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中国文化与佛学

2017-06-03 光明佛坛


南怀瑾先生讲于中华文化大楼

刘豫洪记录

 

五部原典概论

因为缺乏理想的佛学概论,我常建议学子们从原典开始。在原典之中,有五部很好的佛学概论,其中两部是印度原著,三部是中国的作品:

一、《大智度论》(印度)

二、《瑜伽师地论》(印度)

三、《摩诃止观》(中国)

四、《宗镜录》(中国)

五、《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国)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作者,是密宗黄教教主宗喀巴大师。《宗镜录》则是永明寿禅师的作品。

永明寿禅师,气魄宏大,在他的门下,有几十个精通佛法的高手,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这部《宗镜录》。

因为佛学是重视实践的,前面已提到过。所以纯粹宗教信仰,或一味思想的追求,都脱离了佛学的本质。

谈到佛学的偏差,目前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许多地方招待青年人学佛,如同招待老太爷一样,管吃管住又送书。使青年人觉得,要学佛伸手去拿可也,养成了占便宜的毛病。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佛家的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过分慈悲的流弊,适足以贻害对方,过份方便的作风,徒徒养成对方下流的习气而已,对于学佛来说,却形成背其道而驰的办法。 

不久前,有一个青年来问一本佛学的书,我建议他去买一本,岂知这位青年甚感诧异的说:还要花钱买?我学佛的书都是不花钱得来的呢?

是的,佛学讲求的是布施,但却是布施给别人,不是要求别人永远对自己布施。

    

中国佛教的脉络

在汉朝末年,因为学佛的人要出家,在宗法社会之中,产生了"无父无君"的反感。所以,佛学虽是中国文化的大主流,却变成了人皆惧怕。明理学虽偷窃了佛学,但是却排斥佛学。王安石、苏东坡之流搞佛学者,宦场皆难如意。直到元明清三代,凡接近佛学之士,亦皆缺乏政治前途。这是一个事实,相沿至今。

三国时代有一位大学问家――牟子,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曾作了一本书,名叫《理惑论》。对于中国文化中三教之争,本书的见地是为调和论。其次则有《弘明集》《广弘明集》两部书。

有许多人认为,佛学即是印度的产物,欲学正统佛学,应该先从梵文入手。这种说法,与十七世纪英国人注意印度梵文有关。

这种说法对不对?大有疑问。

释迦牟尼在印度文化中的成就,就像孔子在中国一样。孔子删诗书、订礼乐,把中国文化来了一番大整理。印度的释迦,也精通种种学问,创立了佛学。但到了唐代,佛学已被中国文化吸收发扬,到了宋代(十三世纪)佛学在印度即彻底绝迹了。

十七世纪的时候,印度连佛学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正统不正统呢?

唐代印度的梵文,尚有五印之别。语言字音因地区而异,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使文字产生很大的变动。即使孔子在世,亲自来讲论语,大家也可能听不太懂。语言文字虽然有关,要紧的仍然是学问的本身,所以在佛学绝迹的印度,它的梵文是否是佛学入门的文字,就大大值得考虑了。

诚如庄子所谓:"得意忘言",今日要研究佛学,只有在中国文化中去寻求。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佛学被攻击的罪名,主要有二。其一为"无父无君"的作风;其二为莫名其妙的两桶水,倒来倒去,一会儿空,一会儿有,就算是佛学(顾亭林亦如此说)。


关于出家

事实上所谓出家,并不是无父无君,也不过像隐士一样,即古之逸民,离群修持而已。

唐代之后,诸子百家的思想,无一不受了佛学的润滑剂作用。而在宗法社会之中,佛学却是居于被人轻视的地位,那种处境,恰如一个童养媳,在一家之中,无事不做,无话不听,到处受气,还要口不出怨言,连心中的怨气都不能有一丁点儿。

儒家的人最后终于说话了,认为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一切社会福利,都是佛家的功劳,确为一个不能抹煞的事实。


释迦牟尼

在释迦的传记中,这个十九岁的王子,父亲给他娶了印度小姐、世界小姐等等一般的美丽小姐,但他一心要出家。

这位王子一天出了东门,看见病人,询问随从的人,才知道是病人。第二天出了西门,看见死人装在棺内,询问了别人,才知道人生原来会死等等。

总之,在传记中,释迦花了四天时间,出了四个城门,经过四次的询问,才知道人生原来有生老病死四大苦。

请问,这个释迦王子不是太愚笨了吗?

为什么传记上要把释迦描写成如此愚笨的人呢?

原来这是印度文学上的啰嗦毛病,就像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上的一段文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等等。

但《心经》在鸠摩罗什译成中文时,删繁就简,就成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中文简练美妙之处。

可是,在释迦传记、佛学概论,却都仍沿用啰嗦的印度方式,在今天的时代里,给人一种愚不可及的印象,技术太差,实在不能再用了。

后来,释迦在三十二岁悟道,又弘法四十九年,於八十岁时涅盘了。

宋朝的大词人辛稼轩为此作了一首词:

[卜算子]: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需千百,八十余年入涅盘,且进杯中物。”

释迦涅盘了,他有没有跳出生死,并不是释迦的问题。

这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跳出生死的问题。

说到轮回,曾有一位宗教徒问我,佛学是否无神论。他的见解是,佛学的轮回,应是唯心所造,故称为无神论。进一步支持他这种说法的原因是,佛学的道理一切都空,结果当然神也空,于是,他的结论――佛学是无神论。

在以往的定律中,佛的教义可以研究,但是佛的本身是不可以研究的,也就是说,释迦是至高无上的,对释迦的本身,只能绝对的相信,不可以考虑、怀疑,或研究。

在《楞伽经》中,有一百零八个问题,代表着人类的种种疑问。

《大藏经》中的《阿含经》《本行经》等,描写释迦由腋下出生,甫自堕地,即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来看,实在傲慢之极。这种傲慢,也是自古以来英雄们的共同气魄:唯我独尊,舍我其谁。

否认释迦是否由腋下所生,他像普通孩子一样的被姨母抚养长大。

释迦的幼年,也和我们一样平常,但他特别聪明,充满了智慧。他冷静,喜问,多怀疑,对于万事都有追根究底的意志。

在他少年时期,已完成了世间的教育,他对数学更有特别的成就,可以达到五十三个数字单位以上,到达无量数。

至于他的武功,更是了不起,拉弓射箭,只手将大象丢出城外,再跑到城外去接住,一箭可以射穿七重铜鼓(不要因为我们做不到而否定)。 

释迦的时代,正当中国春秋前后时代。春秋共有百多个大小不同的政治单位,当时的印度,则有五百多个小国,印度的阶级更有四五百种之多。

在印度这个贫富悬殊,阶级森严的地方,王族,婆罗门教,僧侣为第一等,军人次之,农、工商人再次之,而以贱民为最下等。

印度的贱民,见了上等阶级,爬进爬出,好像狗畜一样,在落后地区,至今仍是如此。

印度当时的修道宗派,极为繁杂、无神论、有神论、唯物论、唯心论,及其他派别极多。修法各异,有拜火、有涂炭。打坐的方法亦多,有的坐、有的站、有烤火入定,像烤肉一般,都是欲求离苦得乐的沙门修行方法。

