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第十册 宗教概说 (1-5课)【1420期】
星云大师:
一九九0年起,我发心要为佛教编写一套教科书,定名曰《佛教》。最初计划以十万字为限,后来结合佛教界大德长者的著作,以及各家学说,渐成为三百万字的初编,出版后,没有对外发行,只做为佛光会会员和佛光山徒众弟子讲说的参考资料。
近年来,益感教科书的需要,同徒众妙清提起,妙清自动争取许多义工协助,举凡佛光山的职事、丛林学院的教师,甚至是学生,众皆响应。只是《教科书》的体例,不比一般的作文,非专职不能尽其功,所以向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建议成立书记室,加强书记室的功能,展开《佛光教科书》初编的工作。
这期间,不论行脚海内外各国,《佛光教科书》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功课,甚至在疗病之中,带领书记室的书记们到澳洲黄金海岸的佛光缘中心闭关写作,行到香港佛香精舍,依旧不眠不休的赶工,如此在美、欧、澳等各洲之间数度来回,终于完成了些许的心愿。
为了使《佛光教科书》的内容更为缜密周延,特别礼请教界内外的学者大德助成,例如一篇‘西藏佛教’,特地邀请中华汉藏文化协会理事长田璧双喇嘛校正;‘道教概说’一文,延请钻研道教多年的南华大学校长龚鹏程先生评定;‘民间宗教’则委由对此素有研究的郑志明教授定稿;而一贯道的前人林育德先生也共襄盛举,为‘一贯道概说’鉴定;甚至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都经由各专门学者或宗教师予以校订。至于佛光山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等,有的参与审稿,有的补充资料,有的润饰修订,可以说这部《佛光教科书》虽由我编定纲目,但因有佛光山子弟的参与,以及众多因缘才能圆满定谳。
《佛光教科书》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一课 一神、多神与无神的探讨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第三课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
第四课 佛教的五乘宗教观
第五课 民间宗教介绍
第一课 一神、多神与无神的探讨
宗教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不可知,以及对未来的无知、惧怕。当自然界的变化破坏人们平静的生活时,追求一个高于此力量人格化的「神」,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个「神」依民族、习性、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与呈现;自然环境变化遽烈的地方,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丛山峻岭中,就崇拜动物、植物;一般民族对祖先则有纪念、祈福的感恩仪式。不论崇拜的对象为何,他们的共同点是相信所崇拜者具有神秘超人的力量,藉由祷告、祭祀,可以免遭祸害。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是以神为信仰对象,然而信仰却不一定立足于崇拜神只之上,因此,就有所谓有神信仰与无神信仰之分,而「有神信仰」依对象的不同,又概分为多神及一神。
有神信仰者相信宇宙间有神的存在,神不但具有人格化的特质,能力更远超乎人类。多神信仰是古老的宗教模式,将大自然一切不可知者皆附归于神灵,按其职司而有区别,个人依其需要,膜拜不同的神:有以自然分类的自然神;以民间求助的政治神、财政神;或有将对英雄、祖先的崇拜亦归于神类,如各地的原始宗教以及希腊、罗马、印度、埃及等,都是多神信仰的代表。
一神信仰源于多神信仰,凝聚众神的圣德及能力于一神,坚信该独特而唯一的「真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主宰宇宙的运行,而真神的存在却非宇宙的一部份,人们可以透过祈祷来得到援助。犹太教、耶稣教及回教都是同属一神论的信仰。
相对于有神信仰而言,无神论者拒绝承认一切客观存在的神性,或否认有一主宰的至上神存在。这些唯物论、不可知论及进化论等,由科学方法推论神不存在的论述,则是针对一切不信耶稣基督者而言。
一神论是专制独裁,人是信仰者,神是被信仰者;人是崇拜者,神是被崇拜者。神,具有神性--「全知、全能」的特质,人类透过自己的想象力,不只是创造了唯一的真神,也衍生多神的庞大体系,成为人类的决定者与保护者。一神就像民智未开的封建时代,帝王为权力集中,掌握人们祸福的主宰与仰慕敬畏的对象,由于教育的普及,智识的提升,社会的开放,专制封建已告瓦解,走向院会组织的民主、民选的思潮。
