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315报告之六大乱象盘点:是什么让你“三观尽碎”?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作为文娱行业新媒体,文创资讯两年来持续关注文娱行业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并发布系列315报告。今年,文创资讯的315文娱行业系列报告将目光重点放在影视、游戏领域。本文是系列报告第一篇,作者任珊。
如果你是一位国产电影爱好者,或者国产剧和国产综艺的忠实粉丝,近两年一定经历过“三观尽碎”的时刻。
当你去电影院买电影票,却发现影院给你的是一张“手写票”。你为心爱电影贡献的票房,实际上进了影城的腰包。你回到家打开了电视,发现盼望已久的电视剧终于播出了,但40分钟里有长达10分钟的注水剧情。于是你改看综艺节目,却发现你喜欢的那个明星,几乎被节目组剪没了……
经历过去年年初“票房造假、剧本抄袭、抠图表演、水军刷分”等一系列造假事件的洗礼,近一年的影视圈显得相对平静。但尽管造假现象有所减少,质量不达标的影视和综艺作品仍不在少数。值此3.15来临之际,各行各业都掀起了打假热潮,影视行业的“质检”也刻不容缓。文创资讯为近一年的中国影视圈进行了一次质检,接下来请看详细报告——
1、偷票房现象仍然存在
偷票房一直是近几年影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大毒瘤,多部热门国产电影都曾传出过票房造假的丑闻。据媒体总结,偷票房的形式主要有手写电影票,看A电影给B电影票,售卖套票,双系统售票偷票房,团体票不出票,制造“幽灵场”等多种方式。
但在2016年,《叶问》等电影因涉嫌票房造假被电影局调查之后,偷票房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2017年3月1日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也为处罚偷瞒报票房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标准。
然而,回顾近一年的电影市场,会发现偷票房的现象虽然不再猖獗,却仍然存在。去年7月31日,《战狼2》官方微博发文怒斥电影票房被偷,并晒出了电影的手写票。部分网友也在回复区表示,自己买的是《战狼2》的票房,结果取出来的是另一部电影的电影票。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几部大片,也纷纷因为票房被偷齐声喊冤。据“一起拍电影”统计,春节档三四五线偷瞒票房的比例最少有10%-15%,《红海行动》和《唐探2》两片可能被偷取6-7亿的票房,《捉妖记2》被偷的票房也至少有2.5亿。部分网友在微博上晒出的《红海行动》等电影的手写电影票,也从侧面佐证了春节档电影票房被偷的事实。
2、收视与口碑倒挂,多数热播剧徒有虚名
回顾过去一年的电视剧市场,会发现国产剧口碑与收视倒挂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这一年出现了《人民的名义》、《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口碑票房双收的优质作品,但相当多的热播剧仍然深陷口碑低迷的窘境。
2016年收视率排名前十位的国产剧中,除了《人民的名义》、《那年花开月正圆》、《我的前半生》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四部剧的豆瓣评分超过了及格线,其他六部电视剧的口碑都十分惨淡。《孤芳不自赏》因为抠图演戏的新闻,豆瓣评分仅有3.1分,《欢乐颂2》也因为情节狗血、表演浮夸等问题不被待见,豆瓣评分仅为5.3分。
翻开硬币的另一面,你会发现口碑不俗的国产剧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高收视。去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电视剧《白鹿原》,平均收视率仅为0.873%。《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剧情、演技和制作水准都属于“良心剧”的水准,平均收视率也没能超过1%。或许正因为如此,该剧的下半部《虎啸龙吟》转而选在网络上播出。
这种口碑和收视倒挂的现象,折射出了中国观众在观剧品味上的娱乐化倾向。剧情狗血、娱乐性强的电视剧大行其道,题材严肃、引人思考的电视剧却遭到了冷遇。长此以往,国产剧市场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但唯一值得欣喜的是,制作精良、有探讨价值的网剧正在崛起,如《白夜追凶》等。不想在泛娱乐大潮中随波逐流的电视人,还可以在网剧江湖中一展身手。
3、情节注水、暴力剪辑影响剧集质量
如果你是国产剧的忠实粉丝,可能已经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国产剧的集数越来越长了。已播出电视剧中,长剧已经屡见不鲜,比如67集的《楚乔传》,74集的《那年花开月正圆》,78集的《思美人》等。尚未播出的《如懿传》,集数更是长达90集。
国产剧的集数越来越长,并不代表质量越来越好,反而可能是因为注水造成的。《海上牧云记》的导演曹盾就曾公开表示,原本只想拍成40集,但在资方的要求下,“不得不往里头玩儿命地灌水”,最后变成了现在的75集。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注水行为降低了剧集质量,也影响了观众的追剧体验。就拿《海上牧云记》来说,剧中人物动不动就要来一段“回忆杀”,一开始回忆就要重播之前的镜头,让观众看得不胜其烦。不仅如此,该剧用了大量时间刻画一些繁文缛节的礼仪和仪式上,节奏缓慢得让观众难以接受,难免会让人产生“拖戏”之感。
除了情节注水,电视台的暴力剪辑也让不少热播剧深受其害。去年11月播出的《猎场》,从第九集开始,每集时长从52分钟变成了30-40分钟,而且前六分钟都是重复上一集的内容,最终把该剧从52集拉长到了58集。《我的!体育老师》遭到了观众的“投诉”,因为电视版本比网络版本多出了不少注水情节,显然是电视台搞的鬼。
无论是制片方注水,还是电视台的暴力剪辑,最终都是出于逐利的需求。由于电视剧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制作方通过注水拉长剧集,可以摊薄制作成本。而电视台的暴力剪辑,是为了延长热播剧的播出周期,从而增加广告的曝光机会。但这样的做法虽然满足了自身利益,却损害了国产剧的质量。长此以往,只会让国产剧的质量越来越低劣,收视率也越来越低,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4、缺乏工匠精神,翻拍剧口碑屡创新低
