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与孩子谈死亡——给孩子的生命教育

叶月幽 叶月幽 2023-10-13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关注后点击目录,可查看历史文章及各地课程信息。


文|叶月幽 


曾经收到了一些父母的提问,因为孩子过马路时不愿意牵着父母的手,担心孩子会乱跑,于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严重的后果,就给孩子看了一些车祸视频,结果孩子晚上噩梦连连,总是缠着父母,担心自己会死掉。


原本是想让孩子提高警惕,注意安全,效果是达到了,但似乎又出现了其他后遗症。


那么关于儿童的安全教育,要如何去做呢?


其实我很理解这些父母们,他们太担心孩子的安危,因此给孩子看了一些车祸视频。但为什么反而会起到负面影响呢?因为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是出于恐惧。而恐惧是会传递的。


我们因为恐惧,给孩子看车祸视频,孩子感受到的是恐惧,而不是爱。如果视频太过惨烈,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甚至创伤,孩子无法自己消化,就会出现做噩梦、黏人、担心自己死掉等等行为。


关于孩子的安全,父母们一定是最重视的,这不仅仅包括孩子过马路时应该遵守规则,还包括孩子生活在我们的家庭里,这个环境是否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和保护。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是父母的职责。因此过马路牵好孩子的手,不允许孩子在危险的地方玩耍跑跳,这个是父母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把这个责任转嫁给孩子。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窍门,带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不要牵孩子的手,而是牵着他的手腕,这样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孩子突然挣脱。



有些父母可能会问:“我让孩子知道死亡的后果,不也是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吗?”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害怕死亡的后果,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生的美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珍惜生命,不随意做出危险的举动。


一个在爱和尊重中成长的孩子,是能够很好的感知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他会认为父母的提醒是一种关心和爱,不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只有处处受限制、被包办的孩子,才会总是在一些事情上挑战规则,为的是感受自己的力量。


因此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首先思考的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的究竟是爱,还是恐惧。以及,如何以一个宏观的视角,给予孩子在适当年龄段所需要的帮助。


孩子大概从四岁左右开始,对生命的意识开始萌芽,会开始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追问也越来越多,父母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有些父母担心孩子总是不注意人身安全,在马路边乱跑,从高的地方往下跳,不知该怎么教育;还有的父母说孩子太过谨慎,生怕自己死掉,什么都害怕,不知要如何引导。


这一系列的提问都指向了一个经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生命教育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大概是父母们很头疼的问题。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中,从来都是很忌讳谈论死亡的,更别说与孩子谈论死亡了。我们小时候,如果问父母这样的问题,父母通常都是简单地糊弄过去,或者安慰我们不要担心。


我们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在面对孩子提出类似的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


陈默教授说,现在的孩子是“高孤独感、高话语权、高情感负担”的一代。这一代的孩子已经脱离了物质匮乏的年代,绝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有摆脱不了的孤独感,他们既不用思考吃,也不用思考穿,又孤独,于是就过早地开始思考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


我们小时候也会问类似的问题,大人可能会用什么长生不老药啊、神仙妖怪啊等等解释糊弄过去,但这一套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却完全不管用。



如何与孩子谈死亡,属于死亡教育。


现在有很多书籍、讲座等,都在帮助我们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宏观一些,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与孩子谈论死亡,而是要让孩子们明白,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教育”这个概念最初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出版的《生命教育》专著中提出来的。



生命教育其实是关于爱和生命的教育,是让孩子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小动物的生命,爱护大自然,对宇宙自然环境心怀敬畏,并与所有形式的生命和谐相处。


对生命的爱和尊重,是一切成长和学习的基础。而这恰恰是现在被很多“功利”教育包围之下的孩子们最缺失的部分。



生命教育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了“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死亡教育”三个部分。



1

生存教育是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保证我们的生命体持续运转的基础。


这其中就包含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安全教育,比如告诉孩子如何识别危险,如何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以及在遇到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怎样做,如何求助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常识和生存技能的教育,这些都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凭借自己的能力生活。