在《大藏经》中有"金七十论",是南北朝时代翻译,内中论及释迦修道时代数理哲学的理论,共分廿五谛,其中的所谓"冥谛"就是谈论宇宙的开始,与后来吴稚晖称之为"混蛋"(混沌)的东西相似。

在"异部宗轮论"中,将种种不同的见解,分为廿多派。

《华严经》中,又归纳为十二大派。

在释迦出生不久,有神秘学派的大相士,替释迦看相说,如果释迦长大后不出家,即为"转轮圣王"。

什么是转轮圣王?

那是一个盖世英豪,转动世界人类的一切,使天下得太平,其功德如同如来。所以在释迦以后的说法岁月中,多处强调转轮圣王的雄伟和功德。

释迦在出家前,应该有过一段矛盾的心理,他当然考虑到不出家,统治全世界,使人类享有安乐和太平,作一个转轮圣王。

但最后他感觉到(这个道理,散见大小乘各佛经中),天下尽管太平,并不是人类的至高至乐。转化圣王去逝,天下又会大乱,所以并不彻底,还是出家求得一个方法,能根本解决人类的苦恼为佳。

所以,他出家了,最后的成功,使他成为"万世教主"。

十九岁的王子释迦,在夜里骑了一白马,离开了王宫,开始了学道的生活,这是一个真正的白马王子。

在开始的岁月中,他学尽了各种外道,各种派别,这些外道的实证法,释迦统统学会了。这位重实行的王子,并不是像一般人一样,在未学之前就下一个结论,而是等到自己学会了,才来一个明智的判断,这也是古今圣贤学问的一个态度。

释迦曾学过"无想定",三年学成了,当他学成后,自觉其非道而弃之。为什么认为无想定不是道呢?

因为他觉得,能做到无想定的是"我",但究竟什么是"我'则不得而知,故知其非道。

后来,释迦又找到一个教师,去学"非想非非想",大意就是无思想,也不是不知道的意思。

他又学成了,一定就是三年,学会了仍丢弃,认为非道。

释迦没有老师可投,一人感觉忧闷,就走到印度北部雪山,去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打坐入定,参究生命的真谛。

释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髪如乱草,竟然有鸟来做巢下蛋,释迦只好不动直到育出小鸟,他的慈爱恰如中国人所说,是"仁民爱物"之心。

小鸟人头上巢中飞走了,释迦摸摸自己的肚子,却摸到了脊背,然后站起来说:"苦行非道"。

学遍了一切法门,"知非即舍"。

修成功的还是道,因为能修的是"我"。

后来禅宗说,释迦寻找的是生命的真"我",我们的身体是物质,将来总要完结,归还大地,但那不是真正的"我"。

什么是真"我"?释迦学佛成功,即是"真悟",也即"真吾"的意思。

释迦在冰天雪地的雪山,患上了风湿症,他说了"苦行非道",即离开雪山,向南行,渡了恒河。这时,他遇见了一个牧场的少女,极同情他的饥病交迫,便用牛奶来营养他,使他渐渐恢复了年轻时的活力。

这时的释迦已是卅二岁了,有一天,他到菩提树下打坐,按照佛经的记载,座下铺了吉祥草,在他入坐时,发了一个大誓:

"不证菩提,不起此座"

前六日中即神通具足,第七日,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用现在的话来形容,他是彻底大澈大悟了。

释迦找到宇宙的真谛,大悟后说道:

"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是一个无比的大英雄,比英雄更伟大,英雄可以征服天下,却不能征服自己。释迦征服了自己,找到了人类的真"我"。


释迦证得菩提,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当时的婆罗门教,认为神我是一切的主宰,并且又把这位主宰人格化,有喜怒是非和偏爱,非相信不可,这个所谓的主宰,创造了万事万物。

可是,释迦悟道后,推翻了宇宙间有主宰的说法,认为宇宙并没有超现实的东西为主宰,人们所谓的主宰,仍然没有摆脱现象。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真"我",即:性相平等。这就是说,宇宙的创造为"体",世界的一切为"用"。释迦是人类文化中,第一个提出平等的人。

不但人是个个平等,而且与万物平等。

天人、人,以及有生命的动物、生物,性相皆平等。

释迦的平等论,打破了阶级观念,在当时的神权社会中,很了不起。在释迦日后的弘法岁月里,指派一个贱民出身的修道弟子阿那律执掌纪律,也是因为平等论的关系。

战国时代的驺衍,称世界有九大洲,中国乃九洲中的一洲,他的说法,当时被认为疯狂。

可是释迦却提出了更扩大的宇宙观,认为像如此的世界,宇宙中不知有多少,宇宙本身就是无限的。

释迦认为每一个日月系统,为一个世界。

一千个太阳系统,为一个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

宇宙间比三千大千世界还多,不可说,不可知,如恒河中沙子一样,不可数。

宇宙是无比的大,无限的大,现在的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个无限的宇宙观,但在三千年前,释迦就已经知道了。为什么?

答案是,一切唯心。生命的功能找到,即找到整个宇宙的功能,性相是平等的。

 

中国文化与佛学

佛学的宇宙观,在中国文化中的说法,就是天与人的关系。

汉代之前,只提到一个"天"字,根据上古的神话,认为人与天,本来是很接近的。人类所生存的这个地方,与太阳、月亮、星辰等,并是比邻而居。但是,人的行为一天比一天坏,一年比一年糟,以致日月星辰都开始远离人类,最后使人类在宇宙中孤立起来。

我们不要轻视这些神话,世界文化的基础,都是以神话起源而流远,中国是如此,西洋也不例外。像最近的一部外国科学想像新书,书名为《史前星际大战》,以及《外太空人》等著作,相信古代星际之战,一部分人逃离至其他星球,才保留了文化。这些理论现在虽是假想,但是却说明了人类的宇宙观在扩大,在向佛学扩大宇宙观接近,未来科学的发达,更可证明佛学宇宙观的正确性。

先了解一下佛学上所讲的"心"是什么?

