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永恒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人们经历了太多变化,在一直处于变动的当下,什么是所谓“永恒”的?艺术如何反映我们所处的时代,又如何超越时代性抵达“永恒”?中秋将至,阿那亚秋意正浓,一场探讨“何为永恒”的大展在此时开幕。阿那亚艺术中心邀请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旅程,在月圆之时,在黄金海岸的海风里,在秩序与失序中,在无限的遐想和沉思中。
跳脱传统束缚
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国际知名艺术家安塞姆·雷尔(Anselm Reyle)在中国的首次大型美术馆个展——“当我们谈论永恒时”(After Forever)于9月27日正式登陆阿那亚艺术中心。此次展览展出包括艺术家标志性的锡箔纸混合媒介作品、布面绘画、陶瓷雕塑,以及迄今为止实施体量最为庞大的霓虹灯装置等共24 件重要作品,向观众呈现艺术家近二十年艺术实践的多样面貌。
安塞姆·雷尔生于1970年,是德国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因尺幅巨大且极富张力的抽象绘画、雕塑、对非常规材料的使用以及霓虹装置为人所熟知。他的作品受到20世纪初抽象派艺术流派的影响,包括无形式艺术,立体主义,欧普艺术,极简抽象派和波普艺术等。二十世纪末兴起的朋克运动对安塞姆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带硬边荧光涂料的迷幻风格成为其视觉语言的一部分。在材料的使用上,对非常规物品如锡箔纸、干草堆、工业废料的使用又体现了安塞姆的反叛性,生活中的现成品经过“选择”成为艺术的一部分,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分离局面,也对传统艺术中的条条框框提出了质疑。
安塞姆还特别热衷于使用生活中的常见品霓虹灯进行艺术创作,弥合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霓虹灯作为具有很强塑形能力的“现成品”,不管是原有笔直的杆状造型,还是弯曲后的抽象造型,都可以呈现出更加视觉化和艺术化的一面。这些创作理念与杜尚的“反艺术”不谋而合,艺术家的观念意图本身构成了艺术,对日常生活中现成品的挪用,让人们不禁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作品与空间融合
让场所成为艺术本身
本次展览策展人来梦馨与安塞姆的初相识,缘于她主理的SPURS画廊于2018年举办的群展“柏林五人展”。尽管受到展览空间限制,当时只能展出艺术家数件锡箔纸与霓虹灯组合的装置作品,但安塞姆作品中超高反光度的表面与对非常规材料突破性的使用,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8年夏天,来梦馨和她的团队拜访了安塞姆位于柏林的工作室,在那里,来梦馨再一次被艺术家创造的“雷尔宇宙”所深深打动,她决定一定要为艺术家策划一次中国个展。对于艺术家来说,让展览在具有美学意义的场所进行,是对作品的极大敬重。安塞姆·雷尔一直期望,自己的展览能够在一个完整的建筑体中呈现,让作品本身能够与空间产生有机融合与互动。而当来梦馨第一次穿过黄金海岸的海风,步入阿那亚艺术中心现代又庄重的建筑空间时,“安塞姆·雷尔的名字便迅速浮上心头,直觉告诉我,他的作品将和建筑本身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而我必须将这件事促成,邀请国内的观众亲临现场感受。” 来梦馨将阿那亚艺术中心场地图片发给艺术家后,安塞姆对作品呈现产生无数期待与想象。阿那亚艺术中心安静、简洁,黑色与白色的反衬,并不显得突兀,正与安塞姆对极简观念艺术的追求相契合。
布展时,策展人经过精心考量,结合建筑本身的空间特点对作品进行布置。无论是悬挂在高空中的活动雕塑,还是根据现场布置的特定场域霓虹灯装置,以及对连接两层楼的超高挑高的“沙龙墙”的运用,都显现出策展人将作品与空间融合的巧思,让步入其中的观众,宛如步入艺术品本身。
在不断变动的当下
我们如何谈论永恒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当我们谈论永恒时”,策展人希望以这个未完待续的句子引发人们对永恒的思考:当我们谈论永恒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正如安塞姆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巨大“风铃”装置,一大一小的四边形铝合金面板被切割扭转,有时每三分钟转完一圈,有时每一分钟转完一圈,它以不确定性的频率对永恒作出回应。
在身处不断变动的时代,或快或慢的节奏会让我们感到晕眩,头顶悬挂的“庞然大物”存在着危险与不安,仿佛砸落的毁灭感即将袭来,但并不会砸落的结果,似乎又寓意着一种希冀。我们在凝视它害怕它的同时,又在认清之后拥抱它。此次展览,安塞姆·雷尔的24件艺术作品让人超越物理的时空限制,在时间轴上自由穿梭,这是一次超越“展览”意义的思考行为,为所有曾置身其中的人们创造一种共同记忆。
- 作品介绍 -
