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育儿引发的家庭大战,争执的究竟是什么?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自以为看了几本新概念养育的书籍,整天把爱和自由、接纳、尊重挂在嘴边,似乎全世界就只有我最懂孩子了。家人若想插手,我通常开头一句就是:“你别XXX,这样会给孩子造成XXX……”。大道理满天飞。
时间长了,我觉得这样的家庭氛围一点都不是我想要的。既然我能接纳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为什么我不能接纳家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呢?既然说允许一切的发生,为什么又不允许家人用他们的方式来爱孩子呢?
叶儿从小就非常喜欢爸爸,特别乐意和爸爸在一起。但叶儿爸一直在外地工作,因此,父子相聚的时间就更为珍贵了。于是我尽可能的创造机会让他们父子单独相处,哪怕是叶儿爸用我不认可的方式对待叶儿,我也不再生硬地阻止,而是去营造一种机缘,让他们一起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虽然因为大老爷们儿的粗线条,叶儿也曾被摔得满嘴是血、额头乌青,但他还是义无返顾地亲近爸爸。我终于明白,爸爸有权用他的方式来陪伴孩子,那就是他们父子的互动方式。无论如何,爸爸在叶儿心中的地位,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无法替代的。
当我们学习了新的育儿理念时,会特别希望另一半也能来和我们一起学。有时候妈妈们会强行拉老公来参加课程,或是要求老公读育儿书,划重点,还要发表读后感。因为我们会有一个观点:父母双方保持一致,才是对孩子好的教育。
而我们这样做,会给老公无形的压力,让他想要反抗,想要逃离。于是我们从最开始抱怨老公“陪伴孩子时间少,质量差,不接受新理念。”到后面就升级成为“无法沟通,不理解我,不关心孩子的成长。”然而,当我们如此热切地希望伴侣和我们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这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们自己的需要?
当我这样问自己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老公能和我一起学习,我的育儿方式就可以得到家人的认可了,这就证明了我是正确的,我的方法是最好的;其次,如果他也知道这些理念和方法,那下次当我遇到搞不定的事情的时候,他就可以支持我、帮助我,我也不至于总是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了;第三,如果我们秉承的是同一理念,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执和分歧了,我们的关系也可以改善了。
由此发现,因为育儿问题引起的我们对婚姻的焦虑和不满,是因为除了期待爸爸的参与能够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之外,我们自己还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和渴望。我们希望有更加完善的亲密关系、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基于这一亲密关系的自我发展和认同。当我们能够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许就可以将关注点从爸爸育儿的观念和方法上移开,去看看我们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和努力,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渴望。
如果我们总把视线盯在对错上面,认为自己是对的,老公的做法是错的,我们的内心就已经下了这样的一个评判。然而对于老公来说,他也认为他是对的,我们才是错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视线从对错上面收回来,看到我们和另一半的不同,只是不同,不是对错,那么我们就从二元对立,来到了多元。我们之间只是差异,而不是一定要争个谁对谁错,谁好谁坏。
真实的生活,是父母们各自做真实的自己。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多样、父母的差异、父母的分歧,同时他也会看到父母是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和分歧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情商和爱的教育。孩子会看到,爸爸是这样的,妈妈是那样的,那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样子,我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孩子也会因此而知道:妈妈陪我讲故事是爱我,爸爸带我玩游戏是爱我,奶奶给我买零食是爱我,爷爷让我看动画片是爱我。所有的人都很爱我,只是大家爱我的方式不一样。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不同,孩子也有权去经历他自己生活的多样性。人们是因为相同而连结,因为不同而成长。正是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才构成了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叶儿三岁时,和爸爸单独出去玩了七天。最开始,叶儿爸发信息来炫耀:“我把儿子骂哭了,我要他不准哭,他说,我就哭一会会儿就不哭了。”我咧咧嘴。隔了两天,又发来一条:“我又把儿子骂哭了,我说,哭一会会儿就别哭了啊。他说,不行,我要哭好长时间!”