"心"并不是思想的,更不是我们的意识思维。

"心"是包括时间和空间两大问题和万象的一个表达语。

按照佛学的说法,时间寿命是相对的。在苦难的时候,一秒钟就像一日,在欢乐中,一日却像一秒。

    用现代语来说,释迦所证到的,就是解脱时间和空间,情和欲交织于我们的束缚,以及物理世界给我们的各种束缚。

释迦所证到的,并不仅是一种学理,而是人类生命的功能,可以达到超脱时空的限制,找到生命的真谛,打破物理世界的种种束缚。

这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而得,不能也不必靠他力而得到的。

所谓修行,也就是往这条路上努力前进。

根据释迦所证得的结论,三千大千世界,即为一佛国土。他又将之整理,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佛理。宗教、哲学、科学的问题,也即是佛学的中心问题。人类文化的趋势,是在挖掘佛学的宝库。

释迦将宇宙之间,分为三个界限,即所谓: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三界天人表,请参阅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的"三界天人体系表"。)

在这个三界天人表中,欲界在最下面,欲界的中心是须弥山,这个须弥山有两个不同的说法。

小乘的说法,须弥山好像就是喜马拉雅山,这种说法只是地理性的说法。

大乘的说法,须弥山是一个形容词,并不局限于地理范围之内,其所指有地轴、银河系等等含义。

三界中,基本的是欲界,其定义也有两种:

狭义的说法,欲界中是以男女两性的性欲构成生命的延续。

广义的说法,欲界有生命的众生,均有贪欲。

在欲界人的世界中,包括了四大洲。但《华严经》中所谓的香水海,它所形容的,好像是指外太空的界层。

我们的世界是南赡部洲,界于日月星辰之间,在须弥山之南。

四大天王天,则是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在须弥山之半。所谓玉皇大帝的帝释天,是欲界中的天王。

欲界中,除了人之外,下级的有畜生,饿鬼和地狱三个境界。原始称地狱为具苦,表示地狱中具有种种的痛苦。地狱的分类有十八种之多,所谓十八层地狱,即是此意。但天堂与地狱,也都具在人间。

在欲界中的众生,是靠五欲而生的,所谓:

声色香味触

笑视交抱触

尤其以饮食、男女二欲最难断除。

欲界是物质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也有圣贤世界。

欲界中的阿修罗(魔障),位于天人与人之间。

在欲界之上,就是色界,共有十八层。

色界之中,仍有物理的色相。色界的人,在情操方面来说,比欲界的人升华很多。色界的人没有淫食二欲,所以没有男女两根,无男女相。所住宫殿,一切物质享受,都非常美好,所以称为色界。

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

色界的人,寿命很长,究竟多么长,是根据每人的品德、情操和善心的不同而有异。

色界中最高的是有顶天,有大梵天主,掌管一个大千世界。

色界之上就是无色界了,其中大多是圣贤世间,没有物理的色相,只有精神的情况。无色界的人,寿命更长。

无色界中的天人,有生死,也有生育。天人生下来头上便有花冠,形状难以描述。天人容颜永不会变老,但他们的生死要看头上的花冠,年岁老时,花冠渐渐萎缩终至于死。

三界之中分为六道,天、人、阿修罗为上等的三道,饿鬼、畜生和地狱是下级的三道。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的生命,皆无任何外力的主宰或安排。相反的,却是由自己业力作主而轮转,这就是六道轮回。

前面说到,死后一切的去留方向,都是自己做主的。这个自己作主的,可称为心速的力量,即是佛学上所说的业力,三界系由业力所构成。

换言之,业力决定一个人死后所轮转的地方及形态,但是这个业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前面也提到过,六道是根据个人的行为、善恶及道德而自然轮转。所以,个人的一切行为、思想等所产生的力量,都构成了业力。

业力共分三种性质,即善、恶、无记。

所谓无记,就是不善不恶而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

由业力的性质,很明显的可以了解,不仅孽是业力,好的行为也是业力,日常生活所说的造孽,应该是造业的意思。


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佛学数量名位表(依俱舍论提所载,共有五十三位)

1个          2十

3百          4千

5万          6洛叉

7大洛叉        8俱胝

9末胝(亿)      10阿庾

11大阿庾        12那由他

13大那由他       14钵罗庾多

15大钵罗庾多      16矜羯罗

17大矜羯罗       18频跋罗

19大频跋罗       20阿刍罗

21大阿刍罗       22毗婆诃

23大毗婆诃       24(足+昷)蹭伽

25大(足+昷)蹭伽   26婆喝那

27大婆喝那       28地致婆

29大地致婆       30醯都

31大醯都        32羯腊婆

33大羯腊婆       34印达罗

34大印达罗       36三摩钵躭

37大三摩钵躭      38揭底

39大揭底        40拈阀罗阇

41大拈阀罗阇      42姥达罗

43大姥达罗       44跋罗

45大跋罗        46珊若

47大珊若        48毗步多

49大毗步多       50跋罗

51大跋罗        52阿僧祇

53大阿僧祇耶 

劫:梵语"劫簸",或意译"长时"或"大时",为佛学中计算时间之单位。


大、中、小劫的算法

(一)依俱舍论:人寿自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到人寿至八万四千岁止,是为一小劫,依上文,人寿从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至十岁止,如是一增一减(两小劫)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 

(二)依智度论:人寿自十岁起,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再百年减一,又减至十岁止,为一小劫(同俱舍论中劫),十二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大劫(同俱舍论)。

释:成、住、坏、空及三大灾,三小灾: 

据阿毗昙论

(一)成、住、坏、空之义如字面,谓一大劫之间,此世界(非指地球)必经此四阶段――世界住经二十小劫"坏",次经二十小劫坏已"空"。……如是循环,现即当住劫之第十一小劫。

(二)每大劫之间,有水、火、风三大灾。

(三)每二十小劫之间,有疾疫、刀兵、饥馑三小灾次第轮转,现当三小劫之饥馑灾。

小劫:是以地球形成,人类出现后,人寿之增减来计算。起初人寿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低一岁,降至只有十岁,由此起每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之周期称之为一小劫。一小劫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中劫:合二十小劫之久,有成、住、坏、空四劫,每一劫即为中劫,一中劫计二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

大劫:即包括成、住、坏、空四中劫,计九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以上均指娑婆世界)

注(《华严经》):娑婆世界一大劫等于极乐世界一昼夜,极乐世界一大劫等于袈裟幢世界一昼夜,袈裟幢世界一大劫等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昼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大劫,等于离垢世界一昼夜,离垢世界一大劫,等于善灯世界一昼夜,善灯世界一大劫,等于妙光明世界一昼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于难超过世界一昼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于庄严慧世界一昼夜,庄严慧世界一大劫,等于镜尖明世界一大劫,等于胜莲花世界一昼夜。 

