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破《怪奇物语》的纪录,我等这剧十二年

​艾弗砷 虹膜 2023-04-12


艾弗砷


十二年前,蒂姆·波顿号称要拍一部《亚当斯一家》的定格动画,但烟雾弹散去,数年时间一片沉寂。
《亚当斯一家》(1991)
一直等米高梅的两部3D动画扑街,蒂姆·波顿才终于拾起导筒,拍摄亚当斯一家中最招人喜爱的家庭成员,古灵精怪的邪恶萝莉星期三。
《星期三》
《星期三》是蒂姆·波顿第一次执导电视剧。
《星期三》的首播日,网飞特地选在11月23日这个星期三。反响也不错,首周播放量打破了《怪奇物语》保持的首周收视纪录。
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主人公是蒂姆·波顿最喜欢的设定。他擅用冰冷阴森的影像,营造看似腐朽实则动人的梦幻世界。他的主人公即使与世界所有人都不同,仍有一颗真诚的心。
于是蒂姆·波顿一直被视作再现亚当斯一家的最合适人选。
但是,在《星期三》里,难觅蒂姆·波顿式的怪诞的温情,甚至也很难找到亚当斯一家自嘲自黑的影子。
最终呈现的《星期三》,只是一个混搭了各类时髦校园元素,顺便蹭了一把亚当斯一家IP的不明所以的同人衍生剧。
这着实出乎大家的意料了。
先回头聊聊亚当斯一家。在美国,这一家人是影响力堪与肯尼迪一家相当的家族。亚当斯一家是对美国典型家庭的倒置谐仿;一个古怪、恐怖又富有的哥特家族,有各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怪异消遣,一家人其乐融融,从不介意别人的目光。
亚当斯一家无需工作,却有着数不清的财产,他们残忍中透着优雅,玩世不恭之中暗藏着对往昔规则的坚守和对家族关系的维系。
而他们玩弄坟墓的爱好,暗含着对早已逝去的贵族生活的深情回望。
他们因为不再拥有这个世界而不再有解释自己行为的话语权。在这种意义上,对亚当斯一家的描摹是一种吸血鬼文学。
从六十年代至今,亚当斯一家改编的影视作品为数不少,有情景喜剧,也有长篇。影视改编从未拘泥于漫画原著,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暗黑与哥特当做情境喜剧的包袱,营造反差的喜剧效果。亚当斯一家一直是相亲相爱的和谐而怪异的一家人,可以说,亚当斯一家就是哥特版的《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
然而《星期三》中的亚当斯一家人,相处并不和谐,甚至他们也不再怪异,反而努力去融入周围社会。苍白脱俗的母亲魔帝夏成了墨守成规的普通家长,一心要把女儿拉进学校去规训。父亲戈麦斯毫无主见,成了母亲的应声虫。
以玩炸弹、断头台和电椅行刑为乐的弟弟,在剧集中退化成了寡言少语任人欺负的怂包,几乎没有存在感。这样,原本平等地贡献怪癖和笑点的亚当斯一家人,顿时失衡了。这部剧集不再与亚当斯家族那些为人耳熟能详的特点有任何关系。
更大的改变是剧集的主角,星期三。
首先是外形变化,星期三出人意料地改变了发型,不再是几十年不变的标志性中分大额头和两条绞刑辫,反而留了一绺刘海。
剧集中的星期三,也不再是克里斯蒂娜·里奇饰演的那个鬼头鬼脑的女孩,她已长成了叛逆的青春期少女。
编剧让剧中的星期三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幻想自己是宇宙中心。于是小女孩的好奇与鬼马变成了少女武断的固执己见,有趣的血腥玩笑变成了逞强好胜的角力。
少女星期三幻想世间万物都要服从自己的意志,整个宇宙都围绕自己公转。她暗自担心,如果她不是神,她就什么都不是。
于是,她执着地探寻案件真相,一门心思去拯救自己嗤之以鼻的学校。她的执着无关正义,而只为证明自己是对的,证明自己对这个世界无比重要。她眼中的一切只反射成一个字,我。
她渴望被人承认,又总转过身去,背对别人的目光。生怕被拒绝而先去拒绝别人,生怕自己的平庸被人看透,而先站出来嘲笑别人平庸。