我哈哈大笑,父子二人都在调整自己的方式啊。要是以前,我一定会抓心挠肝,担心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啊,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啊。但现在,我分明看到一个从不允许哭到可以哭一会儿的爸爸,和一个敢于明确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父子二人都在这样的互动中彼此学习,互相滋养。
如果遇到较大争议时,我会尽量以尊重和爱的态度去沟通,去处理分歧。这样既营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的氛围,也让孩子看到了你是如何处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有时,我也会邀请孩子一起来想办法,我会对他说:“嗯,这件事情在妈妈这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爸爸不同意,因为爸爸可能会有一些担心。但是妈妈很爱爸爸,爸爸的感受也同样重要。我们能不能一起来想个办法,既能让你高兴,也能让爸爸放心呢?”这样既表达了对爸爸的爱和尊重,又表达了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过程里,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分歧。
许多妈妈希望让孩子的爸爸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经常用的方法是唠叨、抱怨、指责和批评,不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反而将爸爸越推越远。要想让父子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就要让爸爸们有意识地参与照顾孩子的工作,给父亲和孩子创造单独相处的空间。不是去指责批评父亲照顾孩子的方式,而是去做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桥梁。
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爸爸也需要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学习。放松心态,不要因为担心爸爸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就一直将孩子护在身后,将爸爸隔离。只有精神放松了,父母的状态才会好起来,才能相应地带动孩子的状态好起来。
罗玲老师说:“当孩子爸跟你有不一样的意见时,只要总体气氛是融洽的,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好事:他有更多视角、选择、备用方案,他兼听则明。妈妈和爸爸,总是不同的,互为补充。一个是地,给接纳和安全感,一个是天,给激励和目标。这样去看,不仅能给家庭带来和谐,也让孩子感受到气度、灵活和开放的力量!”
其实,呈现真实的生活,也是一种情商和爱的教育。可怕的不是不同的思想,而是被强制的统一,那才是一种画地为牢的禁锢。分歧不是问题,如何面对分歧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家人之间处理分歧的方式,也是在向孩子展示如何内外一致地表达自己,如何有效地和他人沟通,如何既保有自我又尊重对方,以及如何共同合作、达成目标。
除了夫妻分歧之外,困扰我们的还有我们和老一辈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父母辈和我们同住的时候,家庭大战更是一触即发。对于父母辈来说,关系大于教育,如何让家中充满爱的氛围,比纠正他们的育儿方式要重要得多。
有一本书叫做《爱的五种语言》,书里介绍了五种我们渴望爱以及表达爱的方式,分别是: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服务的行动、礼物、身体的接触。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来向我们的家庭成员传递我们爱的信息。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希望得到的爱的方式,同时也有自己比较擅长的表达爱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够找准对方的爱之语,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的父母辈,他们向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更多地采用的是“服务的行动”这一种。他们会帮我们带孩子、做家务,提醒我们增减衣服,让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接收到这份爱。我们总是会挑剔他们带孩子的方式不科学,做家务没有按照我们的标准来,嫌弃他们的叮嘱太啰嗦……
而我们的父母们最渴望得到的爱的方式,恐怕要属“肯定的言词”了。他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是希望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认可的,他们也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然而我们给到他们的,却往往是批评和挑剔。如果是这样,双方就很容易陷入一个拉锯战。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要在每一件事上都争取。
最开始,老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可能会说:“别人家都是这么带娃的啊,那孩子可听话了!”、“你小时候我不就这么把你带大的吗?你看你现在不也挺好?”而我们更加需要维护自己在家庭里的正确地位,于是我们反驳:“听话不见得是件好事!”、“谁说我挺好了?你知道我有多少心理阴影吗?”
被否定后,他们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于是就会转而攻击:好啊,既然不能证明我是对的,那我就攻击你是错的。他们可能会说:“你这一套方法不行,你不在的时候孩子还好带一些,你一在就哭起来没完。”、“都是因为你给孩子穿少了,现在可好,感冒了吧!”
可是一旦陷入了这种“我对你错”的争执中,事件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谁会赢。我观察过一些夫妻或者母女的争吵,吵架开始五分钟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完全听不出他们最开始是因为什么而分歧了,吵架的内容已经离题万里了。但所有的人都在力争一件事,那就是确保自己最后获胜。
如果我们平时可以通过爱的方式去表达,看到父母或者伴侣做得好的地方,并予以肯定和欣赏,他们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得到了满足,也就不会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和我们争个输赢了。
也许有时候我们会郁闷:“我想和他沟通啊,我也表达了我的意愿了,可他从来不配合啊!”这时候我们可能要看看,不一定是你的表达方式错了,而是你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想要顺畅地沟通并得到对方的理解配合,需要你们之间有爱。如果是因为关系的问题导致了沟通无效,我们要先修复关系,再解决问题。把我们和对方之间那个储存爱的箱子填满,当双方爱意满满的时候,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同步销售
购买链接及签名版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
叶月幽
两个男孩的妈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资深家庭教育讲师
首届小巫督导艺术养育课程讲师
著有《看不见的养育,看得见的成长》
微信公众平台:yeyueyou168
新浪微博:@叶月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