从一神到多神,如上帝到圣母、圣子,三位一体之说;从多神统一为一神,如自然、地域、天神等,各种护法诸神,最后统摄于三十三天的帝释天做为代表。一神或多神,都是存在虚无飘缈之间,握有人类命运大权和无上的能力,这些神,都是附会于人类无知的恐惧及满足现实欲求所产生的,缺乏历史的根据,和具足圆满的道德人格。佛教并未否认神鬼的存在,如《地藏经》第七所说的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提鬼神」;其它经典里,列举闻法的天龙八部等众,都说明神只鬼灵拥有觉悟的佛性。佛教承认神只的世界,但佛教以业力自受,有因有果,人不应该由神所控制,自己才是真正决定祸福的主宰。一神论与多神论者,虽难免失之迷信,但天地鬼神的赏罚观念,无形中也成为人们趋善去恶的规范。反之,一些高唱无神论者,认为从事违法的行为是不会有什么善恶因果的报应,因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安。因此崇拜神只的「迷信」胜过不知三世因果的「不信」;最好选择以人为本的正信宗教,教主是真人实事,道德清净圆满;教义有戒条律仪,能令人信受奉行,同时也有禅定的次第,能降伏内外之魔,更有智慧的启迪,能令人走向解脱的道路。
佛教承认宇宙间有精神和神性的存在。六道众生中,「天道」即是所谓的神道。依佛教的宇宙观,这些神也是众生之一,不具有绝对的权力与主宰能力。六道众生要经过艰苦的修行而超脱轮回,达到罗汉或菩萨的境界,不再受生死的束缚,进一步成就佛果。因此,在佛教的平等观中,人人有机会成佛,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与一神教的一神至上截然不同。此外,佛教的缘起法清楚说明宇宙的成住坏空、人的生老病死,悉数归因于个人的业力、因果,完全否定神的权威之说。
佛教不主张一神、多神或无神论点,佛教的前提是以「人」为本,非以「神」为主。佛教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点之一,在于佛陀的教法以修心和见性为上,主张「心」「性」才是自己的主人,与其消极地祭祀祈福来寄托心灵,不如积极开拓心灵世界、明心见性更为究竟,这也是佛教能超越一神、多神及无神论的真义所在。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外道,指的是佛教以外的道,总称为外道;佛陀所说的教法,则为内道,盖心外求法是为外道,心内求法是为内道。佛教自古以来,统称异教徒为外道,此一名称并非轻侮之意,因为佛陀在各经论中,都说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中国禅门也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可见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谈法论议,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视为「外道」。
在佛陀千百万弟子中,大多数是从外道转投佛陀座下,如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都是外道;乃至佛陀在即将涅槃时,最后皈依三宝的须跋陀罗也是外道。其实,揆诸佛教历史,初信外道的人,更易进入佛教之门,而且一旦理解悟入佛教的真谛之后,就坚信不移。即使佛陀在证悟佛道之前所精通的科学「五明」及哲学「四吠陀」,也都是外道之学。
佛陀时代的社会,由于婆罗门的堕落,自由思想的勃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思想偏激的沙门教团,后来佛陀创立教团后,即称他们为「外道」。关于外道的种类,诸经论所举甚多,有九十六种、九十五种外道的说法,但一般都以「六师外道」为代表。
六师外道,即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师。六师各有十五名弟子,总计为九十六人。亦即外道六师各有十六种所学法,一法自学,其余十五种各教十五弟子,师徒合论,共九十六种。所谓九十五外道,是指五大外道,即数论派、胜论派、离系派、兽主派、遍出派,各有十八部的末派,本末总计为九十五种。
据《北本涅槃经》载,印度有六种苦行外道,专以苦行而希求未来的乐果。即:一、自饿外道,断食而忍受饥饿;二、投渊外道,潜入寒冷深渊,忍受冻苦;三、赴火外道,身常炙热,甘受热恼;四、自坐外道,不分寒暑,裸形坐于露地;五、寂默外道,以尸林塚间为住处,寂默不语;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学习牛犬囓草噉污而祈求生天。
又诸经论中,把各种外道大别为两类:第一类是外外道,即泛指佛教以外的各种教法学派;第二类是内外道,即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内的妄执一见者,或不如法修行者。所以,一般人常将外道和邪见归为同一类者。
在《翻梵语》一书中,则举出散见于各经论中的外道名称,共有一百三十余种之多。例如:《阿毗昙毗婆沙》中的「苏尼哆弟子」,译作血,即拜血的外道;《杂阿毗昙》中的须那刹多罗等,译作好星,即拜星的外道;《婆须密经》中的难陀婆嗟,译作欢喜犊,即学习犊牛的外道;《杂阿含经》中的「萨区」,译作地,即拜地的外道;豆婆遮,译作恶语,即以恶语来求解脱的外道。此外,如「阿兰迦」,译作鸟名;《阿毗昙毗婆沙论》中的「郁陀迦子」、《百论》中的「郁陀罗伽」,译作獭,即学獭的外道;《杂阿含经》、《外道诱质多长者经》中的「阿耆毗」译作火;《佛所行赞》中的「阿耆尼毗舍」,阿耆尼译作火,毗舍译作入,即拜火的外道……。