《漂亮的李慧珍》、《射雕英雄传》、《求婚大作战》、《深夜食堂》、《寻秦记》、《新笑傲江湖》……回顾近一年来的电视剧市场,会发现翻拍剧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大部分翻拍剧都陷入了口碑扑街的窘境,甚至在不断刷新翻拍剧的口碑下限。
2017年伊始,国内影视制作公司的翻拍“魔爪”首先伸向了日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问题餐厅》、《求婚大作战》、《深夜食堂》等一大批翻拍剧陆续上线。然而,这些翻拍剧的口碑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没有一部翻拍剧的豆瓣评分超过及格线。
其中口碑最惨淡的,要数黄磊主演的《深夜食堂》。这部翻拍剧播出不久,就因为不接地气的改编,主演浮夸的演技以及无处不在的广告,遭到了网友的疯狂吐槽,豆瓣评分一度低至2.3分。虽然在后续剧集播出后,豆瓣评分稍有回温,但已经难以扭转这部电视剧在观众心中的坏印象,收视率仅在0.5—0.6%左右徘徊。
陷入口碑泥潭的不仅是日剧翻拍剧,还有武侠翻拍剧。回顾近一年来武侠翻拍剧的口碑表现,会发现受到观众认可的只有2017版《射雕英雄传》一部。2017年版的《侠客行》,正在播出的《新笑傲江湖》,都扑街扑得鼻青脸肿。尤其是《新笑傲江湖》,凭借偏离原著精神的剧情和不符合人设的选角,成为了史上评价最低的金庸剧,豆瓣评分仅为2.4分。
翻拍剧口碑屡创新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大部分失败的翻拍作品都只是将翻拍经典作为噱头,将原作随意篡改迎合受众,却丢失了原作的精神内核,最终生产出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
5、多档国产综艺深陷抄袭风波
国产综艺节目喜欢“借鉴”国外综艺,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仅在过去的一年,就有《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中国有嘻哈》等多档节目被指抄袭韩国综艺。虽然节目组拒不承认,但已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列出了抄袭证据,令这些节目一时之间陷入了舆论旋涡。
《向往的生活》和《三时三餐》都是回归田园生活,《中餐厅》和《尹食堂》都是明星在异国开餐厅,《亲爱的·客栈》和《孝利家的民宿》都是明星开客栈吸引素人来住。而《中国有嘻哈》和《Show Me The Money》都是嘻哈歌手的比拼节目,就连舞台风格和节目LOGO都谜之相似。尽管这些节目口碑都不错,但也并不能洗脱节目抄袭的“原罪”。
今年年初播出的《偶像练习生》,更是被网友称之为抄袭韩综的“集大成者”。这档节目和韩国的选秀节目《Produce 101》非常相似,节目中的穿校服表演,金字塔般的座位设计,三角形的升降舞台设计,都与韩版节目如出一辙,就连节目的赛制都是复制粘贴的。对此,韩国《Produce 101》版权方表示,该节目并没有购买版权,针对侵权事宜深表遗憾……
国产综艺的抄袭之风刮到什么程度了呢?答案是促使韩国立法反抄袭了。为阻挡外国的盲目抄袭行为,韩国国会通过了相关法案,希望保证原创内容不被外国抄袭。虽说是“禁止外国抄袭”,实际上在提案中已经点名中国了。这可以说是非常尴尬了。
6、国产综艺的剪辑频频引发争议
除了涉嫌抄袭之外,近一年来最给国产综艺节目招黑的,恐怕就是节目组的“剪刀手”了。去年年底引发热议的《演员的诞生》,仍在播出的《声临其境》和《这就是街舞》,都曾因为剪辑问题遭到炮轰。
说到《演员的诞生》,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袁立手撕节目组事件。除了揭露节目潜规则之外,袁立最不满的就是节目组通过剪辑把她塑造成了一个“精神病”的形象。配音界大神边江参与《声临其境》,最终却没剩几个镜头,这同样在网上引发了一阵热议。
正在播出的《这!就是街舞》,也因为剪辑问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部分韩庚的粉丝认为,节目对四位导师的镜头分配不均,给韩庚的镜头太少。而黄子韬对一位选手的评语,被移花接木到另一位选手身上,也引发了观众的误解和吐槽,引得节目组不得不发布道歉声明。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运用剪辑的手法塑造人设,或者制造戏剧冲突,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多地使用这种戏剧化手法的剪辑,甚至造成了扭曲事实的效果,就难免要引发观众的不满了。就拿《演员的诞生》来说,这档节目频频通过剪辑制造根本不存在的戏剧冲突,最后导致节目口碑崩塌,效果适得其反。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回顾近一年来的影视综艺市场,会发现行业内种种欺骗观众的行为正在得到治理,偷瞒票房、抠图演戏、替身泛滥等行业乱象,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同样要看到的是,国产影视作品和国产综艺仍然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希望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国内创作者能够不忘初心、踏踏实实创作出更多好作品,经得起观众“火眼金睛”般的质量考验。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任珊
往期精彩回顾
电影产业315报告:六大案例撕开2016电影产业虚假面目 | 文创资讯
电视剧产业315报告:国产剧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 文创资讯
动漫产业315报告:国产动画虚假繁荣背后“六宗罪”|文创资讯
游戏产业315报告:六大乱象盘点,你可能玩了“假”游戏 | 文创资讯
AR/VR产业315报告:假技术、假设备,2016五大造假事件揭晓 | 文创资讯
新鲜文创资讯报道、深度文创政策解读
精准文创趋势分析、有趣文化创意分享
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合作、采访、投稿:wenchuangzixun(微信)2573818674(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