此次展览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共4层楼的空间中展出,全部24件作品将分布在8间展厅内。当观众依照次序从下往上参观,在最后一个展厅,可以注意到墙面上的文字,翻译成中文是“我最感兴趣的是现代性的终结之后”。这是艺术家留给观众的一条密码,也是艺术家创作的核心观念。
Windspiel(curved rhombus), 2020, Aluminum, motorized hanging device, Ø: 918cm《风铃(菱形)》,2020,铝合金、马达悬挂装置,Ø: 918 厘米
全新创作的《风铃(菱形)》是一件直径足9米的动态雕塑,悬置于美术馆户外圆形剧场高空,看似轻盈的巨型雕塑随着顶部机动装置的旋转缓慢自旋,带动形态复杂的作品四周光线与空气的流动,它们总是在稳定与失衡、冷静与紧张中寻求平衡,但又似乎随时存在坍塌的可能。安塞姆通过继续探索非常规材料向艺术语言的转化,颠覆对“平庸之物”与“装饰性”的陈见。
Windspiel (Square), 2017, Aluminum, motorized hanging device, Ø: 168cm 《风铃(正方)》,2017,铝合金、马达悬挂装置,Ø: 168 厘米
《风铃》系列灵感的萌生来自艺术家在工艺品市场上淘得的几何金属风饰,通过简化繁复的掐丝形态并将其放大至数十倍,拥有了占据整个展厅空间的规模。这一可能被视作“陈词滥调”的元素在这里重新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被使用,具有了新的内涵。
霓虹灯装置,2020,尺寸可变 Neon Installation, 2020, Sizes Variable
四号展厅将展出首次使用多达400支灯管进行的特地场域创作,也是艺术家迄今为止体量最为庞大的霓虹灯装置,一幅可进入的空间幻景。在一次对霓虹制造商的造访中,安塞姆注意到车间里随处散落的发光霓虹灯管,于是拾起它们并搭挂在空间四处,将废弃物转变成抽象的悬浮光景艺术。观众可以在装置中走动,随着视角的变化体验光景和空间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组成作品的霓虹灯管将冲出展厅空间的限制,指引观众接下去的观展路径。
艺术家标志性的锡箔纸作品同样来自日常的启示。几年前,安塞姆在柏林一家商店门口看到用锡箔装饰的橱窗,眼前的景象回应了他一直以来试图在艺术中探讨的基本问题——建立平庸美学、高贵艺术与廉价消费品材料之间的关联,挑战“美”与“媚俗”的边界。安塞姆用发掘的装饰材料裹覆在画布上,“伪装”成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光线的引入使锡箔纸看上去具有雕塑般的质感。
五号展厅展出的全新绘画套组是安塞姆过去几年间对于色彩和材料研究的进一步展示。在此系列作品中,艺术家自由地组合霓虹色彩、触感纹理、铝箔纸、霓虹灯等,发展出惊人的甚至奇异的美感。此外,安塞姆近年来开始将灯管置于铝箔纸作品中,彩色霓虹灯与反光材料的相互作用使作品表面愈加诱人夺目。
运用超高挑高的展示空间墙面,三号展厅旨在展出艺术家对非常规材料兼具广泛与深度的探索成果。雷尔常常将绘画、雕塑与经改造的生活物品(如废弃的花瓶和灯具)并置,此展厅展出的作品能够很好地揭示这一特点。无论是用霓虹色彩人为美化的老旧《车轮》 (2007),或是使用铬漆喷绘并放置在镭射玻璃盒中的《干草垛》(2013)等,通过对材料的简单处理,马车车轮、干草车、铁蹄和草垛等质朴农用物品在“废品系列”中获得崭新的生命。
陶瓷花瓶系列是艺术家在几年前受到脂熔岩陶瓷的启发后创作的。这一术语指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上釉工艺,表面的机理容易让人联想到凝固的岩浆。如今在其专业领域,脂熔岩陶瓷特点在于大胆的着色、醒目的釉料以及丰富的实验形态。受到日本陶瓷及侘寂美学的影响,此系列的瓶身或颈部均留有开裂或变形,甚至在 烧制陶瓷的过程中刻意形成表面夸张的裂痕,通过强调物的“残缺”和“不完美”,与艺术家对于废品的态度一脉相承。
2020.09.27 - 2021.01.10
阿那亚艺术中心
北戴河新区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提示:因国庆期间接待能力有限,艺术中心参观暂时仅向园区内业主、酒店与民宿客人开放。
10月9日后恢复正常售票政策,访客可购买UCCA与艺术中心联票入园,详情请见阿那亚APP。
中秋月圆时
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之旅
感知变动与转瞬即逝
也看到永恒与希冀
当我们谈论永恒时
After Forever
如果你对阿那亚有任何的建议、意见、投诉,或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法,欢迎写信给村长马寅,每篇来信村长都会及时阅读、回复,阿那亚希望和你一起成长。mayin@aranya.cc
置业热线 400-810-9988
度假热线 400-115-5500
人生可以更美
中国·北戴河新区·
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APP美好上线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开启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