试想拜火、拜天、学鸟、学兽……,却不从净化心灵做起,如何能解脱烦恼呢?所以,外道所学,执著颠倒妄想,只是浪费时光。所谓「回头是岸」、「回迷返悟」、「回邪归正」、「回小向大」、「回妄至真」,希望外道早日弃暗投明,回向自我清净,自我改进,自我觉悟。
道者,路也。外道就像走入羊肠小道,迂回曲折,时有迷途之险;唯有佛教,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圆满法义,才是真正的「内学」,信仰业力因果,不再把祸福寄托给神明主宰,能以「我是佛」,自我尊重,自我要求,当下即是无有浊恶的庄严佛国净土。
第三课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
人,都有一颗头脑,叫我们凡事要想清楚;人,都有一双眼睛,叫我们凡事要看清楚;人,都有两只耳朵,叫我们凡事要听清楚。关于信仰,我们也是一样要听清楚、看清楚、想清楚。
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信仰永恒不变的真理,名为信心。信心是听法之因,由闻法功德则能出生死大海,如《正法念经》云:「听法功德,出生死中,最为第一。」正确的信仰可以获得无比的利益,在佛经中列举有诸多譬喻,例如:信仰如手、信仰如杖、信仰如根、信仰如力、信仰如财。
此外,信仰亦如交友、选择终身伴侣,俗话常说「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一个人交错了朋友,毁了一生的前途;一个女人嫁错了丈夫,失去了终身的幸福。我们对于对象的选择,怎么能不小心谨慎?更何况信仰的对象、宗教,更应该仔细抉择,确认正信的宗教!
所谓正信的宗教,必须:
1.信仰具有历史考据的。
2.信仰世界公众承认的。
3.信仰能力威势具备的。
4.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这是说,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必须是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明的,必须是经过举世所共同承认确实存在的,必须是具有高尚品德与圣洁人格的,必须是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善知识,如此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们信仰、皈依的对象。例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明确记载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诞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他所成立的教团是举世公认的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他的道德是圆满清净的,他具足智德、断德、恩德,是功行圆满的觉者;他所宣说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教义,及因果、业力、缘起等,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所谓信仰「真理」,真理必须具有下列的条件:
1.要合乎普遍性的。
2.要合乎平等性的。
3.要合乎必然性的。
4.要合乎永恒性的。
例如,佛经讲人生有「四不可得」: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不但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男人这样、女人也一样;古时候的人难免,现在、未来的人也莫不如是。所以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尤其佛教主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印证真理的「三法印」。佛教本身就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阅古今历史,如梁武帝弃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高登牧师舍耶皈佛;宋朝名相吕蒙正说:「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哲学家尼采虽为牧师之子,却赞扬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实;叔本华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宗教;韩愈从谏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欧阳修从毁谤佛法到行佛劝善;乃至佛教五大论师:马鸣、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无一不是从外道而改宗佛教,此皆说明,佛教是真正值得信仰的宗教。
信仰佛教以后,如何做一个佛教徒,才能真正获得信仰的利益?