由旬:距离之单位,或讹称逾缮那、逾阇那、由延等。其长为古圣王一日行军距离,印俗为卅里,或日四十里,亦有定十六里者。

    又一由旬为八拘卢舍(意为大牛鸣声所极闻之距离)。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吋,分一吋为廿四指,分一指为七宿麦(《西域记》)。

仔细看了前面大小乘佛学的时空观,可知人的寿命极为短暂。月亮中的一昼夜,等于人间的一个月,太阳中的一昼夜,又是人间的一年。其他星际等处宇宙中的时间,则更不可知。

佛学的观念,时间寿命并不是绝对的。极乐世界中,寿命虽长,但在当地的感觉中,也是像人类世界中的几十年一样,这就是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时间的长短,常常是心的感受而已。


三藏十二部

谈到佛学,大家都听说过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经、律、论,是佛学在印度的分类,分成大乘和小乘。佛经包括了全部印度文化,其中最讲求因明学,自从科学到了中国,通常也随便叫它是逻辑。所谓三藏的藏字,是库的意思,好像中国文化中四库全书等。

经、律、论之中,论藏是佛的弟子们所著。全部的佛经又分成十二部门,皆为佛所说。

实际上佛经大都是佛与弟子们的问答讨论记录。

十二部经之分类:

1.契经

2.重颂     

3.讽诵

以体裁立名。

4.因缘

5.本事:报告前生经过,三世因果。

6.本生:佛一生所行之记载。

7.未曾有:佛所创见。

8.譬喻:一种方法。善说者用譬喻,如《庄子》。

9.论议:研究讨论专集。

10.自说:从平实的生活开始,如《金刚经》。

11.方广:包括各科系的知识。

12.授记:预言某人来日的成就。 

分科判教

在南北朝的陈、隋之间,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将凌乱的佛学整理,分科判教为天台四教仪,后代极负盛名。天台宗在陈、隋之间创立。

天台宗的分类,认为释迦悟道后,先说《华严经》。后来到了唐代,又有贤首大师,以华严为主,分科判教创立了华严宗。后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可见《华严经》内容之丰富,以及其在佛学中的份量。


华严经的故事

在释迦悟道后,就想要涅盘了。这时的天人天主们,大大着急起来,连忙去劝释迦,嘱其信守诺言,教化众生,而释迦却说:

"止!止!我法妙难思。"

这是一个运用智慧和实践的东西,绝不是用思想和讨论可以解决,这本不可用思议的方法来解决的。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不可思议,解释成不能思议了。

话说,释迦受了天人的意见,先对天人说法,也是天人发起的《华严经》,翻译成中文后,共有八十卷。

事实如何呢?《华严经》是释迦灭度后七百年间,由一位中国佛学的八宗之祖,龙树菩萨所流布出来的。后来几经翻译,成为现在中文佛学中的巨著。

《华严经》由龙树菩萨流传。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保。印度任何的学问,他都精通,后来学会隐身术,就与另外二位太保同学,到处去玩,玩到无处可玩,竟然想入非非,跑到皇宫中捣乱了。

皇宫受此骚扰,埋伏了武士到处知砍乱刺,那两位同学被刺死了,显现人身,而龙树躲在国王的椅下发抖,心生懊悔,发誓如能不死,则要学佛。

侥幸不死的龙树,果然去学佛了,花了三年的时期,又学会了,就一心想当教主。

这个念头,感动了一位龙王,想要折服龙树的傲慢,就找到龙树,引他参观龙宫佛经图书馆。当时龙树走马看经题,美不胜收,叹为观止,一共拿了十万卷华严(后来翻成中文的只有八十卷)。

相传,密宗在打开南印度塔的时候,曾发现有释迦的密宗经典,也是龙树所传。但又称为龙猛,而非龙树云云。


 天台四教

天台宗的五时八教,是将佛学的教化仪式、教化内容及方法,以及时间分类整理。

天台四教(五时八教)(隋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判)

在化仪四教,即教授方法上面,共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

所谓五时,第一是华严,前面已谈到过。第二、鹿苑,是一个地方,那是属于小乘方面的。第三是方等经,属于普通的智慧。第四般若,是性空、智慧方面。第五为法华、涅盘经是。

化法四教,是内容和方法。

藏――保留了一部份神秘学的方法。

通――融通大小乘诸宗。

别――修者因人而异的方法。有一个八十岁老人要出家,因记性不佳,不能记住佛号,释迦教以扫地,念扫把,后来此人也有神通。

圆――含融周遍,包罗万类。

最下面的真、俗、中,即是空、假、中,这有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后面再解释。


华严分科判教

唐代贤首大师,为华严第三祖,将佛学另作分科判教,华严的修法,是以生命作为实验。

这个分类的方法,并非印度原来的方法。在这个批判中,表示太阳出来时,先照到高山,这是上根器者,先接受到佛学。

太阳继续上升就转照大地,遍及钝根、中根、善根,最后日落西山之时,只照到高山,只有上上根器的才能持续。

华严宗的十仪十门,太专门,又涉及佛学的逻辑分类,在此暂时从略。现在先来了解五教六宗,这是将三藏分为五教六宗的意思。

贤首时、仪、教、规、表解(贤首大师,唐人,华严第三祖)

我空法不空

前面的表中五教,首先是小乘教。修小法者为随相法执宗,顾名思义,小的修法,总要执著一个东西。小的修法,最高境界达到人空,即"我空"。 

空虽然是空,只是我空而已,"法"并没有空。

小乘修者,有法可证,有法可得,但却不能把法空掉,如果空了法,则无法可修了,无法可证了,那还搞个什么名堂呢?

一个小乘的四果罗汉,可以入定到亿万年之久,尽管宇宙成坏多次,这个四果罗汉可以仍在定中,他有"定"可"执",事实上,他岂不是在"执"著这个法吗?

所以,小乘教称为随相法执宗。


大乘教

华严的观点,认为唯识法相过,和真空无相宗都是大乘的基本。

唯识法相宗所讲求的是"胜义有"。

真空无相宗所讲求的是"毕竟空"。

否认是"空"是"有",都是大乘的根本。

方等经内容丰富,涉及知识又广,应该多读,也是大乘法门的基本。

  般若经,内容讨论的都是“空”,也是属于大乘教的基本。

关于大乘与小乘,大家都知道,南传的佛教只有小乘,而佛灭后几千年来,这一派并没有人承认大乘的存在。


终教

终教是释迦临终前的说教。

释迦在世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的不外乎两点:

一、无常――世间的苦况。

二、空――是无我的意思。

终其一生,所说的都是开导世间的现象界,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可靠,这些现象界是暂时所偶存的现实事物,也可以说是物理世界的变化组合,并不永存。

但在释迦临终时,却另外有两个表面看来相反的说法,认为生命的真谛是:

一、常――永恒的快"乐"。

二、净――真"我"呈现。

这个相反的论调与无常及空并不冲突,因为这个常、乐、我、净,所指的是超现实的。

这个临终所说超现实的常乐我净,就是终教。藏心缘起宗,熟读涅盘经便知。

 

一乘顿教圆教

禅宗所讲求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顿悟法门。

但以华严的观点来看禅宗,不过就是顿教而已,一乘教也就是真性寂灭宗。

最上乘的是圆教,所谓法界圆融宗,是五教中最圆满的,一切体用皆圆满。


止和观

小乘教及大乘教所采用的是真空绝相观。

佛学不是哲学,必须参究通了道理,再以心身来修持开始作实证。

天台宗所采用的修法,是止观法。其实,任何佛法宗流的修法,也都不外于止观。

止者止也。简单的归纳,一个凡夫生命心理思想,像流水一样,每秒流动不停。如果开始修行,先要训练自己思想静止于一,这是所有修定者都采用的共法。

    但修慧方法则不是共法。

修到思想能止,则妄心顿止。

使惦念静下来的方法,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小乘有九个阶段,大乘更多。

修"止"成功,可以化除自己的情欲,身心的感受都空了,这是小乘最高的境界。

能够"空"虽好,但只是沉缅在"空"中,却不是道。

能止之后,必定要能起"观",即般若慧观,才能产生三个慧学,即真、俗、中。才能起"妙有"。

不能起"妙有",就不能入世度人。

"空"与"有"是相对的。"空"是体,"有"是用,在功夫到达时,就是"止观"成功,即所谓"中观"。

"中观"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龙树菩萨所著《中论》也是这个内容。


法界

终教和一乘顿教,所修的是理事无碍观。

华严提出"法界"的说法,包括了世间宇宙中万事万物和许多抽象的事物。

这个"法界"是由四大原则构成。即"理"、"事"、"事理"和"事事"。

一、理法界――理代表了形而上,代表了本体,有抽象的,精神的,理性的含义。宋明理学的理字,即从此处所借用而直接《易经》的易理。 

二、事法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物理世界。

三、事理法界――天地之间充满了"理"和"事",也就是充满了本体和现象。有事不能通理,是智慧的不足;通理不能处事,则是经验不足。

凡有心想及非想,最终皆能达成事实,这是事理无碍,是真俗无碍,必要修行成功,才能到达。

四、事事法界――即理即事,即事即理。事理融通,无二无别。

周遍含融观

从圆教的法界圆融宗看世界,一切都是圆融之美,世界上的"有"是美,"空"也是美。

花开花谢,生老病死,由周遍圆融来看,只不过是宇宙现象。

有白天的吵闹,有夜晚的宁静,一切圆融周遍,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 


四大之身

大小乘的佛经,名词有一两百之多,倒来倒去像水桶一样,但归纳来看其中心,极为简单。

以人的文化立场来了解,释迦分析一个人,是由两部分所构成。

其一为身,其二为心。物质和精神两种世界,是构成一个人的根本。

1.地――即骨骼。

2.水――血和内分泌。

3.火――热能。

4.风――气。

这地水火风,称为四大,(有人加上空、觉、识,称为七大。)也是物质世界的四大类,人身有卅六件零件,皆为地水火风所作成。

人身有十万八千毛孔,有无数寄生虫,这个人身,也像物理世界一样,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此身只是我之所属,并非我之所有,借用而已。

人身是无常的,非永恒的,像庄子所说"不亡以待尽",像《易经》所说的变,必变的道理一样。


五蕴之心

生命的存在,除了一个成住坏空的身以外,加上另外一部为看不见的受想行识,合称为"五蕴"。

五蕴――色、受、想、行、识。

1.色――是物质物理的东西,地水火风也是,严格说来,色有三种意义:

  显色――一切颜色等。

  有表色――长短方圆等。

  无表色――是作用的,抽象的,如说一个人的风度等。

2.受――由生理上感觉到心理上的反应,感受的温度等。

3.想――思想,绝不属于生理的部份。

4.行――这个字是借用《易经·乾卦》而译,"天行健"之行。人死之后,一样在行,在转动,是为"行蕴"。修行如能除去普通的乱,才能体会到"行蕴"。再将行蕴空了,则近道矣。

5.识――有鉴别的作用,是识别的意思,死后即是灵魂,活时则为神识。 

关于识的问题,南北朝时百年间展开学术论辨,无神论、有神论,梁武帝也参加论辨(见《广弘明集》)。


两重世界

根据小乘佛学及方等佛学,是将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开的。

举个明显的例子来说,"对境心不起"这句话,有人说是得道了,但境是地水火风,心仍是心,如果这就是道,意思是说,你的心虽然不动,地水火风等外境仍然存在,并未"空",这岂不是两重世界。

再举一个例子,《六祖坛经》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境界。

这是悟道吗?尽管你的心不动,但幡仍在动,风也在动,岂不也是两重世界。

事实上,这是理论和实践不能配合,因而产生了误解所致。


六根六尘

在构成一个人之后,与五蕴并存的是六根和六尘。心的作用和生命的关系,藉六根六尘表达出来。

这里所说的心,是心、意、识、念的意思。所谓念,就是妄念分别心。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根是生理的分类,六尘是人对物理世界产生的官感作用。

根尘的前五项,是生理有关的。"意"和"法"则是与心理有关的。

释迦认为,人类至可怜悯,不知道就此自己的心身内外,有一种超作用的存在。

谈到食的问题,兹事体大,尤其是中国人,对吃已形成了艺术。

三界中的"吃"法,分成段、触、思、识四种。

段食――分段吃,用筷子、叉子等,欲界中的吃法。所以也叫做抟食。 

触食――靠感觉来吃。例如人身连皮肤都需要呼吸才能生存。

思食-精神食粮。

识食――这不是普通人的境界,而是修道成功的人如罗汉、菩萨等的境界。


因缘

什么是亲因缘?

这是汉代以后的翻译,因缘还涵有"业果"、"命运"等含义。一个乡下老太婆说他认命了,就是接受了缘的结果。

因缘是合于逻辑的,凡事都有前因,自有后果,但是平常人都认为它是"宿命",其实,并非命定。世上没有"无因"的事,一件事不连续发展,就是亲因缘。


什么是增上缘?

一个家庭中生了十个孩子,他们都在相同的环境中长大,好像阳光、空气、水,对种子来说是增上缘。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增上缘。

什么是所缘缘?

种子加上增上缘,生命生长发展的过程,接近到一种事物,继续连续发展。一个孩子,接近佛学,就继续研究下去了,这是所缘缘。

什么是等无间缘?

