在主流影视作品中鲜有正面呈现的群体——犹如赤身裸体一般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



自卑缺爱的莱纳德、娘娘腔的拉杰、猥琐低俗的霍华德,以及(此处省略形容词500字)的「大爆炸灵魂」谢尔顿——他们与活泼好动的佩妮、尖刻易怒的伯纳黛特以及女版谢耳朵的艾米,还有从客串一路升级成常驻角色的漫画店loser老板斯图尔特,一起构成了这部横跨十二年的宅男史诗。



在最后一集中,谢尔顿终于拿到了那个他从第一季开始就心心念念的「比插着国旗的宜家小肉丸还要棒」的瑞典特产,再加上《权力的游戏》的同行衬托,或许2019年真的没有比《生活大爆炸》剧终还要完美的完结了。


从周一到周四


事实上,《生活大爆炸》2007年刚播出时,根本算不得大红大紫。彼时这不过是CBS的一个尝试性项目,两集试播集反响平平,其中一集还长期被CBS雪藏。


当然,在强手如林的美剧界,刚刚出道的《生活大爆炸》在人物关系的塑造上还不尽丰满,剧集仍处于用笑料铺垫性格的初始阶段,于是只能在略显鸡肋的周一档撑撑场面。


《生活大爆炸》(2007)


2010年,第三季的《生活大爆炸》观看人次飙升至1400万人,尼尔森口碑也从之前的第68位升至第12位。CBS极有魄力地将《生活大爆炸》从周一调整到了周四,可不要小看这个时间段的变化。


《生活大爆炸》(2010)


周四的喜剧黄金档一直是由NBC领衔的「周四必看喜剧夜」主打,而以罪案剧著称的「老人台」CBS敢于在这个NBC的最强档期,正面硬刚彼时NBC的王牌喜剧《办公室》,可谓野心不小。


《办公室》(2010)


这等于是直接将《生活大爆炸》上升到了主打的地位。


其实当时的《生活大爆炸》在喜剧中也并非鹤立鸡群,对手NBC有在AFI奖和艾美奖上所向披靡的《办公室》,CBS自己还有一直压着《生活大爆炸》一头的《好汉两个半》,做出这种决定的CBS,可以说很有眼光和魄力了。


《好汉两个半》(2011)


可正是从第三季开始,随着两位女性人物——未来霍华德的妻子伯纳黛特和未来谢耳朵的妻子艾米——的加入,同时伴着莱纳德和佩妮的感情线如火如荼地曲折展开,《生活大爆炸》中人物间的化学反应似乎一下如点燃了一般:谢尔顿的怪癖梗、莱纳德的自卑梗、霍华德的下流梗以及拉杰的静音梗,刹时间在性别更为平衡的格局下变得笑料百出、层出不穷。



也就是在这一刻,《生活大爆炸》让人们感受到了如那部不世出的情景喜剧的影子——《老友记》!


新千年的《老友记》


《老友记》自1994年开播,一直是NBC周四喜剧档的统治性剧集,2004年最终季结束后,还很难有一部类似级别的美剧可以达到这种高度。


《老友记》(1994)


《生活大爆炸》的崛起是从第三季开始的,当我们把两部剧集对照起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正是伯纳黛特和艾米这两名女性角色的加入,让《生活大爆炸》有了复制《老友记》那般成功的潜质。



首先从人物配置上:《老友记》三男三女,嬉笑怒骂,有小团体内部的情侣,也有换如走马灯班的男/女友;



而《生活大爆炸》则是四男三女,同样有情路坎坷的队友,也有后期女友数量爆发的羞涩男,时不时还有社会各界的科幻名流(如斯坦·李)、科技人士(如比尔·盖茨)乃至科学家(如斯蒂芬·霍金)前来插科打诨。



《老友记》的瑞秋是一个一心想当演员、天天等着试镜的咖啡馆女招待。



而《生活大爆炸》的佩妮则是一名在小餐馆打工的六线小演员——而当她们放弃自己的演员梦之后,却都奇迹般地在更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位上焕发了事业的第一春。



两组人马同样都住在门对门的两间公寓中,每天招呼不打就推开对方的房门(遇门敲三遍的谢耳朵除外)去蹭吃蹭喝……甚至《生活大爆炸》试播集的导演请的就是执导过《老友记》的詹姆斯·伯罗斯。


稍有不同的是,《老友记》中作为「书呆子」担当的纽约大学考古学教授罗斯,在《生活大爆炸》中却被分裂成了四个性格各异的科学nerd。



「老友记」式的设置,也使得《生活大爆炸》的反差萌愈来愈明显:高智商往往伴随着低情商,就算是在四人组中情商最高的莱纳德,也会在谈恋爱时傻乎乎地丢给对方一个社区大学的入学指南,让佩妮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而谢耳朵更是把这种低情商、高智商的反差萌发挥到了极致,他宛如Siri的情商,完全无法分辨对方是正常说话,还是在嘲讽他。