1.要肯定信仰。
2.要受持五戒。
3.要不悖因果。
4.要无惧生死。
也就是要建立四不坏信,要受持五戒十善,要明白因缘果报,要了悟生死一如。
其实,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开发自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因此,首先要从健全自己开始,也就是自己要有宗教的情操。例如:
1.要有爱人救世的性格。
2.要有奉献正义的精神。
3.要有探求真理的愿心。
4.要有取证佛道的勇气。
信仰了宗教以后,还必须做到:
1.不可再贪取世俗的非法的要求。
2.不可假藉宗教作为欺世的手段。
3.不可以邪知执著谋私利为中心。
4.不可有忘恩背义违背人情世故。
尤其,佛教和其它宗教不同,佛教并不一味的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们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甚至可以建立在疑情上,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佛教的缘起、中道、因果等教义,可以究竟解答人生的迷惑。当我们的迷惑解除了,信仰就会更坚固,信仰坚固不移,才能真正得到信仰的利益,这样的宗教信仰也才是我们所要选择的,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宗教。
第四课 佛教的五乘宗教观
佛教从佛陀三转法轮,度五比丘,创立僧团,宣说三法印、四圣谛的真理,直到佛陀入灭后,印度各教派林立,而有十八部派的兴起。部派佛教的后期,由于龙树菩萨思想的启发,始为初期大乘思想的萌芽。直至佛教传入中土,中国佛教在隋唐时代进入了宗派的成熟时期,教理学说相互融会的恢宏局面。为了判别佛陀一代教法的内容,各宗的祖师有「判教」之举,如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天台五时」、华严宗法藏大师的「五教十宗」、法相宗窥基大师的「三时教」等,综观佛教的历史,从印度的十八部派兴起到中国隋十三宗派的开展,都显示佛教具有包容与融和的特质。
佛教的教义,虽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种修学的层次,但犹如大海,为诸川所汇归,也如法华的「火宅三车」之喻,三车皆是会归一乘。佛教的三乘教及五乘教皆是融会贯通,即令修学的是出世的三乘圣法,虽不求人天福报,也须具足人天的功德,就像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也得从小学读起。佛教主张的「五乘宗教观」,是将各个宗教融会于五乘中,给予一个合理的定位,如儒家讲三纲五常,提倡人际的礼节和人伦的和谐,这近于佛教的「人乘」思想,以持守五戒,圆满人品道德;又道教的清静无为、耶稣教及天主教强调宽恕博爱与坚守十诫、回教崇敬唯一的真神阿拉,亦通于天乘,修十善业,以追求天堂的快乐为目的。
人天乘以外,还有菩萨乘,统摄人、天及声闻、缘觉等乘,与前者最大的分别,菩萨为「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回入于大乘」,发起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悲愿。修学菩萨的入门处,依龙树菩萨所说:「菩萨以种种门入佛道,或从悲门,或从智慧、精进门入佛道。」菩萨有许多方便的入门处,但菩萨难行能行。何谓菩萨的「难行」之处呢?据《华严经疏》卷六说,修菩萨行有四难:1.背己利世难,菩萨为利益众生,没有一念为己之心;2.行相唯苦难,为利益众生,不乐求世间的种种欲乐;3.处经诸有难,为利益众生故,于诸苦无不经历;4.时劫无量难,乐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故所经的时劫不可限量。
菩萨与二乘行者的功德优劣,就在于菩萨不以二乘的有余涅槃为满足,能「惭有所不知,耻有所不净」,发起「回小向大」的勇猛愿行,不畏众生难度,不惧佛道长远,心如金刚,住于菩萨本愿。
菩萨对于人、天及声闻、缘觉的修学,并不偏废,所谓「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如《大宝积经》卷十三「密迹金刚力士会」举出,菩萨为化导众生,必先入于禅思、智慧、总持、辩才等四事的法门。又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瑜伽处分品〉举出,修菩萨行,应修习下列四法,即:1.善修六度;2.方便善巧;3.饶益于他;4.回向菩提。菩萨乘具足「五乘」的殊胜功德,能够满足人间的种种欲乐,享有天界久远的福报及二乘行人依住禅悦的生活。