2

发展教育是让孩子感受生命发展的过程,感知生命的美好,从而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接触、照顾植物和小动物;以及认识整个宇宙的诞生等等。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游历各种自然风光;体验春夏秋冬的四季流转;欣赏关于宇宙、自然和生命的纪录片。


在这个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丽、壮观与神奇,都会深深地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并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心怀敬畏。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不同形态的生命,比如一些有缺陷的、残障的生命。


我曾经给叶儿讲过霍金、海伦•凯勒、尼可•胡哲等人的故事;讲受伤的流浪猫狗是如何唤醒人们心中之爱;还和他一起看了一个早产宝宝是如何从保温箱中的濒死状态,一点点成长到一岁时在院子里自由奔跑欢笑的经历。其间的艰辛和泪水,不言而喻。


而生命的力量,也无数次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也帮助孩子意识到生命的坚韧,也理解了各种不同的生命形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无权评判、剥夺他们的生命。这也是满怀敬畏的慈悲之心。



3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用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衰老、死亡都是生命必然的部分,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在这个基础之上,孩子会明白生命的宝贵,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其它生命。


这三个部分是生命教育的整体,缺一不可。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要在各方面给予孩子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不怕死,而是要好好活。





生命的诞生是美好的

“妈妈,我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大概是每个孩子都会问的。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恐怕都是:从垃圾堆里捡的、河上漂来的、树上摘下来的、别人放门口的……这样的回答很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也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庄严。


叶儿在两岁多时,正好我生二宝。于是叶儿就见证了我的肚子是怎样一天天变大,弟弟怎样出生,生下来什么样,又是如何一点点长大的过程。


这个经历让他绕开了“我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因为他直观地看到了宝宝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然而他的关注点变成了:“我们是怎么到你肚子里去的。”


当时他的年龄还理解不了什么精子、卵子、受精卵这样的过程,于是我并没有去过多讲解我们的物质身体是如何形成的,而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画面。



我给他讲了个故事,告诉他:


“每个孩子在出生前,都会在天上选妈妈。当你还是一个小精灵的时候,躲在云朵里,看见我在祈求老天赐给我一个孩子,你相信我会是一个好妈妈,于是就坐着彩虹滑梯,来到了我的肚子里。经过十个月的等待和期盼,宝宝就出生了。”


叶儿听了后,扑闪着大眼睛说:


“啊!我知道了!所以弟弟也是从彩虹那边来的,他也知道你是一个好妈妈,而且他也看见了我,他也选了我做他的哥哥!”






对孩子解释生命的诞生,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发展。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美好而温暖的故事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神圣,当他知道他是在父母的期盼中出生时,他也会对自己的生命多一份珍惜和热爱。




生命的成长是神奇的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或者陪伴另一个生命的成长。比如给孩子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和孩子一起翻阅他小时候的照片、视频,让他知道自己是如何在父母的爱中成长的。


如果家里有二宝的,可以让大宝一起参与二宝的生活和陪伴等等。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照料动植物,让孩子种一颗种子,一起观察种子生根发芽、展叶开花、最后落叶凋零的过程。



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感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时运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饲养一些小动物。通过观察小动物的成长,让孩子感知生命的历程。


每年春天,很多学校都会建议孩子们养蚕。蚕的生命周期很短,只要让孩子明白,蚕在各个生命阶段的变化,然后在变成蚕蛾产卵之后,它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时候孩子也不会过于伤感。


如果是其他宠物,比如猫、狗、金鱼、兔子、仓鼠等,孩子在照顾它们的过程中自然会学到对生命的尊重,如果这样的宠物不幸去世,我们就带着孩子用仪式送走它们,并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能够亲身体会到生命成长所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会有较强的同理心,也不容易出现欺凌弱小、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的行为。




坦然面对生命的消亡

生命有诞生,就必然有消亡,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每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必须要面对。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回避死亡的文化中,成年人自己都不愿意提到死亡,更别提和孩子讨论这样的话题了。