用智商的思路来解决情商的问题,这种不断错置的反差萌构筑了《生活大爆炸》最基础的笑料来源。



而另一种反差,则来自于性别与性格的反差:《生活大爆炸》中的男性经常犹豫不决、畏畏缩缩,反而是女性一个个气势如虹、果敢自信,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把男性吼得战战兢兢。


就算在惯常男性们引以为豪的收入领域,在大企业做产品研发的伯纳黛特和做医药代表的佩妮,也远超自己的老公……反差永远是喜剧中最为核心的组成要素之一,《生活大爆炸》将人们对于书呆子高分低能的刻板印象放大到极限,然后在这个语境中纵横捭阖地制造反差,将七位主角之间的化学演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意思的是,在历年艾美奖的最佳喜剧的争夺中,《生活大爆炸》屡次败给《摩登家庭》和《副总统》,跟艾美奖7提1中的《老友记》也真是难兄难弟。


在第四、第五季的摸索和人物关系的重新调整中,《生活大爆炸》也终于在周四档一步步站稳脚跟,渐渐成为了可以跟纽约《老友记》相媲美的「洛杉矶《老友记》」,



怪人们终于变得正常


成功的美剧动辄长达十余季,除了靠忠诚的观众群体、扎实的人物定位,以及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包袱设计,另外一个对观众产生巨大粘性的剧集要素,就是人物的成长。四宅男如果一如既往地不断复制第一季的人物性格特征,由人物关系所产生的笑料和新鲜感,将会飞速消耗殆尽。



所以我们看到,莱纳德对佩妮的追求逐渐从生涩走向稳重,从天天琢磨把妹技巧,到最后大巧若拙地用一颗真心娶到了佩妮;霍华德在婚后变得越来越像个好男人和大小孩的合体,往日的猥琐和龌龊逐渐褪去;拉杰更是从靠喝酒才能和女性搭上话,变成了那个可以将女友们组织成focus group的情场老将。就连情商为负的谢尔顿,都开始能听出别人的嘲讽来了……所有人都因彼此,而成为了更好的人。



但进入最后几季,这些逐渐实现成长的主人公们,却变得越来越……正常——四人组情商在伴侣们的调教下与日俱增,而这种情商提升意味着,以前那些俯拾皆是的反差梗,变得越来越缺乏喜剧张力,人物关系也愈来愈固化。


最明显的可能就是艾米了:这个角色在第三季最后出场时,是作为女版谢尔顿出现的——一样的龟毛、一样的死理性、一样的诡异怪诞、一样的没朋友……



可是没过几季,艾米已经完全不是那个女版谢尔顿了,她变得善解人意、体贴包容,虽然偶尔也会有些奇奇怪怪的举动,但本质上却变成了一个正常女性,也会跟着大家伙儿一起虽无可奈何、但仍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地教育谢尔顿。



如果说第三季末尾刚出场时,艾米就是谢尔顿的镜子的话,到了最后三季的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女版莱纳德:对谢尔顿异常迁就,掌握了一套时灵时不灵的对付谢尔顿的手段;而对于其他主人公而言,他们似乎已经忘了刚认识艾米时觉得她有多么诡异。


艾米的成长曲线过于陡峭,她理解她那个怪胎老公,但已经不是最开始时那种同属一个战壕的「我懂你」,而是抱着极大的「同情之理解」的忍让、教导。



十二季的《生活大爆炸》,主创们的成长曲线逐渐拟合、趋同:各种里程碑式的神转折越来越少,比如谢尔顿对佩妮的拥抱、霍华德与伯纳黛特的婚礼、莱纳德和佩妮的复合、谢尔顿和艾米的初夜。这些情节上的重大门槛,几乎都是不可复现的,属于一次性的重大转变。



在跨过这些壁垒之后,相亲相爱、重视友谊,逐渐成为了《生活大爆炸》的主旋律——随之而来的是可预测性越来越高的punchline、不断重复的老梗和难以幻化出更多变奏的僵化的剧情走向。


这未免让人觉得有些高开低走。



但怎么说呢,换一个角度看,这或许就是一部剧集终结的完美方式:每个人都变得更好了,这是更广阔的人物性格谱系上的一种拟合,所导向的,是一种喜剧矛盾和戏剧冲突的解决,也是通俗意义上的成长和完美结局。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以谢尔顿和艾米捧得诺贝尔奖作为告别,以谢尔顿在讲台上的致谢作为他的成人礼——或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结局,而对于《生活大爆炸》这种国民性的故事而言,落地在最普通的、最正常的生活里,就是现实生活的完美神话。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彻底崩了,但《权游》的结局会是这样其实早有预兆

这个暑假怪兽宇宙全面启动!提前一周请你看《哥斯拉2》

这部看起来在讲逆袭的新片,其实狠狠批判了毒鸡汤


《塞尔吉奥•莱昂内传》

意大利殿堂级导演家人认可的莱氏传记

“镖客三部曲”和“往事三部曲”台前幕后故事

一如莱昂内美学风格和影视特色的特写式传记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