在《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中,也以水喻及火喻来说明菩萨的殊胜。菩萨如水,能流润赴下、植善法种、信乐欢喜、坏烦恼根、自体无杂清净、息烦恼热、止欲渴爱、深广无涯、高下充满、息诸尘坌。菩萨如火,能烧烦恼薪、成熟佛法、乾烦恼淤泥、如大火聚、作光明照、能使天魔外道惊怖、能作安慰、利与众共、人所供养、人不轻慢。
上述菩萨的入门与殊胜之处,使得菩萨行特别受到重视。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九说:「诸有众生之类,菩萨最为上首,具足六度,了诸法本。」二乘行者,厌喧求静,一心自了,但菩萨久习悲心,能发愿受生恶趣,为除一切有情苦故。在经典中,从众多菩萨的名称,可见菩萨利众的种种方便。如以光明接引众生的日、月光菩萨;以姿态摄化众生的歌舞菩萨;以梵音说法的妙音菩萨;以医术救人的药王菩萨;以恭敬供养众生的常不轻菩萨;以哭声度众的常啼菩萨;以戒香度众的香积菩萨;以临终关怀的引路菩萨;以力气助人的香象菩萨;以静默开示的不说菩萨;及除一切忧冥、除一切疑怪、除一切热恼等菩萨。此外,当生能发大心,广行三学、六度者,亦被时人称为肉身菩萨,如:印度的马鸣、龙树的世亲、无著、炖煌等菩萨,及中国的六祖惠能、憨山、石头希迁与民国的慈航、清严等。皆因发起利乐有情的悲愿,而当生成就菩萨行。
佛教的「五乘宗教观」,为菩萨乘;即能涵容其它宗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并圆满菩萨道的教义,从持守五戒,而有现世的欲乐;具足十善业报,能得到天堂的福德,继而能悟解四谛法、十二支缘起,入圣贤位,且以此善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效法菩萨的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大悲为根,菩提为果,如实了知人间虽好,但却逃不了生命的「四不可得」,天堂拥有无尽欢乐,却免不了「五衰相现」,轮回六道,流转生死。唯有菩萨乘才能普渡一切众生,抵达涅槃的彼岸。
第五课 民间宗教介绍
在宗教的发展史上,民间宗教常为封建国家所不认同的宗教组织,甚至被误认为邪教、秘密教,但是民间宗教流行于民间,成为庶民百姓苦难时的精神寄托,这是民间宗教长久存在的社会功能。民间宗教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接受古老社会的原始信仰及神话传说、开天辟地等,人与自然环境奋斗,人与动物相互残杀,由于对生存未知的恐惧心理,逐渐形成自然崇拜、动物崇拜、英雄崇拜、鬼魂崇拜的人、神、灵三界相通的宗教思想。
民间宗教的形成,基本上与道教、政治、人性要求等,密不可分。道教始于东汉年间,由张角自立太平道,张陵自立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获得饥寒交迫的百姓的信奉。此乃民间宗教的雏型。另外,历代的民间宗教的衍化,从南宋的茅子元创设白莲宗,崇奉阿弥陀佛;六朝以来的弥勒下生龙华普渡的弥勒佛信仰,着重发愿往生和极乐安养。白莲宗以往生净土为宗旨,广招信徒,并且规定以普、觉、妙、道四个字做为信徒定名的顺序,为了更深入社会,扩大影响的力量,茅子元以丰富的著述,扩大他的影响力。计有《莲宗晨朝忏仪》、《净土十门告诫》、《弥陀节要》、《西行集》、《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等,只是年代久远,篇章大多散佚,未能完整的保留下来。白莲宗为明清社会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宗教,一般并以白莲教做为民间宗教的总称。
明神宗时,白莲教活动更为频繁,组织也更为庞大。总教主称为佛院主或白莲教主,传说能知过去、未来,并具有开天门、破地狱的特异能力。总教主之下有许多教主,男教主称佛爹,女教主称佛娘。教徒入教要呈送入教费用,而且心要诚,不然会被打入地狱。万历年间,民间宗教除了白莲教,还有其它新的教派,计有涅槃教、红封教、老子教、罗祖教、悟明教、无为教、黄天教、龙天教、金禅教、还源教、大乘教、圆顿教等七十余种民间宗教,其中最著名的是闻香教。由于民间教派林立,名目日愈繁多,形成任意捏造经典,随时更改教名,荒诞不经之言搧惑人心愈趋严重,各种异端邪说成为迷惑世人之用。因此,万历四十三年礼部上书请禁「邪教」,严禁其传教活动及削弱其组织势力。民间宗教不被国家所包容的原因,主要的是民间宗教的基本群众为社会劳动的阶层,长年深受政治和经济的压迫,他们幻想依靠神灵的庇护,能够得到精神的解脱。广大的群众组织起来,很容易形成一股力量,也由于聚会的时间为「夜聚晓散」,活动多呈秘密状态,因此更为主政者所忌惮。