大概很多人在这个年纪,都曾经中二地目空一切,非要与别人分出个高下,即使不像剧中的星期三一样把一切写在脸上。
想要证明自己能够独闯龙穴,却发现没有朋友援手,根本寸步难行。探索与受挫的过程,也是星期三从空中不断接近地面,发现自己的限度和边界的过程。
然而,这些变化与成长,剧集并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
剧中只放大了星期三自恋和中二的一面,让这个人物纸糊一般,缺乏层次。星期三被提炼成一种被不断重复的浅薄片面的符号,只适合在二创剪辑中成为刺激感官的快消品。
编剧也尝试过把星期三塑造得更加立体,让星期三回忆宠物蝎子的童年创伤,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只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星期三可是迷恋死亡和尸体的亚当斯家的一员,最爱的玩具是无头芭比,喜好让玩具上断头台的她就算对蝎子的横死有些惋惜,也不该成为童年阴影。
其他时候,星期三则时时刻刻保持一副高冷欠抽的僵尸表情,仿佛每个人都欠她五万美元,没有细节的表演让整个人物失去立体感,从头到尾只有瞪眼皱眉和撅嘴这三板斧,人物僵硬到脖子都转不动,单薄而乏味。
缺根筋的自大自恋并不哥特,也并不酷。星期三表面上胸有成竹,但低幼到家的悬疑设置和她的莽撞行为,实在让人对她的智商捏一把汗。她不过是个自视甚高的普信女,完全没有星期三该有的鬼马和伶俐。
总之,这是部披着哥特外衣的校园儿童剧。假装在探案,实际上全无推理,只靠瞎猜,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假装会用魔法,关键时刻却捉襟见肘,最终决战用的都是冷兵器和手枪。
星期三的学校奈弗摩尔,是网飞最擅长批量生产的标准化合家欢现场——青少年、校园、恋爱cp,以及悬疑加奇幻的大杂糅。
奈弗摩尔是一个减配严重的霍格沃茨。它的内在平庸得就像教授厨师美发挖掘机的专门学校。
同是魔法学校,霍格沃茨是创伤儿童的避风港,它的运行逻辑迥异于麻瓜世界,被忽视和被损害的人在其中得到庇护,因此寄人篱下的哈利·波特才在里面找到了家。而《星期三》中的奈弗摩尔则是社会的延伸,它并不与世隔绝,中产阶级趣味和层级观念是这里默认的规则,学校的血液里流淌着保守和一成不变。
在任何一所魔法学校,血统是唯一的规则。而奈弗摩尔与一个普通的贵族学校并没有什么不同,魔法只是装饰,学生们则是一群同样被抖音油管剥夺时间的普通孩子。
《星期三》是部十分保守的剧集,人设和内核都与亚当斯一家全无干系,它没有对虚伪世俗的反讽,也没有可爱的自嘲。它失去了独一无二的黑白颜色,染上了花花世界的俗艳斑斓。
对于不了解亚当斯一家的观众来说,《星期三》的确是可以即食的下饭爽剧,里面包含了速食观众喜爱的嗑CP,恋爱脑,怼天怼地的人设和容易理解的剧情。
它倒是完美继承了3年前扑街的那部《亚当斯一家》动画中乏味的政治正确。
剧集处处把反对父权制挂在嘴边,男性角色都是没有自主性的形象,即使是怪兽海德,也是被女性操纵的。亚当斯一家中,男性的父亲、叔叔费斯特和弟弟都沦为工具性角色,成了星期三母女的陪衬。
连最终千辛万苦召唤出来的大BOSS也是个男性草包,复活十几分钟便早早领了盒饭。最终的对决中,编剧让一群蜜蜂——由蜂后率领的雌性工蜂——这个最没有父权痕迹的象征性群体战胜了女反派。
这明显是矫枉过正了。
最终,剧集中的反派没有如愿地消灭异类,编导却成功了,他们成功消灭了亚当斯一家。
亚当斯一家死于《星期三》。如果还有第二季,请不要再掘墓拿亚当斯一家做幌子了。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十二年,有遗憾,但仍是美剧丰碑
爽剧这么大脑洞,韩国人永远令人叹服

电影院复工了,就从日本年度冠军开始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