种子,加上增上缘,再加上所缘缘,继续发生成为来生的种子,就是等无间缘。

《易经》文化,阴阳之道循环,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循环的圆圈不断。

这也同于唯识法相采用四缘的解释。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说法,是大小佛学最重要的地方。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般的佛经,只把十二因缘当作生死法则,但深入真正的佛法研究,这十二因缘是代表了宇宙的时间。

十二因缘是佛学的算命法,等于中国的二十地支,也是宇宙时间的代表,十二地支的代号,鼠、牛虎等,是起源自印度。 

一、无明――我们的思想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大问题。

刚刚睡醒,眼睛还没有睁开,但已知道自己是醒了,这就是思想。

无论大小乘的佛学,称这个不知道而来的思想为"无明",因为,如果我们明白了思想的来去,就是"明",也就是"悟"了的意思。

人,每天在"无明"之中,连第一个念头都不知道。作人的忧闷,不知道为什么做人,这就是"无明"。

"无明"是解释生命的来源,一个生命的形成,是由三个"无明"的凑合而成。

第一个"无明"是男人的性欲冲动,第二个无明是女人的冲动,第三个"无明"是自己糊里糊涂撞上而投胎。

这就是是"三缘和合”的生命来源。

有关于"无明"的心理状态,分析为三点:即贪、嗔、痴,称为三毒。

再加上"慢"和"疑"两个助伴,合称为五毒,后面再加说明。

二、行――从无始以来,过去的因缘所带的"因",构成的一种特性,称为"种性",在佛学上的说法,又称为第八识。父母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都属于增上缘。每人一生的遭遇,都是过去的"因"所带来的。每人不符合与生俱来的种性,开始了"行"。

行是恒动的意思,恒动的力量所形成的东西就是业,成为一种力量。

一个人要发脾气,是内在一种力量的驱使,想控制也办不到,这就是业的力量。一个人喜爱学问,见书就要看一看,也是内在业力的关系,称为文人的慧业。这些都是恒动。

三、识――在变成胎儿时,只具备了七识和八识,并无第六意识,待婴儿渐长,才有第六意识。有了"识"就构成现今生命的果。唯识学称"因"为种子,"种性"的改变,只会藉自身修行的方法,绝无任何外力可以改变种性。

四、名色――这是生物的物理状态,初生的婴儿,男婴或女婴的区别,属于名,也属于色。有了名色之后则有"色"和"对",胎儿有色无对,婴儿则有色有对。

五、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须婴儿成熟才能具备六根的作用。

六、触――这是指对物理世界的感触性,一个婴儿,必须达到五六岁时,对物理世界的反应,才能逐渐增强。

七、受――一个人逐渐长大,反应更趋强烈,感受更为增浓,知道吃什么好,穿什么好,感受意识与日俱增,造成思想的感染,开始了新的"见思惑",即新的结使。

八、爱――这里单纯指男女的性爱,过去的种子显现出一种行为,称为种子起现行,构成现有生命的现状,对爱的占有欲极强。

九、取――生命有了爱,对其他的一切也都产生了"取"的心理,把一切身外之物都抓紧不放,年纪愈大,抓得愈紧。孔子说:晚年戒之在得。这个道理与佛学的理论,不谋而合。

十、有――"有"系来自"取"。一切众生,若没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等,则不会产生"有"。

十一、生――有了"有",则产生了"生",一切欲、色、无色,等"有"具备,自然发生了"生。没有一切的"有"自不会有"生"。

十二、老死――没有"生",即没有"老死",老死是由"生"而演变的结果。


三毒五毒

贪――人类天生具备了自私、占有的欲望,这种贪得无厌的心理,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没有止境。

瞋――这是一种怨天尤人的心理,充满了忧怨、牢骚,所谓"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毫无理性可言。

痴――爱得发痴,想得发痴多情也是痴,人人都有痴心,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更是痴。这是一个痴的世界,使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屠刀。 

这个贪瞋痴,是大无明,是佛学上基本心理状态,危害了永恒的大生命。

慢――忌嫉的心理,自以为了不起,就是我慢,看不起他人,是增上慢,甚至,我崇拜某人,也因是"我"在崇拜,成为我慢。

疑――人类多疑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对人的怀疑,对事的怀疑,随时在"疑"中。


根本烦恼

贪瞋痴三毒,再加上慢和疑,是为人类的根本烦恼。

佛学所说的烦恼二字,并非痛苦的意思,而是一种无明。

形而上的哲学,倡出人性性恶之说,是从这个五毒的观点来看人性的。 

相反的,清明的心境就算是善。站在心理思想立志来说,一个无恶念的心境就是善了。

谁能够除掉自身的"无明",使它变成光明?

修行的人是在努力除掉五毒,但是,念经打坐,无一不是五毒的表现。 

想修行成佛,是贪。努力断除烦恼,是瞋。

打坐念经搞得脚酸腿麻,是痴。

别人可以修成,为什么我修不成,是慢。

这辈子成佛没有希望了,是疑。

所以学佛要通理才行,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态度。密过的行者,先要花十六年的时间,学通了佛理,才能开始修行,就是这个原因。

俱舍论

关于思想观念的问题,人类有许多的迷惑。在《俱舍论》这本书中,列举了概括三界烦恼的种种迷惑,小乘俱舍有八十八惑,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惑。

《俱舍论》的作者,是世亲,无著是他哥哥。曾作了不少佛学的书籍。世亲改学大乘佛法后,发现自己以往的论作中,有许多偏差的见解。世亲尊者伤心之余,就要自杀,不忍看到自己著作贻误后人。

他的哥无著劝他不要自杀,并说:"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再努力于著作,改正以往的错误才是正理,《俱舍论》就是以后世亲所著。无著菩萨是唯识大师,《瑜伽师地论》的作者。

    这二位弟兄下传甚广,唐玄奘大师赴印留学,所承受的佛学,大部分是这二位弟兄菩萨的系统。


十惑

八十八惑可称八十八结使,是与生俱来的结使。使就是指挥的意思。小乘的修法,能断八十八惑,修行才能成功。首先看欲界中苦谛下的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瞋、慢、无明、疑。 

身见――第一个结就是身见,每人不自知的为身体所迷惑,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个身体,又要忙着吃,忙着穿,给自己无限的烦恼,一切的占有欲,领导欲,皆因身见而造成。

边见――边见就是偏见,这个偏见,纯由主观而造成,有人认为禅宗才对,净土不对,这是边见。有人认为"空"才对,"有"不对,也是边见。《维摩诘经》中,在维摩居士的方丈中,天女散花时,花落在阿罗汉们的身上时,花就沾在衣服上了。因为小乘的阿罗汉们,边见的结习未除,遇见外力而结合不散。而那些大乘的菩萨们,结习已除,什么东西都不会沾着了。