另外,我们对死亡还有五花八门的忌讳的表达方式,比如“离开了”、“走了”、“没了”等等,这也让我们觉得死亡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父母经常担心和孩子坦率地谈论死亡会加剧他们的恐惧,于是就遮遮掩掩、含糊其辞,或者在孩子问起时一笔带过。但恰恰是这样的态度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他们会越发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就会轮到自己的亲人甚至是自己身上。


而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对死亡有真实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在丧失亲人后从悲伤中走出来。


孩子最早面对的真实死亡,一般是亲人的离世,比如祖父母等。


这时候,作为父母同样也失去了家中的亲人。所以父母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悲伤,也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出他们的情绪与想法。不必为了回避孩子就刻意压抑隐瞒,故作坚强,你处理情绪的方式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和孩子一起去面对真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同时,配合孩子的年龄、认知与情绪发展阶段,以其能接受的方式,真诚而坦然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并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每年的清明扫墓,是很好的机会。我们通过一些仪式寄托哀思,追忆祖辈,并带着对逝者的尊敬和爱,认真生活,拥抱生命。


不同年龄的孩子关注点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在谈论死亡时,孩子是主导,父母不要越界。


比如叶儿三岁时的清明扫墓,他并不真正明白什么是生死,他更关心每座墓里住的都是谁。四岁时开始问他们是怎么住进去的,还能出来不。到了五岁之后,才开始逐渐问到生老病死的问题。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提问时,一定要诚实以对,不要搪塞。


不要以欺骗的方式来安慰孩子,假意的编造推脱只会让他们无法分辨事实。比如不要说亲人只是睡着了。因为睡着了是会醒过来的,这种安慰可能会让孩子一直期待他“醒”过来,而不断追问;如果他发现最后无论如何都醒不过来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或父母睡着了也会“死”去,而无法安心。


也不要说亲人是去旅行或者工作了。因为再怎么出远门也还是要回家的,而孩子无法接受亲人为了其他事情就离开自己,不告而别,这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抛弃感。


这里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年龄。死亡会带来抛弃感,如果年龄很小的孩子问:“妈妈你会死吗?我会死吗?”这时候孩子的重点不在于你会不会死,而是你会不会离开他,他是否能有安全感。


这时候我们要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让他确信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他,看他长大成人,还要看他的孩子长大成人,所以你们还会在一起过很久很久的幸福生活。这是低龄儿童内心所需要的安全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会慢慢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死亡之前,我们都可以精彩地活。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倾听和陪伴。


和孩子一起表达对过世亲人的哀悼和追思,让他们从中学习到真爱,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勇气,这也是他们将来能够成熟面对失落和挫折的力量。


我们的倾听和陪伴可以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悲伤。不要用说教的方式让他们坚强面对,孩子需要的是表达、理解和支持。只有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了解,他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长。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手工、绘本等各种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生命和死亡。


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有:


《外公》              《祝你生日快乐》

《象老爹》           《一片叶子落下来》

《獾的礼物》        《长大做个好爷爷》

《小鲁的池塘》    《爷爷变成了幽灵》

《苏菲的杰作》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

《爸爸的围巾》    《再见了,艾玛奶奶》

《鸟儿在歌唱》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爷爷的天使》    《活了100万次的猫》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



倘若想坦然地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我们也要先问问自己,你对死亡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你是否能够坦然地面对孩子的提问?还是也会有焦虑、恐惧,于是看到孩子出现同样情绪的时候,就更加的紧张和不知所措?


孩子从来不是听大道理,而是直接感受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能够从容面对,孩子也会变得内心安定。


生命教育是贯穿整个生活的,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我们是如何活过每一天的,以及我们是如何面对别离和死亡的。这一些人生态度,都会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愿你我不曾辜负每一天。


上篇文章:开学延迟,中高考却已进入倒计时,父母如何帮助孩子从容应对

相关阅读:你会选择冷冻自己,送到100年之后吗?


工作坊信息


查看各地工作坊信息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

查找如下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