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筑路人 | 记乌力吉口岸基础设施项目那些可爱的中建人
蓝天、白云、戈壁滩,
风沙、烈日、梭梭草,
低温、严寒、胡杨林,
茫茫沙海中,迎来了“蓝色”的生机。
• 这里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讯,渺无人烟,与现代文明绝缘。
• 这里一年260天以上都在刮着至少5级以上的沙尘暴。
•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地表最高温高达62摄氏度。
• 这里有狼群出没,这里有梭梭草和胡杨林,这里有我们最可爱的筑路人--乌力吉口岸基础设施项目团队。
筑梦之路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是对接“一带一路”的载体平台。乌力吉口岸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18个口岸。2016年1月31日,国务院同意乌力吉公路口岸对外开放,口岸性质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乌力吉口岸建成开放后,将打通中国、蒙古、俄罗斯之间的陆路通道,成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三大倡议的重要枢纽与载体。构建并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国际经贸大通道,将为阿拉善盟推进全方位开放、深化与蒙古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带来难得机遇。
关键词:乌力吉口岸基础设施项目
乌力吉口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乌力吉口岸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由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内蒙古伟通监理公司监理,乌力吉口岸办为总指挥。工程具体实施部分为:公路联检区、城镇生活区、监管区内的部分主要道路。公路联检区包括乌力吉大道(城市主干线)、口岸联检区连接线;城镇生活区包括振兴路、纬二路、迎宾大道(城市主干线);监管区包括通关大道(城市主干线)、物经一路、物经三路、金惠路,物纬一路;路线总长21549.965m,其中三条为城市主干线,纬二路为城市支路,六条城市次干线,乌力吉口岸项目为国家重点项目,其开放将成为我国北疆开放的重要通道。
项目大合照
团队
平均年龄在29岁的24人年轻团队在70后的带领下,80后的引领下,90后的努力下,在茫茫戈壁大漠,谱写了一曲奉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转型的豪迈壮歌。
筑家之路
寻找施工用水
水
源
50多公里外的施工用水水源地,再远也要取水,确保施工进度。
风沙来袭
风
沙
沙尘暴、龙卷风光临后,一次次摧毁,一次次重建,永不屈服。
高温作业
高
温
再高的温度也高不过我们工作的热情。
蜱虫之扰
蜱
虫
来到乌力吉,我们认识了蜱虫,俗称"草爬子"。由于项目位置偏僻,医疗条件不足,距离医院较远,如果有草爬子进入皮肤,大家会用烟头烫,作为急救措施,防止它深入皮肤,感染病毒。
战胜严寒
严
寒
再低的温度,再刺骨的寒风,也阻挡不了我们工作的热情。
筑路故事
说一说 那些事儿
喝水记
“喝水是一件奢侈的事”
因为生活水源的不足,生活用水一起用,共用一盆洗脸水,饮用水要开车到一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去采买,一周一次,所以饮用水按量分配,谁都舍不得多喝一口。
打电话记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泪流满面”
戈壁边疆,茫茫大漠,百里不见人烟,每逢佳节,最思念的就是家乡的亲人。但是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更没有电缆网络,想报平安只能到一百公里外的的地方打电话。直到板房建起,光纤拉上,第一通电话的拨出,我们满怀喜悦,当接通的刹那,无语凝噎,只剩泪水。
沙尘暴记
“双手还在,精神头还在,我们就不怕”
2017年5月初,项目遭遇了一场特大风暴,暴风夹杂着沙石,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就如科幻电影中的世界末日。一天一夜的暴风过后,项目部被它“洗劫”,太阳能发电板不见了,门口的“九板一图”不见了,彩钢房房顶也不见了。一夜回到”解放前“。东西没了怕啥,双手还在,精神头还在,我们用了不到一周建起了新家。
聊一聊 那些人
物资小胡
“再苦再累也能坚持”
新婚不久的胡文栋,就主动请缨到项目。从北京本部机关到项目,他再次回到了施工一线。16年11月,他从北京跋山涉水,来到了这片无人区。开始了他的戈壁滩物资生活。那时的项目,一无所有,采买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奔走在项目到银川450公里的路上,每天只有2-3小时的睡眠时间,永远在路上,最后因为极度疲乏,身体吃不消,小伙子就这样晕倒了。但他没有丝毫抱怨,身体恢复后,再次投入了项目建设中。
戈壁滩上的一朵花
“爱在戈壁”
90后的王琳琳是项目上唯一一名女同志,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这是她来到中建的第一个项目,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内蒙人,刚来到项目的时候仍然十分想家。2016年7月,她与老公曹直领证结婚,2017年3月跟随老公来到了项目,嫁给中建人,也成为了中建人。初到项目,水资源短缺,1个月零4天没有洗澡,她说自己都不好意思跟家人说这么久没洗澡。只跟家里人说项目很好,怕家里人担心。再苦再累她也坚持下来了,老公在这里,中建的同事们在这里,一起为筑梦之路贡献力量。
党员小陈同志
”一株大漠中的梭梭草“
陈年累月与沙为伴,金黄沙滩无比美丽,勇挑重担建设边疆,陈金勇的名字注定了要与沙漠草原有一段不解之缘。他不仅是项目部的预算工程师,他还是项目上唯一一名中共党员。是他带领项目找水源,提出净水方案,也是他积极与通讯公司谈判,实现了项目的正常通讯,也是他在大风破坏过后,鼓励大家重建项目家园。他甘愿像沙漠中的一株株梭梭草,不畏狂风黄沙,坚持梦想,为祖国的“一带一路”做贡献。
苦中作乐
不忘学习
晚上组织规范和BIM学习
文体娱乐
唱歌、弹琴、打篮球
项目随拍
再远的地方也有美丽风景,无人区的戈壁生活不再枯燥
内容来源丨基础设施部
审核人丨陈清作
责任编辑丨中建城建新媒体工作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