邪见――人世间的事情,有许多被认为是邪见的,却是因为时代和观念而改变的,这不算真正的邪见。例如现在大家所穿的衣服,四五十年前会被认为是邪气,这些邪与不邪的标准是受时间地区决定的。但是,有些使众生起烦恼的才是真邪见,对生命无认识,认为靠外力可以成佛,是真正的邪见。

见取见――众生喜欢取得一件东西才能相信,学佛的人要得到一个秘密的传授,才能相信其真实,这就是见取见,有任何一点见取见存留,都不能证得菩提。

戒禁取见――与见取见相反的一种态度,称为戒禁取见,譬如有人说某桩事不可做才能成功,就牢记戒作某桩事,或者自立一种戒条,认为信守此戒条才能成道,都属于戒禁取见。

在欲界天中,能够解除十惑中的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三个结,此生即为天人境界,等于初果或二果罗汉,死后则为天人。


见解和思想的迷乱

八十八结使,就是"见思惑"。"惑"者乱也,一般佛学上又称为妄念。

"见思惑"的意思,也就是思想的不能解脱。"见"是见解的意思,"思"是思想的意思,所以"见思惑"就是见解和思想的迷惑。

禅宗上常谈到"见地"二字,"地 63 50834 63 32176 0 0 3117 0 0:00:16 0:00:10 0:00:06 7005"就是一种境界,"见地"就是上达到某种境界。

"见惑"即是见解上的迷惑,所以容易破除了。

譬如说,有"我"的存在,这种意识就是"思"。

情人相思难忘,像《西厢记》里所描述:"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就是"思惑"。

一般人常说:身外之物。这句话中的"身",就是牢不可破的"身见",也是思惑。

唐代的吕纯阳,上京赶考时,旅店中黄粱一梦,梦见了四十年功名富贵,最后终被杀头,惊醒时,旁边的道人――钟离权正在做的黄梁米饭还未熟,这个黄粱一梦,使吕纯阳悟到人生四大皆空,这是"见"。

清代的诗人,为了此事还做了一首诗,羡慕这个黄粱美梦:

四十所来公与侯

纵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

凡是诗人等的情感,都是"见思惑"的高度发扬。

如何破除迷乱

"见思惑"有两方面的破除方法。

其一是见解方面的破除法。譬如一个穷人,看见百货公司的东西,心中甚为想买,但是又买不起,心中十分蹩扭,如果多转几个圈,多反省自己没有能力,不可勉强,结果就不买了,这是在见解方面的破惑。

其二是修行方面的破除法,人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这见解方面的破除。事实上,当身体遭遇到任何的痛苦时,四大一点不能空,如果要真正的达到四大皆空,必须用修行的方法,才可以真正的破除见思惑。

所以,佛学不是单纯理论的学说,最重要的是修行的实证,只学理论的佛学是没有用的,只有用修行的实证法,才能证明佛学理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全部佛学的理论,也都是由实验而得来的。


如何进入色界

前面讨论过欲界的十惑,是在苦谛之下所包括的,另外还有:

集谛――集谛的意思,是指普通人,集中许多的苦,以为是乐。在集谛之中,共有七惑(除去欲界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

灭谛――其中也有七惑。达到无"我",破除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即是灭谛的境界。

道谛――这是欲界中的天人境界,所谓天人,与科学上所指外太空生物相似。另外欲界的神及人世间的忠臣、孝子,为他人可以舍弃自己生命的,都属于天人境界。

再看色界的苦集灭道四谛,与欲界相同,只是没有"瞋"心。

欲界修行的人,如果能够没有怨,没有怒,没有恨,则瞋心自然除去。按照孔夫子的说法,"人不知而不愠"即是怨、怒、恨完全消除,到了这个境界,十惑中的瞋惑没有了,就具备了脱离欲界,进入色界的资格了。


顽固的见思惑

八十八结使也好,九十八结使也好,都是分析心理状态的归类方法,归根结底,都是无明。

平日喜欢修道打坐的人,等到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那些迷惑之多,甚至超过了九十八个结使,可见断惑的困难,和业力的难于解脱。

修道、禅定都是用宁静的方法,反照自身,应从内心切实修持除掉种种的"惑"。

断惑诚然不易,但持续的努力,至少可以到达薄地,即见思惑慢慢的变得轻了,程度上变浅了,这是真正的修持之路,所谓渐修。

如果只注重气脉的修炼,身体的修炼,虽然会日益健康,甚至红光满面,但是"身见"却愈加重,离断惑证真则愈远,这是佛法的修持与其他方面修持基本不同之处。

见思惑是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如果断了见思惑,就是从"无明"而达到"明",明了以后,十二因缘之中其余的十一因缘,随之了断,就是断惑证真了。


人类的来源

十二因缘讲的是三世因果,当时用印度的说法,称之为轮回。中国的十二地支,则称为循环。

宇宙的一切,都是十二因缘在循环,在轮转,不过当第二次循环时,与第一次的十二阶段,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果报产生了一种变异,佛学上称为"异熟"。

在入胎时,是因无明而来,那里的中有身(科学上称其为灵魂,即旧的身死了,新的身尚未成),被业力推动,产生了"行"。二千年前的《入胎记》,所讲的细节,比今天医学上的说法还要复杂。

大乘佛学中一篇"原人论",谈论的人类的来源,认为无明的力量是缘,产生了行。

在唯识宗的论据,"行"是由三种属于"心不相应法"的因素所构成:即"势"、"时"、"速"等。

所谓心不相应法,是说不论人的心中怎么想,这个事情都是超过心而存在的。

"势"――太阳在照耀,地球在转动,都是一种势。

"时"――时虽不是绝对的,但是个人的感受却不能影响那另外存在的"时"。

"速"――是一种力量,明天如何,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有力量在推动着,却非主宰。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转

整个的佛学,可以用十二因缘法则解释,十二因缘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共是三世,也可以说是三个阶段的循环流转和轮回。

在范围上来说,大乘的说法,是扩大的观念,所谓三世流转,其范围广及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也就是说,一个欲界的生命,在未来可能流转到色界,一个无色界的众生,老死后也可能到流转到色界,一切的众生,就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转中,在三界六道中轮转。

1.无明

2.行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

8.爱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佛学上所讲的成佛,就是证悟,在实证上,是彻底破除了十二因缘中的根本"无明"。

如果能一刀打开贪瞋痴的老根,即是顿悟。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则用修行的方法,逐渐进入薄地。能够多多体贴他人,原谅他人,包容他人,就是渐修的入门,将来自会顿悟。所以顿渐是不能分开的。