民间宗教在清代时受到更多的取缔与更严厉的限制,但是民众以反清复明为名义,打著白莲教的旗帜,活动更加活跃,支派日愈庞杂。各教派传教的方法,或乔装成医生、卜卦、贸易等身份,传法授徒。一般教徒入教须有介绍人一至三人不等,并要经过入教的仪式,有授戒、传诀、唱誓愿文、上表挂号、对合同等内容。其中各教派皆有传授的口诀,内容不一,但比较普遍的是「真空」八字咒语,为「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教徒一般的修行活动为念经、烧香、拜忏、上供、坐功、纳钱等。
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均有妇女参加,在各个教派里,地位是平等的,皆以兄弟姊妹相称。如:明末的龙门教教祖为米奶奶,且历代掌教者都是妇女,教徒也以女性居多;又如清代的大乘教教祖吕菩萨亦为女性。在明清时,白莲教的女首领,唐赛儿、王聪儿率军起义,宁死不降,受到后人的景仰。总而言之,民间宗教的信仰,实包含著丰富的人文色彩与人们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它源于基层社会民众的需求,也同时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心灵世界,糅和了佛教的净土思想、道教的符咒仙术、儒家的人伦纲常、阴阳五行的宿命观念,乃至祖先鬼灵崇拜,以及许多地方性巫术与泛灵信仰。
民间宗教的信仰,没有统一的组织、教义、仪式,经常和一般现实生活的希求相互混合,可涵盖祖先崇拜、神明崇拜、岁时祭礼、地方礼俗、符咒法术等,民间宗教从东汉的太平道、五斗米教发源,演变至今的民间教派,如斋教、鸾堂、一贯道、天帝教、轩辕教等。民间宗教还融和了许多地方性的信仰,如广东人崇奉三山国王、泉州人则信奉广泽尊王、漳州人以开漳圣王为偶像。又原本只是渔民信奉的妈祖,日后逐渐演变成人民的守护神。民间宗教在台湾,内容益发显得多样与活泼,每年各地庞大的迎神赛会,如基隆的农历七月的中元普渡、东港的烧王船、农历三月的「妈祖生」等,都是流行于民间的重要节庆。
民间宗教信仰根植于传统的敬拜天地万物的信仰文化,用礼义仁爱来维系人伦纲常,以善恶报应的思想建构祥和族群。原是善美的民间信仰,但是由于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迷信神通能够改变一切祸福命运,其中有不肖的灵媒假神明附身之名,藉机歛财骗色,更玷污了神圣的宗教信仰。民间宗教的繁杂形态,与法术、灵异、神鬼、法事本不可分,但透过民间宗教的种种仪式,其中不仅蕴含历史、文化、艺术的宝藏,更处处展现先民生活礼俗的遗迹。民间宗教膜拜神明的信仰,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因果报应自我规范,对维持井然有序的社会有一定的助益,因此,也不应将民间宗教界定在愚夫愚妇的迷信范畴里,而对它有所鄙视。宜重新为民间宗教估定价值,揭开民间宗教繁杂仪规里的神秘面纱,让人们从敬畏天地神明,转而净化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的道德。希冀民间信仰能从礼拜神明,深信善恶有报的真理;从处处依附改运的法术,省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不变准则;从恭敬天地鬼灵,而能心存慈悲,积集福德,不把祸福的因素完全归于山川鬼神。让民间宗教摆脱江湖术士的符咒、占卜等世俗化的色彩,恢复民间宗教简朴的本来面目,也还给属于宗教的庄严与神圣。
《佛光教科书》第十册 宗教概说 (1-5课)完
光明佛坛【gmfotan】
已有50余万关注读者,为浅深得当、查询方便、体系全面、注重实修的佛学平台,文章已实现全部点击阅览,十余项实修内容即将陆续上线,敬请期待。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本刊所有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是近期读者阅读或转发最多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全新【实修殿堂】,潜心修持,福慧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