禅定的修法也是破除无明――贪瞋痴。证道之后,十二因缘都消除了,因为"因"不起现行,业力一扫而空。

如果不能证悟的话,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再起"无明"。

现在修行的路线,是从"有"返修到"触"。在禅定的时候,返视自己,从6(触)到10(有)能除掉多少,能够消除到"触"(打坐时腿麻脚酸就是触),再修六入等,最困难消除了,就是"识"、"行"及"无明"。等到这三种消除了,修道就成功了。


空有之争

整个佛学的研究,都在"空"和"有"之中,所以常常听见对"空""有"二者之争论。

禅宗讲求空,被认为是空宗,有些人甚至认为空是外道。

密宗的修法,注重形式,被认为是有,结手印,念咒,一切供养极尽复杂豪华,处处是有,穷人甚至修不起密宗。

净土念佛派,也被认为是有。

这些空有之说,实际上都是一种教育方法,并不涉及佛学的基本理论。 

佛学的教育方法,极为可观,各宗派方法不同,均甚伟大。可惜,不论空宗有宗,目前均在宗教的灰色内衣下进行。如果能用新时代的教育分类,对人类的贡献必定不可限量。

除掉涉及教育方法的空有不论,唯识学、法相宗将整个佛学整理综合,归纳为一百种。

真正佛学的"空",并非指打坐而言,所指是形而上的本体,不是现状。

透过自己的身心,了解原来的本体,是"有"。

"空"与"有"是一体的。

《大智度论》,由性宗――空宗,形而上的本体(第一义悉檀)讲起,这本书文学气息很高,文字洒脱,翻译的又好,因为中国人天生爱好文学,所以容易契入这本书。

至于《瑜伽师地论》,是以极为科学化的,逻辑化的方式而写,过于精详周密,不合中国民族性,看时可能比较困难。


大乘在那里

在整个佛法之中,所讲的,事实上都是小乘佛教。

佛法各宗派,均以小乘为基础,其修持的方法,都是断惑证真。即断除心理上的结使,证到真如本性之体。不论任何一派,所修持的目标都不出这个范围。

中国文化中提到佛学时,统称中国的佛法是属于大乘的,不承认小乘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但是,所谓大乘者也,事实上大不起来。

为什么大不起来?

因为真正的大乘佛法,处处都要牺牲自己。举例来说,天下雨了,有一个人对你说,他在这里听讲要你回家替他拿伞,你就要无条件的照办,舍己为人。

请问这件事办得到吗?

在学佛功夫没有相当基础时,大乘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任何的佛法,都必须以小乘为基础,就像是一个大建筑物之中,我们不可轻视任何一粒沙子或一块石头,因为这些沙石,正是构成这个建筑的基本。

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筑在小乘佛法上的,没有小乘佛法,也就谈不到大乘了。


缘起和性空

稍稍涉猎佛法的朋友们,一定都听到过"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两名话,这是大小乘佛学所共有的理论。

观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的喜怒哀乐等等,无一不是从缘而生,也无一桩事是单独忽然孤起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手表是如何产生的?因为有了金属的零件,有了技术工人,有了手表工厂,这一切的因缘凑合起来,一支手表诞生了,这是因"缘"而起。

可是在这支手表未造以前,这个手表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这支表根本是空无一物,没有自性的,这就是它"本来性空"的道理。

在《易经》来说,称之为变易,等于在十二因缘中,都系连锁性的生起,而事物的本身,并无单独的性质存在。

这就是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的道理。


无风不起浪

我们内在的思想,究竟从何而来?我们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是从哪里来的?

再仔细检查,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又是从何而起?有谁能够预先知道自己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有谁能够控制自己的第一个念头呢?

根据唯识宗的学理,一念缘起,是"境风生识浪",然后连续的偏差思想,像波浪一样,一个连接一个,永无休止。

就像一池春水,本来平静无波,忽然吹来一阵微风,水上就起了涟漪。或者忽然地震了,水上也起了波浪。总之,没有风和外来因素的缘故,波浪是不会起来的。

我们的念头,正像一池春水,也是因境风而起,能够使念头起来的,都像是池水兴波一样,属于境风。


击破连锁

第一个念头起来之后,即刻缘到第二个念头,接着就一个一个的连下去。

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像许多小圆圈,每一个念头都构成一个小圆圈,一个小圆圈连到另一个小圈。

每一个小圆圈,本来都不存在,但是却构成了"前"、"现"及"后"的心理状况,成为一个大圆圈,不停的在循环下去,就像右面的图:(图暂缺)

奇怪的是,我们明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但是却不能断念,不能击破这个大圆圈。

问题是,怎样来击破一个圆圈?

初步的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念头,将恶念转变为善念,任何的修法,包括儒家的修身,反省,都是将恶念转变为善念的做法,就连西洋文化宗教也不例外。中国较早时期的功过格,记录自己一日的行为,善事记一红点,恶事记一黑点,逐日记载反省,甚至在祖宗神位啼泣悔过,都是改变心念的修法。

这里所谈到的善恶,不是属于观念问题的善恶,但却是与戒禁取见有关的。

另外反省时要注意的,善念也常是由贪瞋痴而引起的。举例来说,自觉应对某人慈悲,实质上是一种自以为比某人强的我慢心理。有人又会说,自从学佛后,做生意都要亏本,这也是一种疑的心理。事实上,做生意亏本,一定是该全力以赴时,自己松懈了,属于选择不善。

能够击破心念的连锁,就是断惑得果。在唐宋以前,实证得果位的人很多,那些种种不同姿势得定的罗汉或仙人,都能达到空,属于得果位的人。 


来自学佛网

光明佛坛【gmfotan】

已有50余万关注读者,为浅深得当、查询方便、体系全面、注重实修的佛学平台,文章已实现全部点击阅览,十余项实修内容即将陆续上线,敬请期待。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本刊所有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是近期读者阅读或转发最多文章:


【1329】恭迎善慧菩萨傅大士圣诞

【1328】史上佛教珍宝图 | 宋朝《千佛图》欣赏

【1327】宗性法师《怡山禅师发愿文》(第1-3集)

【1326】星云大师第一部佛教书《玉琳国师》(一)

【1325】出家人也过端午节,细数佛教中的端午节

【1324】净宗古今发愿文

【1323】星云大师在重庆佛学院演讲:以忍为力

【1322】学佛的三大基础

【1321】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

【1320】佛教的衣钵相传

【1319】药王菩萨圣诞 祈愿众生身心健康

【1317】游祥洲教授《大智度论》第1-3集,精华108讲在台北开讲

【1316】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一)

【1315】今天南朝大德傅大士善慧菩萨圆寂纪念日

【1314】推荐 | 证严法师《药师经讲述》

【1313】佛光山50年庆典 《星云大师全集》全球发布

【1312】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

【1311】本周读经 | 《药师经》

【1240】光明佛坛改版告读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全新【实修殿堂】,潜心修持,福慧双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